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2020-11-26 騰訊網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這個排名打破了一線、新一線城市間涇渭分明的能級層次,成都顯示了更強的人才吸引力。

不斷拋出橄欖枝+城市特質的吸引

城市群的崛起,往往伴隨著人口的大規模流動。

比如,這份榜單的前五位裡,就覆蓋了長三角、成渝、京津冀、粵港澳四個國家戰略級的城市群,分別對應了上海、成都、北京、廣州。

人口流入,其實就是潛在的生產力和消費力流入。唐以欽表示,對地方政府來說,人口流入的增加當然是好事,是城市現階段吸引力的體現。

當然,選擇是雙向的。

一方面,城市不斷拋出橄欖枝——除了人才新政,在人才公寓方面。今年以來,成都人才公寓大動作不斷,7月14日,成都人才安居網新公示了兩個人才公寓項目,分別為樾江峰薈、億瀾峰薈;而就在前一天,溫江首個人才公寓——萬新峰薈也發布了租售公告,目前正在成都人才安居網上登記。

另一方面,城市特質是否契合了人才關注點也相當重要。職業分析師就表示,成都目前正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爭取將電子信息產業建成首個萬億元級產業。而新基建對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的成都是一個巨大機遇,也使得城市對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人才更加需要專注技能提升和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但必須注意的是,城市不能只停留在關注流入規模的階段,人口流入結構跟當地發展方向是否匹配、流入人口能否安居樂業成為常住人口、公共資源發展能否支撐人口快速增長等等,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這些區域人才吸引呈現整體吸引力

在榜單的前10位中,長三角有上海、蘇州、杭州,大灣區有東莞、廣州、深圳、惠州。從這份榜單裡的數據中,成渝或許可以向長三角、粵港澳取經。

比如,粵港澳大灣區除了極核城市廣州,東莞、深圳、惠州、佛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中,42歲以下的比例相對更高,尤其吸引22~37歲的中堅力量。

其背後,顯示了該區域的人才吸引呈現了整體吸引力。根據智聯招聘此前發布的《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從人才流動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在2019年三季度均處於人員淨流入狀態。最新的報告評價也顯示,「隨著大灣區引起全國的關注,奮鬥之都的稱號或許不僅適用於深圳,而是整個大灣區的特寫」。

在長三角地區,蘇州不僅吸引了周邊江蘇、安徽和浙江的城市,與河南、廣東、山東的聯繫也很密切。由於背靠上海,蘇州承接產業外溢的同時,也承擔著部分人才外溢的紅利。

爭取進一步「出圈」的輻射能量

除了流入人口絕對數量的高低,我們還可以從人口來源地的構成來看城市的輻射力。

比如,成都在這份報告裡被劃分到了「局部輻射型」城市,這種城市的人口來源雖然廣,但是TOP2來源地的流入人口佔比均超過了60%,說明來源人口集中在幾個特定的省份,其他地區雖也能躋身來源地TOP10,但供應十分有限。

數據顯示,杭州的10大來源地中,有6個省份都在華東地區,3個省份來自華中地區,剩下一個華南地區的廣東省。報告中,杭州和重慶被劃分為「精準輻射型」,即人口來源省份覆蓋區劃數量雖然不佔優勢,但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的影響力頗高。

「長三角和珠三角現在可以集群式發展,是因為城市群內各個城市原本就有比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上海、深圳、廣州等核心城市發展能級高,有比較好的產業、資源和人才外溢條件。」她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成渝城市群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太一樣。在唐以欽看來,優先扶持核心城市發展,當核心城市發展達到一定能級,自然會產生更多協同需求,甚至可能會出現外溢。

當然,對城市而言,下一步除了要保住在所處地區強勢的吸引力,又要爭取進一步「出圈」的輻射能量。比如,報告就指出,實力強勁的珠三角城市群,在爭得世界級稱號的目標前,其輻射力仍局限在區域範圍內,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還有限。對東南沿海城市、西南、中部地區來說,除了進一步加強各自區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但它們也開始面臨如何紮實擴大區域影響力的問題。

