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坡「魚霸」碼頭放滿「2」字籮筐
暗喻他們才是「老大」,近日該涉黑團夥24名成員被批捕
為什麼要在籮筐上標「2」字的符號?閘坡民警稱當地打牌習慣「2」是最大的一張牌,該團夥用「2」暗喻「老大」的意思。
以前每當漁民賣魚時,在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碼頭上,會擺著上百個標有黑色「2」字的魚簍,這些簍屬於當地「老大」陳某星、王某富,他們早年靠著暴力,後期憑藉恐嚇,壟斷了當地八種海產品的收購與供應,漁民會自己把魚放到魚簍裡。
今年6月26日凌晨,陽江市公安局出動180多名警力在海陵實驗區對該團夥實施收網抓捕。近日,陽春市檢察院批捕了陳某星等24名涉黑犯罪團夥成員。
手段隱蔽:籮筐標黑色「2」字
今年,陽江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到了該區盤踞著以陳某星、王某富為首的一個團夥。該團夥在閘坡碼頭收購海產過程中,與同行間為搶爭漁貨資源,打架鬥毆,故意傷害他人,嚴重破壞了該區的經濟社會秩序。
海陵公安分局將該案上報陽江市公安局。警方經過縝密偵查,終於摸清了這個團夥的主要架構、活動規律以及犯罪事實。
陳某星、王某富是該組織的領導者,負責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及維持該組織的發展;戴某耀、肖某毅負責打擊報復競爭對手,帶領手下在碼頭巡邏,防止同行等收購該組織壟斷的海產品。
警方暗中調查發現,由於該團夥經過多年的「打殺」,在當地形成了一定震懾力,是閘坡漁港典型的魚霸。
警方發現,這個團夥只要將標有一個個黑色的「2」字符號的籮筐放在漁碼頭上,就足以使閘坡的魚販、12家曬場自覺地將墨魚等八類魚种放入其中,不再與其他公司交易,這嚴重影響了當地海產品的正常交易秩序。
為什麼要標上「2」字的符號?民警稱當地打牌習慣,「2」是最大的一張牌,該團夥用「2」暗喻「老大」的意思。
該團夥管控非常嚴苛,民警提到一個細節:漁民自己出海打的鱔魚,比較大的,自己都不能帶回家吃。除非是拿一個黑色塑膠袋偷偷放好,躲避這個團夥的「檢查」,一旦被發現就會被毒打一頓。該團夥發展到後期,幾乎不用再使用暴力,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的厲害,所以這幾年,該團夥在碼頭,只要看兩眼,漁民就會乖乖把魚裝進籮筐。
出動180名警力摧毀涉黑團夥
6月26日凌晨,陽江市副市長、公安局長林春生親自任總指揮組織陽江市公安局三掃專業隊、特警、陽春市公安、海陵公安分局20個組180多名警力在海陵實驗區對該團夥實施收網抓捕。
該團夥在當地盤根錯節,案件偵破難度大。警方透露,一方面,涉案的很多單據被銷毀,另一方面,由於這個團夥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名氣,很多知情者對於警方的調查一度不是很配合,甚至懷疑警方是否能將該團夥打掉。
直到該團夥徹底被摧毀後,許多受害者才敢直接面對民警,提供有用的信息。
暴力發家 被抓後叫囂幹掉警察
警方講訴這個團夥的發展史,裡面充滿著暴力。早在1992年,主犯王某富就在陽江市海陵區成立富華水產加工廠,在海陵漁港收購墨魚等海產。1996年,王某富僱傭陳某星打工,由於他在收購海產品過程中敢打敢殺,很快就成為王某富的得力助手。
1997年,富華水產加工廠因年審問題被吊銷執照,王某富繼而成立富順海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由陳某星、王某富、林某輝等人合夥。
此時開始,陳某星就「招兵買馬」,招納多名打手成為要骨幹,又僱傭多名刀手,用刀、鐵鉤等器械,使用故意傷害、聚眾鬥毆等方式打擊、排擠閘坡漁市場的競爭對手,以威脅等手段強迫閘坡當地的魚販和12家曬場主只能與陳某星的公司進行墨魚、膳魚、飛螺等八類海產品的交易。民警估算,除了日常開支外,富順公司累計斂財600多萬元,所斂取的錢財大部分控制在陳某星、王某富手裡。他們每人各分得利潤200多萬元。
陳某星手下的頭號馬仔戴某耀現年24歲,陽江市海陵人,此人與當地警方多次「交鋒」,被抓過四次,三次坐牢。
當地流傳他最「輝煌」的戰績:戴某耀曾與兩人一起手持砍刀,打退當時陽江赫赫有名的「錘頭笠」涉黑團夥手下200多人。
警方介紹,戴某耀平時如果不巡碼頭的話,就帶著下面的馬仔圍碼頭跑5公裡越野,他曾說,「吸毒的就不要跟他,有了身體才有錢,有了錢才有明天。」
直到審訊時,戴某耀仍舊囂張,甚至還衝著民警吐口水。還恐嚇民警,「山水總相逢,我出來就會幹掉你。」最後,警方與戴某耀談心,從他家人入手,終於攻破他的心理防線。
採寫:南都記者塗峰通訊員銀漢陽陳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