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吐槽團]為難!老人要把孩子帶回老家照顧

2021-01-10 網易親子

小兩口在城裡忙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老人因為種種原因,或是要回老家照顧別人,或是不能適應城市生活,要求將孩子帶回老家,而寶媽自然是捨不得。


蔻蔻頂著黑眼圈來了~~(⊙﹏⊙)


因為昨天半夜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聲淚俱下地跟我傾訴了兩個小時,說她十一過後就要上班了,婆婆說要把四個月大的孩子帶回老家照顧,一句話激起千層浪,家裡鬧成了一鍋粥。

哎,又是很熟悉的一幕:小兩口在城裡忙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老人因為種種原因,或是要回老家照顧別人,或是不能適應城市生活,要求將孩子帶回老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該咋辦?

還記得《虎媽貓爸》的開頭嗎?茜茜小時候一直被爺爺奶奶帶著,和爸爸媽媽分開住。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常見。

1、寶媽「小溪」:婆婆說等我出了月子 就帶孩子回老家

我快要臨產了,婆婆過來照顧我,但她前幾天說在這裡住不慣,等我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她就要帶孩子回老家,讓孩子吃奶粉。說真的,我當時腦子一下子懵了,我從來沒想過孩子這麼小就要離開我身邊,這麼小就不吃母乳。可是,婆婆說讓我在這裡好好幫老公看門面,現在多掙點錢,以後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還長著呢。

2、寶媽「圓圓「:五一我媽把孩子帶回老家 結果孩子不認識我了

我和我老公都是北漂,生娃後,我媽從湖南老家過來照顧我們,但是她不能待太久,因為我爸生病了,在老家必須有人照顧。所以,今年五一,我兒子才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媽就把他帶回老家了。中秋節,我和我老公回了我媽家,結果我兒子已經不認識我們了。真的好傷心好難過……

3、寶媽「耶鹿「:我不讓把孩子帶回老家 婆婆跟我黑臉

我家大寶已經2歲了,婆婆幫忙帶。從我懷孕直到現在,她都不時提起帶孩子回老家的事,我反正一口咬定,我捨不得,離開一天也不行。說實話,讓她把孩子帶回老家我們真不放心,老家條件不好,連洗個熱水澡的地方都沒有,婆婆不識字,餵藥都弄不清劑量,自己看病都要我們陪著的。最關鍵的是,帶小孩觀念差太多了,比如衝奶粉,婆婆不按比例,說水多點兒少點兒都沒事,可是那不是一點兒,是四五十毫升的差距啊!有時候,奶粉喝不完,婆婆捨不得倒掉,留到下一頓給孩子喝。我和我老公說了兩三個月,總算是好點兒。這要是讓她把孩子帶回老家了,還不知道怎麼帶呢!

不過,這樣把婆婆強留在我們家也是挺累的,三天兩頭跟我們鬧脾氣,黑臉,而且每月給她錢,比請保姆也省不了多少,就是比請保姆放心。我現在懷了二胎,老公說,要不二胎還是請保姆算了,再帶下去成仇人了。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能說誰對誰錯,站在老人和寶媽的角度,都各有各的難,都有一肚子苦水。

老人覺得帶孩子回老家,利大於弊,而理由也非常現實:

· 在老家生活了大半輩子,一切都是熟悉的,在兒子媳婦這兒人生地不熟,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兒子媳婦工作也忙,沒人搭把手,讓我一個人沒日沒夜照顧孩子身體吃不消。

· 老伴兒生病沒人照顧,在老家衣食住行都亂成一團。我帶孩子回老家,既能照顧孩子,又能照顧老伴兒。

· 老家物價相對便宜,我們回去住,能給兒子媳婦減輕不少生活負擔。他們也能安心工作,一舉多得。


寶媽則覺得,讓孩子跟自己分開,簡直是太殘忍了,她們堅決反對讓孩子被老人帶回老家,理由也很戳中人心:

·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無論如何也要留在自己身邊,平時上班再忙,一下班看到咿咿呀呀的孩子,煩惱都沒了。如果孩子不在身邊,還奮鬥個什麼勁。

· 孩子這麼小就離開父母,會以為父母拋棄了他,造成他從小就安全感缺失。

· 隔代教育弊病太多了,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把孩子帶回老家照顧。


到底該腫麼辦?是把老人強留下來,還是寶媽辭職在家帶娃,還是讓老人帶回老家?

