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微信公眾號一犬一話發布文章《打死金毛的兇手已找到,主人希望你們幫他找回正義》稱,廣東順德某小區拴繩的金毛犬咬死未拴繩的貴賓犬,隨後貴賓犬主人半小時內換了三種工具將金毛犬打死,將遛狗的大爺打傷。順德警方發布通報,打死金毛犬的犯罪嫌疑人何某民已被依法刑拘。
上遊新聞此前發布的《廣東「金毛咬死貴賓」案:男子換3種工具打死金毛被刑拘》報導,引發關注。
29日,上遊新聞記者試圖聯繫貴賓主人了解相關情況,但是其電話、信息均未回復。
30日,上遊新聞記者對話金毛犬主人王先生,王先生就記者的提問進行了詳細回復。王先生稱事情發酵後引發的一些為令他感到很困惑,生活受到了外界打擾,一些發言也被網友誤讀。目前,他沒有跟貴賓犬主人進行過賠償交流,希望能夠跟貴賓犬主人理性解決這起事件。
「我養狗怎麼開銷是我的事,被質疑後我很困惑」
上遊新聞:金毛犬養了多長時間?
王先生:我養它養了7年,它今年7歲。
上遊新聞:平常一般什麼時間段遛狗?
王先生:我們其實帶「孩子」(金毛犬)出去遛彎通常分為三個時間段。早晨六點鐘左右要帶它出去,就是小區還沒有多少人的時候,要麼就是大家都去上班了,要麼就是晚上。我們遛彎的時間通常比較固定,小區人不是很多,我才會帶它出去遛彎。一般我們遛彎也不會在小區花園裡面,會走到小區外圍,就是車道那邊沒有太多人的地方,帶它出去走一走。
上遊新聞:遛狗牽繩嗎?
王先生:我們家出門遛彎一定牽繩,沒什麼如果萬一。只要帶它出去,我們就一定會有牽引繩。我一直強調了這個,喜歡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不打擾到別人就最好了。現在社會群體,分喜歡寵物的人和不喜歡寵物的人。你不能去強求不喜歡寵物的人,不要一定要讓他們覺得好像你們家的寵物很可愛,或者怎麼樣。我們把自己做好就已經OK了。
上遊新聞:金毛犬價值多少?
王先生:現在就是這個問題給我造成的困擾很大,很多記者就是問我在我們家「孩子」身上的花費,一直追問這個問題。現在網絡上傳出來的聲音就是說我要怎麼訛詐對方,說我要怎麼樣。我目前沒有跟對方提過一分錢的賠償,我對於「孩子」的離開所有的索賠,我一分錢都不要,我會全部捐給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
上遊新聞:很多人質疑你養狗的花銷來源?
王先生:我在它身上的花費是我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我願意花錢,這個矛盾嗎?我給我們家的「孩子」喝進口奶粉怎麼了?我給它吃新鮮牛肉怎麼了?我給他用進口的洗護用品怎麼了?我在北京進行訓練,一年的訓練費就差不多5萬塊怎麼了?我有這個能力,我做錯了嗎?就不可以嗎?這些質疑令我覺得很困惑。
上遊新聞:你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這樣質疑?
王先生:對啊,現在還有人說要查我的收入來源,還有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我覺得很荒謬,要查就去查好了。
「遛狗時脫繩,是我們的失誤」
上遊新聞:衝突是怎麼發生的?
王先生:事情發生的那一瞬間都比較快。就是出事之後我爸跟我說,是一個女士帶了一條小型犬,後面可能他也是被嚇著了吧,他說是一個男的帶的一個貴賓犬,但是我覺得這個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我能確定的是我爸當時在給「孩子」梳毛的時候,繩子是用腳踩著的,他看到那個貴賓犬過來的時候,就提醒說你把你們家的小傢伙抱起來,小傢伙使勁撲叫它們會打架。但是對方根本就不屑,就是說:會打架嗎?會打死嗎?就是根本那種不屑、不理會的一個意思。
上遊新聞:你父親在給金毛梳毛的時候,狗掙脫繩了?
