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時代,日本武士最喜歡的一項運動,現在看來殘忍至極!

2020-11-25 騰訊網

一、功能強大的狗子

狗在中世時代的日本除了打獵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清理人的排汙物,即糞尿、嘔吐物等。在當時還沒有很好的排汙去水系統時,除了貴族外,人民不論男女老少都會在路邊如廁,到處都是地雷。

中古世紀的日本人,尤其是貴族社會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對於汙穢有著極度敏感的反應。按照佛教教義來說,接觸狗、牛、羊、馬、雞、豬六畜的屍體、血液,甚至糞尿的話,要立即在家閉門除穢,稱為服忌。

然而,由於養狗具有上述的重要社會功能,不可能完全消滅狗兒,於是貴族們便在這種又愛又怕的感情下,繼續與狗兒共存下去。

到了後來,人口相應增加後,糧食短缺,以及醫療水平跟不上發展,都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普通病患,以至疫病導致的病弱者或受傷的人,又或者每逢天災兵禍,受生活所迫,被親人拋棄的流浪兒童等,除了部分少數有幸獲得僧侶救濟,大多都被送出村落之外,在野外等死,而成為群集於各地城村內外的野犬,或者民家放養狗兒的獵物。

換句話說,這些狗兒就是當時另類的調整人口數量的工具。

二、犬追物

到了武士橫行的鎌倉時代,素來跟生畜、血腥結下不解之緣的武士們,對狗兒也是十分喜愛,但由於武士日常都離不開暴力、戰鬥,戰鬥訓練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其中一個重要的生活環節。當時流行的運動,便是犬追物(Inu-omono)。

犬追物是指騎馬武士用弓箭射獵放跑的狗兒,大約可追溯至十三世紀初,也就是鎌倉時代初期。根源雖然已難考,但其中之一的說法指犬追物本來就是由當初朝廷為了減少狗兒數量,舉行犬狩而來的。

犬追物每次大約使用20 只狗,最後當然是兇多吉少,這也反映出武士在殺戮、血腥上,與朝廷貴族有著不同的價值觀。自此,「犬追物」便成為日本武士的典型例行活動,到了室町時代後期,更頻繁地進行。成為了武士日常生活定期定點的活動,甚至成為武士沉迷的玩意。

不過,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鎌倉、室町時代的犬追物原則上是只追不殺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武士進行犬追物時,所用的箭鏃是沒有箭頭的目矢,射中狗兒也只會打中,不會流血,更不會插穿身體。而且,當時犬追物的規定也有指明,不瞄準狗兒的頭、四肢及屁股,只可瞄準軀體。

所以,犬追物聽來是一場武士的血腥玩意,但其實隨著時代發展,儀式性質越來越重,武士祖先以狩為業的思想也慢慢淡去。也能了解到室町時代的日本人,包括武士在內,也害怕大量的殺生會造成汙穢,以及瘟疫的發生。

雖然犬追物盛行下不會大量殺害狗兒,但並不代表日本武士便不是血腥及暴力。在當時,鬥狗與犬追物一樣在武士社會裡流行,當時稱為犬食,就是讓受訓練的狗兒互相嘶咬,這項供人們觀賞的遊戲,後來更成為了一種賭博。

