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 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2021-01-0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部分美國政客在兩岸問題上不斷「玩火」。78名美國眾議員日前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煽動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下簡稱「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對此,臺當局外事部門先是承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但不到一天時間又急忙改口,聲稱「無確切推動時程」。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1日報導,針對「駐美代表處」改名一事,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當天上午接受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質詢時回應,「正名」確實是臺外事部門努力的方向,相關工作正在進行,對美國國會議員的呼籲「表示感謝與歡迎」。

不過,曾厚仁承認,「正名」議題有一定的敏感性。

曾厚仁  圖源:中國時報

羅致政繼續慫恿,他以「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更名「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為例,要臺外事部門可以「大膽一點」。

曾厚仁稱,臺灣地區100多個「駐外代表處」的「正名」,是臺外事部門的努力目標,但時機要成熟。

曾厚仁的一番表態,被外界解讀為蔡英文當局正在推動「駐美代表處」改名。一些外媒、港媒更直接以「臺『駐美代表處』擬更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交部』證實已啟動將『駐美代表處』正名為『臺灣代表處』」等標題。

然而,就在21日晚間,臺外事部門突然跑出來替「正名」一事「滅火」,稱曾厚仁的回答內容旨在說明蔡英文當局確實曾與美國國會議員討論此事,以「了解美方相關單位立場」,臺外事部門也會繼續與美方交換意見並進行內部研議,但「目前沒有確切的推動時程」。

12月22日,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再次「奉曾厚仁指示」澄清此事,聲稱曾厚仁回答時「沒有很充分時間可以完整表達想法」,可能造成一些誤解,例如提到「進行中」幾個字,會讓大家認為是進行中的案子。

歐江安稱,曾厚仁當時的意思是,推動與美方提升友好關係,推動「代表處」用一個「更適當名稱」的事,這是長期努力的目標,這個努力是持續進行的,並不是指已經在進行這個案子,而且曾厚仁也沒有說會改什麼樣的名稱。

為了凸顯所謂「臺美關係正常化」,蔡英文當局和部分美國政客時不時玩弄一些自欺欺人的「正名」戲碼。對於眼前的這場鬧劇,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事件起因是在美臺灣人的遊說工作、發動選區參眾議員聯合致函美國國務院。

