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半貓半熊」新物種,既像貓又像泰迪熊,難道是雜交?

2020-12-07 騰訊網

不知道為什麼,在安第斯北部地區,許多動物的生存領地都非常狹窄。前幾年剛被科學家發現的小尖吻浣熊的生活區域也是這樣,與同屬的尖吻浣熊就擠在安第斯山脈西側雲霧繚繞的雨林裡,兩者的領地部分重疊

01. 2003年,就已經被發現;2013年,被正式公布為新物種

2013年8月15日,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小尖吻浣熊為新物種。其實,早在10年前,海爾根博士就已經看到它們的標本。據《人與自然》報導,到了2019年,此物種目前增長到700-900隻。

隨著小尖吻浣熊被定義為新物種,浣熊家族多了一個新成員。這個物種的中文學名叫做小尖吻浣熊,拉丁學名是Bassaricyon neblina,英文名為Olinguito,西班牙語意為「小的、可愛的」。

肉食性哺乳動物新種的發現卻不常見。上一個肉食性哺乳動物新種的發現,是在2010年馬達加斯加被發現的。

而對於西半球來說,自1978年在安第斯山地區發現南美山鼬以來,科學家在這裡就再也沒有發現新的肉食性物種了。此次小尖吻浣熊的發現,說明這個世界還有許多秘密尚未解開。

02小尖吻浣熊的身影,早就出現在動物園中,只是被人錯認為是尖吻浣熊

小尖吻浣熊的身影很早就出現在動物園中了,人們一直將它錯認為它體型較大的近親——尖吻浣熊。

1967年,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耳市動物園就收養了這種動物,它是從哥倫比亞西南部的卡利市山區裡捕獲的。

當時人們一直認為它是尖吻浣熊,並不知道它是一個待發現的新物種。

然而,動物園的飼養員發現,這隻「尖吻浣熊」很特別,不與其他尖吻浣熊一起玩耍,也不與別的尖吻浣熊交配。

這隻「尖吻浣熊」死後,研究人員對從野外採集的小尖吻浣熊血液DNA進行分析後,再把結果與那份唯一的DNA樣本進行比對。令他們驚奇的是,兩份DNA竟然完全一樣!

03研究了95%的尖吻浣熊屬動物標本,才確認了小尖吻浣熊,還發現了4個亞種

科學家在厄瓜多Otonga保護區發現了一些同標本類似的生物活動的痕跡,不過它們看上去有點像是浣熊家族的另一物種——蜜熊留下的。後來,他們同當地獵人進行合作,終於成功獵捕到一隻小尖吻浣熊。

之後的幾年裡,研究者們輾轉於厄瓜多和哥倫比亞的山地雨林,研究小尖吻浣熊的行為習性。

研究了世界上95%的尖吻浣熊屬動物標本。這樣,他們不僅確認了小尖吻浣熊同其他尖吻浣熊屬物種之間的進化關係,還發現了小尖吻浣熊的四個亞種。

不過,小尖吻浣熊與尖吻浣熊仍可被視為姐妹種群,大約在三四百萬年前,小尖吻浣熊才脫離尖吻浣熊單獨進化,形成了一個物種。

在安第斯山脈北部地區,小尖吻浣熊進化出四個亞種,分別生活於不同地區,它們的個體大小和毛髮顏色也均不相同,這與它們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很大的相關性。

04長得十分可愛,既像家貓又像泰迪熊,是浣熊家族中最小的成員

小尖吻浣熊長得十分可愛,外表既像家貓又像泰迪熊,Smithsonian研究院開玩笑說,小尖吻浣熊像家貓和泰迪熊的雜交物種。

小尖吻浣熊和尖吻浣熊同屬於浣熊家庭,屬於「姐妹種群」,就像人類和黑猩猩那樣關係密切。

小尖吻浣熊作為浣熊家族中最小的成員,個頭比尖吻浣熊更小,體長30-45釐米,體重600-1100克,平均體重為900克。

長著一對大眼睛,牙齒細長,尾巴卻很短,體毛密集而且很柔軟,渾身是毛茸茸的鐵鏽色。

此外,它的頭骨及耳朵都與尖吻浣熊長得不同。

05經常在樹梢上活動,作為肉食動物,卻以水果與花蜜作為主食

小尖吻浣熊這傢伙喜歡夜晚活動,在樹上待的時間長,經常在樹梢上活動,很少到地面活動,還喜歡獨居。通常都待在安第斯山脈,海拔高1500-2700米的山地雨林冠層中。

行動起來很快,在樹間的彈跳就像猴子一樣敏捷,很難捕捉到它們的身影。

你說奇不奇怪?小尖吻浣熊作為新發現的食肉類哺乳動物,也樂意拿水果、無花果、植物漿汁和花蜜當作美餐,植物在它們的食譜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偶爾也會捕食一些小型哺乳動物來打牙祭,當然蟲子也是其主要的零食。

