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釣魚產業的迅速發展,釣魚的裝備也是日新月異,同時釣魚人的隊伍也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釣魚愛好者約有4000千萬人左右。從人數上看,釣魚人的隊伍非常龐大,但實際上這麼多的釣魚人,喜歡野釣的大約佔據了70%左右,另外的30%分別為黑坑、競技、斤塘,以及和垂釣邊緣的釣魚人。
野釣深受釣魚人的追捧,一部分的原因是不用「花錢」,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野釣夠「刺激」。喜歡野釣的釣友都知道,在自然水域的環境下垂釣,由於魚的密度稀疏,加上魚種混雜,所以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竿會是什麼樣的驚喜。那麼,在混雜的情況下,哪幾種魚鉤好釣魚呢?
一、魚鉤(1):野釣魚種混雜的情況下,用伊豆魚鉤,釣小魚既不檔口,同時還能兼顧大魚。
伊豆魚鉤,是野釣鉤型當中的主力軍,但從理論上來講,伊豆魚鉤是不適合垂釣鯽魚、草魚、鯉魚、鯿魚等,由於伊豆魚鉤的鉤門非常窄,在有魚吃鉤時,魚鉤的鉤尖很難刺入魚嘴。但,由於伊豆魚鉤是歪嘴設計,魚鉤鉤尖部位是偏5度角,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伊豆魚鉤的鉤條粗細適中,比伊勢尼要細,但又比袖鉤類的要粗,所以在野釣時,使用伊豆魚鉤垂釣,不僅能夠釣小魚的同時,還能兼顧中等個體的鯉魚、草魚等。在自然水域野釣時,通常使用5-6號的伊豆魚鉤,既能垂釣1.5兩以上的鯽魚,若是遇到3-5斤的草魚、鯉魚,也毫不孫色。
二、魚鉤(2):野釣體型差異大時,使用海夕魚鉤,不僅能大小兼顧,還能帶動節奏。
海夕魚鉤最早是常用在黑坑、競技池等場所使用的人群較多,這款魚鉤的特點主要就是鉤條細、鉤柄長、鉤門寬、鉤尖鋒利且內刺,這種鉤型的設計,在中魚之後,由於鉤門和鉤尖稍向內,刺中魚以後,魚在掙扎的過程中,不容易脫鉤。海夕這款魚鉤的定位就是垂釣中小型魚類,所以非常適合在野釣環境下使用。
在自然水域野釣時,通常以小型魚為主的情況下,使用3號以內的海夕即可。3號魚鉤在野釣時可兼顧3兩一下的小體型魚,若是想要垂釣一斤左右的魚,選擇5號海夕就足以對付。發現釣窩的魚情較好,以及個體偏大時,此時就要跟換7-8號的海夕魚鉤,此時中小型魚都可通殺。
由於海夕魚鉤是無刺構型,所以不適合使用蚯蚓等活體釣餌,但紅蟲是可以使用的,可以直接穿過魚鉤,也可以使用紅蟲上餌器。海夕鉤主要是用於粉餌和顆粒餌垂釣,這款鉤型鉤門寬,刺魚不僅牢固,且卸魚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配合「擋針」的情況下,是非常適合野釣拉餌,帶節奏的一款鉤型。
三、魚鉤(3):魚種混雜環境下,使用千又魚鉤,可兼顧雜食性和肉食性魚類。
千又魚鉤的鉤型,有點類似於伊豆,但要比伊豆的號大,且鉤條要你伊豆的粗。千又魚鉤的鉤柄較長,屬於長鉤柄一類,魚鉤的鉤尖向內彎曲,鉤尖與鉤柄不在一條直線上,同伊豆一樣,屬於歪嘴魚鉤。歪嘴魚鉤的特點是,當魚將魚鉤吸入嘴裡後,若想瞬間將魚鉤並不容易。
千又魚鉤通常是用來垂釣淡水大魚,但千又的「孿生兄弟」管付千又魚鉤,是用來釣海水大魚。實際上,千又魚鉤不僅可以釣大魚,同時它既可以垂釣小體型魚類,也兼顧肉食性魚類。在自然水域垂釣時,魚種不光是雜食性魚類,肉食性魚類同樣較多。比如:黃顙魚、鯰魚、鱖魚等。
由於千又魚鉤的鉤柄長,所以使用活餌垂釣較為合適,尤其是垂釣肉食性魚類和雜食性魚類。自然水域野釣時,要是把目標魚設定在0.5斤以內,可使用0.3號以內千又,0.5號的千又可垂釣3斤以內的魚,在魚情較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1號千又魚鉤,可達到大小兼顧的同時,還可以垂釣肉食性魚類。
最後:在自然水域野釣,有時在垂釣小個體的魚時,也會偶遇大體型魚類,雖然魚大鉤小,但並不代表沒有勝算機率,只要在遛魚時,預判好大魚發力的時機,巧妙的化解力道,大魚還是有可能上岸的。但無論是使用哪種大小兼顧的鉤型,在遛魚時都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切線跑魚是必然!
釣友們,這是筆者結合自己在野釣時,長用3款魚鉤的經驗和心得,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對此,你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轉發,喜歡請關注百家號《鯽魚剎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