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砥礪,引領未來——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

2021-01-10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守一輪雲開月明,候一片春暖花開。2020年9月12日,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BOA)金秋時節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如期召開。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開幕典禮 嘉許擔當

  2020年初,悄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由武漢蔓延至全國,首都骨科醫生不甘落後,他們有的連夜馳援一線,有的報名支援發熱門診,更多的是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人民安康,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醫者仁心,彰顯著大愛無疆,為阻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帶隊馳援武漢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9月8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

唐佩福教授主持開幕式並致辭

  大會主席、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唐佩福教授主持本次大會開幕式。他在開幕式上代表BOA的全體委員,向馳援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並對BOA創始人邱貴興院士等骨科前輩40多年來對BOA始終如一的支持和厚愛表示感謝。

  大會主席、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骨科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創傷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在致辭時轉達了剛剛結束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精神。「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號召北京骨科同仁與全國醫務工作者一道,發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以先進的骨科技術造福患者,用創新精神影響並推動中國乃至國際骨科事業的發展,用技術發明去佔領國際醫療陣地。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成立42年來,在邱貴興院士等前輩的帶領下,歷經幾代人的不斷進取,已成為引領中國骨科發展的行業精英。2019年以來,北京市骨科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尤其是田偉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佩福教授就任解放軍總醫院8個醫學中心骨科整合而成的骨科醫學部主任,成為首都骨科界的兩大喜訊。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成立42年來,在邱貴興院士等前輩的帶領下,歷經幾代人的不斷進取,已成為中國骨科界引領行業發展的行業精英。自2019年以來,北京市骨科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尤其是田偉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佩福教授就任解放軍總醫院8個醫學中心骨科整合而成的骨科醫學部主任,成為首都骨科界的兩大喜訊。

  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手術機器人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骨與關節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教授作為醫工結合、醫學創新的典範,向與會者分享了他的成長心得。「從年輕時代起,我就參加北京市的骨科學術交流活動,自從邱院士創建BOA並不斷發展壯大,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從一個年輕大夫一點點成長,現在所取得的榮譽離不開北京骨科同仁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感謝邱貴興院士、盧世璧院士、戴尅戎院士、張英澤院士等骨科界院士的指導和幫助。」他表示,今後要繼續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推動北京骨科事業的蓬勃發展。

封國生會長致辭

  北京醫學會封國生會長在致辭時表示,北京骨科年會已成為全國學術會議標杆,BOA和長城骨科會獲得「2019年北京市十佳學術影響力學術會議」盛譽。他希望北京骨科同仁以敢為人先的膽識和善於謀變的智慧,貫徹科學家座談會精神,科學研究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以需求、問題為導向,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持之以恆地加強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的培養,以此來指導臨床科研和學科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張英澤教授到會祝賀:「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科技、醫學和骨科專業的中心,自邱院士創建BOA以來,北京骨科人引領了中國骨科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為全國骨科患者帶來福音。」他表示,全國骨科同道在疫情期間以不同的方式為抗疫做出了傑出貢獻,急診和創傷骨科未因疫情原因而耽誤患者治療。在開幕式上,張英澤院士代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向以姜保國教授為代表的所有參與一線抗疫的全國骨科同仁獻花致敬。

  中國工程院院士、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會長、SICOT中國區主席、北京協和醫院邱貴興教授對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參加這次特殊的骨科年會甚感欣慰。他表示,BOA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已經成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也是首都骨科界團結戰鬥的象徵。今年的疫情防控,充分展現了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職責,武漢疫情爆發期間,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組織北京血液透析醫療隊馳援武漢,為有需求的新冠肺炎患者做血液透析,很多骨科醫生也奮不顧身志願武漢,還有很多無名英雄默默無聞甚至獻出生命。他希望北京骨科同仁在抓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強骨科學術交流,提高骨科技術水平,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盛會再啟 嘉賓如雲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還有: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陳仲強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微創學組組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脊柱學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骨科主任孫天勝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主任李淳德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關節學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翁習生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王以朋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郭衛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海湧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蔣協遠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基礎學組組長、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雲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張殿英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鏡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學組組長、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吳新寶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感染學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骨科主任馬遠徵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組長、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牛曉輝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足踝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胡躍林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護理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護士長許蕊鳳副主任護師。