時至今日,鬥狗的習俗依然在偏遠地區的村落盛行,甚至成為當地的一種年度活動。

相關焦點

  • 蒙古襲來時的列島之壁:鎌倉時代的日本武士
    因此,在鎌倉時代,武士們的社會地位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儘管由於時代與群島國家的局限性,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即使是武士們的吃穿用度也顯得不那麼富裕華貴,但橫向比較來說,他們可以稱得上是一群「吃香的喝辣的」的人了。 以吃為例,到鎌倉時代,日本的農業生產有了很大幅度的進步。
  • 武士與「犬追物」: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在日本的中古時代,武士們喜歡玩一種叫「犬追物」(Inu ou mono)的狩獵遊戲。這種活動以追逐射獵奔跑的狗為樂,從歷史角度看,犬追物的出現很不合理,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理由有兩點:其一,日本人的信仰不允許他們殺戮小動物;其二,日本社會跟犬類的關係很複雜,盲目地殺狗為樂,會造成不良影響。想搞清楚犬追物的來龍去脈,就不得不說說狗在日本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 傳說中的武士與平安時代的華麗大鎧
    世界各地的人們想到日本武士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他們身穿的武士鎧甲。在一些好萊塢電影中,只要出現日本人的角色(特別是黑幫或武打高手),我們就一定會看到日本武士鎧甲放在顯眼的地方。可以說,日本武士與鎧甲已經密不可分,是缺一不可的組合。 提起平安時代的日本,很多人就會想到《源氏物語》。該書是日本貴族文化鼎盛時期的千古名作。
  • 日本流鏑馬哪裡神奇?騎著驢一樣的馬,《帝國時代3》對抗龍騎兵
    編者按:在著名即時戰略遊戲《帝國時代3》當中,日本的馬上反騎兵兵種是流鏑馬,也就是騎射手,以對應西歐諸國的龍騎兵。這並不是孤例,在全面戰爭系列的《幕府將軍2》當中,流鏑馬被組成獨立的騎射集團使用。很多不了解日本歷史的朋友會對此不以為然——小本子騎著驢子一樣的馬,還玩騎射?這是把騎射想得太高大上了,事實上在日本的中世時期,主要是鎌倉時期,流鏑馬還真是日本武士的標配。
  • 酷似發怒武士的「鬼臉蟹」-平家蟹
    傳說稱,源平合戰身死的平家武士轉世成為這種螃蟹,這種螃蟹因此得名「平家蟹」。原生於日本,在中國、韓國、越南等地亦有分布,在中國多分布於東海、黃海、渤海,以及南海海域。臉,因此日本傳說中將平家蟹與壇之浦之戰中落命的武士相聯繫。
  • 從一場對決看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的真面目
    熒幕和遊戲中的武士穿著威風凜凜的鎧甲,手持代代家傳的名刀,擁有一身好武藝,在戰場上視死如歸,戰鬥力驚人;不僅如此,武士們還忠誠於主君,清廉、幹練、愛護名節。然而在鎌倉時代(12世紀末至14世紀上半葉)的史書《吾妻鏡》當中,武士的形象卻是另一番模樣。在這部書中,十二世紀末的關東武士畠山重忠這樣描述自己:「像我這樣武藝高強的武士,就是奪人財寶,靠此生活。因此遭人非議,也受點恥辱。
  • 《鎌倉物語》——日本妖怪大圖鑑!
    故事發生在日本古都鎌倉,作為日本三大古都之一,鎌倉除了《灌籃高手》取景的車站外,還有在《鎌倉物語》中可以和人類一起生活的妖魔鬼怪。借著《鎌倉物語》上映之機,下面我們來詳細說說日本文化裡的這些妖怪們。現在請妖怪們一一隆重登場!
  • 看似華麗的日本武士鎧甲到底有多沉?
    歷史上超過千年的文明並不多,日本就是亞洲少數幾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文明之一。在歷史的漫漫長路上,總是少不了殺戮和數不勝數的大小徵戰。而武士們徵戰過程中使用的甲冑也隨著發展在一點點的改變,不僅發生了造型上的變化,更是衍生出了成百甚至上千種新的樣式。
  • 別只想去日本,這個「小鎌倉」25℃小島現在去正好
    別只想去日本,這個「小鎌倉」25℃小島現在去正好 2020-12-02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士:一張變幻莫測的日本面孔
    這些矛盾真實存在,正如《菊與刀》的作者指出的:「日本人極度好戰又極度溫和,極度黷武又極度愛美,極度粗魯傲慢又極度彬彬有禮,極度死板又極度靈活,極度恭順又極度討厭被使喚,極度忠誠又極度反叛,極度勇敢而又極度膽小,極度保守而又極度喜歡新事物。」故而那些木頭木腦的日本武士恪守的美德,隨著歷史(首領)的各種不同需要而不斷花樣翻新,他們的面孔也因此而變幻莫測起來。
  • 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
    摘要: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在日本戰國時期,能夠在戰場上給予保護的自然是盔甲,尤其是頭部的頭盔更是不可或缺。日本武士的頭盔,按照中文翻譯為兜。而日本武士的兜,造型千奇百怪,充滿了個人主義色彩,在世界防禦盔甲中算得上是別具一格。
