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野拍一直爽——奧林巴斯 150-400mm PRO鏡頭使用手記

2021-01-10 騰訊網

趙鍔

這支盼了很久的鏡頭終於到了我的手上,和預期的一樣,它沒有讓我失望。

(鏡頭、鏡頭罩和水瓶的比對照片)

(本文作者手持此頭搭配EM1x在野外進行拍攝)

其實鏡頭本該很早就到我手上測試的,但是國內就兩支鏡頭,多人都想嘗鮮測評,奧林巴斯公司的城市戰略重點又有所不同,可以理解,大家都有難處,遲點拿到就遲點拿到,反正年底的拍攝計劃已經泡湯,也不在乎了。

作為一名以自然類攝影題材見長的奧林巴斯籤約攝影師,我喜歡拍攝野生鳥類。野生鳥類攝影中有一種拍法叫做「野拍」,這種拍法即不去圍拍、誘拍、擺拍各種野生鳥類,也不花錢去那些「知名」鳥點拍攝,這種拍法很符合我的「胃口」。在「野拍」時,我可以一個人在野外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享受大自然,還可以不用拍攝那些場景、風格千篇一律的鳥片,運氣足夠好的話,還可以拍到一些自己心儀的畫面。「野拍」的片子雖然在鳥種珍稀、畫面唯美方面稍遜於其它那些定點拍攝的片子,但正是「野拍」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深深讓我著迷。我非常渴望得到一支能讓我輕鬆攜帶,熟練創作的高畫質野拍鏡頭。當拿到這支Olympus M.ZD 150-400mm f4.5 IS TC1.25x PRO鏡頭時,我覺得就是它了。

鏡頭的規格、尺寸、重量等參數我就不再重複了,這些數據相信大家早就看過多篇介紹了,我們還是直接看照片吧!在照片拍攝的描述中,我會給大家講一下我是怎麼使用它「野拍」的。提醒一下:以下所有照片均是我手持鏡頭和相機拍攝,特別說一下,防抖真心牛逼。

一、偶遇黑翅鳶

黒翅鳶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的猛禽,體型不大,紅色的眼睛,經常會振翅懸停空中,我之前拍攝過它很多次,也在不同的生境中遇到過它,溼地、森林、丘陵、城市公園等等地方都碰到過它,但是這次和它相遇真的算是巧遇。我在溼地附近拍攝白腹鷂,距離很遠,我把焦距也打到最遠的1000mm,正感覺沒戲的時候,一個黑影從鏡頭閃過,如若是早先的定焦超長焦鏡頭,我肯定放棄去拍這個黑影,但是這可是只大變焦鏡頭啊!我馬上拉回焦距觀察,發現是一隻黒翅鳶,它正在飛翔,但是逐漸在放慢速度,有停下來的跡象,我連忙又把焦距變焦到最大,然後用鳥類追蹤功能在屏幕上跟蹤追焦拍攝黒翅鳶的飛翔,幾秒鐘後,它落到了細枝上。整個過程相機的鳥類跟蹤功能配合鏡頭的高效操作,我非常輕鬆的拍攝到了一些還算不錯的畫面。

(飛翔的黒翅鳶,參數:500mm 1/1000s f5.6 ISO:500,趙鍔攝)

(準備降落,參數:500mm 1/1000s f5.6 ISO:500,趙鍔攝)

(停枝瞬間,參數:500mm 1/1000s f5.6 ISO:500,趙鍔攝)

(拿眼瞪我,參數:500mm 1/1000s f5.6 ISO:500,趙鍔攝)

(開啟不搭理模式,參數:500mm 1/1000s f5.6 ISO:500,趙鍔攝)

二、林間鳥兒

林間鳥兒的對焦速度,一直是變焦鏡頭的痛點,無論是逆光、順光,還是前後背景幹擾上,定焦鏡頭的說服力一直遠勝變焦鏡頭。但是這支鏡頭的對焦速度真的不慢,而且配合相機的鳥類跟蹤功能,即使在複雜環境中,都能識別出哪個是鳥體並用白框提示,等半按快門時會變成綠框,到時候選擇時機按下快門即可,鳥類如果足夠近足夠大的話,甚至會有小綠框框住鳥類眼睛對焦跟蹤。總的來說,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如果再配合鏡頭上的對焦焦段設置,那在林子裡拍鳥,必須得心應手。敏感小巧的金翅雀,活蹦亂跳的黃眉柳鶯,膽怯的灰頭鵐,柿子上享受大餐的烏鶇,都可以快速鎖定拍攝,甚至在鎖定對焦後,利用專業抓拍(僅低速專業抓拍可以追焦)可以拍攝到烏鶇在柿子林中爭奪打鬥的場景。

