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病毒、傳染疾病!蚊蟲叮咬別大意,這種情況趕快就醫

2021-01-08 醫知袋鼠

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徽柔公主和小皇子在草地上玩耍後,先後都長出了大包,還發起了高燒,儘管太醫和苗娘子拼盡全力,最終也沒有保住小皇子的性命,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蜱蟲。

蜱蟲,也稱為草爬子、狗豆子,每年4~10月是其活躍期。這傢伙可不是個省心的主兒,喜歡叮咬人類皮膚較薄又容易被忽視的部位(比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趾間等)。

它們攜帶著幾十種病毒和細菌,經蜱蟲傳染的疾病有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等。

大多數情況下,蜱蟲叮咬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輕者可能會出現潰瘍、皮炎等,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幸運,重者可能遭遇萊姆病、森林腦炎等,甚至死亡。

醫生提醒:

一旦發現蜱蟲,無論是在皮膚表面,還是在衣物上,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要去捏碎;

如果被蜱蟲叮咬,千萬別生拉硬拽,否則很容易將其頭部留在皮膚內,也會刺激蜱蟲分泌更多的攜帶病原體的毒液,增加感染風險;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消毒、抗炎等治療;

取出蟲體後,若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也一定要及時就診。

除了蜱蟲,夏季帶娃出門還要警惕這些「煩人精」:

1.隱翅蟲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一般6~9月常見,尤其是在溼熱的南方。

對人類有威脅的,是隱翅蟲中很小的一部分,被稱為「毒隱翅蟲」。毒隱翅蟲外型與大螞蟻相似,身體由黑黃兩色相間構成,前胸腹基有橘色或者橘黃色。

毒隱翅蟲會引發皮炎,一不小心中招,就可能出現紅斑、水腫、水泡和潰爛現象,嚴重者會噁心、嘔吐、發熱等。

如果發現隱翅蟲停留在了寶寶皮膚上,一定要注意「手下留情」,千萬不要直接拍死,建議輕輕抖落或吹走,並注意檢查一遍寶寶的唇周、頸部、前臂內側等部位。

隱翅蟲飛走後,可以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接觸過隱翅蟲的皮膚;如果不小心拍死了隱翅蟲,也建議及時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或生理鹽水等清洗皮膚。

若寶寶皮膚受損嚴重,出現了條狀水腫型紅斑,起了密集的水泡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2.蜂類

蜂類也是惹不起的,們的尾部有一根「刺」連接著內臟——「毒液腺」。蜇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通過毒刺將「毒液」注入人體。

毒液的成分主要是蟻酸、神經毒素、組織胺(蜜蜂科);或是磷脂酶、透明質酸酶(黃蜂科)等。

被蜂蜇傷,有的人僅出現紅斑、刺痛感等輕症;有的皮膚會有水皰、瘙癢感,甚至發熱、頭痛、噁心等;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還可能出現休克、昏厥,若未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有可能死亡。

如果被蜂蟄了,通常先要將殘留毒刺「挑」出來,若是蜜蜂蜇傷,毒液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清洗,黃蜂的毒液呈鹼性,一般可以用食醋衝洗。

如果出現頭疼、頭昏、噁心、嘔吐、煩躁、發燒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3.蚊子

蚊子帶來的煩惱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有寶寶的家庭,可以選擇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驅蚊酯(IR3535,伊默寧)成分的驅蚊產品。

驅蚊劑中避蚊胺的濃度要控制在30%以下;

含有派卡瑞丁成分的驅蚊劑,美國兒科學會(AAP)推薦的使用濃度為5%~10%;

驅蚊酯的建議使用濃度控制在20%以下。

孕婦、嬰兒、易過敏者仍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過敏、刺激等問題,首次使用時可以少量塗抹,認真閱讀說明書。

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媽媽給 2 個月以下的寶寶塗各種驅蚊產品。對於2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是採用物理防蚊方式(如蚊帳、臥室安裝紗簾、出門穿防蚊褲等)。

