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晨報
天漸漸涼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有些流浪貓卻還過著四處覓食
居無定所的生活
在徐州一些小區
不少愛心人士給流浪貓餵食
給它們搭建貓舍
卻遭到一部分業主的反對
他們認為流浪貓會帶來病菌、影響居民生活
要將流浪貓趕出小區
冬天就要來了
流浪貓將何去何從
現狀:愛貓人士每天投食、照顧
10月18日上午,天氣晴好,似乎比前幾天多了些暖意。在阿爾卡迪亞小區的一處綠化帶,兩隻胖嘟嘟的中華田園貓躺在地上慵懶地曬著太陽,絲毫沒有流浪貓的悽涼。
在阿爾卡迪亞小區,小貓在電動車上打盹
一女士帶著一盒貓糧走了過來,溫柔地呼喚著:「鬧鬧、貝貝,快來吃飯了。我今天有事要出去,你們早點吃,今天有魚片呢。」
鬧鬧和貝貝都是她從小餵到大的流浪貓,一歲多了,每天都有貓糧吃,還有魚或肉加餐,兩隻貓都被餵得渾身圓滾滾,毛色發亮。
吃飽喝足的流浪貓悄然離開
「我自從搬到這個小區發現有流浪貓以後,就開始買貓糧餵它們。要不它們只能到處翻垃圾找食吃,太可憐了。」該女士說,雖然流浪貓天生有覓食的本領,但它們生存能力並不強,特別是很難喝到乾淨的水,導致口炎,嘴巴慢慢爛掉,無法進食,最後只能活活餓死。
她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也不願透露她餵養的流浪貓的數量,擔心引起鄰裡矛盾。她說小區裡的愛心人士組成了一個小群體,建了一個微信群,大家一起救助流浪貓。不僅每天餵食,還給貓治病,身上有蟲的,就噴點藥,她還特意提醒說給貓噴藥時只能噴脖子下面的位置,別的地方被貓舔到就會中毒。貓萬一患上口炎,可以將阿莫西林拌在貓食裡讓它吃下去。
為了讓流浪貓在冬夜裡有安身之處,該女士還自製了貓舍,在泡沫箱外面裹上一層綠色的包裝紙,放在小區綠化帶裡安全又隱蔽,還不影響綠化效果。
阿爾卡迪亞小區愛貓女士做的貓舍
「貓舍放置的時候門一定要朝南,因為南風是暖的。」她說,為了讓流浪貓把這裡當做家,她還在箱子裡放了兩件自己的舊衣服,貓咪熟悉她的氣味,待在裡面很安心。
網友「@喵小蔓」餵養的流浪貓已經有上百隻。
網友「@喵小蔓」收養的流浪貓
部分做過絕育手術的,她都養在一個自建板房裡,每天她都要保證這些貓能夠吃上一頓肉,還要經常驅蟲。每個月投入的費用都在8000元以上。單身的她開了一家經營貓糧的微店,收入幾乎都獻給了流浪貓。很多親友都無法理解她的行為。
矛盾:擔心鄰居反感,深夜出門餵貓
徐州有很多長期給流浪貓投食的個人或群體,他們憐惜地稱流浪貓為「毛孩子」,在購買貓糧、給貓治病方面,他們都說從來不計較自己的投入,但受到的反對甚至刁難卻讓他們感到十分委屈。
「不少鄰居反對我們給流浪貓投食,說只要有人喂,這些貓就不會走,天天夜裡亂叫,聽了瘮得慌。還有人說流浪貓天天捉池塘裡的魚,魚越來越少了,其實貓咪捉的是水老鼠。」阿爾卡迪亞小區的那位女士說,其實流浪貓的存在對小區是有好處的,現在樓道裡老鼠幾乎都看不見了。她經常看到貓咪捉到老鼠後放在自己的餐盤裡,每次都不吃,她就將這些老鼠深埋處理。
但讓愛貓人寒心的是,個別業主不但不支持他們餵養流浪貓,還拿走了好幾個她花錢購買的防蟻盆,有時還帶著自家的寵物狗偷吃他們放置的貓糧。有一次個別業主被她當場逮個正著,對方還振振有詞地吵:「誰讓你們把貓糧放在公共場所的?」
王女士用防蟻盆裝貓糧,螞蟻不會爬到裡面
網友「@喵小蔓」
因為餵養的流浪貓數量龐大,
所受的刁難更多。
「有的業主煩貓叫,有的業主說貓在樓道大小便,其實貓天生會找有土的地方排洩並且掩埋起來。我家門口被貼過好幾次告示,說如果我繼續養流浪貓,就投藥把貓藥死。為了躲開這些人,我每天都是深夜11點出去餵貓。」
網友「@喵小蔓」每天給流浪貓餵一頓肉
網友「@可憐的鏟屎官」也經常給小區的流浪貓投食,但每次物業發現都會收走,每隔幾天就會有幾隻流浪貓不見了,後來她才知道是被物業人員給趕走了。「物業說有業主投訴流浪貓存在安全和衛生隱患,不讓我喂。」
徐州有好幾個大型的小動物救助中心,建在遠離市中心的位置,有專門的場所收留流浪貓,還有專人餵養照顧,為什麼不能把流浪貓送到那裡呢?
