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品:苦槐花

2021-01-08 江風海韻編輯部

《苦槐花》

作者:蘇立敏

七月,苦槐花開了一樹樹,也灑落於每個角落,空氣裡流溢著澀澀的香氣,在苦槐樹下走一走,總要帶點兒苦槐的味道,或許是一朵苦槐藏於髮際,或許是一抹槐香氤氳於衣物的布絲間,也或許,是眉梢裡有了看見苦槐才滋生的笑意。

七月,不走走向陽街是有缺憾的。小城的街,嘉惠街最春天,柳葉輕剪,淡墨如煙,向陽街最夏天,槐朵兒淺淺,點綴於潮潤的天氣裡,滿滿江南意。

苦槐樹下停滿了雪白的車,車上均勻撒滿了槐花,沒有一點鮮豔卻像婚車,是翡翠質地的喜慶,是琉璃質地的空靈,這是苦槐花對車子的祝福,不說坦途已是坦途。

苦槐不同于洋槐的白潔,它散漫於亭亭如蓋,又從深綠中脫穎而出,並不純然若雪,它不與別的草木顏色相像,是白中帶綠,是綠中帶白,小巧裡潤致十足,是靜默裡愜意的聆聽。

它很沉,似乎不能飄拂在風裡,是伏天早期的書信吧,句段裡寫著歲月的深沉,是讀了還要在心裡留下來的情誼。

苦槐花的小模樣與丁香一樣,是喚醒心底憐惜的因子,走在落著苦槐花的街與走在江南雨巷的心情是一樣的,是相同書頁裡遇見相同的靈魂。

窗外若有一株苦槐,就是豢養了一棵會開花的伏天,不受歲月侵略地生長,蟬兒不來,鳥兒不來,甚至,愛花的人都不來,但是清風來,明月來。

七月流逝,苦槐堆積,窗下儼然一垛碎光陰,看得見顏色,聞得到香氣。

在這樣的光陰裡看書,花香在澀澀的茶香裡氤氳,流年嫋嫋又娉婷,這樣的光陰是繁華落盡後的初心回歸,是沒有喧囂紛擾的美好。

苦槐一開,我就把自己放逐於漫無目的的浪漫裡,做一次江南雨巷的女子,不過那雨珠兒是苦槐花,那油紙傘是瓜葉子,連荷葉都尋覓不到的我,時常蕩漾在心靈的清溪裡,去造訪世外桃源。