袋鼠麻麻有話說:

做好防護工作,就能大大降低蚊蟲的「侵襲」。

建議夏季不要在草地、林間久坐;去野外玩,最好穿淺色的長褲和長袖衣,並把褲腿塞進襪口,並適當使用驅蚊產品;

從外面回來,注意檢查寶寶的衣服和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腋窩、腹股溝、頭髮、耳後等),如果蚊蟲叮咬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諮詢。

相關焦點

  • 蚊蟲肆虐時 貓狗也頭痕
    此外,常常外出的它們,腳上踩著汙水回家時,也帶來了蚊蟲孳生的隱患。消除登革熱隱患,滅殺蚊蟲,寵主們別忘了為它們做好全副武裝——可能成為登革熱病毒的自然宿主的它們,也可能成為登革熱病的傳染源。狗狗也可能成為登革熱宿主通過近年來的防治登革熱行動,眾所周知,蚊子本身沒有病毒,但作為病毒的攜帶者,它們可以通過叮咬來傳播病毒,將病毒帶入血液,實現相互傳染。
  • 蚊蟲叮咬致病激增,不要忽略了給狗貓防蚊子!
    嗜酸性肉芽腫的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血沉升高,犬貓會出現食慾減退、低燒、體重減輕的情況。30%的病患會復發。 據說,每年有不少的狗狗會被蚊子叮咬而患病!一般蚊子主要是針對狗狗的眼睛還有嘴巴附近的地方叮咬。而且叮咬的地方也是狗狗夠不著的地方,經常被蚊子欺負。 蚊子叮咬犬貓,會怎樣?蚊子分很多種類,其中不少可以傳染疾病。蚊子自身是沒有病毒的,但他們是病毒的攜帶者,通過叮咬來實現病毒的相互傳染,其中不少還是人寵共患病。
  • Get這些小技能,緩解蚊蟲叮咬紅腫
    人們為了遠離蚊蟲,經常要花很多心思,但是難免還是會被蚊蟲給「盯上」。時不時會聽到有人抱怨晚上又被蚊子叮的睡不著覺,或是又被叮了多少個包。 一般情況,被蚊蟲叮咬後,做一些簡單的處理即可,但有時被叮咬後可能會危及生命,後果很嚴重。那麼,夏季常見的蚊蟲有哪些?被蚊蟲叮咬後紅腫如何緩解?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被蚊蟲叮咬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被蜱蟲叮咬引發心肌炎!這種病毒夏天要小心……
    ,很多人沒有感覺,是因為蜱蟲將頭埋在皮膚裡吸血時會釋放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麻醉傷口附近皮膚。 而導致患者們高燒、甚至發生心肌炎的原因,可能來源於它——新型布尼亞病毒。 鄭醫生特別提醒,布尼亞病毒感染主要通過蜱蟲叮咬,病毒通過皮膚傳染到體內,輕症的患者患者表現為發燒、血小板輕度減少,病情較重的患者表現為持續高熱一周左右、血小板急劇減少。
  • 揭秘口岸「捕蟲人」:蚊蟲什麼種類?是否攜帶病毒?
    進入7月,連綿的雨水,潮溼的空氣——雨季正是蚊蟲肆虐的「好時機」。作為媒介生物的重要成員,蚊蟲不僅給我們帶來皮膚上的癢痛,還可能通過叮咬等方式傳播登革熱、黃熱病、瘧疾、腦炎等疾病。為了對蚊、蠓等多種病媒生物開展監測和防控,降低蚊媒傳染病的發生風險,北京海關每年夏季都會在口岸開展為期數月的蚊蟲監測活動。這些「追捕」到的蚊蟲到底是什麼種類?
  • 秋天寶寶8種「高發疾病」需重點預防!
    秋季天氣溼熱,忽冷忽熱,易寒溼浸體,更易感染有害病毒和細菌,所以秋季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而這些疾病尤其愛找免疫力差的小寶寶們。為此,我們就先將寶寶在秋季易患疾病提前告訴大家,以便做好預防,讓寶寶舒舒服服過秋天。
  • 夏天來了,蚊蟲叮咬多,說說蚊子與病毒傳播的那些事兒