(金翅雀,參數:500mm 1/50s f5.6 ISO:200,趙鍔攝)

(黃眉柳鶯,參數:500mm 1/640s f5.6 ISO:800,趙鍔攝)

(灰頭鵐,參數:500mm 1/50s f5.6 ISO:1600,趙鍔攝)

(吃柿子的烏鶇,參數:500mm 1/800s f5.6 ISO:1250,趙鍔攝)

(烏鶇打鬥,參數:500mm 1/800s f5.6 ISO:1250,趙鍔攝)

三、一些水鳥

水鳥拍攝的距離一般很遠,好在這支鏡頭有內置1.25的增倍鏡,在需要的時候只要在鏡頭上一撥就可以輕鬆達到1000mm,拍攝水鳥於是不再是問題。當然這僅僅是指距離適中的情況下,如果距離遠或者非常遠,實在拍不清楚的情況下,這支頭可以發揮它的變焦功能,把鳥體變小,融入到整個環境中去,這也是很多人說的鳥片「環境版」。

先來看我手持拍攝白鷺捕魚的瞬間,拍攝難點是白鷺在行走中看準時機進行捕捉,對拍攝人的追焦、構圖、抓拍能力是種考驗。不過,鳥類跟蹤功能解決了我的追焦問題,鏡頭變焦解決了我的構圖問題,專業抓拍功能解決了我的抓拍問題,我選了三張姿態不錯的和大家分享。

(叼,參數:340mm 1/1000s f5.6 ISO:400,趙鍔攝)

(夾,參數:340mm 1/1000s f5.6 ISO:400,趙鍔攝)

(吞,參數:340mm 1/1000s f5.6 ISO:400,趙鍔攝)

空中飛行的紅嘴鷗,背景乾淨,追焦拍攝完全沒有問題。背景複雜的蒼鷺叼樹枝飛行,追焦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這兩張的拍攝距離都在150米左右,還能保留如此好的細節,我認為這支鏡頭已經充分達到了我期望的標準。

(飛翔的紅嘴鷗,參數:500mm 1/1600s f5.6 ISO:400,趙鍔攝)

(叼枝條的蒼鷺,參數:500mm 1/800s f5.6 ISO:400,趙鍔攝)

一旦有了變焦鏡頭後,對平時一些不太顧及的環境版鳥片,就開始嘗試拍攝了,比如說水邊站立在晨光沐浴下的蒼鷺,再比如說飛翔在山間光影中的普通鸕鷀,當然還有那徜徉在青山綠水間的國鴨:中華秋沙鴨。(以下圖片建議點擊後橫屏觀看)

(蒼鷺站水邊,參數:400mm 1/1600s f4.5 ISO:400,趙鍔攝)

(飛翔在光影裡的普通鸕鷀,參數:400mm 1/1600s f4.5 ISO:1250,趙鍔攝)

(青山綠水間的中華秋沙鴨,參數:459mm 1/400s f5.6 ISO:1600,趙鍔攝)

四、那一抹藍色

普通翠鳥是我最喜歡拍攝的野生鳥類之一,我在野外經常可以碰到它,但是卻很少能夠近距離的對它進行拍攝,因為它非常警覺,不偽裝或者運氣差,你是拍不到近距離的精彩照片的,加上我又不喜歡扎堆去拍一些別人發現的鳥點,那些插根杆子圍成一圈等待普通翠鳥的拍攝點,我都看不上,我想要自己找到野外的普通翠鳥,並在第一時間就把它拍到。這支鏡頭是我的幸運星,在拿到它的第二天,我就拍到野外近距離的普通翠鳥,或許是因為這隻普通翠鳥見多識廣,對我這個大個子沒有興趣,總之我得以在20米左右對它進行拍攝,在這支長焦鏡頭的幫助下,我拍到了讓我還算滿意的照片,不過由於當天時間比較緊,我僅拍攝了10多分鐘,普通翠鳥一共兩次飛離枝頭,我利用鏡頭焦點記憶功能,又可兼顧其它的鳥類拍攝,又可在等待翠鳥回來時一按按鈕回到原來的焦點記憶處,大大提高了我的拍攝效率。1000mm的距離,手持下拍攝沒有任何問題,專業追拍功能也讓我記錄下了普通翠鳥的飛離瞬間,照片的成像畫質和寬容度都讓我後期處理變的不費周章。

