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爭強好勝的本性,決定其唱鬥皆強才能更好生存和繁衍。基於這一點,自己想說的是:好的唱鳥首選是有鬥鳥的底子(啞巴啞喉除外)雀兒,次選要有鳥媒的底子雀兒,此外雀兒長相多好、個子多大也不選。
先說熟鬥鳥的底子:這方面的內容講述在吧貼、百度網頁和養鳥書籍有很多經驗之談,甚至吧友網聊、鳥友面談,論及這方面話題也不少,這些對我們選鳥馴養非常有用,是籠養畫眉的經典。我想說一點畫眉遛鳥的真實感受:群遛時鬥性好的養熟雀兒,發唱似機關槍開火,聲沉宏亮、音調豐富、聲音緊湊、鳴叫時長,未經大場合環境的雀兒心知肚明,實在沒有應對辦法、甚至是承受心理。可能有人問性起鬥雀少唱,我認為是性起鬥雀在眾多場合和時間沒遇高手,不屑唱鬥,一旦碰到高手挑釁,哪怕不能打,也要用鳴唱功夫決勝負。特別是老山毛性旺熟雀,發唱時站槓或蹲籠紋絲不動、頭相高昂、合尾勾槓,可不間斷鳴唱一小時,這種功力和狀態,觀鳥者能不肅然起敬?
再說熟鳥媒的底子:特點是雀兒常在遛鳥各種大場合練唱比對,見鳥不怕恐嚇、甚至有鬥火,時而鳴唱時而爬絲探頭找鳥,叫聲不一定要大,但轉音速度快、聲節連貫緊,雀兒有悠然見南山的放鬆自在心態,給觀賞者開朗愉悅的心境感受。不少養鳥朋友用有鬥性的鳥媒(公)捕畫眉(特別是套捕或籠捕),雖得鳥機率小,但衝堂被捕快的公鳥絕對是好鳥,不用看拿回籠養就是了。
最後說長相:善於唱鬥的好鳥選擇,行家說的很多值得信用,建議初養者採用鬥鳥挑選標準養雀,道理前面已提到,不主張採用一些所謂唱鳥標準:如「唱鳥的眉要白、寬、長」,實踐證明此種雀兒一般唱鬥不過眉稀淡、細緊、短小的雀兒,個人覺得有點誤人子弟了。在此基礎上對鳥長相選擇可以是見仁見智、個人喜好就行,因為正如人群的歌唱家或運動員,他是有社會存在的道理,有人偏喜周董喊唱類這一款歌唱家,多數老年人無語但也接受。
下面說說自己對唱鳥的挑選:
1.生頭雀:雖然眼睛和眼形隨馴養時間會變,但要加大選對的機會,還是首看眼睛和眼形:落山雀剛抓手上近距離強光下,可見瞳外眼白有一輪狀顆粒分布的眼沙必定是好鳥。鳥店或鳥販的雀都裝籠裡一般難察出眼沙顆粒,先不管眼白是何顏色、何底掛何水,就看眼白有無色差變化造成的層次感、膠質感,色深色沉為首選,色淡色淺也可選;如瞳外眼白從眼正面看色澤單一、均勻,如平板玻璃有透明感而無膠質立體感,不管色深色淺,放棄。眼形選擇要不規則橢圓形小眼的,大圓眼眼白差是好動文雀、眼白好是難馴鬥雀,放棄。其次是選敢唱、甚至頂唱的雀兒,鳥店如有眾多畫眉,選擇叫聲多、叫聲大的,如有條件選擇生鳥封籠,置熟鳥旁敢於頻頻頂唱的雀兒必是好鳥。在此基礎上,有頭胸花紋重、爛痣、亂眉、仰頭、雙腳槓上跳等不良品相的,放棄。總之,還是按雀兒性底好、性格穩的要求選擇生頭雀。
2.半生(熟)雀:首先選擇也是看眼,其次是選敢於爭鳴、對唱的,已能流水大唱的較好,這時期雀兒見母要扇翅有性反應,偶見熟公鳥不能豎毛帶帽、聲音打咯,此時選鳥還較難找到唱鬥性強的,聽鳥見鳥敢對唱就不錯。然後特別觀察鳥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好雀一般有受驚靜蹲、異響靜站、好奇偷窺、無事好跳、情舒炫唱等特點,如雀兒對外界反應不強,甚至常時間蹲槓不好跳動應是劣鳥。最後看鳥站跳,站時雙爪釘槓證明鳥力好,唱腔不會弱;鳥跳動時已稍有起落規律、身尾收毛,證明基本適應籠中生活。抓住這幾點選鳥,雀兒不會差。
3.熟雀:首先選擇還是看眼,好雀此時眼睛眼水基本定型,要選擇眼水朦朧、略顯呆滯感,而且眼球突顯、眼皮緊扯的雀兒。其次是選群遛時敢於搶唱、壓唱的,鳴唱時老不服輸,換環境掛鳴照常放膽高唱的較好,見惡雀時有爬絲撲鳥、劈籠、扯衣,或高昂頭嘴候蹲籠門發性表現的最好。然後觀察鳥的行為品性,靜站呆如木雞、眼神凝視,跳動平、緩、穩而且形成運動規律,鳴唱目中無鳥、不輕易受外界幹擾。最後選雀時避免進入輸雀或回籠雀陷井,有時間條件多觀察就會發現,此類劣雀性情不穩甚至怕見熟鳥。另外選擇熟雀唱鳥,一般是老山毛好過齊毛、齊毛好過原毛,原毛好過窩雀。
2.雀頭份量足、頭毛薄至頭稜角分明的唱鳴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