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第四屆海峽兩岸生態保育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交流會在廈門大學召開,綠色營理事長李振基老師是本次交流會的東道主。在交流會上,我們結識了來自臺灣多個「國家公園」和學術、環保等組織的工作人員,其中便包括金門「國家公園」的各位老師。交流會結束後,我們應邀前往金門進行了一次考察活動,「國家公園管理處」黃課長給我們系統講解了金門的自然和文化沿革,金門野鳥學會理事長莊西進老師帶我們系統參觀了整個金門島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幾天的行程下來我們逐漸被金門獨特的社會文化和自然景致所吸引,繁華與清靜、開發與保護,仿佛遺世獨立的金門島跟只有半個小時船程的廈門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其保存良好的溼地生態,成為了一大批候鳥遷徙的並經中轉站和棲息地。所以我們決定帶著我們的營員們,開啟一個不一樣的金門之行。
從金門遙望廈門
展翅的鸕鷀
起飛的綠翅鴨
很難想像這個面積和廈門島差不多的島嶼,島上的生物多樣性能如此豐富。這裡不僅是全球最大鸕鷀越冬地之一,也是最大的慄喉蜂虎繁殖地之一,還有超級可愛的歐亞水獺在此自由地生活。這有賴於金門獨特的地理位置,但也歸功於金門民眾對自然生態的保護。
街道上的警示語,隨處體現對動物的關懷
金門的建築也是一大特色。金門早期的人口多來自廈漳泉,民居建築與風土人情保留了閩南風格。而早期也有大批青壯年到南洋討生活,帶回勞動所得回鄉,同時也帶回來南洋的建築風格,再結合閩南傳統建築風格,修建了許多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築。
水頭得月樓,極具特色的中西結合洋樓
洋樓上豬型雕飾,取其多子多福之意
候鳥又一年來到金門赴生命之約,怎能不去看看?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元旦,我們特邀您一起領略金門的自然與人文,與南歸的候鳥一起迎接新年。
活動日期:2018.12.30-2019.01.01(3天2夜)
活動地點:臺灣金門(廈門集合,統一出發)
招募對象:6-18歲親子家庭及成人
活動費用:2680元/人(大小同價),費用包含廈門往返金門的船票費用、入金證辦理費用、金門期間食宿包車費用、導師費用、保險費用等,不包含從所在地到達廈門五通碼頭的費用和在金門期間的其他個人花費。
退費機制:報名成功後如需退出酌收10%手續費。
活動諮詢:水杉(手機/微信:15000101871)
特別說明:本次活動我們將負責為您統一購買廈門往返金門的船票並統一辦理入金證,參加者只需提供相關信息即可。
◐ 慈湖的候鳥與晚霞
金門是一個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站和越冬地,位於金門西北角的慈湖就是最好的觀賞候鳥地點。每年元旦前後,大批的鸕鷀、琵鷺、雁鴨等便會聚集在慈湖周圍,絕對可以讓你大飽眼福!
每年冬季大批候鳥聚集在慈湖周圍
<< 黑臉琵鷺、魚鷹(鶚)、白胸翡翠、黑翅長腳鷸 >>
樹上站滿了鸕鷀
從北方而來的鸕鷀,素有「食在廈門,住在金門」之稱,它們早晨在廈門海域覓食,到了傍晚時分,橘紅的暖陽緩緩落下海面,而千上萬隻的鸕鷀乘著霞光返回慈湖休息。這時可千萬別「哇」的一下叫出來,一不小心就會嘗到特別的海鮮味道。
◐ 海岸潮間帶的邂「鱟」
金門的沙灘因戰時戒嚴等原因保存了海岸線的天然原始的風貌,海水澄澈純淨,沙灘綿柔細膩。這裡的潮間帶生物非常豐富,不僅有數不清的蝦蟹貝類,還能看到最具特別的動物——中國鱟。
浯江溪口潮間帶
水產試驗所裡成年的鱟
鱟的祖先大約出現在四億多年前,至今鱟仍保持原來的形態,沒有太大改變,被稱海洋的「活化石」,也是海濱棲地環境的健康指標動物。還將參觀附近的水產試驗所,了解更多金門海域的海洋生物。
◐ 水獺棲地的夜觀體驗
歐亞水獺曾廣泛分布在大陸沿海,但由於棲地破壞、皮毛貿易等原因已經難覓蹤跡。而金門與廈門僅隔十幾公裡,卻有著中國東南沿海乃至整個東亞海岸線最穩定的歐亞水獺種群,是個名副其實的「水獺之島」。
敲可愛的歐亞水獺
夜觀水獺進食,噪點都是幸福的洋溢
此次行程我們將在水獺棲息的湖邊小徑進行夜觀,不僅有機會看到可愛的水獺(至少能見到它的粑粑),還能夠邂逅許多夜間活動的生靈。
◐ 深度自然與人文的探索
金門國家公園所保留的閩南文化、傳統建築、戰地景觀也都各具特色,值得細細品味。
◑ DAY 01 12月30日(周日)
抵達金門—金門「國家公園」—金門植物園—晚上自然講座
金門海岸綿柔細膩的沙灘
金門植物園的景致
齊聚金門碼頭,拜訪金門國家公園了解金門自然生態,前往金門植物園了解體驗金門植物多樣性,晚上金門自然講座。
◑ DAY 02 12月31日(周一)
慈湖—雙鯉溼地自然中心—水產試驗所—浯江溪口—慈湖(傍晚觀鸕鷀歸巢)—太湖夜觀水獺
雙鯉溼地也是個觀鳥的好去處
水產試驗所的鱟展示中心
金門慈湖,鸕鷀滿天
上午慈湖觀鳥,參觀雙鯉溼地自然中心,下午前往水產試驗所了解活化石,浯江溪口潮間帶觀察,傍晚慈湖觀鸕鷀歸巢,晚上太湖夜觀可愛的水獺。
◑ DAY 03 01月01日(周二)
水頭聚落——分享總結——返程廈門
水頭聚落傳統閩南建築風格
水頭聚落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
前往具有僑鄉文化的水頭聚落,參觀特色建築,分享總結金門之行,最後在金門水頭碼頭自由解散。
孟剛(水杉)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現任綠色營理事,一半村自然學校聯合發起人,曾在全國各地多次組織綠色營及各類環保公益活動,有豐富的戶外活動和組織經驗。希望在自然中學習成長,也在教育學背景下探索自然教育。
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現為廈門大學森林生態系統與物種多樣性課題組助理,熱愛自然生態攝影,對鳥類、昆蟲、兩爬、植物等均有一定的研究和積累。常年在自然中行走,有豐富的自然觀察經驗。願一直在路上,向自然學習。
圖文 / 蜂鳥、水杉、虛竹
培養綠色人才 推廣自然教育
綠色營
綠色營由著名環保作家唐錫陽先生於1996年創始。1996年至2006年間,綠色營每年以實地調查的形式,針對一個焦點環境話題進行深入考察。綠色營自然教育項目——自然講解員暑期訓練營始於2007年,由徐仁修老師率領的荒野基金會資深講師,培養高校老師和綠色營優秀營員共同授課。
20年來從綠色營走出了一批批充滿環保理念和環保行動力的年輕人,在全國各地推動自然教育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希望繼續積極觀察自然、學習自然、分享自然,以培養綠色人才,推廣自然教育,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註:公眾號宣傳內容不構成要約或合同內容,僅作為活動參考,具體情況以活動開始前雙方籤訂的書面合同為準。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