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帶魚類中,鸚鵡魚是一種比較好的品種,對水質有很強的適應性,與人的互動也很高,本人非常建議養殖。
一:餵養
大約在進食前十分鐘,請把燈打開,因為鸚鵡魚的數量非常少。在所有的魚都適應之後,它們的膽子會慢慢增大。久而久之,條件反射自然形成,燈一亮,鸚鵡魚就會自己過來。
鸚鵡魚本身膽子較小,最好與大的魚分缸養,這樣鸚鵡魚吃起來就會舒服一些,否則一開始鸚鵡魚就不敢搶食。假如鸚鵡魚是跟在大魚缸後面的,儘量準備顆粒狀的魚食,這樣大魚才不會很快吃掉鸚鵡魚才能搶到更多的魚食。中小魚兒自己的食量並不大,吃得少一點不會有問題,吃得多反而會出病。
適當投餵紅蟲、豐年蝦等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紅素或胡蘿蔔素,使鸚鵡魚顏色更鮮豔。
二:換水
鸚鵡魚更喜歡有錢的人,所以要勤為他們換水,大概每四天換一次。一定要記得在加水之前先把魚缸擦乾淨,在濾水器上放置2小時左右。如此儘可能地保持水質弱酸性和清新。
三、保色
鸚鵡魚的顏色需要維護,魚缸照明燈要用紅色,每天保持照明時間約4小時。(一般燈管看魚的顏色都會發青影響美觀)魚粒選擇能增色的,習慣之前一定要少給,給鸚鵡魚時間去適應,逐漸調整為新的魚食。如果鸚鵡魚褪色超過80天,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顏色,所以要儘快調整食物。
四:水的溫度。
水溫在25-28℃範圍內飼餵是最佳的,每一次換水前後的水溫差不宜超過0.5℃。在陽光照射下的水中曬1-3天。鸚鵡魚屬於雜交魚水溫28度為佳儘量不要讓水溫波動太大,舒適的環境和恆定的溫度也能讓它基本保持一種狀態,從而保持體色亮麗!
五、水質
養鸚鵡魚應選用酸性弱的軟水。由於水質變化不大,鸚鵡魚更喜歡「老水」,如果頻繁換水,導致水質變化大的魚體顏色也會有波動!養鸚鵡魚的水要求有弱酸性、低硬度的軟水!
六:怎樣驅蟲?
雜種魚類的基因都不穩定,容易生病也很難治療,它們都是喜歡「老水」的,喜歡這種水但這種水容易引起病菌所以這個問題很矛盾,綜合性的方法就是少量多次換水,並在底部濾入殺菌燈進行殺菌,在保持體色的同時儘量少喂!
雌雄鸚鵡魚差異較大,雄魚呈綠橙色或紅綠色,雌鸚鵡魚呈藍黃色。鸚鵡魚的消化系統很特別。鸚鵡魚用其類似於板齒的嘴咬斷珊瑚蟲及其骨架,並用喉部的牙齒咬碎珊瑚蟲,然後吞咽到腹中。
終於看到如何挑選鸚鵡魚了?
一、鸚鵡魚的眼睛
鸚鵡魚的眼睛應大小適中,透亮明亮。小眼不好看,大眼一般都是老魚。此外主要注意的是眼圈要金黃完整透亮,有很多鸚鵡的眼圈都有黑紗,無法形成完整的金圓環,看起來不好看。小巧的鸚鵡有些能褪,中大的魚眼上有黑紗的就沒辦法了。選的時候儘量要挑眼圈沒有黑的才有保證。
二、鸚鵡魚背鰭倒伏打不開
鸚鵡魚是人工雜交的,因此感覺上有更多的缺陷。其背鰭多有倒伏,傾斜,打不開等現象。這種鸚鵡在細部觀察中仍然佔有很高的比例。在良好的狀態下,鸚鵡應該是魚鰭完全伸展,每個鰭都完全打開,這樣才好看。而且很多鸚鵡的背鰭是有問題的,其他的胸鰭,臀鰭,尾鰭等等都比較罕見。但願每一位魚友在選擇鸚鵡時仔細觀察,避免這樣的缺點。
三、關於鸚鵡魚身體的畸形
而鸚鵡身體某部位出現扭曲畸形的情況也較多見,尤其在尾柄附近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種缺陷比較明顯,大家大多能仔細一點來發現。
四、關於鸚鵡魚的嘴型
各類鸚鵡魚的嘴型都有不同的標準。一般的鸚鵡有 T字形, V字形,倒三角形,元寶鸚鵡多為月牙形的嘴,金剛鸚鵡多為單字形的嘴。尤其要注意的是,鸚鵡歪嘴多了,必須注意挑選。另下唇突出(兜齒)看起來不好看,注意選擇下唇內收為好。總而言之,正面看就會形成微笑的微笑嘴,這樣才能招人喜歡。
選擇鸚鵡魚的小妙招:
要通體血紅,不能有黑點和雜色,越紅越好,但紅色要自然;
體型要渾圓厚實,越短越好,像金魚一樣短而圓美;
嘴型可愛有趣,血統純正的鸚鵡應該是三角形的、 T字形或心形的小嘴;
觀察血鸚鵡魚的遊動是否正常,不要選擇總是浮在水面或沉在海底的鸚鵡魚。每鰭都要完整伸展,鰓蓋部不能翻轉,呼吸順暢;5、無損傷,魚眼透明有神;
進食望好,進食慾望強,運動能力強,活躍。
因為鸚鵡魚很有侵略性,所以小編不推薦把它和其他魚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