小尖吻浣熊媽媽,一年只懷孕一胎,每胎只會產下一個幼崽,這隻幼崽整天跟著媽媽,但是很多還是遭到天敵的毒手。

結語

如今,小尖吻浣熊的生態區域比較狹窄,且部分棲息環境正遭受人類過度開發的壓力,剩下的棲息地又將受到持續增長的農田、牧場、森林砍伐及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威脅,估計僅有約40760平方公裡可適合它們生存。此外,這裡也正面臨著城市化以及農作物和毒品植物種植的威脅。如果再不想辦法挽救它們,剛剛發現的新物種就這樣被滅絕,那豈不是我們人類的罪過?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時代、自然與科技、人與自然雜誌、美國國家地理、Wildscreen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發現半貓半熊新物種小型犬浣熊(高清組圖)
    美國科學家發現半貓半熊新物種小型犬浣熊(高清組圖) 2013-08-16 16:53:46 來源:中國日報網 當地時間2013年8月15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科學家發現半貓半熊新物種小型犬浣熊(olinguito)。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既像老鼠又像鹿,如今處在滅絕邊緣
    如果你在野外叢林當中發現了一隻形似老鼠,但四肢卻很是修長的動物,那麼恭喜你成功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鹿。這種小型的鹿類稱之為爪窪鼠鹿,身形和老鼠很是相像,大小也和老鼠差不多,但是四肢卻比老鼠長得多。如果它們蹲坐在草叢上,你可以會以為是老鼠,但是一旦它們站起來,你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這玩意到底是啥,老鼠的四肢啥時候這麼長了,難道是老鼠種類當中的新物種嗎?爪窪鼠鹿的體長一般是42到48釐米,高度一般不會超過50釐米,基本上一些剛出生的鹿類幼崽都會比它還要大隻。不過它們的眼睛倒是繼承了鹿類的特徵,又大又圓,囧囧有神。
  • 10個科學家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一些科學家認為,生物基因改良技術將帶來新的生命的和物種,同時部分專家聲稱這種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基因改良的生物將對地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10無毛雞,真的有無毛雞嗎?是的,並且在很早之前就有了。這種不太漂亮的家禽,其實是雜交的產物。說到無毛雞,這一品種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羽毛,所以才被稱之為無毛雞。
  • 熊貓是熊還是貓?解釋起來有點像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很有道理
    從頭到尾,從身體到外表,小熊貓更像浣熊而不是熊。你可能會問,難道浣熊不是熊嗎?哈哈,我們所理解的熊是很大個的,你看小熊貓和浣熊那麼小,能稱得上我們熟知的「熊」嗎?小熊貓經過對這兩種熊貓的仔細研究,科學家發現這大熊貓和小熊貓居然是近親,它們的身體結構、飲食習慣等生活習性都非常相似
  • 外國貓與猴雜交出『貓猴』?跨物種雜交真成功了?請勿傳謠
    就在國外有好事者突發奇想的,打算把猴子與貓咪進行雜交結合,希望能得到一隻『半貓半猴』的新品種『貓猴』,果然是腦洞大開,貓咪與猴子完全是兩個物種,除了同樣是哺乳動物的相同之處外就沒有任何相似,一個跨物種的雜交,難道真能成功嗎?
  • 動物學家在南美洲發現新物種「小尖吻浣熊」
    原標題:動物學家在南美洲發現新物種「小尖吻浣熊」 圖為小尖吻浣熊資料圖。  據外電報導,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15日宣布,動物學家在南美洲發現一個新的狸類動物,它的外表一半像貓,一半像泰迪熊,科學家將其命名為olinguito(小尖吻浣熊)。這是西半球過去35年首次發現的食肉動物新物種。  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動物學家海根說:「新的發現表明,我們的世界還沒有全部探索,世界的基本奧秘仍未完全揭示出來。」
  • 這隻狗子長得像……貓,這小短腿,難道又是柯基雜交
    最近,一隻名叫Dúi的越南狗子在網上火了,長得有點像狗又有點像貓,還各種蜜汁表情…………實在是太魔性了。據英國《都市報》報導,一隻越南的狗狗Dui,因為長相像只貓並且非常可愛,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起來,網友們稱它為「最有趣的毛毛球」,並一直在猜測它的品種。網友們推測Dui可能是柯基犬和越南苗族狗狗的雜交品種,還有人開玩笑說它可能是一隻柯基犬和一隻英國短毛貓的混血品種。
  • 紐幾內亞歌唱犬,叫聲與眾不同,半馴化犬種性格像貓一樣傲
    紐幾內亞歌唱犬,叫聲與眾不同,半馴化犬種性格像貓一樣傲狗狗大家都很熟悉,作為人類幾千年的夥伴,它們已經是人類世界不可或缺的朋友了,對於它們的叫聲,大家也都很熟悉,以「汪汪」聲為主,夾雜很多嗚咽聲等來表達自己不同的情緒
  • 四川捉到無毛怪獸,樣子像熊又像貓?外國人猜測是「雪人」
