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批市場是農產品流通的主要平臺,也是保障城市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一場疫情,農批市場被推到風口浪尖,一些老舊農批市場的"髒亂差"問題凸顯出來,6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北京新發地疫情暴露農副產品流通設施體系滯後問題:農貿批發市場急需改變髒亂差》,一時間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的北京新發地也成了輿論的焦點,市中心的老舊農批的疏解問題也成了大眾熱議話題。
眾所周知,北京新發地作為32年的老市場,佔地1680畝,其中各種建築林立,裡面包擴各種果蔬交易區、肉類交易區,各種大型車出入,人多、貨多、垃圾多,這些年,作為一個亞洲最大農批,市場的"髒亂差"和交通擁堵問題始終相伴,令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在2020年9月份有網友給北京市領導留言:"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髒亂差影響北京形象,這裡交通堵塞,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出行,對垃圾分類影響極大,尤其是水產、牛羊肉和花卉在同一棟樓銷售,衛生狀況差且不符合食品衛生法,這種經營環境竟然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存在,不可思議,請市政府領導關切民生環境,建議北京新發地被疏解出來。"
在2020年6月14日12時許,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貼出了"強烈建議疏解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解決髒亂差"的建議。該建議稱,"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地處豐臺區南四環與京開高速交界處,堵車嚴重,佔地面積大,環境髒亂差",該建議還強烈建議疏解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在各城區建立自己的菜籃子基地,避免單一資源依賴,在出現類似情況時,減輕對市民正常生活的影響"。
在2018年北京新發地高端論壇上,新發地市場董事長介紹說,新發地市場現有的1680畝土地中,670畝將用於建設地上地下5層綜合性的農產品市場,調整後騰出的1000畝土地將重新規劃為綠地。2020年8月1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4場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領導介紹,豐臺區委區政府在市派駐工作組的指導下,成立新發地市場復市工作專班,深化市場的升級改造。
但事實上,北京新發地依舊我行我素,復市以來,東三省、內蒙古等外阜省市的大型採購車輛不斷,這個超級農批市場依然打著保供北京的旗幟,做著農產品中轉批發的業務,持續為城市中心的髒亂差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