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首「航空集裝器」是如何被發現的?疾控「福爾摩斯」揭秘11月9日...

2020-11-30 澎湃新聞

11月9日,上海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浦東新區祝橋鎮營前村被列為中風險地區。經安徽省疾控部門反饋,與王某某相關聯的蘭某,11月10日在安徽確診。對相關人員進行篩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從該本土病例出現開始,有一群人便始終繃緊神經,奮戰在流調、追蹤、尋找蛛絲馬跡的第一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幾乎度過了半個月的「不眠夜」,終於找到了這兩例病例的致病源頭——航空集裝器。

找到「航空集裝器」的背後,他們經歷了多少故事?市疾控中心專家用一組龐大數據,帶領大家回顧「破案」始末。

較以往本土病例,溯源難度更大了

「11月9日,上海確診的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共排查並管理密切接觸者28人、密接的密接190人、一般接觸者51名,篩查病例相關人員9617人,上述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共採集工作地、居住地等環境樣本1428份,經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這是來自上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的信息。病例出現後,疾控專家迅速組成了聯合流調專家隊伍,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追蹤相關人員。全市兩級疾控中心流調隊伍共出動1300餘人次。對於本地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不在上海的,通過省際聯防聯控機制進行了及時通報。其中,11月10日安徽省阜陽市通報的確診病例,就是在收到上海市疾控中心協查函後,及時發現、管理的。

軍令狀在第一時間立下。在市衛健委靠前指揮下,市區疾控組成流調溯源攻關小組,由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現場工作組副組長潘浩主任帶隊,市疾控中心孔德川、浦東新區疾控中心劉博等人參與,立下軍令狀:48小時內查明感染來源。

可是,與以往本土病例不同的是,此病例溯源難度很大,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該病例由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有可能有還有其他病例;二是該病例日常工作是打包工人,無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初步調查顯示沒有新冠肺炎病例或相似病例的接觸史,與以往本土病例的特徵不盡相符。線索有限,難度極大。

根據調查梳理出人傳人的若干個線索後,疾控出動大量流調人員同時排查病例的家人、同事和其他的暴露情況。不能排除的是病例的家人。疾控工作人員快速對其場所環境和密接人員進行採樣,發現全部樣本為陰性。所有在滬密切接觸者的樣本均為陰性。「人傳人」被排除。

此後,對病例居住地營前村人員、工作地工作人員,以及到過江鎮晚霞路菜場、江鎮百品匯、妙鏡路社保中心共計8000餘人進行了核酸檢測,並對其中部分人員進行了抗體檢測,結果全是陰性。無症狀感染者也被逐一排查。

通過省際協查,安徽省發現一例關聯病例蘭某。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流調小組開始對王某某開展28天精細回溯流調,並對其工友等密切接觸者進行精確到分鐘的精細流調,發現關鍵問題:兩個確診病例曾共同清理過一個航空集裝器。這個重要線索,終於出現了。

實驗室配合「一錘定音」

11月11日, 5名流調人員前往機場貨運物流區查閱監控錄像,了解病例在發病前14天的工作情況,整個過程歷經5個小時。監控錄像顯示:10月30日,2名確診病例都未戴口罩,進入同一航空集裝器處理泡沫,共計十幾分鐘時間,其中發病比較早的王某某清掃時間相對更長。

在監控錄像確證之後,疾控專家鎖定了感染來源。通過查詢物流信息,流調小組發現此集裝器曾經在北美的物流公司放置一段時間。符合傳播特徵,從流行病學角度鎖定傳染源。

同一時刻,實驗室結果也為該結論一錘定音。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原檢測實驗室基因測序後,發現兩個病例感染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且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從實驗室角度證實了傳染源。中國疾控中心評價,本次流行病學調查「是一場經典的流行病學溯源調查」,給接下來的上海的新冠防控指明了方向。

為防控本土新冠疫情,上海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全負荷運轉,充分發揮「一錘定音」能力,對確診病例、相關密接、環境樣本等進行檢測和覆核,平均每天檢測300至400份。

