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於農村的「野薑」,大學生靠種植它致富,一年收入十幾萬元

2021-01-11 鄉村記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有自己創業當老闆的想法,也有一些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將自己的想法付諸於行動。農學院畢業的張鵬就是這麼一位大學生,前幾年畢業後開始在家種植起了「野薑」,價格能夠賣到十幾元一斤,比豬肉的價格還要高。通過種植「野薑」,張鵬實現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筆者在去農村的時候就見過它,今天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野薑」。「野薑」學名叫白蘘荷,別名叫做:陽荷、茗荷、陽霍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而且在世界上僅在我國有這種植物。這種植物的營養價值極高,其嫩芽、花軸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質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物質,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醫書中記載食用它還能起到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的作用。這種植物不僅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其根還可以用作藥用,工業上還從它的根中提取芳香油,來用於製造皂用香精,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

正因為這種植物的作用如此之廣,所以往往在市場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這種植物的適應能力極強,易栽易養,很少會有病蟲害發生,日常管理非常簡單,無論是庭院盆栽觀賞還是野外大面積種植,都非常容易培育。這種在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菜,因為它的投入小,收益高,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種植致富首選的野菜,許多大學生也通過培育它走向了自己創業致富的道路。介紹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農村的這種「野薑」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後大家可以經常食用這種野菜來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相關焦點