陳以信強調,過去一年來川普政府對臺政策異常高調,背後部分原因是為美國總統大選的策略操作,眼下選舉已經結束,新國會也將組成,現在這個推動時機實在不好,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在美臺僑急成這樣,或許是擔心未來拜登政府更不可能做到此事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臺灣推動駐美機構改名是挑釁!臺當局前駐美人員憂「戰火就此點燃」
    美國對臺政策則由模糊到清晰,運用美參眾兩院通過多項友臺法案表達國會的意見,使原有的美臺關係邁向相當清晰的「準外交關係」。  近日美參眾兩院78位「美國國會臺灣連線」成員,聯名致函國務卿龐佩奧,建議推動臺灣駐美機構更名,將現有名稱由「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改為「臺灣駐美代表處」,臺灣「外交部次長」曾厚仁證實是「進行中的案子」,「一直是我們努力方向」。
  • 美國政客準備「玩火」,想要臺灣駐美機構改名,臺當局急了:鬧劇
    隨著川普卸任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的反華勢力也開始無比囂張,在不停的對華打壓之下,有些美國政客試圖「玩火」,準備讓美國的國務卿蓬佩奧,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這是公然地挑釁「一中」行為,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
  • 美議員叫囂:將美在臺協會、臺駐美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
    直新聞:對於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裴利呼籲,美國國會應考慮立法,將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升格成為「大使館」,並讓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使用「大使」稱謂一事,你做何解讀?而美國與臺灣並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甚至也不是所謂的官方關係,因此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都只能具備民間團體的身份,美國在臺協會處長不能由總統來任命,只能由國務卿來任命,並且不需要參議院批准,這既是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也是「臺灣關係法」中的明確規定。
  • 川普還是籤了所謂「臺灣保證法」,鼓吹對臺軍售常態化
    延伸閱讀臺媒評述:別太期待川普離任「大禮」臺灣聯合新聞網發表題為《川普下臺前送大禮?臺灣別太期待!》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78位美國聯邦眾議員呼籲國務卿蓬佩奧,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臺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日前提及「進行中」,讓不少臺灣人相當期待。
  • 吳釗燮兒子接民進黨駐美職務 美名「培養年輕人」
    摘自吳迪臉書 民進黨駐美辦公室6日通過新聞稿發布了一則人事異動,指臺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的兒子吳迪,將接任民進黨駐美辦公室副主任職務,民進黨也證實這項人事案,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表示,現階段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僅有兩人,人力有所不足,因此,該處依需求增聘新的人員加入。此職務為民進黨黨內幹部,並非公職人員。
  • 臺美關係大躍進?朝野樂見「更名臺灣」,網諷:沒有「建交」,都是...
    新一輪「正名」老把戲這幾天又在臺灣上演,這次話題談的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要更名為「臺灣代表處」。信函內提到「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臺美關係」,而且在「臺灣關係法」內,也不是以「臺北」一詞稱呼臺灣,呼籲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據稱,去年「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已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 臺遊客遇襲中國大使館第一時間馳援 臺民眾暖心了
    而臺當局在肯亞並無「代表處」,最近的「代表處」遠在南非,臺外事部門直到13日才表態。臺灣網友感嘆,在海外「記得先找中國大使館幫忙」。對於臺灣遊客在肯亞遭河馬攻擊一事,臺灣「中央社」等媒體12日都是援引新華社的消息進行報導。臺灣《聯合報》13日特別注意到,這一消息最早由新華社報導。報導稱,11日下午3時許,兩名中國臺灣遊客在奈瓦沙湖索帕度假村湖邊拍照時遭河馬襲擊。
  • 拜登確認當選,臺外事部門稱「該有的禮數不會少」,還說蔡英文也……
    臺媒剛剛消息稱,在選舉人團正式確認拜登勝選後,臺灣外事部門15日宣稱,會通過相關渠道以適當方式來祝賀,「該有的禮數不會少」,並稱蔡英文已致函祝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民進黨當局「(以前)壓錯寶,現在拼命舔」。當地時間12月14日晚,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了選舉人票。
  • 川普支持者暴動釀傷亡,臺外事部門表遺憾
    針對這起衝突事件,臺灣外事部門今(7日)表示遺憾,會繼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對此,網友留言表示「倒戈了喔」、「應該召回『駐美代表』蕭美琴,抗議美國暴警鎮壓自由打死人」。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美東時間6日舉行聯席會議,認證2020總統大選各州提交的選舉人票。結果大批川普總統支持者前往鬧場,更闖入國會大廈,變成前所未有的大暴動。