蔻蔻給不出標準答案,各位還是按照實際情況來啊,記得多多溝通、好好說話、雙方火氣不要太大。

(1)原因:孩子3歲前,最好不要和父母分開

心理學家芘亞珀曾指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兩種幸福感:初級幸福感、次級幸福感。初級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完全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堅信父母永遠無條件地愛自己。這種幸福感的基本建立,是在三歲左右。並且幸福感一旦確立,通常終生不會動搖,即使父母不在自己身邊,也能夠走向獨立。

而初級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或成人,他們內心的快樂,過多地依賴於外在的成就:玩具、名校、學習成績、長輩的好評、房子、車子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出差錯,因為他們太在乎周圍人的想法,因而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學習和生活。

因此,3歲前,父母應多跟孩子在一起,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讓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初級幸福感,這是父母真正能給孩子的一輩子的財富。

(2)全家人一起協商 減少矛盾多互相支持

如果寶媽堅持不和孩子分開,那麼,擺在你們面前的一般是三條路:1、強留老人繼續住下去。2、老人回老家,小兩口請保姆。3、老人回老家,寶媽辭職在家帶孩子。

而每一種路都有風險,比如:老人在這裡住的不舒服,和小兩口隔三差五就吵架;保姆不靠譜,帶孩子不放心;寶媽辭職後沒有收入,家庭經濟出現問題。

因此,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全家開個會,共同商討出一個結果,提前想好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提前說好大家要互相體諒互相支撐。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孩子不得不跟父母分開,那麼,父母也不要忘了異地經營親子關係。

(1)分離前:要跟孩子實話實說不能欺騙

父母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解釋,必須要實話實說,千萬不要採取欺騙或偷偷離開的方式來跟孩子分別,否則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的不信任感。

如果孩子還小,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在老家住一個星期,幫孩子適應新環境。如果孩子對老家環境不陌生,父母可以用老家可以吸引孩子的地方或玩伴來讓孩子對分離這件事充滿期待,比如跟孩子說:「寶貝,老家院子裡的蘋果都熟了,你和奶奶回家去摘下來,好嗎?」

(2)分離中:經常給孩子打電話或視頻

一旦和孩子分離之後,記得時常打電話或視頻跟孩子進行互動。電話或視頻裡,可以問一些孩子是否開心、吃了什麼好吃的、玩了什麼有意思的東西。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他,也很想他,並且期待跟他見面。

要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並保持著與父母的親近感。要不然,就像上面案例二,父母和孩子長期不聯繫,孩子後來不認識爸爸媽媽了。

(3)團聚時:切忌嚴厲訓斥孩子

不管工作多忙,和孩子分離之後,父母每個季度至少應該回家一次,每年至少要保證一個月的親子時間。

團聚之後,如何相處才能更好地建立親子關係呢?