(靜靜等待獵物的普通翠鳥,參數:500mm 1/1600s f5.6 ISO:800,趙鍔攝)

(換個位置,參數:500mm 1/1600s f5.6 ISO:800 ,趙鍔攝)

(展翅出擊,參數:500mm 1/1600s f5.6 ISO:800 ,趙鍔攝)

(飛向池塘,參數:500mm 1/1600s f5.6 ISO:800 ,趙鍔攝)

以上這些照片和文字就是我的使用體驗,它的輕便實在讓我在野外只願意帶上它,而且我甚至在使用時,直接手持相機而不用擔心這支鏡頭的重量會對相機與鏡頭的卡口形成衝擊,要知道這可是一支長焦大炮,足見這支鏡頭的分量之輕了吧!至於說這支鏡頭的變焦環,很順手,很絲滑;還有它的遮光罩,不論是裝在鏡頭上,還是反扣在鏡頭上,都很帶勁,對,就是單反540、640、856那種大炮的感覺,棒極了!最後要說一下這支鏡頭的價格,已經有很多人在吐槽它太貴了。我的理解是:這支被人稱為「奧五萬」的鏡頭,是奧林巴斯公司的心血,是公司轉為「奧之心公司」前的最後一支PRO級鏡頭,是絕對的生態攝影神器,對於我這樣的剛需的「野拍」攝影師來說,這個價格你還能有其它更好的選擇嗎?

我想在明年1月的開售後不久,我將會第一時間購入這支鏡頭,因為,有了Olympus M.ZD 150-400mm f4.5 IS TC1.25x PRO鏡頭,會讓我一直野拍一直爽,一世野拍一世爽。

