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居然用爆米花算卦?
說起看電影,就不得不提一件必備的美食,爆米花這玩意兒味道酥脆、香甜可口,小孩看了直接停下賴著不走,對於情侶來說更是完美的戀愛神器。可以說電影院裡就算沒有電影,也不能沒有爆米花。那麼今天就帶你看看爆米花背後的故事。
爆米花其實就是由穀物製成的膨化食品,世界上最早的爆米花可能是玉米製作的,要知道玉米製作在幾千年前的墨西哥就已經被普遍種植了。每日郵報就報導過,美國和秘魯的科學家們曾在秘魯西海岸發現了大量爆米花。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有了三千到六千七百年的歷史。看來生活在古代秘魯貌似是非常熱門的美食。而在我國宋朝時期,也已經出現了爆米花這種產物,只不過它是由糯米製作而成,也不叫爆米花這個名字,而是叫做博龍。
宋朝大詩人範成大就曾在吳郡志裡記載過這種美食。不過當時爆米花除了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能,那就是用來佔卜。宋朝的人們認為通過博樓爆炸的時間、聲響和花的大小,什麼都能預測,那真是當朝天子來算卦,算出江山多少年買賣富商來算卦,算出能賺多少錢,拿盤美食來。說過,刪除到底放沒放鹽,咱也不知道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理,怎麼一個爆米花就能預測吉兇的呢?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爆米花佔卜反而更受歡迎了。明朝時用它算卦的人比之前還多了不少。
當時有一首詩就專門描述了人們用爆米花佔卜的場景,東路無門十萬家,家家爆,古樸年華救國排下黃金粟,轉手環城。白玉花。但最後人們可能還是發現了,這貨確實沒有什麼預知未來的能力,所以到了現代之後,它也就只有美食這一種身份了。如果還有人用它搞封建迷信,請趕緊撥打手中的么二零,還爆米花一個自由。同時人們還對爆米花的製作技術進行了改進,直接研究出了爆米花機。
這貨小時候非常常見,幾乎每隔幾條街道就會有一個老爺爺專車冒著火的爆米花機,整個過程非常炫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什麼高檔的新型武器。隨後伴著一聲巨響,爆米花從爐子裡噴湧而出,香氣瞬間飄滿整個街道,讓剛才被響聲嚇跑的孩子瞬間也圍了上來,看著香噴噴的爆米花直流口水。這種爆米花口味比較單一,因此人們又發明了新型臺式爆米花機,不但製作方便,而且還能做出各種各樣的味道,有草莓味、哈密瓜味,沒準以後還會出現後現代迷幻砸之味,從各個方向滿足吃貨的口味。然後你再看。進食既管不住眼睛也管不住嘴,除了味道之外,爆米花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大米爆米花、小米爆米花、長條爆米花、圓形爆米花等,當然最火的還是玉米。
這個老大哥,沒想到平平無奇的爆米花居然能發展出這麼多分支,還能和電影院扯上關係,簡直就是美食界的奇蹟。關於爆米花的故事,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從幾千年前的吉兇卜算,到現在的電影院,都離不開這貨的身影。由此可見,他確實是很久遠永流傳的神奇美食。就連身為後期的美食家的我們,也曾開啟過爆米花的創建之旅,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足以證明我們對爆米花的喜愛。
但隨著新式爆米花機越來越多,小時候那種街頭爆炸好玩的場景卻很難再見到了。就像爆米花的味道雖然越來越豐富,但樸實。武漢的老式爆米花卻隨著我們童年的流逝變得越來越少,所以即使現在好吃的太多。偶爾懷念下童年的味道,不也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