「未來的競爭仍然是全方位的PK。」唐以欽說,人口來源地覆蓋區劃更多的城市,將更有機會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強大的輻射力。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流入人口來源集中度沒有那麼高,對各個地區都有同樣強勁的吸引力。

紅星新聞記者葉燕 鄒悅

圖據DT財經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有個數 | 2019年中國七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誰最強?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裡,粵港澳大灣區所屬的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的常住人口增長將近1.5%,是唯一一個增長率超過1%的地區。而長三角城市群所在的江浙滬皖四地常住人口增加近0.8%,排名第二。不過,環首都地區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增量在過去一年遜於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僅增長0.33%。全國七大城市群中,同屬中部地區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所涉及的六個省份(陝西、山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的人口增長幅度弱於其他地區,增長率分別為0.32%和0.28%。浙粵對外來人口最有吸引力在增量最多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廣東和澳門的人口增長率極為突出。
  • 2020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報告: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
    榜單概覽:上海連續3年成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滬深京居前三。為衡量不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義人才吸引力指數為人才流入佔比、人才淨流入佔比、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海歸人才流入佔比的加權結果。
  • 零售20城排名出爐 這個城市奢侈品開店最多
    (原標題:中國零售20城排名出爐,這個城市上半年奢侈品開店最多!) 哪些城市,最具消費潛力?9月3日,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期發布2019年度《中國零售20城》報告。《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市場,預計不久將超越美國成為最大市場。
  • 中國二季度人口吸引力城市榜單發布 寧波「圈粉」實力不俗
    &nbsp&nbsp&nbsp&nbsp隨著國內防疫形勢的向好,釋放經濟活力正成為城市的首要任務,而人口吸引力,恰是衡量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歷經復工復產的曲折歷程,今年二季度,寧波是否成功實現向全國「圈粉」?
  • 2020全國人口淨流入城市排行出爐,泉州上榜,倍感意外
    21 07:32:12 來源: 生活小菜譜 舉報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2020全國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長三角珠三角集聚、京津冀流出
    【財新網】(專欄作家 任澤平 特約作者 熊柴 周哲 李強 王一新 周培 李小麗)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才更是第一資源。我們在前期系列報告中提出「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的邏輯,指出人口正持續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
  • 2020年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什麼?排名第一的省有多少人
    由上面的數據可見,最近5年廣東常住人口淨增數上升明顯。去年80餘萬人流入廣東從數據來看,廣東常住人口持續增長,首先是因為廣東自然增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全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廣東全年出生人口143.38萬人,出生率達12.54‰,廣東的常住人口出生率更高。
  • 2019年江蘇各城市GDP排名出爐,蘇州遠超南京,宿遷連雲港墊底
    江蘇是中國第二大經濟州,經濟水平僅次於廣東省,因此江蘇的經濟水平在中國特別高,最近,江蘇省所有城市的經濟水平也被公布,並根據2018年每個城市的GDP排名,然而,與去年不同的是,2019年江蘇省城市經濟排名讓很多人感到驚訝,2019年,蘇州在江蘇省GDP中排名第一,蘇州是江蘇省經濟水平最高的城市
  • 2020年全球最大的城市及城區排名(人口百強城市名單)
    我們先看看國外在2006年根據每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推算出的2020年世界百強人口城市排名。 預測表統計了城市及其周圍郊區的人口數據。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大多數這樣的城市群都由位於其中心的一個城市主導。
  • 2019中國城市分級出爐,你老家屬於幾線城市
    近日《2019年最新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對中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鄭州穩坐新一線陣營最新排名第10河南其他城市排名亦有不小波動而2017年鄭州第一次入榜,位於第12位,超越了長沙、瀋陽、青島3個城市。2016年,鄭州在全國總排名中位居22位,尚在二線城市中排名第3位,位列福州、合肥之後。整體來說,在和鄭州關係最密切的城市中,長沙當在其中,二者接連爭奪「前後桌」。