王先生:對。我們人類可以控制我們自己,但是很多人不太理解寵物的社交。我也不知道當時具體是怎樣的情況,但是我家「孩子」就整個掙脫了衝了出去,我爸潛意識的就要抱住我們家「孩子」,但沒有抱住,畢竟是一個70多斤大金毛,你不要說是70多歲的老人,我都未必一下子能抓的住它。大型犬的衝擊力,我覺得不遜色於一個成年人。
上遊新聞:你父親沒有抓住金毛犬?
王先生:對,是狗狗掙脫了。有人說狗狗在撕咬的時候,我們沒有牽繩,那如果說你要把這種脫繩,理解成是沒有牽繩的話,那我能說什麼呢?牽繩沒有牽住、沒有牽穩,我承認是我們的疏忽。
上遊新聞:你父親當時跟對方是否進行過賠償協商?
王先生:事情發生了之後,我爸第一時間跟對方賠禮道歉,想要跟對方協商。其實,你在網上有看到一個視頻,就是我們去他們家,我們想去把這件事情說明一下的,對方一口咬定就是我們家態度蠻橫,就說我們沒有找他協商。
「父母試圖阻止男子打狗,被恐嚇並受傷」
上遊新聞:當時你家「孩子」被打了多長時間?
王先生:我爸說,「孩子」被打差不多持續有半個多小時,用雨傘、扳手、木棍毆打。我爸就一直跟對方說,你消氣消氣,不要再打了,有什麼事情好好說。當時我爸特別無助,他70多歲了,確實被嚇著了,就是語無倫次,除了哀求他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阻止,比如網絡上有人說,這個老頭為什麼會這麼傻啊?就是說自己家的狗還牽著讓人家去打。我只想說,我們當時就覺得「孩子」辦(指咬死金毛咬死貴賓)的事兒,你先打一下,先消消氣,有什麼事咱們好好說。但是這個男子沒有停手。
上遊新聞:當時男子拿雨傘戳到了你父親身上嗎?
王先生:對。
上遊新聞:你父親當時是怎麼表述的?
王先生:坦白說,他是在打我們家「孩子」的時候,弄到了我爸的身上。
上遊新聞:你推測這個男子並不是要打你父親吧?
王先生: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這樣的,男子打「孩子」時戳碰到我爸。到後面我爸把「孩子」鬆開讓它跑了。男子就有用木棍敲打我爸爸頭部的行為,以及語言恐嚇。對方在敲打的時候,下手的力度很大。男子說在整個過程中,有控制打擊力度。但是,我不管你打擊力度的大小,我認為你攜帶「武器」,並且揚言要打死我父親,我覺得他已經是造成了威脅和恐嚇,對人身造成一種傷害。他拒絕承認他是毆打,但是我想跟對方確認一下,毆打的定義是什麼?一定要打死打殘才是毆打嗎?
上遊新聞:該男子用什麼敲你父親的?
王先生:他應該是用打我們家「孩子」的那個木棍,敲打我父親的頭部。我父親73歲,還有高血壓。打個比方,你一個女生,我是一個壯年的男子,我拿了一根木棍敲到你腦袋上,你會害怕嗎?會不會擔心我打死你?一個正常的人都會害怕,更別說我父親了。
上遊新聞:你父當場就倒下了?
王先生:對。我爸的身體其實還是比較硬朗,而且我父親曾打過仗。他現在的整個精神狀態(不怎麼好),第一是受到恐嚇,第二他覺得受到了特別大的侮辱。我們現在都一直在開導他。
上遊新聞:你母親是怎麼知道出現狀況?
王先生:當時物業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叫我給我媽打電話讓她去一下東門,物業也不說一個所以然,物業說是我爸叫我給我媽,讓她下去。我媽下來就看到我們家「孩子」血淋淋的往前面跑。後面就是視頻出現的,一個老太太走路也走不快,又很著急。
上遊新聞:那個男子有沒有打過你母親?