應該以孩子為中心,陪他玩喜歡的遊戲,讓孩子真正開心起來。可以帶孩子多多接觸大自然,也可以帶孩子多去他喜歡的地方。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將家裡的東西變廢為寶,既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在無意中增強了親子關係。另外,可以多陪孩子看繪本、講故事。

特別提醒,在短暫相聚的日子,父母切忌扮演特別嚴厲的角色,訓斥孩子的不良習慣或者試圖強行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因為這會讓孩子產生抗拒,甚至是恐懼。

好啦,來做個小調查吧。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也要不吝留言分享一下喲~

→ 最後,蔻蔻的小說求捧場:《小心!婆婆來襲》(上架啦~~)

(編輯、文:麥若蔻)

→ 點擊這裡,查看PC端往期「媽媽吐槽團」的內容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作者:麥若蔻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媽媽吐槽團]背奶媽媽的痛 躲衛生間擠奶好心酸
    /(ㄒoㄒ)/~~2、寶媽「小銀子」吐槽:上班時間吸奶 領導批評我工作不認真我生完孩子去上班的時候,領導就對我不太滿意,說:「生個孩子傻三年,你果然沒有以前能幹。」上午11點多、下午3點多,我都要去吸奶,領導更不高興了,部門開會時,當著所有同事的面批評我,說我上班時間幹私事,工作時間不夠,讓我晚上多加一個小時的班來補足。
  • 必須要帶寶寶回老家過年?這些過來人的建議你應該聽一下
    小青的寶寶九個月了,原本是計劃帶寶寶一起回老家過年的,可是小區裡幾個要好的寶媽卻建議她不要帶回去,因為老家太冷了,寶寶會適應不了,而且回家的路程又比較遠,怕寶寶鬧騰,況且家裡的習俗不好,容易打亂寶寶的生活規律。但是小青感覺,過年本該回家團圓的,如果不回家總感覺說不過去,十分的糾結。春節將至,很多家長都在盤算著過年的事,而有了小寶寶之後,家長們都犯愁要不要帶寶寶回家過年呢?
  • 「憑什麼要讓我們照顧?」母親生病,哥哥冷漠回應,妹妹:太過分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兒女的陪伴,但是要句老話說的好:久病床前無孝子,意思就是老人一旦在病床帶的,意思就是老人在病床前一旦住得久了,你到底想不想是自己一眼就能看出來。阿紫今年28歲,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已經八年了,兩人從在學校開始就是情侶,兩人的感情就非常的好,他們的感情不僅被身邊的朋友看好,除了家裡人,也非常願意他們兩人在一起,畢竟兩人屬於門當戶對的類型。
  • 網友媽媽輪番照顧 龍鳳胎姐弟在愛心接力中成長
    她們都是「YAO媽媽親子樂園群」的網友,這樣的親子活動每個月都會舉行。  「看,大毛小毛來了!」兩位老人帶著兩個孩子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年輕媽媽們迎了上去,只見弟弟小毛在推車裡睡熟,姐姐大毛在外公的懷裡,正在打量著眼前的「媽媽」 們。  「來,大毛,媽媽抱抱!」媽媽群中的牟牟媽從外公手中接過孩子。大毛小毛性格開朗,尤其是小毛,基本不認生。
  • 孩子暑假回老家耳朵癢,老人不以為意用耳勺掏,直接被嚇蒙了
    對於忙碌的家長們來說,孩子上學時候的禁令也慢慢鬆懈,更別說日常衛生情況了。劉女士是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平日工作異常忙碌,對於孩子的照顧自然無暇兼顧,夫妻兩人也就商量著把孩子送回老家,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兩位老人家自然比不上年輕人,對於孩子那就是溺愛,現在孩子回老家跟他們待一起,孩子更是被寵上天。
  • 男人:「你媽看孩子,順便照顧我爸,不就是多一雙筷子嗎?」