實驗室採用24小時輪班制,當天值班人員(領導24小時值班,一般工作人員12小時值班)需要進實驗室3次以上,應急標本送達的時候24小時內進實驗室5至6次。因為需要一環扣一環不間斷地開展檢測,所以在4至6小時的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不吃不喝不去廁所,當然也不更換防護服。

11月22日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監控所接中心緊急任務,召集所內15名同志,即刻趕赴浦東國際機場開展環境採樣。經所內專家確定好採樣方案和流程後,採樣小組於快速抵達浦東國際機場等候指令。

市疾控危控所此次負責機場近港區域、停機坪、海關第二監管區(東航)和海關第一監管區的環境採樣,同期還有虹口區、楊浦區、靜安區、黃浦區、徐匯區和長寧區疾控中心的同事們負責機場區域的採樣工作。23日,又有6名同志對西貨運區的機場進港區域、FEDEX、東航進港區域、DHL以及海關第二監管區的環境採樣。

22日至23日凌晨,共完成716件樣品的採樣。23日至24日凌晨,共完成環境樣品採集379件。

自此,11月9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病例與安徽關聯病例溯源順利完成。截至23日,營前村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從24日0時起,將營前村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這裡,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而疾控專家們,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下一場「探案」中……

文字:黃楊子

資料:上觀新聞

原標題:《禍首「航空集裝器」是如何被發現的?疾控「福爾摩斯」揭秘11月9日本土病例流調破案始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11月9日本土病例流調破案始末:罪魁禍首「航天集裝器」是如何...
    監控錄像顯示:10月30日,2名確診病例都未戴口罩,進入同一航空集裝器處理泡沫,共計十幾分鐘時間,其中發病比較早的王某某清掃時間相對更長。 11月9日,上海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浦東新區祝橋鎮營前村被列為中風險地區。經安徽省疾控部門反饋,與王某某相關聯的蘭某,11月10日在安徽確診。
  • 一分鐘讀懂什麼是航空集裝器
    (原標題:一分鐘讀懂什麼是航空集裝器) 11月23
  • 專家披露航空集裝器感染病例詳細溯源過程
    2020-11-24 11:50:02 來源: 看看新聞Knews 舉報
  • 如何在48小時內鎖定航空集裝器?
    11月23日上午,市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上海確診的本地病例中王某某與工友蘭某病例溯源情況,他們曾在10月底共同清理過自北美返滬的航空集裝器。 疾控專家們是如何在48小時內查明感染來源,並在短時間內鎖定航空集裝器這個源頭的?昨天,上海市疾控中心首次披露了流調破案始末。
  • 太原疾控中心:黃胸鼠「潛入」太原可傳播鼠疫
    12月6日,記者從太原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來,太原頻繁發現黃胸鼠,主要危害田間作物、居室內破壞各種衣物家具、盜食糧食和各種食品,能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腸道傳染病等。  黃胸鼠是鼠科中體型較大的鼠,體型與褐家鼠相似,但耳朵比褐家鼠大,尾巴比較長,耳朵向前拉能蓋住眼部,毛色發黃。
  • 永康發現了「釘螺」?疾控部門:這是管螺
    浙江在線05月10日訊昨天,永康市方巖鎮橙裡王村村民王和順向記者反映,在他家的牆上、水槽等潮溼的地方發現了不少類似釘螺的物體,想到釘螺會傳染慢性血吸蟲病,他非常擔心。  發現「釘螺」  六旬老漢三宿沒睡安穩  王和順的家位於永康市方巖鎮橙裡王村中心位置,他家有個小天井。一見面,黑著眼圈的王和順就拿出了他收集著的9顆「疑似釘螺」的物體。
  • 牡丹江市疾控中心對遼寧省大連市7月22日新增病例發布重要提示!
    牡丹江市疾控中心對遼寧省大連市7月22日新增病例發布重要提示!)疾控中心報告,配合社區和縣(區)疾控中心做好後續工作。7月16日出現發熱、乏力等症狀,自服藥物無明顯改善。7月21日17時左右到大連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7月22日晨核酸檢測陽性,當日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複測陽性。經遼寧省專家組覆核為確診病例(普通型),目前病情穩定,已轉入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美國疾控中心:新冠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
    據央視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11月30日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對美國9個州的居民獻血樣本的檢測,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