王先生:沒有身體的接觸。但是後面我們在視頻上看到,他在追趕時,他的木棒實際上是有敲打到我母親腦袋的。
上遊新聞:後來呢?
王先生:老人家當時第一是急,第二確實也是有被嚇到,就自己在走的時候摔倒了。我們年輕人摔倒沒關係,她主要是年紀太大了。那一折騰,就把兩截尾椎骨給傷著了。
上遊新聞:你母親也試圖進行勸說?
王先生:我媽趕到(現場)後,幾乎哀求著讓這個男子收手,就是有什麼事情咱們好好說,就不要再打了,我家「孩子」已經被打的很慘很慘了。
上遊新聞:你知道這個事兒也是物業通知你的?
王先生:物業給我打了電話半個多小時以後,我媽就突然給我打個電話,我問她什麼事情,她說「孩子」已經走了。10分鐘不到我就趕到了現場,第一時間安排好我父母,並嘗試幫我們家「孩子」按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讓它再活過來,然後讓我朋友趕緊把它送到最近的寵物醫院,但沒有辦法了。
上遊新聞:救不過來了是嗎?
王先生:救不過來了,腦袋都已經被打的稀碎。
上遊新聞:現在你父母情況怎麼樣?
王先生:現在我爸還好,只不過當時男子接觸到我爸的地方有點疼痛,其他方面還算好。我媽精神上有點受刺激,不能跟她講當時的事情。
「他說打了四棍就死了,你看視頻是四棍嗎?」
上遊新聞:你現在的訴求是什麼?
王先生:這件事情我會通過正常的方式,去跟對方解決。但是我最多的一個訴求,還是希望所有的家長文明養犬,這個是我真正的核心的訴求。因為喜歡寵物真的只是我們個人的一件事情,喜歡養寵物的人,畢竟是一個小眾群體,你要被一個大眾群體去包容的時候,那一定要你自己去做好,當你自己做好的時候大眾群體才會覺得:其實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幹擾,我才能夠去包容理解飼養行為。
上遊新聞:事情發生之後,你有沒有嘗試過跟貴賓犬主人確認情況?
王先生:事情發生的第3天還是第4天,我們感到很無助,物業不提供信息,讓我們去找警方。我們找警方,警方說這個是民事案件,你們自己去私下協調。我連對方是誰我都不知道,我怎麼去協調?
上遊新聞:你是怎麼找到貴賓犬主人家的??
王先生:我爸記得對方的車牌號,我們在那個車庫蹲了一下午,蹲到了那臺車,跟到了他家。
上遊新聞:你去確認情況時對方是什麼反應?
王先生:他們此時此刻的這個態度,和我們當時去他們家的態度,基本上就沒有變過。就是他們依然覺得我們家「孩子」的離開,是咎由自取,是活該,覺得我的父母也是活該。這個事兒我挺憤怒的。甚至他們現在覺得他們受到了網絡暴力,覺得自己很委屈,要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說我在散布謠言。
上遊新聞:你有什麼想跟貴賓犬主人說的?
王先生:其實我很想跟對方那個小姐姐說一下,我跟所有媒體講的都是要跟你說的,這個事,雙方去解決。網絡上的那些視頻,都不是小區的監控,都是網友自己發到網上的,我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去點開那些新聞和視頻。我也是在網絡發酵之後,才知道我們家孩子被打的那個現場。我去問他怎麼傷害我們家「孩子」的,他很輕描淡寫的說,我就打了它四棍,它就死了。可是你看視頻,他是打了四棍嗎?
上遊新聞:現在金毛犬的後事料理好了嗎?
王先生:對。我希望我們家「孩子」的離開不是單純的一個離開,我希望所有的家長做好自己,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把這件事情做好了,我們才能被包容被理解。我不確定在未來,還會不會再去養一個新成員。但是如果說整個的大環境,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發酵以後,大家更多的是恐慌、排斥,就沒有辦法變得更好。每一個家長,你一定要把你家的「孩子」關在家裡嗎?永遠讓它不知道草地是長什麼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