    四川捉到無毛怪獸,樣子像熊又像貓?外國人猜測是「雪人」 遊歷世間萬物,體驗美好風光,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在童話故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無毛怪獸或是雪人的存在,當它們出現時,就會搞的這個世界雞犬不寧,那麼大家是否知道?
  • 《京劇貓之腳踏實地》下半部會有哪些新看點?44集不可能全是步宗
    京劇貓第四季已經上映快半年了,居然還有貓民不知道這個消息。在此,大甩鍋再次宣傳:《京劇貓之腳踏實地》已於優酷播出,總共70集。目前播出的是上半部共26集,還有下半部44集待播。璀璨星空出過這麼多動漫,都看過嗎?那麼《京劇貓之腳踏實地》下半部會有哪些新看點呢?
  • 法國發現新物種「貓狐」,科學家抓住它時,這種野貓流淚了
    據法國當地新聞報導,一隻奇怪的貓在法國科西嘉島的偏遠森林中遊蕩,它可能是一個新物種。淚眼婆娑的貓狐據法新社(AFP)的報導,這些貓科動物被當地人稱為「貓狐」(cat-fox),科西嘉島的野生動物林警認為它們可能是新物種,此前從未被野生動物名錄記錄。
  • 十大奇特雜交動物 虎皮貓臉像虎身像貓(組圖)
    虎皮貓虎皮貓  1980年,美國寵物愛好者朱迪-薩金髮現自己的兩隻斑貓擁有非常獨特的斑紋後來,又有培育者引入了孟加拉貓血統,使得虎皮貓外表看起來更具野性,體形更大。如今,虎皮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2.
  • 匈牙利科學家做實驗,意外將兩種瀕危鱘類雜交,竟造出新物種
    據《每日星報》7月20日報導,近日,匈牙利科學家在實驗中意外將兩種瀕危鱘魚雜交,得到一種新的雜交魚類。據悉,這個匈牙利科研團隊在實驗室中將美國匙吻鱘的精子放進了俄羅斯鱘的魚卵附近,意外造出了這種新物種。報導稱,美國匙吻鱘和俄羅斯鱘這兩種鱘魚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 印尼叢林發現新哺乳動物 外形像貓狗狐混血(圖)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orldWildlifeFund,簡稱WWF)的一個環境小組5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公布了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婆羅洲拍攝到的一種奇怪動物的照片,這種動物的外形看上去像貓、狗和狐狸的「混血兒」。
  • 南非發現罕見黑色野貓,科學家卻感到不安:或是家貓的基因汙染
    科學家研究了在亞洲、非洲、歐洲考古現場發現的數百隻貓的遺骸,通過分析這些貓的DNA,發現家貓都是由非洲野貓馴化來的,最初馴化的地點發生在非洲東北部、西亞、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即「新月沃土」。
  • 南非發現罕見黑色野貓,科學家卻感到不安:或是家貓的基因汙染
    非洲野貓與家貓的關係非洲野貓是野貓的一個亞種,毛髮大體上為棕褐色至黃灰色,四肢和尾巴上有黑色條紋,耳朵和腹部呈褐色,眼睛周圍有白色毛髮。非洲野貓主要生活在半沙漠地帶和熱帶草原中,這種毛色有助於它們融入周圍的環境,以躲避捕食者和獵物。
  • 法國貓科新物種?外形看起來像貓和狐狸的混合體
    (圖源:AFP)原標題:法國發現新物種"貓狐"!中國網友:這不是橘貓麼海外網6月21日電近日,法國森林與狩獵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地中海的科西嘉島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像貓和狐狸的混合體。「貓狐」2008年首次在雞圈中「露面」,2016年才被研究人員正式逮住。現在人們希望這個物種能夠正式被鑑定出來。
  • 為什麼有人說是貓在利用人類,難道貓沒有被馴化?科學家有新發現!
    這個墳墓當中他們又發現了什麼呢?和現在的貓相比,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非洲野貓的體型會像比較大一些,花紋的顏色也比較單一,並不會像現在這樣色彩斑斕。讓人感到比較惋惜的一點是,這些非洲野貓的化石都難以被保存下來,所以對貓的進化過程和被人類馴化的歷史,就這樣被埋藏了。
  • 自然界中為何會出現雜交物種,雜交物種有何進化劣勢?
    騾子的出現是人為養殖控制的結果,而自然界中也有一些不同物種之間相互交配的現象。科學家們發現,亞馬遜流域作為人類最大的自然基因庫,很多鳥類之間就出現了「雜交」的現象。雜交產生的物種與自然原始物種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的。一方面,這種行為保證了基因的多樣性,但是有時候這種雜交行為對這些物種而言也有不好的地方。
  • 貴州地洞現神秘物種飛貓:渾身紅色半米長
    圖為洞內發現活體鼠類動物飛貓。從專家展示的圖片上看,飛貓渾身呈紅色。貴州省洞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坡稱,飛貓個頭不小,有著長長的尾巴,身長加上尾巴約半米。  飛貓也被稱為「天使貓」,目前為止還是一個神秘的物種。從20世紀開始,就有不少人發現過這種動物。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動物是介於貓和蝙蝠之間的動物,有可能在某個地方找到它們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