  • 河北9市疾控發布提示,這種病毒...
    11月30日早學校緊急停課據媒體消息,記者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有關部門了解到,自11月29日晚開始,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部分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學校立即進行排查。經當地疾控中心檢測,共100名學生感染諾如病毒。11月30日早,學校緊急停課,採取線上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居家學習。
  • 天津"福爾摩斯"出場,連破兩案!一個北美豬頭,一個噴嚏導致...
    「福爾摩斯」再度出手,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地講述海聯冷庫和瞰海軒兩起疫情的流調結果,解開了縈繞在公眾心頭的許多謎團。11月24日晚,天津召開第155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天津此輪疫情的最新進展,截至24日上午10時,「濱城大篩」結果全部出爐,2467411人檢測結果顯示全部為陰性。
  • 「連線大連」瀋陽疾控「偵探隊」支援大連,搜索新冠病毒蹤跡
    他們,在酷暑中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24小時待命進行防疫消毒和流行病學調查;他們,與時間賽跑,是搜索新冠病毒蹤跡的「福爾摩斯」;他們,是瀋陽市首批支援大連疾控防疫隊隊員,是疫情戰場的急先鋒。7月28日,記者連線瀋陽市首批支援大連疾控防疫隊領隊宋巍,聽聽戰「疫」前線的故事。接到任務 拎袋子就走7月23日、27日,遼寧先後派出兩批支援大連新冠疫情防控隊伍,總計100名隊員奔赴大連開展工作。宋巍是瀋陽首批支援大連疾控防疫隊的領隊。實際上,從新冠疫情發生後,宋巍就沒有下過抗擊疫情的「戰場」。
  • 臨沂市疾控中心到莒南縣大店鎮開展世界狂犬病日宣傳活動
    為響應2030年實現消除犬傳人狂犬病的全球行動倡議,推動我市狂犬病消除工作,進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控,規範開展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設和暴露後處置工作,9月25日,市疾控中心派出4人到莒南縣大店鎮崮北頭村開展宣傳活動。
  • 消息:四川疾控發布緊急提醒!
    11月20日,天津市通報天津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4名核酸檢測陽性的人員均被診斷為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11月20日,天津市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相關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群中,已發現5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均居住在天津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
  • 崑山智慧疾控
    崑山疾控APP按照「讓百姓了解疾控」為口號,以「宣傳教育」功能為途徑,以「信息互動」功能為抓手,以「基本情況介紹」為展現方式,讓老百姓通過看APP「宣傳教育」內容,藉助「信息互動」和疾控人員建立直接的溝通,使老百姓通過
  • 江蘇疾控部門發現新型環狀單鏈DNA病毒
    江蘇疾控部門發現新型環狀單鏈DNA病毒 2016-12-16 19日電 (記者 申冉)16日,記者從江蘇省疾控中心獲悉,該中心從一例新加坡回國發熱病人送檢樣本中,首次鑑定出一種新型環狀單鏈DNA病毒。
  • 小記探訪|和時間賽跑一追到底 走近「福爾摩斯」流調隊員
    目前石家莊市疾控中心有多少流調人員在緊張工作?這些流調人員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1月8日上午,記者進入石家莊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調度中心,實地探訪「福爾摩斯」流調隊員工作情況。跟著記者的鏡頭,一起來了解吧。
  • 疾控部門:警惕其捲土重來
    這個孩子於2019年12月初出現腹瀉和輕微發熱症狀,2020年1月7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通過採集骨髓樣品被診斷為黑熱病,河南省疾控中心覆核為確診病例,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治療後於1月17日痊癒出院。 提起黑熱病,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會一臉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