記者採訪到的幾位愛貓人士都認為,那些大型的小動物救助中心動物太多了,肯定不如他們照顧周到,而且這些小精靈習慣了小區裡自由自在的生活,把它們關在籠子裡反而是一種束縛。
聲音:餵養投食還是趕走,業主形成兩派
為什麼小區裡流浪貓的數量遠遠超過流浪狗呢?
愛貓人士說,流浪狗有公安機關管理,定期捕抓,而且關注流浪狗的群體出現更早。另外貓的繁殖能力特別強,一年至少生兩次,每次至少三四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貓的性格比較孤傲、膽小,不會主動向人求助。
採訪中發現,
對於如何安置小區裡的流浪貓,
大部分小區的業主分成了兩派,
一派考慮到安全、衛生等問題,
強烈要求趕走掉流浪貓狗;
而另一部分愛貓人士則主張善待貓狗,
給它們生存的自由。
阿爾卡迪亞業主謝先生
小區內的流浪貓會在小區內到處大小便、亂翻垃圾,不僅影響了小區的環境衛生,他更擔心貓攜帶病菌,傳播疾病。「我經常看到流浪貓爬到業主的電動車坐墊上、小公園的座椅上睡覺,我很擔心它們會留下病菌、跳蚤之類的東西。帶孩子出門,有孩子喜歡逗貓,特別擔心被貓咬傷、抓傷。夜裡貓叫聲像小孩子哭,很嚇人。流浪貓還是應該讓它們自生自滅,不要給它們投食,最好把它們趕出小區,否則越餵越多,就會侵佔人類的生活空間。真正愛貓的,建議還是把它們領到家裡養。」
愛貓人士「@喵小蔓」
大多數流浪貓剛開始都是有主人的,它們不是野生動物。只是因為主人不負責任,才讓它們流浪,所以這個過錯還是應該由有愛心的人去彌補。為了控制流浪貓的數量,一定要給它們做絕育手術。如果無法對它們負責,就不要輕易帶它回家。有些愛心人士到她這裡領養了貓,不久就又給送回來了,因為他們無法忍受貓掉毛、抓家具。
阿爾卡迪亞小區榮盛物管陳經理
他們對愛貓人士的行為持支持態度,而且也在小區裡設置了幾個投食點,食堂剩菜只要有適合流浪貓吃的,都會放在投食點。在他們小區,流浪貓也不愁過冬,冬天的夜裡可以到地下室取暖,那裡有暖氣。小區裡很少有業主投訴流浪貓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反映遛狗不拴繩等問題。「這些流浪貓,每天上午都找地方曬太陽,下午就四處遛達。有的小貓也不怕人,還喜歡跟孩子一起玩。只要不影響業主生活、通行,愛貓人士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照顧流浪貓。畢竟它們也都是一條條生命,人和動物和諧相處,也是小區的一道美景。」
律師:流浪貓傷人很難找到責任主體
小區內的流浪貓,物業或者業主有沒有權驅趕?如果小區內的流浪貓咬傷、抓傷業主,應該由誰來負責呢?
江蘇紅杉樹律師事務所劉夢林律師認為,小區的流浪貓如果影響了業主生活,物業和業主可以將其驅趕出小區,但不能傷害它們。如果流浪貓咬傷或抓傷了業主,很難找到責任主體。物管是否應該承擔責任,應該根據業主與物業籤訂的合同來判定。合同沒有約定的話,物管就沒有責任,因為流浪貓傷人是一種不可控的行為。愛貓人士給流浪貓投食只是一種愛心行為,更無須擔責。
呼籲:給流浪貓們一個溫暖的家
面對越來越多的流浪貓,面對越來越寒冷的天氣, 網友「@喵小蔓」建議,喜歡貓的市民,可以用領養代替購買。不過,到她那裡領養貓,是有條件的,要求領養人能夠接受貓咪掉毛、抓家具,而且要交200元絕育押金,給貓咪做過絕育手術後押金即可退回。
另外,「@喵小蔓」還希望通過晨報呼籲寵物醫院能夠免費給流浪貓做絕育手術。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