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水上救援教科書式施救 平潭海上遇險兩漁民終獲救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12月20日,兩位平潭漁民海上遇險獲福建省紅十字(平潭)海峽兩岸水上救援隊一分隊救生員陳福和劉智施救。平潭紅十字會水上救援隊供圖

中新網平潭12月21日(李靜雯)12月20日,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沿海東北風陣風達8-9級,浪高4-5米,天氣寒冷,氣溫只有10度左右。每當颱風、暴雨、酷暑、極寒等惡劣氣候,就有平潭紅十字水上救援隊的志願者,自發自覺到海況複雜危險海域巡防查看,這是他們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當天下午三點左右,福建省紅十字(平潭)海峽兩岸水上救援隊一分隊救生員陳福和劉智相約到紅巖山莊海域巡查,沿岸風沙肆虐,海邊空無一人,海上大浪滔天。突然間,陳福看見紅巖山莊青嶼島南面有一艘漁船,在波浪間顛簸浮沉。

這麼大的風浪,怎麼還有船隻出沒?陳福就召喚劉智一起注意觀察。當一陣陣大浪過後,船上隱隱約約似乎站起兩個人不斷揮手求救。憑藉多年養成的對海上安全的警覺性和敏感性,他們馬上感到事態的嚴重性:船只有觸礁或被風浪打翻的可能,船上人員隨時都有落水的危險!

三點半左右,他們一邊電話通知水上救援隊吳紅隊長做好組織救援準備;一邊脫掉厚厚的冬衣、穿上泳衣、帶上浮具。趕到最靠近船隻的海邊,毫不猶豫地躍入冰冷刺骨的海水,迎著狂風大浪,奮力遊向被風浪裹夾的遇險船隻。

靠近遇險船隻後,他們發現船艙進水、船機失靈、船上兩名船員驚慌失措。由於風浪太大且船隻失控,兩位救生員只能守護在船隻邊緣,隨時做好船隻被大浪掀翻,船上漁民落水的救生準備。

他們首先告訴船上漁民:我們是紅十字水上救生員,請你們不要緊張並配合我們的救助工作。當兩位遇險漁民的情緒穩定下來後,他們竭盡全力控制船隻隨風浪漂流的方向,幾經周折才把船隻推到遠離礁石的岸邊。

但是,岸邊的風浪更加強勁,船頭經常被瞬間掀起的巨浪拋起5米多高后重重地砸下來,加上離岸流作用,以及劇烈搖晃的船體,兩位救生員和船上的兩位漁民處境都很危險。危急關頭,陳福和劉智經過簡短溝通後,當機立斷,決定尋找風浪過後稍微平緩的瞬間,通知船上漁民立即下水,並做好充分的接應準備,先把兩位漁民安全救護上岸,然後再通過錨繩拉動船隻靠岸。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驚心動魄的緊張施救,最終安全救助兩位漁民上岸,並安全轉移漁船靠岸,確保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劉智在施救中右小腿還被劃破了長長的傷口,在及時趕到現場的林怡、劉新民兩位隊友的攙扶下,進入紅巖山莊紅十字水救隊隊部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止血、包紮和保暖。陳福護送兩位漁民安全離開現場後也已精疲力竭,渾身發抖,連隊友遞過的熱水都接不住。但在施展了這一系列教科書式的施救操作,兩名遇險漁民獲救之後,陳福說,「我們很滿足。」(完)