  • 農村女能人靠養殖獺兔致富,一年收入上百萬
    獺兔飼養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它皮肉兼優,全身是寶。而且養兔投資小、見效快,勞動量不大,是一項非常有潛力的投資項目。今天,小編介紹一位「兔司令」給大家認識,看看她是怎麼靠獺兔發家致富。正是熱愛學習的這個優點,讓杜愛蓮坐在村子裡就能知道最新的種植技術,還能不斷發現新的致富商機。杜愛蓮說:「最初在電視上看的那個科技種植,人家種的地膜玉米產量高,又還成熟早,所以我開始試驗,試驗成功了,所以我開始大面積種植地膜玉米,然後又種地膜西瓜、地膜洋芋,這些東西的產量都大大地提高了。」
  • 農村種植致富好項目:現在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以下4種每畝純收入上...
    農村種植致富好項目:農村現在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以下4種每畝純收入上萬元 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當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市場需求等因素來進行選擇種植項目,在這裡我們主要推薦一些常見的種植種類來供大家參考。
  • 即墨區劉家莊三村:成立合作社 訂單種植貓薄荷一年收入10萬元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春燕「一年中這一茬的畝產量最高,種好了能達到4000多斤,公司回收1元一斤,一畝地一茬的收入就有4000多塊。」看著地裡長勢茂盛的一片綠油油的薄荷,即墨區段泊嵐鎮劉家莊三村種植戶蘆新國高興得合不攏嘴。
  • 農村致富經,在鄉鎮集市上開一家農家大米店鋪,收入萬元不是夢
    農村致富經,在鄉鎮集市上,開一家農家米店鋪,收入萬元不是夢。社會經濟穩定繁榮昌盛,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對於想投身農村創業發展的朋友,可以選擇傳統的種養殖項目發展。面對老年化日益加重與農村青壯年留守比例的縮小,要想在農村集市上經營小本買賣,探索財富之門道。
  • 農民利用土地致富 輕鬆1年賺30萬 種1種農村常見蔬菜 1畝收入2萬
    這給擁有食品生產資源的農民創業致富的好機會!農民朱勇抓住這個機會迅速致富。他用手中的15畝土地種植了農村廣泛種植的紅薯,每年淨利潤達30多萬韓元,廣大農村農民也為了踏上這輛致富快車,在家鄉利用農村的土地賺錢,朱勇大方地公開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和成功方法。周永向我們介紹說,紅薯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少量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因此選擇紅薯葉作為健康蔬菜。
  • 農村幾個致富騙局,千萬別碰!
    農村的「進城潮」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每年都會有大批的農民從農村走進城市,這也和最近幾年糧食價格的低迷,留在農村發展掙不到錢有著很大的關係,對於進城的農民來說,打工成了大多數人的首要選擇,雖然說在城裡打工非常的辛苦,掙得每一分錢都是用汗水換來的,但是好在收入也是比較可觀的,而且有很多進城的農民憑藉著打工掙來的錢在城裡面站穩了腳跟
  • 牛人深山裡養馬蜂,一個蜂包賣3000多元,一年收入20多萬元
    在鄖陽區茶店鎮蔡家嶺村,養蜂人田輝明卻每天「與蜂共舞」,把胡蜂養殖當成致富的新門路,並帶動村民參與養殖,共同走出甜蜜致富路。養胡蜂初見成效,一年收入20多萬元10月15日,在茶店鎮蔡家嶺村,記者見到了胡蜂養殖專業戶田輝明。在他的基地裡,記者看到,1000畝的山溝裡,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胡蜂包,大棚裡也堆放著幾千個大大小小的築蜂箱。
  • 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種植香菇致富奔小康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實習生 姜書建 通訊員 朱紅強)「現在黨的扶貧政策真是好,種香菇政府給補貼,成龍還不時到我菇棚手把手教我,今年種的4000袋香菇至少要收入10000多元。」貧困戶吳成剛見到駐村幹部便高興的說起來。
  • 藥材品種多,價格也很高,選擇種植也許給你帶來致富
    農村是個很好發展種植的地方,因為農村地大物廣,很多有賺錢想法的人,都會經過市場考察,來選擇合適的種植項目,不過現在的種植項目比較多,選擇什麼樣的才比較賺錢呢?想靠種植賺錢,我建議選擇種植藥材,藥材價格高,以下兩種藥材一畝能賺四至六萬元左右,我們一起分談談吧。
  • 農村夫妻包地秧苗種紅薯,一年收入50萬,掙錢模式令人意外
    在農村地區,只要勤勞肯幹,又懂技術,很多人照樣能夠發家致富。在皖北農村,就有一對這樣的農村夫妻,他們從十多年前開始種紅薯,現在已經全面掌握了紅薯的育苗、存儲等技術,一年的純盈利至少在50萬元以上,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
  • 漳縣西藍花成致富「綠寶寶」
    漳縣西藍花成致富「綠寶寶」每日甘肅網9月9日漳縣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何繼強)「今年種了2畝西藍花,1畝能產五千多斤,交給合作社,估計收入一萬多塊錢。還能種一茬菜,一年能收入兩萬多塊錢。過去種菜換油鹽,現在菜成了咱農民致富的『綠寶寶』。」
  • 現在回農村種植10畝砂糖橘,一年能夠掙多少錢?
    砂糖橘曾經讓無數廣西農民致富,很多果農都因此買起了車子蓋上了樓房,大家對於砂糖橘是非常感謝的,要是沒有砂糖橘,想過上這樣的生活還不知道需要多久。雖然現在砂糖橘的價格下來了,可還是有一些朋友想回去種植的,那麼現在回農村種植個10畝可以賺多少錢呢?
  • 「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
    楊佩佩 攝中新網忻州6月24日電 題:「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作者楊佩佩當大多數同齡人在談論潮流、時尚的時候,驢,成為出生於1985年的返鄉大學生楊俠與人交談的高頻字眼。返鄉創業的他紮根鄉村,將曾以耕地為主的驢變為「致富驢」,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 55歲的創業失敗者,想回農村搞養殖,養什麼能一年收入10萬元呢?
    目前對於具備農村背景的創業失敗者,選擇回到農村謀求發展,這也是非常理性的選擇。那麼,一個55歲的創業失敗者,想回到農村搞養殖,養什麼能一年收入10萬元呢?我這裡推薦一些項目,僅供參考調研。市場對羊肉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一個55歲的創業失敗者,想靠養殖一年收入10萬元,養羊比較靠譜,推薦選擇。
  • 有人種植南瓜畝利潤收入上萬元,如何做到的
    目前南瓜在市場上零售價為2元一斤,但在農村有人種植南瓜畝利潤收入上萬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種植南瓜畝收入上萬元有兩種,一是賣瓜,二是賣瓜杈花,分析如下:一、賣南瓜利潤分析南瓜具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比如常吃南瓜能保護胃黏膜、去致癌物、解毒、降血糖、美容養顏等。因此,在市場上很深受人們的喜歡,銷售量也非常大。
  • 農村一種野草,對風溼關節痛有良效,現在品質好的一斤1000元
    紅藤屬於亞熱帶樹種,多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或溪谷疏林及灌木叢中,常攀緣於其它樹上。引種到平原地區常因空氣溼度不足和強光照射而生長受阻,葉片有萎蔫的現象。所以推薦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種植紅藤,可以在花廊、花架旁配植,也可將它攀緣在牆垣。  紅藤,又叫大血藤,是一種藥用價值較高的中草藥,對風溼關節疼痛很有療效,也是非常重要的獸藥原料。
  • 兄弟倆養蛋雞創業致富,雞蛋在沃爾瑪售賣,一年收入過百萬
    1993年,憑著市場的敏銳嗅覺和堅定的信念,頭腦靈活的陳錫佐兄弟倆決定走蛋雞飼養的致富路子。當年春天,陳氏兄弟拿出家中所有積蓄和東借西湊來300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建起了簡易的養殖大棚,購買了600羽雞苗,開始了他們的蛋雞養殖。
  • 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拉車驢」變「致富驢」
    當大多數同齡人在談論潮流、時尚的時候,「驢」成為90後返鄉大學生孫志偉與人交談的高頻字眼。返鄉創業的他紮根鄉村,將曾以拉車為主的毛驢變為創業增收的「致富驢」。  29歲的孫志偉於2011年畢業於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2016年,在昭蘇開獸藥店的孫志偉決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果子溝牧場農業村創業。
  • 下崗工人創業養龜,僅一年時間收入一千多萬
    11年前,鄧德明夫妻雙雙下崗,當時全家的積蓄加上下崗的補償款還不到3萬元人民幣,父母年老,兩個孩子又還在上小學,掙錢養家迫在眉睫。出於無奈,不得不創業養家。鄧德明經過一番市場調查,決定養殖南雄本地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高的黑頸龜。最初,他買了十幾隻龜在以前居住的舊房陽臺上養,同時走村串寨,到農村去收購野生龜轉賣。
  • 一周致富排行20160111
    第十名:沈丘農民趙振華養黃粉蟲致富2013年,沈丘縣周營鄉外出打工青年農民趙振華無意中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養殖黃粉蟲致富的信息,後來他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到黃粉蟲自幼蟲到成蟲渾身都是寶,於是,他就創辦了黃粉蟲養殖場,年均收入20多萬元。圖為2015年12月25日,趙振華在細心查看黃粉蟲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