    所以最近也有很多人比較擔心萬一蚊子吸入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血之後會不會再傳播給別人呢?其實這樣的擔心是沒必要的。一、蚊子的叮咬不會傳播新冠病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疫情相關情況報導統計來看,截至目前位置,還沒有發現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的證據。想要實現蚊子傳播病毒的話,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 「新型布尼亞病毒」出沒,嘉興有人被這種「小黑點」坑慘了
    最近嘉興平湖有人被這種「小黑點」坑了當心!!平湖有人突發不適,忽然昏迷!7月14日,位於平湖經開的一家有限公司員工呂道慶在長興出差期間,突發不適,昏迷在房間。當天連夜轉院至杭州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重症急救,被確診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炎炎夏日,教你遠離蚊蟲叮咬的煩惱!
    要是不小心被蚊子蟄了,那可是左抓抓右抓抓,難受的很,我們該如何遠離蚊蟲叮咬呢?蚊子是怎樣尋找到我們的:蚊子咬人並不是依靠血型來判斷,而是通過嗅覺來偵測我們的位置。蚊子偏愛這些人:愛出汗的人、體溫較高的人、肺活量大、二氧化碳排出多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蚊蟲靠什麼繁殖:蚊子離不開水,沒有水可以說就沒有蚊子。
  • 中國蚊蟲攜帶的病毒與非洲蚊蟲有何不同
    與非洲蚊蟲有何不同  武漢科學家給蚊媒病毒畫圖譜  本報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康克兢)寒冬臘月,市民家中鮮見蚊子,但肯亞的2月,正是蚊蟲肆虐時。  2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蟲媒病毒媒介控制學科組副研究員夏菡介紹,已發現蚊蟲攜帶和傳播的病毒有300餘種,其中近100種可以引起人、畜疾病,有些甚至致死,如裂谷熱、病毒性腦炎、登革出血熱等,傳播的烈性病毒讓「蚊子比子彈更可怕」。由於全球化發展、氣候變化等因素,蚊子的活動區域不斷擴張,增加了蚊媒病毒的傳播概率。
  • 提醒|被叮後,3種症狀很危險 蚊蟲叮咬分3步處理
    蚊子身上攜帶多種細菌、病毒,被咬之後如果出現以下3種紅癢之外的症狀,就該及時就醫。蚊子叮咬後主要會傳染4種疾病:瘧疾它已被世衛組織列為和愛滋病、結核病一樣的三大危險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幾十萬到上百萬人死於瘧疾,在我國主要是中華按蚊傳播該病。
  • 登革熱病毒已至中國境內,蚊蟲叮咬要當心
    可是...蚊蟲一出來「興風作浪」,就只能當成是一場夢了。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爸媽們可別小看蚊蟲叮咬,它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播途徑。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通常是在受到蚊蟲(蚊子、臭蟲、跳蚤等昆蟲)叮咬後引起的皮膚炎症或過敏,所以又叫蟲咬性皮炎。蚊蟲叮咬後產生的過敏程度是不同的,寶寶比成人更容易得蟲咬皮炎。
  • 鍾南山:連花清瘟被證實有效,無證據表明蚊蟲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
    主要內容如下:一般流感傳染指數是1,新冠病毒傳染指數是3鍾南山介紹,從傳染性的指數來講,一般流感是1,SARS是接近2,中東呼吸症候群是1.5,新冠病毒是3。鍾南山提到,這個世紀已經有三次冠狀病毒暴發,2003年、2015年,還有2019年的新冠病毒。這提醒人類,對冠狀病毒要非常重視。
