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鵲呀藍鵲,我對你家的「小鮮肉」很感興趣。
松鼠呀松鼠,想偷襲,你先藏好你的大尾巴。
浙江在線12月02日訊(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 )這幾日,杭州動物園動物管理科科長江志有點內疚:「因為我救了一隻剛出生的紅嘴藍鵲。」
這句話乍一聽,有點奇怪。
講個2008年全國卷2的高考作文題給你聽,也許就有點理解了——
一天黃昏,一隻幼龜探頭探腦地爬出來。一隻老鷹直衝下來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遊客發現了它,連忙跑過去趕走老鷹,護著小龜爬進大海。好心的遊客走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沙穴裡成群的幼龜以為外界安全,傾巢而出,結果是,老鷹團隊吃飽了……
江志內疚的是,他看起來好像救了這隻小雀,但是他並不知道,窺伺這塊「小鮮肉」的松鼠或野貓會不會餓死:「這是一種生態平衡,我橫插一槓,也許打破了一種平衡。」
紅嘴藍鵲的鳥窩
為什麼要搭在「細胳膊」上
從西面進入杭州動物園的羚羊館,要跨過一條小溪,小溪上架一座木製走廊。抬頭往上看,走廊兩側有不少兩三層樓高的樹木,楓樹、櫟樹等。
三種動物之間的暗戰,就發生在這裡。
櫟樹在木製走廊的南側,兩隻手就可以握樹幹一圈。在它旁邊,就是一些很粗壯的大樹,伸開雙臂都環抱不過來。「細胳膊」櫟樹上一隻大大的鳥窩,一陣風吹過,鳥窩隨風搖蕩,幅度讓人擔心。
「我一開始關注它們,就是因為覺得奇怪——紅嘴藍鵲打算要生一窩寶寶,可它們為什麼要在那『細胳膊』上搭房子,而不選擇粗壯的樹幹?」杭州動物園博士於學偉老師正在研究相關課題,紅嘴藍鵲在西湖邊並不少見,這根「細胳膊」,讓她決定選擇這一家子進行長達數月的觀察和研究。
等待了1個多月,當五六隻小鳥們破殼而出,想要捕獵美食的野生動物們躍躍欲試時,於老師終於找到了原因。
「藍鵲夫妻並不是孤獨戰鬥。為小鳥們放哨的一共有七八位。」這些大鵲們,是小鳥們的叔伯娘舅嗎?不知道。不過,它們真的很盡力。
一天下午,有一隻松鼠想要偷襲,於是,它偷偷摸摸順著樹幹往上爬。可是,櫟樹纖細,松鼠那條灰色的大尾巴怎麼擋也擋不住。爬到半道,被機警的大鵲們發覺,俯衝下來,用尖利的鳥嘴趕走了松鼠。
「如果鳥窩搭在像楓樹那樣粗樹幹的樹上,野貓、松鼠偷偷地就上去了,大鵲們也發現不了。」於學偉說。
藍鵲和小松鼠「共生」
萌萌噠小生靈是為了活下去
野貓也就罷了。看起來萌萌噠的西湖松鼠,竟然那麼兇殘?
於學偉笑了:「紅嘴藍鵲萌不萌?它長大了,也要吃松鼠的。」於學偉研究的課題,就是紅嘴藍鵲與松鼠的共生關係。
共生生物可不是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諧共處,恰恰相反,它們是對方眼中的「大餐」,就像紅嘴藍鵲和松鼠——大鵲吃小松鼠、大松鼠也要吃小鵲。
紅嘴藍鵲的體長在54~65釐米之間。它的嘴、腳是紅色的,頭、頸、喉、胸是黑色的,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下體為白色。尾長呈凸狀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它是大型鴉類,喜歡成群活動,經常成對、成群活動。
現在西湖邊的紅嘴藍鵲越來越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的食物——西湖邊的松鼠越來越多。
其實,青蛙和蛇也是屬於共生關係的哦。在鄂教版第五冊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青蛙和蛇》,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便玩在了一起。小青蛙教小蛇學習跳躍,小蛇教小青蛙學習滑行。分開後,小青蛙滑行著,小蛇跳躍著,各自回家。
青蛙媽媽和蛇媽媽聽說了孩子的玩伴,都驚呆了。文中這麼寫到:「小青蛙?」蛇媽媽張大嘴巴,露出毒牙,「孩子,你的意思是你整天和一隻青蛙呆在一起,卻餓著肚子回來了?難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們家族的習俗?青蛙的味道是很鮮美的。」
野生陸生動物怎麼救助
咱們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動物的世界,我們人類懂得真的很少很少。動物專家說,沒關係,保護它們、不打擾它們就好。
杭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也在杭州動物園內,救護人員經常會接到電話:哪裡有被拋棄的動物、哪裡有受傷的動物……
2012年9月10日晚,一條「從天而降」的泰國鱷魚名震杭城。當時,它就躲在省化工研究所門口,天目山路北面的綠化帶。天目山路是雙向八車道,人類活動密集區域。對峙了3個小時後,終於,把鱷魚送到了動物園。因為它是外來物種,不能放生,所以飼養在了動物園的兩棲爬行動物館。
江志說:「其實,我們的救助一般只是一個護送的過程,像是蛇跑到了居民的家裡,居民的生命受到威脅,我們過去把它抓走或者放歸山林,而不是負責它的生老病死。」
前不久,一位熱心市民打來電話,他在路邊看見了一隻刺蝟,便向救助中心尋求幫助。
江志告訴了他三個解決方法。
第一,不要碰它,因為,當刺蝟在環境中發現某些有氣味的植物時,會將其咀嚼然後吐到自己的刺上,使自己保持當地環境的氣味,以防止被天敵發覺,也使其刺上可能沾染某些毒物,以抵抗攻擊它的敵人。所以,它的刺上可能會攜帶病菌,甚至有毒。
第二,如果周圍有小樹林,就把它趕到小樹林裡,那裡有刺蝟熟悉的生存環境,利於它的存活。
第三,如果前兩點還是行不通,則由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實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