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無羨
北汽新能源,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關於這個問題,不止是筆者有疑問,恐怕廣大的消費者都有疑問吧。在2019年,北汽新能源堪稱業界的一匹黑馬車型,北汽EU系列、北汽EC系列兩款車型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兩匹黑馬,尤其是北汽EU系列更是拿下不俗的成績。2019年,北汽EU系列以11.12萬輛的年銷量成績成為第一新能源汽車,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元EV。
新能源汽車雖然是「新」興產物,但是其激烈的競爭程度絲毫不差,比亞迪、蔚來、小鵬等等車企沒有一個是善茬,二梯隊、三梯隊的新能源車企數不勝數,更不談合資新能源車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之下,竟然被北汽新能源勝出,那個時候的北汽新能源風光無限,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北汽新能源的轉折點是在2020年,這一年,其2019的風光不在。
在2020年,北汽新能源就一直屬於低迷不振,再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讓北汽新能源銷量呈直線下滑。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1-7月份的累計銷量為1.67萬輛,同比下滑在78.5%,與去年同期相比相差巨大,同時也遠遠超過新能源市場的正常下滑水平,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新能源數據,乘用車市場1-7月份累計銷量為48.6萬輛,同比下滑在32.8%,足以可見差距之大。
所以,北汽新能源到底經歷了什麼?差距為何如此之大?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北汽藍谷總經理劉宇在媒體採訪中找到答案。
劉宇說:北汽藍谷的確存在大客戶採購比例極大。言外之意就是去年的好成績很多都是被公司批量採購,這才是導致北汽新系列銷量暴漲的原因,北汽新能源去年的擴張基本都是靠網約車、計程車市場實現走量,也有出行公司進行大批量的採購。如今該採購的已經採購,市場逐漸飽和,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銷量回落也就不意外了。
而隨著市場的需求減少,北汽新能源也迎來了它的虧損,根據北汽新能源公布的財報數據,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31.12億元,同比下滑68.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8.63億元,同比下滑2814.94%,也就是說2020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虧損了18.63億元,7月、8月已過,北汽新能源汽車並沒有出現回暖,下半年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顯然,出行公司、網約車可能在短期內創造大量的訂單,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真正的市場依然還是以對私的乘用車市場為主,這才一個車企能立足的根本原因,如果北汽新能源無法攻下這一個市場,僅僅依靠出行公司、網約車那只是曇花一現,衰退是早晚的事。索性北汽新能源藍谷總經理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哪痛治哪,下半年我們肯定會加大在私人用戶市場的力度,提升我們在私人市場吸引力。」 這是劉宇總經理給出的良方,這預示著北汽新能源的全面轉型,未來北汽新能源將更為注重私人市場,不斷加大力度開發,同時也會繼續深度挖掘對公業務市場,雙戰線的開拓可以有助於北汽新能源全面回暖。
所以,北汽新能源走下神壇只是階段性地走下,未來走向如何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確定。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