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石傳說鳳凰年第一個版本外域的灰燼雖然補丁上線很快,僅三十個小時就實裝了,但對於天梯的影響卻不算太大。或者說雖然讓惡魔獵手短暫的從三模式登頂的霸主地位下降了一點,但幾天過去之後,事情好像並沒有什麼轉機,又登頂了。雖然勝率沒有之前那麼誇張了,但登頂就是登頂,勝率多點少點,都無法掩蓋這個事實。
所以這麼一來,第二次削弱補丁就提上議程了,根據設計師的口風,本周內就會上線。除了伊利丹被再被削弱一兩張卡外,這些也在觀察範圍內。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全額分解削弱卡牌的時候又來了,不知道這次大家又囤了幾張卡呢?
不知道為什麼,這次設計師突然提到了加拉克蘇斯大王,作為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第一張英雄卡,本身的其實是很高的。雖然3/15的身材會讓玩家獲得15點上限的血量,有點低,但作為補償,兩費一個66地獄火加一把3/8的武器,已經值回票價了,相比之下那麼點血量也不是太重要。
但既然提到了大王,就不得不提到大王的一生之敵犧牲契約,也不知道哪個天才設計的,犧牲契約可以犧牲惡魔也就算了,為什麼已經變成英雄的大王也會被強制「犧牲」掉?還給對面補了五點血。尤其是有大王的前提下,姐夫必給犧牲契約,簡直不合常理。那怎麼削弱?常規的話是將其加一費或者兩費,或者乾脆把契約退環境,一了百了。至於狂野會怎麼樣,那就聽天由命了!對了,雖然說是「觀察」但一個經典卡出場率還這麼高,本身就非常危險,在這種時候提出了,那基本上就板上釘釘了。
然後是信天翁,一張特別噁心人的單卡,尤其是對於宇宙體系來說,當然對於復活體系來說也挺噁心的。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當你不知道三費曲線帶什麼的時候,就帶上一張信天翁。不過這張卡的削弱對設計師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事情,難道又是加一費?還是把兩張信天翁變成一張?但怎麼選才能有效果,又符合所謂的「風味」這個就不好說了。
至於邪翼蝠這張卡,雖然是最新開發出來,剛成了惡魔獵手專屬成員不久的,但這種通過各種操作可以非常低費打出的中級隨從,在爐石傳說裡到不算少見。其前輩就是通道爬行者,這張曾經「打破削弱時間記錄」的史詩隨從。一開始7/5/5,後來被削弱成了7/2/5依舊有不少玩家使用。
相比之下邪翼蝠雖然可以打出的回合更早,但終究是個3/3,不大夠看。唯一的問題就是伊利丹搶血太快,往往二費就能打掉對面四點血然後免費上一個3/3,這麼一來速度就更快了。所以被削弱也算是意料之中,變成5/3/3就挺合適的;要不4/2/3也可以考慮。
最後一個位於觀察名單的則是凱爾薩斯·逐日者。說實話三環機制在lol很常見,在爐石傳說裡就比較少了。而且就這強度好像也沒厲害到需要削弱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設計師通過後臺分析出了什麼,至少從國服來說,這卡的發揮還算比較一般。
以上就是四張「處於觀察狀態」,隨時可能削弱的標準卡,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犧牲契約跟邪翼蝠是過強了,至於另外兩個也就一般般。不知道如果削弱,你囤了幾張可以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