相關焦點

  • 一直野拍一直爽——奧林巴斯 150-400mmPRO鏡頭使用手記
    我非常渴望得到一支能讓我輕鬆攜帶,熟練創作的高畫質野拍鏡頭。當拿到這支Olympus M.ZD 150-400mm f4.5 IS TC1.25x PRO鏡頭時,我覺得就是它了。鏡頭的規格、尺寸、重量等參數我就不再重複了,這些數據相信大家早就看過多篇介紹了,我們還是直接看照片吧!在照片拍攝的描述中,我會給大家講一下我是怎麼使用它「野拍」的。
  • 自然攝影,輕便的全能手——奧林巴斯100-400mm鏡頭使用小記
    趙鍔我心水的一直是奧林巴斯150-400mm那個PRO級鏡頭,所以很早拿到奧林巴斯100-400mm這個鏡頭後,並沒有立即出野去拍照測試,奧林巴斯公司也沒有給我下任務,要求我寫這款鏡頭的測評文章。所以,這把我的惰性也慣出來了,我一直慢慢悠悠用這個鏡頭在拍風光、人文、建築等一些我平時不拍攝的題材。直到兒子暑假臨近結束,要帶他回嵊州老家玩耍一下,期間也沒有什麼特定要拍攝的目標,順手將奧林巴斯1x和100-400mm組合在一起,想著焦段是大變焦,適合應付多種場景,於是我就帶著這個頭就回到山清水秀的老家。
  • 旗艦長焦 奧林巴斯40-150mm鏡頭評測(全文)_奧林巴斯 M.ZUIKO ED...
    奧林巴斯的M4/3專業級長焦鏡頭終於問世了    這枚40-150mm的鏡頭在奧林巴斯的M4/3機身上有著等效80-300mm的焦距範圍,而相較於之前奧林巴斯的老款40-150mm鏡頭不過就筆者的使用感受而言,鏡頭的對焦是非常快的,遠近對焦切換也沒有出現延滯問題,或許這就是奧林巴斯沒有在鏡頭上增加對焦區域選擇鍵的信心之所在吧。
  • M4/3超廣牛頭 奧林巴斯發布7-14mm鏡頭
    奧林巴斯的這顆M4/3超廣鏡頭終於正式發布了,奧林巴斯在今天發布了最新的兩枚Pro級鏡頭,這枚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是其中之一。新鏡頭等效14-28mm的焦距和f/2.8的恆定大光圈讓其成為現如今M4/3超廣鏡中的翹楚之作。
  • 終於來了,奧林巴斯EM1X新固件鳥類追蹤功能測試報告
    趙鍔一、EM1X與M.ZD 300mm f4 IS PRO配合奧林巴斯公司不久前將EM1X新固件試用版發給了我,要我測試一下其中的鳥類追蹤這個功能的。但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我並不能在休息日隨意出省、出市毫無顧忌的拍攝,所以我就挑了一個鳥種不算多,但離我還算近,時常有鳥會出現的地方進行測試,測試的時候,我使用了奧林巴斯旗艦EM1X搭配M.ZD 300mm f4 IS PRO鏡頭拍攝鳥類,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測試的地點在我居住的紹興市,府山公園的小水塘。
  • 1200mm的魅力! 富士XF100-400mm鏡頭評測(全文)_富士 XF 100-400mm...
    鏡頭還可以搭配富士最新款的XF2X TC WR 2倍遠攝增倍鏡來使用,從而達到最長超過1200mm的等效焦距。鏡頭對建築上的細節有著很不錯的記錄能力。鏡頭的最佳畫質基本是從f/5.6-f/11左右(要求不那麼苛刻,其實100mm廣角端f/4.5的全開就很不錯了)。     從解析度測試和實拍來看,這枚富士XF 100-400mm F4.5-5.6 R LM OIS WR鏡頭是一枚傾向於大光圈使用設計的鏡頭。大光圈下的畫質表現是鏡頭的主要性能優勢。
  • 奧林巴斯日本之旅——江之島貓咪與鎌倉大佛
    《奧林巴斯日本之旅——上野公園與新宿漫步》書接前文,在遊覽上野公園和漫步新宿之後,奧林巴斯E-PL1之旅的第二天,我們前往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江之島和鎌倉。  雖然是海邊但空氣中沒有什麼鹹濕的味道,筆者打開旅遊大巴的車窗,將沿路的所見所聞攝錄到小小的SD卡中。
  • 與偶像零距離 佳能100-400mm試拍演唱會
    生活中總有些場景是屬於看起來非常美,但很難拍下來的,演唱會就是其中之一。經常有朋友跟筆者炫耀自己曾去過的那些演唱會,說的天花亂墜可就是拿不出一張能看的照片,演唱會真的有那麼難拍嗎?昨天是平安夜,恰逢搖滾歌手伍佰在天津有一場巡迴演出,筆者帶著相機遠赴天津,嘗試用鏡頭記錄下演唱會上精彩的瞬間。
  • 經典終升級 佳能100-400mm II鏡頭評測
    佳能的超長焦鏡頭一直以來都在該領域保持優勢,不過該優勢僅僅是鏡頭數量上,焦段的覆蓋和規格品種齊全是佳能佔優的地方。f/4.5-5.6L IS II USM鏡頭搭配的遮光罩為黑色塑料材質,與大部分的佳能鏡頭相同,並非使用超長焦焦鏡頭中的金屬遮光罩,遮光罩內層為黑色植絨,並且帶有偏振鏡調節窗,使用起來都很方便。
  • 奧林巴斯近期不會推出大底固定鏡頭機型