大師講壇 群英畢至

  本屆年會的內容設置、授課專家均精挑細選,通過大師講壇和12個分會場,集中展現了北京骨科同仁的新成就、新技術,力求通過相互學習交流溝通進步,不斷提升首都骨科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張英澤院士在《骨科創新最新進展》的報告中,對髖關節Pilon骨折及脛骨平臺Hoffa骨折受傷機制、生物力學、臨床分析及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全面介紹。髖關節Pilon骨折和踝關節Pilon骨折具有相同的受力機制,髖關節Pilon骨折是指軸向暴力撞擊髖臼頂部負重區形成的骨折,治療的關鍵是要恢復負重頂區關節面的解剖結構。脛骨平臺Hoffa骨折為股骨下端單髁或雙髁後方的冠狀位骨折,多因受傷時膝關節處於屈曲位,來自股骨髁的垂直剪切力作用於脛骨內側平臺後側引起的。儘量採取微創技術治療,有利於患者早期康復。

  機器人和AI技術是醫學史的新階段,已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應用在臨床手術中。田偉院士在《機器人和AI技術對未來骨科發展的助力》的報告中介紹說,智能技術可以進一步彌補人類能力的短板,識別人為誤操作,預測人類意圖,在模式識別、大數據分析方面可給予更多助力,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制定循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新發展階段下的骨科機器人將獲得更多「自主」的權限,醫生專注於高智能判斷,但這一切必須以安全為前提。

  陳仲強教授在《胸椎及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的報告中分享了胸椎及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技巧與經驗。他表示,前入路手術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圍手術期併發症、平均住院時間、延長的住院時間均較後入路手術有顯著增加,但最終隨訪療效兩者無顯著差異。相比之下,後入路對顯露及間盤切除技術及安全性較容易控制和掌握。術前周密的手術計劃,術中無振動性操作、避免脊髓的牽扯刺激、有效的止血技術、熟練的間盤及骨贅切除技術、硬脊膜損傷處理技術、術中電生理的監測等可有效降低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生率。

  姜保國教授於2020年2月7日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13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接管武漢同濟醫院重症隔離病房兩個月,全員零感染平安返京。他在《新冠肺炎重症分層治療及城市防控數學模型》的報告中分享了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新冠肺炎重症分層治療的理念。伴有合併症的肺炎患者更容易發展為重症,更容易發生ARDS、AKI等併發症,尤其合併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對預後影響更大。應重點關注COVID-19伴發合併症的患者,特別是年老、合併症較重者,從而體現治療個體化,突顯整合醫學在治療COVID-19中的優勢。

  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式之下,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地區關節外科又應當做出哪些調整迎接挑戰?翁習生教授在《COVID-19常控狀態下的關節外科應對策略》中介紹了關節外科的未來發展策略。他建議手術醫師應注重提升「硬實力」,苦練「軟實力」,適應COVID-19防控常態化,提倡技術創新與引領,開展臨床和相關基礎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範。

  郭衛教授通過《骨盆環腫瘤外科治療的進步——中國的貢獻》介紹了中國骨科醫生在骨腫瘤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骶骨腫瘤術中出血量多,圍手術期死亡率高,復發率高,需要做全骶骨切除,手術時間長,郭衛教授介紹了骶骨腫瘤外科治療方面的新技術,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大大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手術風險。

  孫天勝教授通過《脊柱外科ERAS的關鍵問題》介紹了臨床中脊柱外科ERAS的重點難點,強調脊柱手術明確診斷、把握手術適應證,掌握患者全身情況,是成功實施脊柱手術ERAS的根本;秉持精準、微創的理念,是成功實施脊柱手術ERAS的基礎。對於不同術式,ERAS重點不同,脊柱外科醫師應做到整體優化,突出重點。

