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兩岸斷線 誰接掌海基會都沒差

2020-12-04 臺海網

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出缺,蔡英文「挖走」李大維,海基會董事長一職又懸缺!海基會董座頻繁異動,引發外界關注是否也會影響兩岸關係。臺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直言,在當前兩岸「斷線」情況下,海基會董事長的異動,並不構成影響兩岸關係好壞的指標。

李大維今年6月5日才接替張小月出任海基會董事長職務,當時在海基會董監事會議上,他表明兩岸關係雖然困難重重,但兩岸合作可以殊途同歸,言猶在耳,蔡英文昨又為李找到新工作。

黃介正指出,蔡英文應該是出於內政考慮,請李大維出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並非以兩岸關係為出發點。

黃介正認為,海基會董事長的功能隨著時代有不同功能。在兩岸對話政治基礎薄弱、甚至不存在時,海基會只能做庶務性工作,比如非政治性,服役臺商、陸胞。董事長是誰並不會有特殊的政治意涵,即使是頻繁更換,在現階段兩岸斷線情況下,並不構成影響兩岸關係好壞的指標。

黃介正強調,除非未來兩岸有主客觀形勢變化,開始有一些有意義的接觸或對話時,那時董事長能扮演的角色就相對重要,現在來講,並不是特別關鍵角色。

至於未來海基會董座的人選,黨政人士稱,從田弘茂、張小月到李大維來看,蔡英文對於該職務的邏輯,有兩大原則,一是要輩分資歷要夠,二則是對兩岸關係的認知相對審慎。陸委會則說,倘有確定訊息,再對外說明。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基會敲定代理董事長人選 原副董事長許勝雄出任
    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李大維轉任「總統府秘書長」後,海基會董事長職務一直懸缺。臺當局20日宣布,該職由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新金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代理。「中央社」20日介紹稱,許勝雄76歲,擁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及榮譽哲學博士學位。1973年,他和父親共同創辦金寶電子,1992年開始擔任新金寶集團董事長至今,目前他是包括仁寶計算機、康舒科技、臺灣之星及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等30多家臺灣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因為擔任工商團體要職,凡是向當局建言的場合,都可以看到他發聲的身影。
  • 臺灣海基會: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往來件數近380萬
    臺灣海基會: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往來件數近380萬 2011年05月06日 08:0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臺灣海基會改組全文
    4月14日,臺灣地區候任領導人馬英九接受香港媒體聯訪時,正式宣布「海峽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海基會」)董事長一職,將由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出任。5月20日馬英九就職後,在「陸委會」的授權下,將由海基會負責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以下簡稱「海協會」)協商。
  • 臺灣海基會新掌門:林中森
    林中森(資料圖)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27日舉行會議,接受江丙坤辭去董事長職務,  海基會當天在其總部舉行第八屆董監事會第四次會議,會上正式通過了上述決定。   江丙坤在會上說,感謝大家過去4年多來給他的指教和支持,使他得以完成各項任務,圓滿畫下句點。他說,2008年以來,海基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進行了8次協商,達成了18項協議,這是他「一生的榮幸」。
  • 兩岸關係接近停擺,臺灣海基會員工平均年薪卻達137萬新臺幣
    政治因素和疫情影響,明年兩岸交流狀況預計只會更糟,不會更好。但翻開臺灣海基會2021年度預算,卻較上年度增加212萬元(新臺幣,下同),再細究人事預算編列1億4285萬元,比起去年度增加近334萬元,若計入加班費、年終和考績獎金,104名員工每人平均坐領137萬的年人事費。
  • 臺灣海基會即將遷入新樓辦公
    新華網臺北4月6日電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將於9日遷入位於臺北內湖區的新辦公樓,新址將於5月18日正式啟用。海基會副秘書長馬紹章表示,這棟建築融合了象徵兩岸和平交流的多種文化元素,是一座「會說故事的大樓」。位於臺北市北安路與大直街交叉口的新樓設計理念彰顯臺灣意象、兩岸歷史、和平祈福、親民便民等7大設計理念。
  • 臺灣海基會公證參訪團到大陸交流
    新華網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陳斌華 趙博)記者從臺灣海基會獲悉,該會副秘書長林淑閔23日率領海基會公證參訪團離開臺北,前往廣州,將先後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開展訪問交流活動,預定29日返臺。 據悉,參訪團成員包括海基會法律服務處處長何武良、「陸委會」法政處官員等十餘人。
  • 臺當局規定兩岸婚姻公證書由海基會驗證
    臺北消息臺當局近日明確規定,兩岸婚姻公證書由海基會負責驗證。  按照臺灣當局的規定,大陸配偶到臺灣,需要拿著大陸的文件到海基會服務櫃檯,先抽取號碼牌,等候叫號,再拿著海基會的繳費通知單,每一件文書驗證收取200元(新臺幣,下同),每加發一份驗證證明,再加收100元。