  • 北上廣上榜最佳引才城市 深圳缺席!新一線引才強勁
    粵港澳大灣區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何特徵?深圳「引人容易留人難」實際上,智聯招聘在今年4月聯合恆大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報告就顯示,深圳排名僅次於上海,排名第二。深圳憑藉深圳快速發展的經濟與人才「秒批」、人才「減稅」等大力度引才政策,從2016-2019年人才淨流入佔比從-0.2%上升至0.2%。
  • 嘉興位列二線城市!2020年最新中國城市排名發布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近期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公布了2020最新1-5線城市排名。2020年城市分級完整名單(包含中國內地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嘉興,又一次成為全國30個二線城市中的一員
  • 長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對比:7城人口淨流入超100萬
    作為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內部的人口分布、城市結構以及各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是怎樣的呢?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長三角城市群26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區人口等數據後發現,從城市規模來看,目前長三角有1個超大城市、2個特大城市和3個I型大城市。此外,截至2018年,長三角有7個城市的人口淨流入超過了100萬大關,主要分布在蘇南和杭州灣沿岸。
  • ...發布Q3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高新技術企業偏好「扎堆」長三角
    (2020年Q3全國十大熱門遷徙線路)從城市遷入規模指數看,2020年第三季度遷入規模恢復最快的前十座城市依次為三亞、拉薩、宜賓、鹹陽、長沙、海口、湖州、濰坊、南昌、惠州,以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南方二、三線城市居多。
  • 百度地圖第二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揭秘城市吸引力及多維度出行生態
    今日,百度地圖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報告針對60個中國主要城市,基於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數據、交通出行數據挖掘計算,並聯合DT財經、摩拜單車等加入研究陣容,為公眾、政府、機構展現了現階段中國城市化全面客觀的發展面貌。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出爐!合肥實力上榜!
    【買房諮詢電話:400-8908-365轉505】01合肥上榜世界級城市榜單近日,《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全國城市排名引起廣泛熱議另外還有:寧波、烏魯木齊、珠海、貴陽、南寧、長春南昌、石家莊、無錫、呼和浩特、蘭州(排名代表先後)近年來合肥在全球城市中的排名穩步上升從2000年到2014年的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榜單新鮮出爐!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排名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GaWC自2000年起就開始發布《世界城市名冊》。這份榜單也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每次不定期的發布榜單都備受關注,自2018年發布榜單後,終於在近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2020年世界城市名冊。
  • 貝殼研究院城市移民指數出爐,深圳近8成房源被外地人買走
    研究發現,深圳、東莞、廈門三城移民指數最高,其中深圳近8成房源被外地人買走,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新定居居民的輸送大省。全國人口流動特徵呈現出城市圈中心、省會城市吸引力更高等特徵。移民指數哪家強?深圳、東莞、廈門位居TOP3購房成交數據是反映人口長期遷徙定居趨勢的重要支撐。
  • 20年間中國城市排名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線城市變成四線城市
    20年時間對於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但20年對於一個城市就有可能是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城市20年時間迅速崛起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有的城市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而有的城市漸漸沒落直至消散在人們的視野中。
  • 義大利城市生活質量排名:米蘭被列為第一
    ­   據歐聯網援引義大利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由義大利媒體和社會調查綜合評估機構聯合推出的義大利城市生活質量排名正式出爐。在城市綜合質量評比中,米蘭被列為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和宜居城市。­  據報導,在這項排名評比中,評估機構對義大利107個省市地區進行了綜合調查和評估,調查數據涵蓋個人財產和消費、商業和工作、環境和服務、司法和安全、人口和社會、文化和休閒等42項內容,對6大重要領域進行了綜合測評。­  調查顯示,米蘭在人均銀行存款位居義大利各城市之首,就業率良好,而且贏得了2018年「智能城市」稱號,居民在文化生活方面消費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