    之前有外媒傳聞表示,奧林巴斯即將發布一款全新的便攜固定鏡頭相機,並且採用M4/3畫幅的CMOS。不過據43Rumors網站今天的消息稱,由於大底便攜機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奧林巴斯並不會在今年推出這款新機型,各位感興趣的用戶可能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
  • 佳能紅圈EF 100-400mm IS遠攝變焦鏡頭
    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鏡頭覆蓋了從100mm到400mm的長焦端,超長的焦距適合無法貼近拍攝的生態、運動、新聞報導等領域。而且鏡頭的體積控制的很好,並沒有因為是一枚長焦變焦鏡頭而過大。
  • 5000萬高解析 奧林巴斯公布PEN-F官方樣張
    奧林巴斯的全新PEN系列旗艦PEN-F終於正式發布了。伴隨著新機的發布,奧林巴斯也第一時間公布了新相機的拍攝樣張,其中還包含一張高解析模式下拍攝的5000萬像素的高解析照片。新相機的表現如何,先通過樣張來簡單看看吧:
  • 固定鏡頭與變焦鏡頭:使用哪個更好?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定焦鏡頭,從廣角鏡頭(例如14mm和24mm)到中遠距離遠攝鏡頭(例如135mm和400mm)。 變焦鏡頭種類繁多,無論是廣角鏡頭(例如12-24mm或16-35mm),遠攝鏡頭(例如70-200mm,100-400mm和150-600mm)還是通用變焦鏡頭(例如18-300
  • 輕量化白炮 佳能400mm f/4 DO II評測(全文)_佳能 EF 400mm f/4 DO...
    >鏡頭前緣有軟質橡膠,方便使用間歇豎立放置    EF 400mm f/4 DO II USM鏡尾同樣的全金屬設計,這對於這一級別的鏡頭也是標準配置了,鏡尾的密封環則增強了鏡頭的防護性能,在潮溼環境下使用時還是很有必要的。
  • 日系外長焦選擇 三星50-150mm f/2.8評測(全文)_三星 50-150mm f/...
    雖然三星也有不少大光圈定焦鏡頭,不過恆定大光圈鏡頭之前一直是一個空白。而三星開始在專業攝影領域更多投入,我們也終於見到了三星的恆定大光圈變焦鏡。50-150mm F2.8 ED OIS Premium S就是其中的最新作。
  • 老蛙50mmF2.8 2x 超微距APO MFT鏡頭評測
    他們的24mmF14 2x微距探針鏡頭可能是最奇特的一支,現在在視頻領域裡已經相當有名了。而他們最近為APS-C無反相機推出的比較常規的微距鏡頭65mmF2.8 2x APO超微距以及100mmF2.8 2x超微距APO全畫幅鏡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老蛙並沒有忘記M43(MFT)鏡頭群體。
  • 看看我使用奧林巴斯相機拍攝的麻雀育雛記吧
    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北方,從小時的鄉村到後來的縣城再到現在的省城,感覺接觸最多的野生鳥類就是麻雀,感覺處處都有它的身影存在。入夏以來,每天早晨去公園轉一圈成了一種習慣,而隨著帶著的是一臺用了三年多的奧林巴斯相機,儘管有許多人說這臺相機感光原器件小,畫質不好,但我卻依然喜歡,因為它輕巧的體積和重量,以及強大的對焦連拍和防抖性能,成為了我隨身拍照和紀錄的工具
  • 腳架環值2千塊 尼康400mm鏡頭用腳架環
    比如,你能相信一個鏡頭的腳架環能價值超過2000塊麼?近來日本的廠商Markins就推出了一款型號為RN-42 SET的腳架環,這個400mm f/2.8專用腳架環就要值超過2000元。 ED VR鏡頭而推出的專用腳架環,目的是降低鏡頭的重心,從而進一步增強鏡頭在腳架上使用時的穩定性。
  • 腳架環值2千塊 尼康推出400mm鏡頭專用腳架環
    比如,你能相信一個鏡頭的腳架環能價值超過2000塊麼?近來日本的廠商Markins就推出了一款型號為RN-42 SET的腳架環,這個400mm f/2.8專用腳架環就要值超過2000元。Markins推出的RN-42 SET腳架環這款Markins的腳架環是為尼康最新款的AF-S NIKKOR 400mm f/2.8E FL ED VR鏡頭而推出的專用腳架環,目的是降低鏡頭的重心,從而進一步增強鏡頭在腳架上使用時的穩定性。而腳架環的定價為3672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239元。
  • 佳能100-400mm II記錄世錦賽精彩瞬間
    筆者一直以來都對體育攝影非常感興趣,那種能捕捉到運動瞬間的美麗的照片,一直是所有攝影愛好者都期待能夠親身拍到的。時逢2015北京舉辦田徑世錦賽,又是在舉世聞名的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賽事,筆者決定帶上合適的器材去一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