    你媽看孩子,順便照顧我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網友心中不忿,一吐為快。姑且稱這位網友為莉莉,莉莉結婚之後頭些年是跟老公單獨住的,兩個人在大城市打拼,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房子不大,可是夠住,三室一廳,居住面積大約有90平米,雖然說跟老家的房子比不了,空間太小,但是在大城市立足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她也很滿足。
  • 「媽媽,我們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伴讀
    聽到你對老家的嫌棄和不理解,媽媽很生氣,一晚上翻來覆去都沒有睡著。我們為什麼要回那個「又冷又破」的老家?媽媽該怎麼才能讓你明白?回老家,感受最傳統的年俗兒子,你知道嗎?有句話是這樣講的:「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可能你要問了,到底什麼才是儀式感呢?還記得你喜歡的《小王子》嗎?
  • 孩子一歲交給姥姥照顧,兩個月後見到孩子,媽媽說:這是誰的娃
    如今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夫婦因為撫養孩子的費用問題,都不敢過早生孩子,即使生了孩子,寶媽基本上等孩子斷奶後才會返回工作崗位,孩子只能留給家裡的老人幫忙照顧。早晨有個1歲大的兒子叫樂樂,孩子從出生就是她自己帶的,從來不假手於人,雖然她捨不得離開孩子,但為了不讓丈夫獨自承擔家裡的大筆開支,又碰巧碰上原公司缺人,她決定重新上班。
  • 《媽媽咪呀》車禍媽媽重生苦尋救命恩人 北大碩士媽媽團分享二胎...
    手術後,老公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貼心的孩子還會親吻自己臉上的傷口。老公登場後將發生車禍的責任全部歸咎在自己身上,還說當年他們結婚時沒有婚紗照,甚至欠債過日子,感覺非常對不起老婆,所以他想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老婆,用一輩子去對老婆好。如今陳爽完全恢復了,倆人生活越發甜蜜。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當年那位伸出援手把他們送到醫院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他,如今的幸福都只是泡影。
  • 老人照顧鱷魚12年,老人拿它當孩子,鱷魚卻把老人當食物!
    老人照顧鱷魚12年,老人拿它當孩子,鱷魚卻把老人當食物!在野外遇到需要幫助的動物,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上前幫助,即使是一些兇殘的冷血動物,也有不少人去選擇救助它們,國外一位老人去到野外遊玩時,發現了一條斷腿的鱷魚。
  • 把寵物貓帶回農村老家養後,它卻成了「村中一霸」,鬧得雞犬不寧
    把貓咪帶回鄉下老家裡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種體驗大概就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外面到處撒歡。 只不過貓咪沒有野馬撒歡那麼可怕,它只不過是充分將自己的調皮、喜歡自由的天性,給發揮了出來。
  • 虐貓男子老家收到花圈、壽衣:孩子犯錯,父母扛?
    圖源於網絡男子這一做法被爆出,當天晚上,母貓被送往附近的寵物醫院進行急救,可惜,懷孕的貓媽媽最終沒能看到孩子出生,肚子裡的4隻已經成型的貓咪被取出,而貓媽媽當晚也被摘除了子宮。有一部分的愛貓人士在群內分享虐貓者劉某的個人信息,網購花圈、壽衣等物品往虐貓者劉某老家寄。男子的老家不斷收到這些喪葬用品,可實際上,男子在外打工,寄送的這些物品寄送地址是他75歲的爺爺奶奶在。
  • 5歲男童媽媽確診 無助時8位「臨時媽媽」悉心照料
    這時,孩子的爸爸和爺爺還在老家被隔離,家裡只留下5歲的兒子園園(化名)。「孩子太小了,沒人照顧,怎麼辦?被確診的時候,我都沒有這麼焦慮。我當時一度崩潰無助。」李女士回憶。新冠肺炎治癒者李女士出院後,給崑山市中醫醫院寫來感謝信。 馬萍 攝正當一家人一籌莫展時,崑山市中醫醫院護理部8名護士組成了「媽媽團」。「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要給這家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 孩子跟奶奶睡好還是跟媽媽睡好?10年之後差距很明顯,家長要注意