  • 他大權在握,控制日本還恫嚇天皇,為何不纂位成為新天皇?
    摘要:他大權在握,控制日本還恫嚇天皇,為何不纂位成為新天皇?伴隨著藤原氏的衰弱,公家掌握日本的時代結束,武士作為新興的統治者,開始嘗試管理日本。隨著平氏崛起,武士時代正式到來。儘管武士集團內部同樣陷入權力鬥爭,但權力一直沒有落入公家之手,武士成為日本的實際控制者。源平之戰結束後,源氏取代平氏,並成立日本第一個幕府——鎌倉幕府。相比於之前的平氏,藤原氏在這個時期已經再也無法制約武士,進入以文化傳家的漫長時期。但作為鎌倉幕府的第一位將軍,源賴朝掌握的力量遠超之前的平清盛,為何他沒有纂位呢?
  • 日本平民明治以前沒有姓氏?對日本人姓氏的最大誤解
    關於日本人的姓氏,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武士階級擁有姓氏,平民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但事實果真如此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日本的姓氏,即「苗字名字」,但日本一開始並沒有「苗字」的概念。在平安時代以前,日本還不存在武士階層,也沒有現在意義上的姓氏,只有「氏」和「姓」。
  • 鎧甲、櫻花與武士刀,《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
    隨著日本遊戲產業的發展,「武士」這一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特殊社會階級,在如今的遊戲業界已然成為了日本文化輸出的代表,市面上不僅有《只狼》、《鬼武者》、《仁王》等各種由本土遊戲製作人以戰國時代的日本武士為靈感而打造的遊戲。
  • 日本武士頭盔欣賞
    日本武士是出現於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國內的一個社會階級。作為日本武士的盔甲,其設計與日本武士的工作、社會地位具有密切的關係。日本武士盔甲設計的如此威嚴(恐怖)主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日本武士崇尚武力,且戰鬥的情況較多,在戰鬥過程中威嚴(恐怖)的盔甲可以震懾敵人。在日本的古代武士地位較高。
  • 一個日本武士的離奇靈異故事
    武士暗自下定決心,一旦能回到京都,便去尋找髮妻,求她原諒,再將她接到任地來,竭盡所能彌補自己的過錯。只是俗務纏身,數年歲月匆匆而過。終於等到在大名手下的任官期滿,武士重獲自由。「現在我要回到愛人身邊去了。」他暗下決心,「當初丟下她,真是太狠心,太愚蠢了!」他將第二任妻子打發回娘家(二人一直都不曾生育),便匆匆趕回京都,一路風塵僕僕,卻連衣裝也來不及更換,便去尋找舊愛。
  • 東京近郊鎌倉、江之島行程一日遊攻略 打卡灌籃高手網紅景點
    我是若菜,今天給大家繼續介紹東京的打卡景點線路:鎌倉。灌籃高手片頭中最著名的鏡頭,就取景自鎌倉。江之電經過的鎌倉也因為灌籃高手動漫,這個平凡的小車站成為了無數漫迷心中的朝聖地。那麼什麼是江之電的,其實就是日本的一條私鐵,這條江之電線路是連接藤澤、江之島和鎌倉的線路,這次我們全程會使用《江之島/鎌倉週遊券》來遊覽景點。
  • 《對馬島之魂》評測:日本武士文化的展示
    《對馬島之魂》評測:日本武士文化的展示優點:+對於武士文化恰到好處的表現+節奏張弛有度的開放世界+傳達的價值觀深刻而簡單易懂簡潔清爽的UI界面、一望無際的蘆葦叢、連綿不絕的霧中群山、稀稀落落的竹製建築……如果不在種種細節上過分的做出考究,那麼《對馬島之魂》所呈現的遊戲場景絕對稱得上富有十三世紀日本的時代特色。實際上,索尼官方也正是將這款遊戲的畫風與時代背景當做了宣傳重點。
  • 來鎌倉和江之島——日漫裡的熱血青春,更有日本夏季風物詩
    日本的動漫很喜歡採用電車這個元素,不管是連載的動漫還是動漫電影,都很容易看到電車的鏡頭,它也幾乎成為了日本一個極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之前比較火爆的《你的名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橋段便是借用電車來表達,觀眾隨著電車開合的門,坐上穿越過去或是未來的那一趟車。
  • 關於古時的日本國又有「日本刀」之稱
    傳統上日本用薙刀古來日本稱之為「刀」,「日本刀」一稱最早來自外國對日本稱法。日本古墳時代中期(200年-771年)已經出現鐵製刀劍,當時的原料以煉鐵為主。譬如崎玉具的稻荷山古墳和島根具的造山古墳都有鐵劍出土。從稻荷山古墳出土的「金錯銘鐵劍」製作於公元471年,是為紀念服侍雄略天皇的功績而作,刀上刻有115個漢字。這個時代的刀劍多已銹蝕。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 ,刀形有別於現在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