世間哪有桃花源,懂得便是水雲間,苦槐花是懂得心靈的花,它熱烈地來,不張揚,席捲一場風月,浸潤一場山河,卻很少有人知道它來過。

密密匝匝如雨,急而緊湊,生怕錯過了時節的溫柔,用盡遇見前的好運,施展遇見後的悲憫,這世界美得無法細說,也零落得攝人心魄。

苦槐花是忠於夏天的花,它不能搶奪春天的復甦,也不能裝點秋天的悲苦,它在夏天的召喚裡來,在夏天的掙扎裡毀滅,它的靈魂是熱烈的。

我只是想想了秋天,苦槐花就落了一世界。

相關焦點

  • 農村摘的槐花是洋槐,還有國槐和香花槐,好看卻不能吃
    【列山氏五穀原創文章】又到了槐花盛開的季節,單單是聞著花香,就讓人沉醉在這春天裡。春天來了吃槐花,這是許多鄉村的習俗。不論是蒸槐花糕,煎槐花餅,還是包槐花餡的餃子,都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仿佛能把這春天吃到肚子裡。
  • 穀雨槐樹花香,摘一盆槐花來一份美味的雞蛋煎槐花
    穀雨到來意味著春天的即將結束,天氣會慢慢變炎日,大自然中各種植物都已經生長茂盛,夏天悄然而至,穀雨雨水豐沛,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美食,洋槐樹花就是一道美食,槐花在這個季節正是花開滿樹時候,我們知道槐樹蜜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這個季節很多花都凋謝了,蜜蜂大部分靠吃槐樹花,所以槐花蜜有槐花獨特的清香。
  • 屋前的老槐樹與勃勃生機的新槐花
    槐花開滿枝頭聽長輩們說,以前人們對槐樹槐花有特殊的感覺,在物質短缺的貧窮年代,槐樹槐花可是救命的糧食,人們常說:籃子裡的槐花春夏滿樹茂盛的枝葉,鬱鬱蔥蔥,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但槐花的花期不長
  • 讀龔文宣散文《遠去的風鈴聲》
    日前讀到四千餘字散文《遠去的風鈴聲》《金融時報》2019年2月1日),感悟大音希聲。  《遠去的風鈴聲》是一篇 「大散文」。記得大散文的概念是由1992創刊的《美文》雜誌提出來的。大散文觀點的提出是針對一些瑣碎甜膩、矯揉造作、浮華柔靡的小散文而提出的,主張堅持散文的藝術抒情性。
  • 一包曬乾的洋槐花
    更有一份讓我倍感珍惜的特別禮物:一包曬乾的槐花。那是六歲半的小河在今年母親節那天送我的。我把這些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槐花裝在一個透明的瓶子裡,放在我的書桌上。我坐在書桌前,望著瓶中的槐花,仿佛空氣中也瀰漫著淡淡花香,眼前又浮現出小河那雙細長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掩映著裡面淡淡的雲霧般的憂傷,讓人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 為什麼有很多農村人都喜歡吃槐花,有什麼益處嗎?
    相信大多數人看到或者是聽到槐花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它是一個景觀花,可能有些人喝蜂蜜,還會知道蜜蜂採蜜可以用它做來槐花蜜,其他可能了解的就不是特別多了。每年的春夏季都是槐花盛開的季節,槐花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還是很有營養的食材,但是並沒有多少人了解槐花有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甚至還有人懷疑槐花真的能吃嗎?吃了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 六旬大媽爬樹摘槐花,連枝折斷裝車拉走,環衛工人:不敢管
    導語:六旬大媽爬樹摘槐花,連枝折斷裝車拉走,環衛工人:不敢管,只能等她們摘完再去打掃繼香椿之後,又一美食「槐花」陸續開始出現在飯桌上。想起,小時候每當這個季節來臨,總會和村裡小夥伴去的槐樹下,拿著竹竿去勾槐花,然後讓媽媽來做各種美食。
  • 五月槐花何垂淚——深切緬懷良師益友高財庭先生
    正是槐花盛開的五月,白銀以致蘭州的大街小巷那大大小小的槐樹上,吊滿了一串串如同羊脂玉般純樸而美麗的槐花,淡淡的花香伴隨著初夏的細風在空氣在瀰漫,可是誰還有心思去賞花品味?緊趕慢趕,到達蘭醫二院已經時過正午。
  • 書畫聯盟丨花鳥扇面《槐花藍雀》分解畫法示範
    槐花畫法先勾枝幹,淡花青墨或赭墨點葉,濃墨勾出葉筋。調白色,筆尖蘸少量三綠或花青,點出花形,三綠調花青點出花蒂,淡墨勾花柄將花連接起來。    《槐花藍雀》完成圖槐花在五月開放,盛開時白花的花成串垂下,清香四溢。作品以冷調為主,這使紅藍對比的藍雀顯得醒目空出,又有印章的紅色與藍雀身上的紅色呼應,使紅色的分布在畫面上顯得恰到好處。
  • 五月槐花正當季,不喜歡吃?教你做成茶,沒事泡一杯,香
