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2020-09-05 百鳥亭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母灰熊帶著幼崽攻擊鷹巢

相關焦點

  • 美國24歲灰熊媽媽誕下一窩四隻幼崽,所有遊客為這一家子讓道
    這隻灰熊是黃石公園的明星著名的「灰熊399」熊媽媽和她的四隻幼崽不管來到哪裡,那個地方都會堵車。由於生活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大提頓國家公園(就在黃石公園隔壁),這位24歲的熊媽媽是野生的最年長的灰熊之一。她至少誕下了22隻小熊。
  • 美國24歲灰熊媽媽誕下一窩四隻幼崽,所有遊客為這一家子讓道
    這隻灰熊是黃石公園的明星著名的「灰熊399」熊媽媽和她的四隻幼崽不管來到哪裡,那個地方都會堵車。由於生活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大提頓國家公園(就在黃石公園隔壁),這位24歲的熊媽媽是野生的最年長的灰熊之一。體重至少達到350磅(約159公斤)的灰熊399仍然在繁殖,儘管她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早在20世紀70年代,黃石公園的灰熊數量就一直低於150隻。如今情況有了很大改變:公園和森林裡有700多隻灰熊在遊蕩。黃石公園最年長的生下幼崽的灰熊紀錄是27歲。
  • 自然近距離:灰熊和黑熊
    兩隻剛出冬眠的幼崽正在看著母親吃草。歷史上,灰熊和黑熊都生活在現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隨著人類在北美地區的發展,灰熊幾乎被趕出了它們以前的活動範圍,但黑熊卻沒有。左邊是一隻灰熊幼崽,右邊是一隻帶有棕色斑紋的黑熊。儘管它們還很年輕,但可以看出這兩種灰熊的一個主要區別:灰熊有一張「盤狀」的臉,從前額到鼻子都是彎曲的;黑熊的側面要平坦得多。辨別黑熊和灰熊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它的臉的形狀,它是否有肩峰,以及它脖子下面是否有一圈毛。如果你碰巧發現了熊的足跡,這個物種可以通過它們腳趾的角度和形狀(以及通常灰熊足跡的更大尺寸)來區分。
  • 眼看虎崽被雄虎咬死,人們卻不能干預,兩年內母虎已失去6隻幼崽
    很快,這隻虎崽的媽媽——一隻名叫貝爾丹達的6歲母虎找到了這隻已經死去的幼崽。它低下頭來,用鼻子推了下幼崽,見幼崽沒有任何反應,立即明白髮生了什麼。它原地徘徊了一下,好像對這隻幼崽進行哀悼,然後急忙帶著剩下的3隻幼崽離開。
  • 眼看虎崽被雄虎咬死,人們卻不能干預,兩年內母虎已失去6隻幼崽
    很快,這隻虎崽的媽媽——一隻名叫貝爾丹達的6歲母虎找到了這隻已經死去的幼崽。它低下頭來,用鼻子推了下幼崽,見幼崽沒有任何反應,立即明白髮生了什麼。它原地徘徊了一下,好像對這隻幼崽進行哀悼,然後急忙帶著剩下的3隻幼崽離開。
  • 獅子攻擊水牛幼崽,不料被水牛打成殘疾,鏡頭記錄獅子的悲劇!
    獅子攻擊水牛幼崽,不料被水牛打成殘疾,鏡頭記錄獅子的悲劇! 它也以眾多當母親的人類一樣,當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險時,不顧一切的與敵人拼命,獅子攻擊水牛幼崽,不料被水牛打成殘疾
  • 太靠近其幼崽,俄海軍一艘橡皮艇被母海象擊沉
    據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導,在一次北極考察中,一艘俄羅斯海軍的橡皮艇因為太靠近母海象的幼崽而被母海象擊沉。由於太接近一隻母海象的幼崽,母海象襲擊了這艘橡皮艇,船員們被迫逃離到別的船隻上。俄羅斯地理學會(Geographical Society)報告稱,這艘船已被擊沉,但俄羅斯國防部在9月18日的報告中沒有提及細節。俄羅斯地理學會的報告稱:「母海象可能是出於對幼崽的擔心才這麼做的。船雖然沉了,但小隊長的明確行動避免了悲劇的發生,所有登陸者都安全到達了岸邊。」
  • 母貓剖腹產後不認幼崽(圖)
    擔心母貓難產 決定剖腹產    昨日10時許,記者來到了貓主人家,母貓「妞妞」剛做完剖腹產手術,顯得有氣無力。7隻小貓崽趴在小窩裡「喵喵」叫。    小戴說:「『妞妞』才一歲,懷孕一個月後還給它做了B超,醫生說懷有四隻小貓。
  • 母蜜獾發現幼崽失蹤,尋找中誤以為是獅子幹的,後知道是花豹偷走
    母蜜獾的幼崽失蹤,尋找中誤以為是獅子幹的平常平頭哥都過著獨立的生活,獨來獨往逍遙自在,但有了崽之後,母蜜獾渾身散發著母性光輝,每天都會叼著還不能獨立的崽四處活動,形影不離。一隻母蜜獾在帶娃去覓食時,放下小幼崽去搗鼓蜂巢,找蜂蜜吃,才沒過多久幼崽就不見了。
  • 進入領地襲擾到幼崽,俄羅斯海軍一艘橡皮艇被海象攻擊後沉沒
    日前俄羅斯北方艦隊一艘橡皮艇就因為太靠近一頭海象幼崽而受到攻擊,一頭母海象竟然將橡皮艇弄沉。 這艘橡皮艇可能無意間襲擾了一頭海象幼崽,結果護子心切的母海象立即就對橡皮艇發動了攻擊,最後艇上的人員落荒而逃,而受到海象攻擊的橡皮艇也沉入了事發海域。雖然事發後俄羅斯國家地理學會稱當時這艘橡皮艇沉入海底,但是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在9月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並沒有提到這件事。