  在《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臨床分型與治療策略》中,劉曉光教授根據病灶形態及分布節段,提出了胸椎OPLL新的分型:I型-上胸椎(T1-T4)局灶壓迫型、II型-中下胸椎(T5-T12)腹側局灶壓迫型、III型-任何節段的腹側連續性壓迫(≥3個節段)、IV型-跳躍型OPLL(間隔≥3個節段),以及基於新分型的治療策略,強調術前JOA評分是影響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

專業交流 百花齊放

  大師講壇結束後,根據不同亞專業,組織了創傷、骨腫瘤、肩肘、基礎、關節、護理、微創、足踝、脊柱I、脊柱II、關節鏡、感染共12個分會場。每個分會場都集中了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傾囊相授,積極參與學術交流與討論。

風雨之後 共創未來

部分與會嘉賓合影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一天緊湊的高水準學術交流,讓現場參會者和線上同步與會者從大師論壇和12個分論壇獲益良多。正如姜保國教授在開幕式上所言,在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全體委員和各專業學組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骨科全體同仁一定會更加努力拼搏,立志開拓,勇於創新,攜手共贏,用學術成就學會,用團結營造進取,用合作促進發展,用創新引領未來。

相關焦點

  • 巨野縣人民醫院骨三科在第12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入選壁報展示
    第十二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  大眾網菏澤·海報新聞4月24日訊(記者 劉松)第十二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CAOS2019)定於2019 年5 月22 日-25 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中國骨科醫師年會是由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主辦,有20 餘個國內學術教程和10 餘個國際學術高階課程,萬餘人參與的國際骨科盛會
  •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主任錢濟先
    核心提示: 錢濟先,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主任,骨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骨外科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錢濟先,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主任,骨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骨外科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 會議通知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本屆會議圍繞「智慧引領,科技賦能,創享康復未來」主題,緊盯新時代康復醫學科技發展前沿,安排綜合國際康復主論壇、醫養結合高峰論壇及50餘個分論壇,會聚康復、醫療、護理、療養、養老等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研討交流先進康復理念、技術創新與服務經驗,展示國內外康復醫學科技發展最新成果,開展康復技術理論和操作培訓,謀劃助推康復醫學未來發展,匯集諸多實用與前沿的康復精品內容。
  • 第四屆中國(淄博)金魚大賽暨金魚產業高峰論壇開幕
    第四屆中國(淄博)金魚大賽暨金魚產業高峰論壇開幕 2020-09-07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四屆全國機器人專利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高峰論壇重磅來襲
    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原標題:第四屆全國機器人專利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高峰論壇重磅來襲
  • 「變局與未來」-第九屆南開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北京)成功召開
    「變局與未來」-第九屆南開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北京)暨EMBA北京校友會班級聯絡會成功召開變局,蘊藏機遇!未來,只爭朝夕!2021年1月2日,第九屆南開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北京)在北京召開。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改革深入推進。
  • 第七屆全球華人航空產業論壇暨第八屆田長霖論壇在武漢召開
    新華網武漢7月7日電(徐偉)第七屆全球華人航空產業論壇暨第八屆田長霖論壇7日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論壇邀請來自中國航空學會、美國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臺灣中華航太學會、中國旅法航空航天協會的海內外華人航空專家學者、通用航空產業界人士、湖北通航企業代表等近100位嘉賓參會。
  • 三思為上 砥礪前行——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圓滿...
    1月13日下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地產承辦的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在北京圓滿落幕。論壇以「思危 思變 思遠」為主題,開啟了一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三思之「辯」,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 出差重慶路遇車禍 朝陽醫院骨科醫生抬車救人
    目擊者劉先生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林斐然 實習生王丹)今天(11月23日)凌晨,重慶渝北區百果路一帶發生兩輛起亞SUV追尾事故,司機翻車後受困車內,北京朝陽醫院骨科醫生曲鐵兵路過現場,組織多人抬車救人,並對受困司機進行了身體檢查。23日晚間,他接受新京報(微信公號ID:bjnews_xjb)記者採訪時稱,自己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