    五月槐花正當季槐花呢,可以用來食用,但是很多朋友呢,不喜歡吃槐花,那麼今天小慢就教大家一個自製槐花茶,營養好喝儲存時間長,加上一把大棗,營養均衡,更加美味。沒事兒,泡一杯呢,特別香。一起看看吧!先把摘來的槐花清洗乾淨再準備一盆清水,放上一勺鹽攪拌一下,放入淘洗乾淨的槐花,浸泡5分鐘。泡好的槐花控幹水分備用我們再切上一點大棗碎,再準備一個小碗裡面倒上一點蜂蜜,加上一點點清水,攪拌均勻。做成蜂蜜水。然後準備一口鐵鍋,將控幹水分的槐花放進去轉成中小火,不停的翻炒。
  • 《汪曾祺散文:五味》,每一種味道都有滋有味,人生得意須盡歡
    《汪曾祺散文:五味》,每一種味道都有滋有味,人生得意須盡歡汪曾祺先生在《五味》這篇散文中描述的並不僅僅有酸甜苦辣鹹這五種常見味道,而且還重點講述了「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初次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就能從其中讀出生活,他是個很樸實的散文家,也能用簡單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似曾相識的畫面。他的每一篇散文裡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不然他也不會將散文寫得這麼成功。就拿《五味》來說,對於有著豐富閱歷的汪曾祺而言,他用簡單質樸的文字重點描述了五種味道,並且在其中用筆墨介紹了自己對各種味道的不同見解以及他的個人親身經歷。
  • 原創散文|青蓮一朵
    你來晚了,戳藍字一鍵關注散文精選大全文:一生所愛(點擊下方音樂結合一起讀文章哦)不知從哪裡來,不知往哪裡去,她說。朝該來的地方來,往該去的地方去,我回應。接著是很長的沉默,點了棵煙。許久熒幕再次亮起她說:來生我只願是佛前那一朵青蓮。我說:那不人道。接著是一片死寂,最後是永久的分離。
  • 小學語文說課稿:《散文家談散文》
    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散文家談散文》。說課的內容分為:教材分析,新課標理解,學情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想及教學設計。一、課本分析第三單位的學習,對學生的要求是「學會念書」「閱讀有奇特的感覺」。
  • 散步與散文
    朋友們嬉笑說,難怪你喜歡寫散文,原來你喜歡散步啊。我說沒錯,其實散步就是寫散文。我這個人好靜,不會打麻將、棋牌也不擅長,似乎也就是散步算是自己的鍛鍊方式了。就像寫散文,我散步也追求一種狀態,那就是要儘量保持心情舒暢。心情不好時,周末我喜歡睡覺。心情好了,寫散文就頗有靈感,散步也感覺輕鬆了許多。
  • 《古文觀止》歷代中國散文總集,句句經典,代表文言文的真實水平
    清康熙年間,為了幫助當時的青少年掌握文言散文,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編選從東周到明末的222篇散文精品,結集為《古文觀止》。因所選作品體制多樣、應用性強、風格各異、篇幅適宜、語言精練、易於記誦,問世幾百年以來,一直作為啟蒙教本流傳城鄉,雅俗共賞。
  • 桃花櫻花梨花杜鵑牡丹玫瑰油菜花……湖北發布20條精品賞花線路
    當日,省旅遊委發布了2018湖北鄉村賞花遊20條精品線路,包括油菜花、桃花、櫻花、杜鵑花、槐花、梨花、牡丹花、高山杜鵑花、玫瑰花。隨縣主會場啟動儀式上,上演花仙子表演秀、花海健康跑,還有豐盛的花宴精品美食。當天,吸引了近十萬遊客,不少自駕遊客慕名前來賞美景、購土特產、享農家樂、體驗種植樂趣。
  • 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博約文叢」首批精品圖書
    海南日報訊(記者 昂穎 實習生 宋文煒)近日,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首批三種精品圖書《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
  • 散文:踏過千山萬水,我與你相逢
    30散文:踏過千山萬水,我與你相逢 看見你的第一眼,我就確定,你我的相逢,早已在前世註定,你苦等了我多少年,我就尋覓了你多少個春秋。
  • 【金榜題名】全國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
    ★鄭州日報鄭風副刊發表作者馬海霞散文《泥瓦匠的中秋》 ★洛陽晚報三彩風副刊發表作者張建偉散文《溫柔一擊》 ★京九晚報茶坊副刊發表作者孫邦明散文《秋收秋種過國慶》 ★遼瀋晚報遲桂花副刊發表作者趙繼平散文《家鄉的土月餅》 ★遼寧日報北方副刊發表作者肖復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