相關焦點

  • 男子海上遇險漂流11天,靠喝尿吃魚食維生,在青島獲救
    5月23日,一名福建漁民在海上遇險漂泊11天後成功在青島港登陸。原來這名漁民11天前從福建出海,結果遇 到大霧漁船燃油耗盡,在海上漁民靠喝尿吃魚食存活,在筋疲力竭之時最後幸遇中國籍貨櫃船「新福州」輪, 在青島海事局交管中心協助下,「新福州」輪攜被救助的遇險漁民靠泊青島港,遇險漁民順利與家屬團聚。
  • 熱血公益救援 鑄就生命屏障
    救人的次數多了,郭文標接到的求助電話也多了起來,不少漁民遇到困難,往往會直接打他的私人電話。2008年,我市在全國率先成立海上民間救助站,將其納入「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遇險求救統一平臺」,救助站的負責人便是郭文標。接到求救電話後,郭文標要確保自己能在10分鐘內出海。為了讓求助者能更快地得到救援,他乾脆放棄了自己的捕魚本職,專心救人。
  • 生命至上 不辱使命——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10名遇險船員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南海海上搜救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2018年7月以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安排專業救助船進駐南沙島礁,切實履行國際海上救助義務,開展了一次又一次卓有成效的海上救援行動。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每一次救援,我們都是在守護海上的安全底線,切實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惠海澤航,人本至善』的海上搜救精神。」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6日,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全年共組織搜救行動1748次,在我國搜救責任區內成功救助外籍遇險人員1243人。
  • 三亞海域發生船隻相撞事故 當地積極救援2人獲救
    三亞海域發生船隻相撞事故 當地積極救援2人獲救 2015-08-09 23:07: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上山下海 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連夜救援4人!
    18日晚,青島紅十字搜救隊接上山下海,兵分兩路連夜救援。上山下海接到兩起救援9月18日18:30,青島紅十字搜救隊接到求助稱,兩位大學生在石老人海域被困礁石。19:14,又接到巨峰景區、嶗山警方以及沙子口消防站警訊,嶗山巨峰景區有兩位遊客迷路,無法走出深山,需要救援。
  • 海南16名落海漁民全部獲救 先進通信設施立奇功
    新華網廣州7月6日電(記者陳冀)經過10多個小時與海洋的殊死抗爭,在廣東省汕尾沉船事件中落海的16名海南漁民已全部獲救,6日踏上了回家的歸途。據悉,這是近年來廣東海域內一次最為成功的海上搜救行動。  2004年7月2日23時許,一艘「瓊詹州11039」號漁船,遭風浪襲擊,船體翻沉,船上16人全部落水。
  •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調整充實欽州海上搜救中心成員的通知
    (二)市臺辦:負責協調獲救臺胞的遣送和聯絡,以及死亡、失蹤臺胞的善後工作;統一協調海上搜救的涉臺宣傳和新聞報導工作,並做好重大海難事故涉臺新聞報導的政策把關和組織管理。 (三)欽州海事局:負責在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貫徹國家有關海上搜救、船舶防抗颱風、雷雨大風和船舶大面積汙染海域應急反應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承擔搜救中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組織制定全市海上搜救、船舶防抗颱風、雷雨大風和船舶大面積汙染水域應急行動方案;組織、協調海上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行動;組織海事系統力量參加海上搜救應急反應行動。
  • 雪天路滑 皮卡衝進河中央,兩男子車頂「水上漂」
    兩男子駕車途經連雲港市海州區寧海街道海河村時,因雪天道路結冰,一輛皮卡車由於急剎車打滑失控,衝進了路邊的燒香河中央。所幸派出所民警和消防隊員及時趕到,並設法找來救援工具,被困兩男子才成功脫離險境。兩男子被救脫險。當天寒風裹挾著大雪漫天飛灑,連雲港氣溫驟然下降。
  • 中國駐菲使館協調 菲律賓以東約400海裡遇險船員均平安獲救
