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理察·林恩出版了著名的《種族智力的差異:一種進化分析》一書。書中認為東亞人(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擁有全球最高的智商,平均智商為106,其次是歐洲和北美的白種人,平均智商100,他認為智商最低的是南非的叢林人和剛果雨林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只有54。
「中國人最聰明」也只是近30年才流傳出來得說法,目的自然不用多說。
在舊中國,社會動蕩,生產力低下,國民遭受封建思想毒害,表現得麻木和愚昧,那個時期,沒有任何人會說中國人聰明,就連被中國人捧上神壇的愛因斯坦,對中國的評價都很差。
1923年愛因斯坦來中國訪問,他看到了當時中國落後的場景,在日記裡寫道:
「中國人沒有能力接受邏輯思考,而且他們沒有專門的數學天賦」,「他們吃東西的時候一言不發,畏畏縮縮。即使是孩子們也都無精打採,看起來很遲鈍」。
還有很多難聽的話就不寫出來了,但愛因斯坦說的都是事實,當時的中國就是這樣一副糟糕的模樣。
現在看來,理察·林恩的這個半吊子研究就是為了捧殺東亞人,目的就是讓中國人驕傲自滿從而輕視教育的重要性。
智商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後天因素也就是營養、教育、文化等因素對智商的影響更大,它們才是促進智力形成的關鍵。
而營養、教育和文化與社會發展水平緊密相連,一個國家只有國富民強,人民生活水平高,教育資源雄厚,社會對知識的重視程度高,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會表現得很聰明。而一個國家貧困落後,國民營養不良,目不識丁,他們就會表現得不太聰明。
現在覺得之所以人們覺得中國人智商高,是因為中國人是學習民族,以教育和學習為民族信仰。或者換一種說法,中國人有儒的信仰,儒代表的是教育和學習的信仰。
什麼是學習,首先要學,然後要習,使被學習對象的行為變成自己的行為。以前中國人造的山寨貨特別多,甚至以假亂真,但最後中國人會創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的學習能力世界第一。
為什麼中國人好像天生心靈手巧,其實不然,中國人只是愛學習,學了幾千年了,智慧是可以積澱下來的,就像港珠澳大橋,西方很多人原來還質疑無法通車,結果中國人按照古代的交通理念修了個立交橋就解決了。
還有就是「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各國火車軌道距離的矛盾,結果中國人不改變火車軌道,通過改變火車貨櫃,變為可移動的貨櫃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比如,美國是世界老大,我們要像他一樣取得老大地位,很簡單,我學他,他怎麼做的,我模仿他,然後我習得當老大的技巧。為什麼中國文化的同化作用這麼強,就因為中國人骨子裡的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