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騰訊昨日發布的《2018年騰訊110反欺詐白皮書》顯示,去年共出現92種網絡詐騙手法,福州不少市民就遭遇了一些新型騙局,包括「差額退還」「1元推廣」「影視投資」等。
受騙男性人數是女性兩倍多
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信網絡案件同比上升37%,其中網絡詐騙案佔比達72%。
數據顯示,男性在詐騙受害者中的佔比達68%,女性佔比為32%,也就是說男性受騙者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男性更容易受到情感類、金融類的詐騙,女性則容易被「低投入高回報」的手段矇騙,如「網絡兼職」「免費送」等。
據介紹,「差額退還」「1元推廣」等新型騙局讓不少人吃盡苦頭,借共享經濟概念火熱的契機,部分詐騙團夥打著「低投入高回報共享經濟」旗號,誘騙受害者出錢投資,當受害者投資後沒有獲得對方允諾的收益回報時,才發現自己被騙。
此外,詐騙分子還會通過「低價利誘」的方式騙取受害者的社交媒體帳號語音內容,製作「是我是我」等證明身份的語音信息發給其親友,使詐騙信息更「可信」,更容易騙取錢財。
這些新型騙局公眾遭遇較多
公眾遭遇較多的新型騙局有哪些呢?
據悉,交易實物類方面,「差額退還」騙局讓很多商家很受傷。例如,受害人是商品賣家,交易的貨品協商價格為15200元,騙子偽造虛假16200元的銀行轉帳簡訊通知,再通過微信告知受害人誤操作多轉了1000元過去,讓受害人通過微信退回差價1000元,當受害人退回差價後,再聯繫對方時發現已被拉黑,也沒有收到對方的匯款。
交易虛擬服務類方面,「拼車付押金」和「免費打車」問題頻出。「拼車付押金」方面,雙方在拼車群認識,約定好要拼車後,騙子以怕受害人跑單為由要求受害人先支付押金,到了出發當天騙子表示準備出發,要求受害人付剩餘的尾款,收款後就刪除受害人的聯繫方式。「免費打車」方面,騙子謊稱提供網絡打車內部服務,50元可以永久免費打車,打車流程是:每次打完車後的訂單先不要付款,下車5分鐘後,聯繫網絡打車客服謊稱已經用現金付款,讓客服幫忙取消訂單,打車要間隔36小時才能繼續免費打車,且單筆金額不超過70元,還讓受害人幫忙推薦5個好友辦理,可獎勵774元紅包,受害人使用後發現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免費打車服務。
虛假代理推廣類方面,「1元推廣」坑了很多市民。騙子聲稱商家可「1元推廣」,由「託」扮演客戶,讓受害人認為推廣效果很不錯,進一步誘導受害人交費成為代理,再讓受害人去拉人加入,而受害人很快就會發現推廣其實沒任何效果。
投資理財類方面,有騙子以投資電影為由誘導受害人在虛假影視平臺投資,並告知受害人有300%的收益回報,受害人多次投資後發現平臺為虛假平臺,資金無法取出。
此外,還有藉助「共享經濟」行騙的。如近期有人遇到廣告宣傳,宣傳者聲稱有項目,市民可認購共享電動車/娃娃機/按摩椅等,認購價格每臺數百至數千元,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投放到相關城市,投放市場後每天認購人獲得固定收益和補貼數十元,推薦人更有額外獎勵。實際上,騙子返還數日收益後就會「消失」。
還有的騙子以「免費領養寵物」為由設局。騙子表示自己有待領養的寵物,如果有需要可以免費領養,受害人在與騙子聯繫後,騙子會以郵寄費、檢疫費、狗糧費等為由騙取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