    經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全力協調,所有遇險船員於中午12時左右被趕來救援的附近船隻救起,均平安無礙。同胞安危牽動人心,救助險情刻不容緩。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獲悉情況後,第一時間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迅速核實確認遇險船隻確切位置。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立即致電菲律賓外交部主管領事事務的副部長杜萊,菲方允立即全力協助救援。
  • 高雄至平潭開通海上貨運直航 認同「九二共識」高雄受益
    從高雄到平潭,「臺北快輪」只需航行約9小時,而過去高雄到廈門海上貨運時間一般需要兩到三天。業內人士表示,航行時間縮短,臺灣南部的冰鮮果蔬等抵達大陸時保鮮度將更高,市場競爭力提升,能賣出更高價格。這對臺灣南部的果農和漁民都是利好。優勢20日,「臺北快輪」抵達平潭港金井港區。首航進港儀式上,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表示,新航線的開通為今後高雄經平潭通過高速高鐵連接大陸,以及平潭經高雄對接東南亞國家構建海鐵聯運物流通道意義重大。
  • 平潭漁民捕獲6米長小鬚鯨 打撈上岸時已死亡(圖)
    平潭漁民捕獲6米長小鬚鯨 打撈上岸時已死亡(圖) 2015-01-16 11:01:13來源:福州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孫靜波   13日凌晨5時許,平潭白青鄉青峰村有漁民出海捕魚時打撈到一頭6米長小鬚鯨,但打撈上岸時小鬚鯨已經死亡。隨後,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小鬚鯨被運往廈門市水陸生物製品研究所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平潭白青鄉青峰村船老大劉用月告訴福州晚報記者,13日凌晨5時許,他和幾名船員駕著船到青峰附近海域,當他一如既往準備起網捕魚時,卻發現漁網越拉越重。「難道捕到了大魚?」
  • 海事體驗水上安全教育實踐
    東疆海事局在「衛海鋒舟」水上安全教育實踐基地為同學們量身定製了水上安全講堂和溢油應急、立體巡航、海巡船、無人機四個教室的1+4實踐體驗環節。天津海事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則為同學們安排了海上安全與防汙染教學、交管塔港口與船舶感知和海上船舶交通實況的體驗。
  • 平潭海上遊輪初體驗,內部功能齊全,科技感十足
    關注」平潭海上觀光遊輪「微信公眾號即可購票了!平潭的海上風光令人神往記者登上首航的「海壇2號」帶來海上環島遊的初體驗走,跟著鏡頭一起上船看看站在豪華客艙三層的甲板上以全新視角遊覽美麗平潭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遊輪內部設有豪華客艙、VIP客艙和KTV包廂沉浸式全息投影體驗館、多功能接待區等可為遊客提供海上觀光遊
  • 韓伯維出演《緊急救援》今日上映,海上救援一觸即發
    12月18日,電影《緊急救援》正式上映。該片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王雨甜、徐洋等主演。
  • 海上應急救援隊守護金沙灘啤酒城海岸線
    在市民遊客縱享夏日海濱風情的時候,在金沙灘啤酒城東北側,海上應急救援工作站的隊員正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出發應對處置轄區海岸線海上突發事件。 海上應急救援工作站相關負責人紀洪奎告訴記者,金沙灘啤酒城轄區海岸線曲折,近海海域地形複雜,礁石眾多,且漲落潮期間暗流、離岸潮較多。如果不熟悉海域地形,遊客被困礁石、意外割傷劃傷、溺水等事件極易發生。海上應急救援工作站主要負責海上突發事件預警預防、遇險人命救助、意外創傷緊急院前救助處理等,為遊客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地保障。
  • 一部反映海上女神媽祖生平事跡的神話勵志劇!
    赤腳大仙發現,奏明玉帝,在王母娘娘的支持下,準許他在凡間物色、培育一位統轄海上救援諸事的海神苗子。島上漁民林願夫人去觀音廟求子,得觀音賜孕,十四月遲遲不生,睚眥唆使部下變化成道人造謠,以至於蒙蔽村民,險些驅逐林家離島。嬰兒出生後,沉默不語,取名默娘,默娘有慧根與善心,觀音菩薩與赤腳大仙暗地收她為徒。
  • 房山大石河兩男孩落水一獲救一失蹤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恆王婧)昨天中午,房山區大石河大壩東岸紅領巾公園北側,兩名男孩從大壩上落水
  • 小船失去動力 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
    11月15日15時16分,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報警,一艘捕魚的小木船在古雷下垵村附近水域主機故障,在海上漂浮,船上3人請求救助,具體位置不明。接警後,該搜救中心立即核實險情並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