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實力的強悍毋庸置疑。但作為「世界警察」美國也不能只靠軍事威懾,同時他還要憑藉對其他國家的援助,軟硬兼施來加強自己對這些國家的控制。
可令人費解的是每年美國投入很多資金進行對外「援助」,效果卻並不是很明顯,反而令越來越多的國家深陷債務危機。這讓人不禁思考,美國對外「援助」背後究竟有什麼貓膩呢?
帶有「水分」的援助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僅僅在2016年美國對外援助的總額就高達361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美國一年在世界憑空創造出一個中國首富。(當年的中國首富馬化騰個人財富為361億美元)而在這些援助國家名單中伊拉克和阿富汗,分別以53億美元和51億美元佔據第一個第二的位置。
要說這麼多錢砸到水裡也得有個水花了吧,但現實卻並不是這樣。
美國自己的審計監督機構之前發布了美國在伊拉克援助資金的去向和執行情況:報導稱超過10%以上的援助資金被並未被合理使用,而且美國援建的許多建築都沒有實際使用成為了爛尾工程。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的當屬伊拉克的一座造價4千萬美元的監獄,該監獄預計容納3600名囚犯,並且配備了教育和娛樂設施,看起來十分符合「人道主義」與「自由精神」,但這座監獄在還未完成之前就被廢棄了,伊拉克政府之後也不願接下這個爛攤子,所以之後只能撂在那成為了「爛尾樓」。
當然這樣的援助失敗案例在伊拉克還有很多:計劃1億6000萬美元建150座醫院,但最後只建成了6個診所,剩下錢不知所蹤;費盧傑汙水遍布街頭,儘管這裡剛剛建成耗資1億美元的汙水處理系統;2008年多家美國援助伊拉克公司被爆出騙取援助資金的醜聞……試問「水分含量」這麼高的援助怎麼能幫助伊拉克走出困境呢?
披著「自由」外套進行掠奪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打著為中東帶去「自由」的口號開始了一系列援助,但美國人又不是慈善家,燒了這麼多美元總得找個理由拿回來吧。
在2011年,伊拉克向聯合國寫了一封舉報信,揭露美國近些年接管伊拉克石油設施時,貪汙170億美元的資金。這還是伊拉克官方披露的數字,美國在私底下在伊拉克撈的油水只會比這個數字更高。
所謂援助只是一場披著「自由」外套的掠奪。
帶有「私心」的援助並不會讓世界更好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開始積極在全世界宣揚自己的「自由、民主、普選」的價值觀。這也是美國在對外援助時附加的條件。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美國會告訴你只要實行普選政治與個人利益至上的美國模式」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仿佛美國的制度會是一切問題的解藥。
但事實卻是那些被忽悠後實行「自由」制度的國家多年後依然被國內外危機困擾著,無法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