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蜜蠟現在可謂是文玩圈大熱的珠寶了,蜜蠟在市場上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身價一度暴漲,連很多明星大腕都投資了,比如我們的劉奶奶,那琥珀蜜蠟掛墜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收藏,而且還有稀少的琥珀手鐲,還有趙薇,也頗懂收藏投資之道,非常懂得蜜蠟的價值。
△琥珀蜜蠟收藏大家劉曉慶
△趙薇也頗愛蜜蠟
之前的文章玉君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關於琥珀蜜蠟的知識,但是現在網絡科技發達,更是滋生了不少琥珀蜜蠟的誤區,今天玉君就選幾個最為常見的幾大誤區來給大家講講。
誤區一、千年琥珀萬年蜜蠟
業界一直有句話,叫做「千年琥珀萬年蜜蠟」,但是,這句話卻在大家理解琥珀與蜜蠟關係的時候,造成了一個嚴重的誤區:蜜蠟是花費了比琥珀更久的時間才形成的,歷史更加悠久。
我要鄭重的告訴你,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是早期一些商家編出來,用於向顧客推銷蜜蠟的託辭。如果你信了,就正中了商家的下懷,買任何東西都要看具體品質,不能聽信一面之詞,以免花了冤枉錢。
真實結論:
專家們使用光譜檢測儀對蜜蠟琥珀進行了測試,蜜蠟的形成時間,並不一定比透明的琥珀形成時間要長。
其實,蜜蠟和琥珀一樣,都是遠古針葉樹木分泌的樹脂,滴落地下之後形成的,是同一種物質,且都形成於大約4000萬-6000萬年前,時間上也並不存在先後。
大家注意了,它們的形成時間都是以「千萬」計的,所以「千年琥珀萬年蜜蠟」只是一種好聽上口的說法,並不是切實數據,因為千年還修不成一塊琥珀蜜蠟。
琥珀蜜蠟的直觀區別,無非就是透明和不透明來決定的,通常我們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蠟,半透明的叫金絞蜜。
誤區二、蜜蠟比琥珀價格高
價格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琥珀蜜蠟的形成完全是大自然的手筆,品質好壞優劣並不均衡,加上後期工藝,成品的價格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市場供需各方面來決定。
優質的蜜蠟比黃金克價都高,表面看起來好像確實比琥珀價格要高。但是,這都不是絕對的,所以千萬不要被這種思維模式困住了,覺得蜜蠟就是比琥珀好,你這樣想,奸商就找到了鑽空子的機會。
真實結論:
琥珀種類很多,喜歡的人絕不在少數,比如歐洲人民,就更喜歡透明的琥珀,而蜜蠟則在東方文化領域相對來說更受追捧,這其實和每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琥珀中也有很多值得投資的品種,比如高品質手鐲!
還有琥珀之王多米尼加藍珀,誰敢說它比蜜蠟便宜?
李連杰多米尼加藍珀108串
誤區三、水煮蜜蠟是用水煮的
說到水煮蜜蠟,提起「水煮」二字,想必好吃之人必定不會陌生,若是典型的「吃貨」恐怕對「水煮」更是「愛不釋口」。大家腦海中是不是浮現一口鍋,沸騰騰的開水,然後一串蜜蠟放在裡面煮,如水煮魚一樣!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名稱太有既視感了,才會讓大家下意識地以為,水煮蜜蠟就是用水煮。
真實結論:
水煮蜜蠟是用金絞蜜高溫高壓加工成為不透明的蜜蠟。水煮蜜蠟的典型特徵:大量密集氣泡,色澤均勻統一,基本沒有流淌紋,水煮蜜蠟基本是圓珠與圓餅
很多人把這種技術稱為琥珀的優化,但實際文玩界一般認為「水技術」不該屬於優化,因為水煮技術會影響琥珀中的琥珀酸等物質,水煮技術已經變了琥珀的結構,水煮技術是在偽造「滿蜜蠟」,水煮技術的主觀意識是在欺騙,把通過人工優化的金絞蜜誤導成滿蜜蠟。
水煮蜜蠟原石
誤區四、琥珀玩久了,會變成蜜蠟?
這又是一個寄期望於僥倖的坑,由於很多人相信「蜜蠟就是比琥珀形成時間久」的說法,於是就信了商家的話,琥珀盤玩久了,就會變成蜜蠟!然而,這可是大大的謠言!
不論是琥珀或蜜蠟,形成都需要千萬年的時間,哪會是那麼容易的事?導致琥珀顏色深淺、透明度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其形成過程混入的各種礦物元素、有機元素以及本身的質變等等。
真實結論:
琥珀盤玩久了,顏色確實會有變化,但這是因為長期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氧化反應導致的。加上接觸人體酸性的汗液、油脂等,在不斷浸潤之下顏色變深,但絕對不會變成蜜蠟的!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人的體溫會使蜜蠟裡的琥珀酸減少,長時間佩戴,不透明的蜜蠟會變成透明的琥珀。」
這其實也是不良商家為了推銷低品質產品,產生的說辭。蜜蠟戴久了,會形成「包漿」,厚重鮮亮,質地溫潤,有瓷感或玻璃感,但絕不會變透明的。
誤區五、烤色蜜蠟是造假蜜蠟
水煮蜜蠟很常見,烤色蜜蠟大家肯定也知道,烤色經常被用來加工,使蜜蠟表皮的顏色變深,從而冒充老蜜蠟,賣出高價錢。
這麼說,烤色蜜蠟也一定是造假手段嘍?然而,又存在另一種說法,認為烤色蜜蠟是一種合理的優化方法,雖然通過加熱改變了蜜蠟的顏色,但沒有改變內部結構,所以不能算造假。
真實結論:
這件事情眾說紛紜,根據文獻記載,早在17-18世紀的歐洲,就有將琥珀放入含有細沙的鐵鍋中慢慢加熱進行烤色的方法。即便是烤色,也存在程度的差異。烤色蜜蠟有輕微烤色、中度烤色和重度烤色之分。果只是輕微調整顏色還能接受。
但如果遇到重度烤色,很難說有沒有破壞內部結構,加上很多不良商人會直接用它們冒充老蜜蠟,這就不厚道了。
重度烤色的蜜
國家鑑定機構是認可這種烤色方式的,出具的證書跟無烤色一模一樣,出售時不需要事先申明,所以如果介意就要謹慎辨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