  • 第四屆豫中南足踝外科會議召開!積水潭醫院武勇團隊工作室落戶漯河...
    健康大河南訊:(責編|方帥 魯亞 通訊員|劉寶霞)為提升豫中南地區足踝外科學術水平,更新與拓展足踝外科專業新知識、新技能,推動豫中南地區足踝外科專業穩步、健康、快速發展,搭建足踝外科醫務人員相互交流及合作的平臺,12月6日,由漯河醫專第二附屬醫院(漯河市骨科醫院、市五院)承辦的第四屆豫中南足踝外科學術會議暨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中心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門診樓
  • 首屆上海六院骨科國際論壇在滬召開 聚焦骨科前沿科技
    首屆上海六院骨科國際論壇在滬召開 聚焦骨科前沿科技 2018-10-13 12:2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0月13日消息
  • 第五屆亞太國際急診論壇閉幕
    海南日報海口8月16日訊 (記者鄧海寧)8月16日,以「急診與疫情,預警與阻斷——築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為主題的2020年第五屆亞太國際急診論壇暨海南醫學會急診醫學、創傷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海口落下帷幕。
  • 2020全國微創保膝高峰論壇暨張英澤院士團隊手術示範巡講在青大...
    9月25日上午,2020全國微創保膝高峰論壇暨張英傑院士團隊手術示範巡講·青島站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舉辦。本次學術交流會秉承「微創三方收益,創新引領未來」的宗旨,邀請國內外知名的骨科專家進行微創保膝專題講座和手術演示,為骨關節疾病治療提供了一次極為重要的研討機會。
  • 中國畜牧業協會生物產業分會成立大會 暨第四屆(2020)中國畜牧生物...
    第十八屆(2020)中國畜牧業博覽會主題論壇中國畜牧業協會生物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同期召開中國畜牧業協會雙先評選大會、禽業大會接續召開中國畜牧業協會生物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第四屆(2020)中國畜牧生物科技大會通知(2020年8月31日—9月1日,長沙碧桂園鳳凰酒店)
  • 第三屆「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論壇在穗舉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 通訊員 張紫薇)11月27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黨校系統公共管理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論壇在廣州市委黨校舉辦。
  • 第二屆全球豬業論壇暨 2011(第九屆)中國豬業發展大會
    為此,中國畜牧業協會經研究決定,於2011年5月15-17日在中國青島召開「第二屆全球豬業論壇暨2011(第九屆)中國豬業發展大會」(5月18-20日將召開「2011中國畜牧業展覽會」)。本次大會得到了亞洲、歐州及北美等國家有關政府機構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屆時將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丹麥、法國、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
  • 2020第三屆NHEC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 2020年11月21-22日,由中國保健協會主辦,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0第三屆NHEC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BII一然生物獨家冠名,杭州環特、上海嘉香、共生傳媒協辦,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家代表、媒體等近1200人與會。
  • 我院舉行轉化醫學創新與應用暨第四屆華西創新日論壇
    11月3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轉化醫學創新與應用暨第四屆華西創新日論壇」在厚德樓多功能廳舉行。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四川大學副校長、華西醫學中心主任張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董爾丹,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我院李為民院長、張偉書記及全體在家院領導,以及學院/醫院老領導、終身教授、高端人才、科以上幹部、醫護骨幹、青年科學家俱樂部成員和師生員工代表參加論壇。論壇開幕式由張偉書記主持。
  • 門頭溝舉辦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開山門儀式暨國家步道高峰論壇
    古峰口庵古道 4月21日,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開山門儀式暨國家步道高峰論壇在門頭溝舉行,隨著開山門儀式的啟動,以「徒步京西 樂享四季」為主題的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也隨之拉開帷幕,而門頭溝根植京西古道遺產2012年4月,門頭溝開始啟動《門頭溝國家步道系統規劃》,將門頭溝區獨特的京西古道遺產,以國際成熟的國家步道系統(National Trail System)理念,打造中國首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國家步道系統,從而引領全國以步道「傳承保護文化遺產、永續利用生態資源、促進發展旅遊產業以及活絡鄉村經濟」的「步道運動」,驅動門頭溝旅遊文化休閒產業全面發展。
  • 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開幕式                                           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中國獸藥企業誠信自律籤約啟動儀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