  • 動物中一幕:母胡狼想用老鼠實踐傳授技能,幼崽嘚瑟,可花豹來了
    在食肉動物中,狩獵是它們的本能,但狩獵技能也需從小培養的,所以很多雌性動物會捕捉一些小動物來訓練它們的幼崽。有時,雌性動物捕捉來的獵物,很容易被其它猛獸撿漏,例如這次拍攝到動物中有趣一幕:母胡狼想用老鼠實踐傳授小胡狼技能,小胡狼也是一臉嘚瑟,可轉眼花豹來了,胡狼它們只能拋棄老鼠獵物,迅速逃走。當母胡狼叼著一隻老鼠回來時,躲在草叢中小胡狼非常高興,迅速奔跑出來,既有獵物玩耍,還有食物來源,小胡狼自然一臉嘚瑟。
  • 白隼餵養幼崽觀後感
    今天在頭條看到一個視頻,視頻內容講述了一隻母白隼餵養幼崽的事情他生活在高寒地區,通常在每年5––6月進入繁殖期,母禽體形相對公禽體形小。孵化幼崽後母禽守窩,公禽外出覓食撫育幼崽。視頻中公禽外出覓食經常找不到小兔,大兔體重超出了他的飛行能力範圍帶不回窩中,窩中幼崽因長時間吃不到食物,幼崽被餓的奄奄一息。守窩的母禽看著快要餓死的幼崽,毅然決定自己外出捕食。 在空中翱翔母白隼很快發現獵物,他俯衝直下用利爪抓住體態肥碩的兔子,可兔子太重他帶不回窩中。
  • 母老虎變成戲精:假裝平靜,轉移視線是為了隱藏幼崽
    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連載16:為了保護幼崽,名虎拉克什米的心機算盤!,她安靜的蹲坐在道路中央,攔住了吉普車,還向著車輛後方張望著,帶著她獨有的深色條紋,可是為什麼拉克什米母虎會主動現身?,它們開始喊叫,並且從灌木叢裡爬了出來,去接近攔路母虎拉克什米,拉克什米母虎也不再死盯著車輛,她迎向了3個幼崽,並用力的舔舐它們,她的舌頭把小老虎舔的幾乎站不住腳。
  • 美國最老野生熊媽媽被拍到帶4隻幼崽過馬路
    據鏡報21日報導,「灰熊399」與她的一窩四隻幼崽是黃石公園一道特殊的風景線,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它們的風採。近日當熊媽媽「灰熊399」帶著四隻小熊過馬路時甚至引發了交通癱瘓。這隻24歲的灰熊年齡可以稱之為熊奶奶級別,她是大提頓國家公園裡最老的灰熊之一,即使已經很老了但她仍在繁殖。
  • 加拿大熊媽媽帶幼崽遇汽車 站起來保護幼崽安全通行
    加拿大獵人賈斯汀和父親去森林裡獵鹿的時候碰到了一隻母熊帶著三隻幼崽,熊媽媽徑直走向賈斯汀的汽車,並站起來,它有大約2.4米高,完全擋住了賈斯汀的視線,似乎是要嚇唬他們。直到幼崽們走了過去,熊媽媽才離開,帶著孩子們走了。賈斯汀說他們出於對熊的尊重,離開了這個地方,沒有開槍驚擾它們。來源:環球網
  • 5隻荒漠貓同框出現,母貓帶著幼崽集體外出,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該鏡頭顯示一隻母貓帶著4隻幼崽在戶外活動,根據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畫面十分罕見,這是為什麼呢?第一,荒漠貓自身的生育問題,這個物種的生育率並不高,根據研究一隻雌性荒漠貓一次最多可以誕下6隻小貓,最少只能誕下1隻小貓,由於它們的生存環境中存在許多危險因素,導致幼崽的成活率並不高
  • 5隻荒漠貓同框出現,母貓帶著幼崽集體外出,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該鏡頭顯示一隻母貓帶著4隻幼崽在戶外活動,根據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畫面十分罕見,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荒漠貓,這種野貓的身體一般是棕黃色或者灰色,這與它們的生存環境存在一定的關係。成年荒漠貓的身上長出了濃密的毛髮,這使得它們可以抵禦海拔高達兩千多米的寒冷。和大多數野生動物一樣,荒漠貓是夜行動物,它幾乎只在晚上活動,白天基本在窩裡睡覺。
  • 動物界中的殺嬰行為:為什麼母鬣狗要殺害同族幼崽
    動物界中的殺嬰行為:為什麼母鬣狗要殺害同族幼崽動物世界在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殘忍的地方,在這裡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自然界中的每一個個體為了生存都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殺害全過程鬣狗母親會找到一個獨立的巢穴來進行分娩,幾周後,她就會將幼崽轉移到公共的巢穴當中。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大型的捕食者傷害,因為較小的洞穴它們進不去。但是往往這些殺嬰行為就是在這些公共巢穴中產生的。母鬣狗殺害幼崽的方式和它們供給小獵物的方式是一樣的,非常殘忍。
  • 叢林之王發現小熊在玩耍,母熊急忙趕過來救幼崽,老虎卻掉頭跑了
    小熊玩耍時遇上老虎一隻貪玩的小熊,趁著母熊不注意,自己跑到一片空地上玩耍,在地上打滾,揮舞著四肢,玩得可開心了。可是,它沒注意到山林裡走出來一隻老虎,陽光照射在老虎的身上,虎紋斑駁十分漂亮,威風凜凜。老虎發現了小熊,邁著從容的步伐,朝小熊走過去。老虎一般會採用潛伏偷襲的方式,捕食鹿、羊、野豬等大中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