    寶寶出生前,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有一個難題:寶寶出生以後,是該自己照顧,還是交給家裡的長輩照顧呢?自己以後需要上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來照顧寶寶;而如果交給長輩,又擔心長輩可能會溺愛寶寶,將寶寶帶壞。有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等原因,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沒有辦法一直照顧,於是就會把孩子交給奶奶照顧;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孩子都是跟著奶奶一起長大的。等到孩子到了快上學的年紀時,才會把孩子帶回自己家裡照顧。然而很多孩子甚至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還一直吵著讓奶奶陪自己。
  • 寶貝電視劇劇情:她不能及時回家,多虧保姆照顧老人孩子
    靜波很晚才回家,孫哲說家有老人孩子讓他早點回家,尤其孩子一到晚上就要媽媽。靜波說孫哲選的保姆不錯,老人孩子都照顧得挺好。孫哲拿了父親的理療說不能報,靜波看著一大堆的醫藥費很頭疼。陳QQ一直以各種藉口不回家,靜波媽媽忍不住打電話問陳QQ,天二要打疫苗讓他回來,他說出差,靜波媽媽說那天二滿歲,靜波孩子白天讓他回來,他又推脫不能出現在公共場合。靜波媽媽一下子惱了,罵他即使再組建家庭也不應該這樣。
  • 87歲姜媽媽,我們一起照顧她
    獨居在哈南新區一處廉租屋的孤寡老人姜淑雲,自從兩年前家裡突然來了16個自稱「冰城雷鋒」的孩子後,孤老生活畫上了句號。兩年來的每個周末,會有不同的「兒女」來看她,照顧她。昨天,87歲的姜媽媽幸福地告訴記者,「現在,我有60多個兒女,他們的名字叫『冰城雷鋒』。」
  • 兒媳只因婆家條件差,懷孕期要婆婆來照顧,丈夫看不過直接動了手
    第一塊是關於家庭暴力的,第二塊是關於那個才兩周歲的孩子的。而這兩個問題在妻子小黃看來,早在她婚姻的第一年,也就是孩子在她肚子中即將生產時,就同時發生了,而丈夫口中所謂的妥協,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小黃說懷孕後,她一直住在娘家,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小黃希望婆婆能夠到來幫忙照顧自己。可婆婆卻表示要照顧可以,但是小黃必須到她那裡去。
  • 蕭山一爸爸吐槽孩子奶奶,每天早飯就給小朋友吃這個?網友:看不下去了
    最近,老人帶孩子話題上了微博熱搜。隔代照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年輕父母無暇帶孩子,需要老人的幫助,但兩代人育兒觀念不一致也時常成為矛盾點。近日,蕭山一爸爸在蕭內網App發帖吐槽:幼兒園的小朋友每天早飯年糕泡飯,說了無數次,可每天還是這樣,營養夠不夠?
  • 「假裝看病帶媽媽回外婆家」上熱搜 當事人:媽媽平時幫忙帶孩子,不...
    ▲孫女士的母親與孫輩兒的合影而這次請假裝病帶媽媽回外婆家,系因平時比較忙,母親要幫忙帶孩子,上一次回娘家還是去年暑假,「她不想給我們添麻煩,但你想想,過年過節你要回娘家可以說,我爸做的最對不起我媽的,就是沒照顧好我媽,兩人當時連婚禮都沒有舉辦,為了我們兄妹三人,我媽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改嫁。紅星新聞:以前媽媽有回過老家嗎?孫女士:她第一次回老家,是在我出生五、六年後。因為我外公脾氣不好,當初極力反對我爸和我媽的婚姻,我父母一直也不敢回。
  • 寶寶粘奶奶不要媽媽,好不容易媽媽有時間陪伴也要找奶奶,怎麼辦
    有位媽媽很苦惱,寶寶一歲七個月,特別粘奶奶,好不容易媽媽有時間陪伴了,孩子還是要找奶奶。還有位媽媽也正在為同樣的事情煩惱,她的孩子一歲三個月,因為家裡老人病重回老家了兩個星期,孩子跟著奶奶留在家裡,結果她回來孩子不要她,只讓奶奶抱,晚上睡覺也哭著要找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