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山動物園一隻長得很帥的鸚鵡「灰仔」,因為打架而導致鳥喙受損嚴重,影響取食。值得慶幸的是,獸醫和研究人員合作,利用3D技術,為它量身定製了一個「3D嘴」,終於讓灰仔又過上了正常生活。這是紅山動物園首次在動物醫療中引入3D列印技術。
    打架受傷成「缺嘴鸚鵡」,影響進食
    記者昨天在紅山動物園見到灰仔時,它正和小夥伴們愜意地享受著晨間時光。如果不是喙上的一排鐵釘,還真看不出這隻棕櫚鳳頭鸚鵡的喙是「3D」列印出來的。
    說起鳥喙受損,難免又勾起了灰仔的傷心事。因為「顏值」太高,灰仔在鸚鵡界引起「公憤」,於是被「群毆」了一頓。灰仔的鳥喙受到強力攻擊後損傷嚴重,導致鳥喙幾乎全部脫落。
    失去了大部分喙的灰仔不僅顏值遭到破壞,殘缺的鳥喙更是影響了正常取食。飼養員劉薇說,灰仔鳥喙不僅無法銜起大塊的水果,也不能靈活咀嚼堅果,只能靠舌頭一點點舔取細碎的小食,因為吃得慢,灰仔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同伴搶去自己的食物,「再這樣下去,將會威脅到灰仔的健康甚至生命。」
    列印「3D嘴」,修形打磨後固定
    可以給灰仔定製一個新嘴巴嗎?紅山動物園獸醫院的獸醫們想到了3D列印技術。南京增材製造(3D列印)研究院人員得知消息後,主動提出為灰仔贊助一個「3D嘴」。
    獸醫程王琨說,他們帶上了一隻和灰仔同種、同體型的健康鸚鵡作為模板進行掃描,以樹脂為材料,僅一天時間,假喙就列印好了。
    「3D嘴」是有了,但灰仔鳥喙的脫落卻是不規則的,並不能直接安裝。主刀醫生按照灰仔殘存的鳥喙形狀,對假喙進行修形,當「3D嘴」修形打磨成功後,已經麻醉的灰仔接受了安裝手術,將假喙與殘存的鳥喙拼合,調整好位置後用接骨釘固定好即可。1個半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後的灰仔體徵良好。「剛開始還有點擔心灰仔會排斥這個陌生的新嘴巴。」飼養員劉薇介紹說,讓他們驚喜的是,灰仔不僅沒有對自己的新喙進行自殘或破壞,反倒是一副非常愛惜的樣子。兩天的適應期後,灰仔就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3D嘴」,像以前一樣飲水、吃東西。通訊員陳圓圓
    揚子晚報記者薛玲
    原標題:鸚鵡打架嘴巴斷了 「3D列印」幫它做了個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