  • 可能攜帶病毒傳染疾病 不少乘客帶小寵物坐動車被攔
    原標題:可能攜帶病毒傳染疾病 不少乘客帶小寵物坐動車被攔   倉鼠過安檢時,被攔截下來(廈門鐵路公安處供圖)   坐動車,除了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不能帶上車,動物也是禁止攜帶進站乘車的。近日,廈門鐵路警方就攔截了不少準備跟著旅客進站乘車的小寵物。   17日中午,準備乘動車回江西南昌上班的陳女士,拎著2隻倉鼠的她在泉州車站過安檢時,被泉州鐵路派出所民警攔下。當時倉鼠裝在行李箱內,進車站安檢時被發現。
  • 各種蚊蟲如蜱蟲、恙蟎、跳蚤、臭蟲等咬後的症狀你能分辨嗎?
    雖然絕大多數的叮咬對人體無害,但有些會因蚊蟲攜帶病毒細菌而將疾病傳染給人類,如登革熱或萊姆病,因此仍須小心防範。受到叮咬時,若能快速根據蜱蟲、恙蟎、跳蚤、臭蟲等咬後的症狀分辨是哪種蚊蟲,就能很快對症下藥,但有時候因為時間太快、蚊蟲體積太小,而往往沒有注意,等到其中一個或多個症狀出現才發現自己受到攻擊:Ÿ▲腫脹,可能會集中在患處或擴散到全身Ÿ▲紅腫或起疹子Ÿ▲患處疼痛或肌肉痛Ÿ▲搔癢Ÿ▲叮咬部位或四周出現熱症
  • 留學生擔心非洲蚊子太多,鍾南山:沒有證據表明蚊蟲叮咬會傳播新冠
    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留學的陳雅妮說,她目前所在地室外氣溫大概接近30℃,高溫和紫外線是否會影響病毒傳播?非洲蚊子較多,她還特別擔心,蚊子叮咬是否會傳染新冠病毒?對此,鍾南山院士說,一般來說,病毒在高溫環境下存活率、活動率是比較差,夏季到來,病毒活動會下降,溫度高對病毒活動不利。
  • 清明踏青出遊被蚊蟲叮咬了「腫麼辦」?醫生教你這樣做
    今(4)日,新橋醫院門診部主任餘江提醒市民,出遊時要記得防過敏和防蛇蟲叮咬。  餘江說,有各類過敏史的患者,外出時要儘量避開花草,更不可隨意長時間去聞,一旦發生過敏應及時吃過敏藥、塗抹抗過敏藥膏並及時就醫。對紫外線過敏的患者通常會在春季初次受到較強日曬後發病,出行時應引起注意,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儘量穿長袖衣褲,還要攜帶防紫外線太陽傘,儘可能走陰涼的地方。
  • 廣西報告5例登革熱病例,這種蚊子是主要傳播途徑
    在此,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在黃昏等「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到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要及時開展衛生運動,通過清掃衛生死角、積水,疏通下水道,噴灑消毒殺蟲藥水,消除蚊蟲孳生地。如果您或身邊人突然出現發燒、起紅疹、眼窩痛、骨頭肌肉痛等症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通過蚊蟲叮咬傳染給他人。
  • 防蚊蟲叮咬到底買什麼
    蚊蟲無處不在,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戶外,一個不留神身上就會被咬上好幾個包。飽受蚊蟲叮咬折磨的我一直在尋找更高效的驅蚊產品,最近發現網上非常流行一種黑科技驅蚊產品——超聲波驅蚊器,這種超聲波產品在網上賣的如火如荼,電商評論幾乎一邊倒,紛紛誇讚效果非凡!
  • 蚊蟲叮咬會導致急性腎炎?關於它的6大誘因要謹記,做好預防工作
    11:16:04 來源: 養了個生 舉報   急性腎炎主要是感染誘發的腎小球免疫性腎炎,這種腎炎通常會出現在兒童以及青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