  • 「美國在臺協會」臉書遭川普臺灣粉絲刷屏
    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由於拜登所獲的選舉人票數領先川普,這令遠在臺灣的川普粉絲難以接受,紛紛湧進「美國在臺協會(AIT)」臉書留言攻擊拜登。臺灣外事部門7日回應稱,不少留言出自機器人帳號,目的在於製造「臺美」間的矛盾或臺灣的混亂。
  • 拿掉「臺灣」改為「中華臺北」這家國際醫事學會讓臺灣大喊「太...
    國際放射師學會(ISRRT)官網將「臺灣」改為「中華臺北」(圖源:ISRRT官網)日前,國際放射師學會(ISRRT)將臺灣地區醫事放射學會和放射師公會全會名稱前的「臺灣」拿掉,改為「中華臺北」,引發臺灣外事機構及綠媒激烈反應。
  • 臺灣「駐日代表處」到底在幹什麼?謝長廷臉書這樣說
    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7日傍晚抵札幌辦事處,慰問滯留北海道的臺灣民眾。(札幌辦事處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駐日代表處」到底在幹什麼?日本發生關西颱風和北海道地震,造成旅日的臺灣民眾滯留回不了家,臺灣民眾求援得不到善意回應,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一時之間成為眾失之的。在救災告一段落後,謝長廷在臉書表示,駐處服務量龐大,工作備極辛勞,非外界所能想像。    外界指責臺灣地區駐日單位做事態度消極,質疑「駐日代表處」到底在幹什麼?「駐日代表」謝長廷有話要說,忍不住要為同仁叫屈。
  • 強關中國領館後,美國想打「臺灣牌」,蔡英文當局果然開始行動了
    據報導,所謂"對臺交往準則"誕生於2015年,當時歐巴馬政府出臺一系列規定,用以限制美臺互動。美國國務院還發布行政備忘錄,列出許多禁止事項,包括不準臺方在所謂臺北駐美代表處升旗、該機構工作人員也不得進入美國國務院等等。
  • 臺灣「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臺外事部門又賴大陸
    「中華鳥會」聲明截圖 在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臺灣價值」的背景下,又一臺灣組織被國際團體排除。據臺媒15日報導,國際鳥盟全球理事會將臺灣野鳥學會(「中華鳥會」)從夥伴關係中除名了,事情一出,臺當局外事部門又「跳腳」,還將矛頭對準大陸,不過,此舉遭到臺網友群嘲。 9月15日,「中華鳥會」在官網發布中英文聲明稱,該組織被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除名,原因在於「因中文名稱對國際鳥盟的夥伴關係造成經營風險」。
  • 臺灣「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民進黨當局又甩鍋大陸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因不斷操弄所謂「臺灣價值」,炒作兩岸議題,接連被多個國際組織排除。據臺媒15日報導,國際鳥盟全球理事會將臺灣野鳥學會(「中華鳥會」)從夥伴關係中除名。事情一出,臺當局外事部門又「跳腳」,還將矛頭對準大陸,不過,此舉遭到臺網友群嘲。
  • 國會通過涉臺法案、議員慫恿「機構更名」,美國在「過渡階段」猛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案」,一些反華議員還聯合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駐美代表處「正名」。不過,島內對這樣的「臨去秋波」有多大效果充滿疑慮,有臺媒直言,「正名案」若成真,對臺灣恐怕是驚嚇多於驚喜。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美國參眾議院表決通過高達2.3萬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且納入「臺灣保證法案」。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若升格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在臺美現有各種關係中,除了美國國務院與美國軍方主導的臺美互動政策外,「美國在臺協會(AIT)」顯然成為美國務院對臺非傳統安全領域全方位合作的實施與推動單位。近年來,美臺立法機構多次釋放美臺關係升級以及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升級的信號與議案,非同尋常。
  • 美國對臺最新消息!美國共和黨議員呼籲國會考慮立法 將臺灣駐美...
    美國對臺最新消息!美國共和黨議員呼籲國會考慮立法 將臺灣駐美代表處升格成「大使館」展現支持承諾不變 文/editor2020-12-11 08:01:07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共和黨議員裴利(Scott Perry)在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的聽證會上呼籲
  • 臺灣人在東京迪士尼行竊2年逮17人
    人民網8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東京迪士尼是許多人赴日旅遊的夢幻景點,但看到滿屋萌到極點的紀念商品,忍不住順手牽羊的臺灣人,兩年來已有17人被逮,需要臺「駐日代表處」急難救助,且不排除還有更多私了的「黑數」;臺外事部門官員呼籲民眾不要一時衝動,傷害臺灣形象。
  • 「臺北」變成「臺灣」?美「臺僑」推動更名,陳以信:言之過早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與美國加強所謂「臺美友好關係」,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大陸勢必不會允許「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