  • 臺灣海基會新大樓開始受理業務
    新華網臺北4月9日電(記者 任沁沁 邵燕輝)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新建辦公大樓4月9日開始受理業務。位於臺北捷運大直站旁的海基會新大樓9日上午開始迎接辦理認證的臺灣民眾,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在門前迎候,並送上海基會紀念品。高孔廉說,新大樓有相當舒適的空間,更加寬敞,一樓文書驗證窗口也從4個變成了8個,未來民眾排隊時間可大大縮減。
  • 臺當局規定兩岸婚姻公證書由海基會負責驗證
    華夏經緯網11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近日明確規定,兩岸婚姻公證書由海基會負責驗證。  大陸配偶到臺灣,需要拿著大陸的文件到海基會服務櫃檯,先抽取號碼牌,等候叫號,再拿著海基會的繳費通知單,每一件文書驗證收取200元,每加發一份驗證證明,再加收100元。
  • 臺灣海基會公證參訪團將在廣州上海北京開展交流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陳斌華 趙博)記者從臺灣海基會獲悉,該會副秘書長林淑閔23日率領海基會公證參訪團離開臺北,前往廣州,將先後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開展訪問交流活動,預定29日返臺。    據悉,參訪團成員包括海基會法律服務處處長何武良、「陸委會」法政處官員等十餘人。
  • 兩岸漁船擦撞 臺灣要求大陸船東賠千萬新臺幣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28日去函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要求大陸漁船船東賠償臺灣漁船「開達6號」新臺幣1100多萬元。  據了解,當碰撞發生後,「開達6號」漁工一名印度尼西亞籍漁工跳到大陸「閩霞漁1231」漁船上要帶纜綁樁。
  • 兩岸會擦槍走火嗎? 前臺灣海基會副秘書長:有3條導火線
    中美對抗情況下,美國猛打臺灣牌,大陸則以軍演作為回應。前臺灣海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直指,美國有3件事千萬不能做,否則會踩到紅線,大陸可能就會動手。    李慶平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時表示, 美國猛打臺灣牌,可能會加強對臺關係,例如衛生部長、國務院次卿等官員先後訪臺,美國軍艦、軍機航經臺海、對臺軍售。
  • 臺灣海基會新辦公大樓現2億資金缺口 正持續募款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位於臺北捷運大直站旁的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辦公大樓將落成啟用,未來可望作為兩岸兩會協商場地。不過,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證實,目前資金仍缺少約新臺幣2億元,海基會正持續募款。 馬紹章說,海基會新辦公大樓預定5月落成啟用,對於尚缺少的經費,海基會持續募款中,募款對象包括臺灣企業界、海基會的董監事及大陸臺商等。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國臺辦:「九二共識」是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接觸互動的基礎
    國臺辦9月30日上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島內有消息稱,只要找到兩岸都能接受的海基會董事長,在美國大選之後,兩岸就會有所接觸。請問發言人是這樣的嗎?我要強調的是,「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也是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接觸互動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兩會就可以恢復商談,沒有這個基礎,什麼人擔任董事長都是枉然。
  • 臺灣海基會董座難產,許勝雄繼續代理董事長
    據中評社報導 臺灣海基會1日下午舉行第11屆董監事第1次聯席會議,會中通過海基會副董事長、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繼續代理董事長職務,直到民進黨當局決定新任董座人選為止。       許勝雄從8月6日開始代理海基會董事長,任期原至11月3日止。但民進黨當局尚未找到適任接任人選,許又繼續代理。
  • 臺海基會稱「兩岸公證書協議」合作經驗難能可貴
    中國臺灣網5月11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海基會副秘書長高文誠今天表示,自1993年「辜汪會談」籤署「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後,兩岸關係雖歷經波折,唯有這項協議執行與落實不受影響,是兩岸關係發展中最難能可貴的。
  • 陸委會:推動兩岸民間友善 為「對話」留空間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日前舉行520後首次諮詢委員會議,部分委員建議,政府或可思考展開兩岸智庫與學者對話,持續保持雙方民間的友善氛圍,為兩岸未來對話保留進一步發展空間。此外,儘管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未公布,海基會將於8月5日舉行董監事會議,陸委會28日表示,政府對該人選會做整體考慮規劃,確定後會儘速對外說明。
  • 工作愈來愈少 海基會增加預算到底忙啥?
    [新聞頁-臺海網]臺灣海基會3大功能「協商、交流、服務」,然而在民進黨當局的「執政」下以及疫情攪局,功能性大幅減弱,眼看只剩下「服務」,但整體預算編列反而更多。其實預算編得多也不打緊,重點是要有做事,特別是當前兩岸低迷,海基會更應扮演好橋梁角色,才對得起老百姓的納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