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媒體,ID:zimeiti-sog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去肯亞做了兩年生意的朋友陳更新
在微信上告訴我,他有時候會感到恍惚
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中國
還是在非洲
在非洲,印有漢字的二手衣服
正在逐漸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一個旅遊博主
在離家一萬多公裡的肯亞
發現自己母校的校服
披在了一個當地大哥的身上
成都七中出來的學生果然都是有出息的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
成都七中在非洲設了分校
不管什麼二手衣服在非洲都好賣
很多廢舊的校服
都在這裡重新被寵溺
如果不是商店的老闆皮膚黑
還真以為他是惠東職中的老師
非洲人第一次看到衣服上印著的漢字
就跟中國人第一次看見
埃及金字塔上的銘文一樣
在非洲大地
這些印有東方神秘符號的衣服
已經悄悄成為當地人衣櫃裡的時尚單品
紅色長褲
搭配金色襯衫背後大大的「命」字
再加上拄著的拐杖
整個氣場就像是
精通五行八卦的算命大師
那些奔赴非洲旅遊的中國人
在街上看到黑人
穿著外賣的T恤衫走過
通常會第一時間打開手機裡的外賣軟體
直到什麼也搜不出來
才恍然大悟
「有一回驅車
經過非洲第二大的基貝拉貧民窟
看見不少身著外賣的非洲哥們。」
在中國,夾帶商業廣告字樣的文化衫
連自己公司的人下班後都想立馬脫掉
但是這些印著
「開業大吉」「全網最低」等標語的衣服
卻因為顏色亮麗
而成為非洲時髦群體眼裡的搶手貨
各種五顏六色的文化衫
為黑色的軀幹增添一道繽紛色彩
「我以為國美
真的將店開到了奈及利亞。」
無論走到哪裡
你總能看見各種中國學生的校服
和中國企業的工裝
中國文化通過印在這些二手衣服上面
在非洲大陸上像角馬一樣遷徙
你可能想不到
就連華佗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
也是被印在衣服上
那些印著中國過時網絡流行語的T恤
直接讓我的朋友陳更新
在空間和時間上同時產生感知錯亂
「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和「做個俗人」等網絡用語
讓他回憶起了自己
殺馬特時期的QQ個性籤名
但對非洲人來說
並不存在這些疼痛記憶
相反,胸前規整的漢字在他們眼裡
意味著時髦
「就連齊魯證券也到非洲設立分部
說明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為什麼中國人老是纏著我?」
每次穿著從二手市場上
淘來的那件藍色的夾克
尼爾走在路上發現
主動跟他合影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
上次有一個還拿著攝像機
一路追著他到了家裡
就為了給他胸前的兩字來個特寫
拍完還塞給他1000肯亞先令
(約等於人民幣58元)
夠他再去二手服裝市場買兩件紅色的
肯亞首都奈洛比東北部的吉空巴市場
不僅是肯亞最大的露天市場
也是整個東非
最大的二手商品的銷售與集散地
整個市場有上千個攤位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件
來自中國的二手衣服在這裡中轉
一件印著「穿越深圳」漢字的T恤
在混雜著英語
和斯瓦希裡語的討價還價聲中
被一位強壯的黑人女性收入囊中
五天後,這件T恤將會出現在
肯亞北部城市洛德瓦爾下面的村子裡
在村子入口的一棵樹下
被一位村民以380肯亞先令賒帳穿走
才暫時結束它的旅行
而兩個月前
這件T恤還在深圳龍華區
某個小區房子的衣櫃裡
它的最先持有者是一位讀初三的學生
這件衣服是在她去年參加一次
社會實踐活動上發的
穿起來有點緊
於是她的媽媽在冬季到來前
將這件衣服連同幾件舊衣服打包好
丟進了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裡
將舊衣服丟進小區的回收箱裡
第二天你就將它們給忘了
但是你的舊衣服卻跟隨全球化的浪潮
開啟了一段秘密旅途
在整個珠三角地區
每天有數萬名二手衣服商販
活躍在各個小區收集衣服
他們就是非洲潮流最前沿的國際買手
由他們收集的二手衣服
會被轉運到中轉站
再交由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貿易公司
這些舊衣物會在貿易公司的手裡
經過一輪篩選
差一點的切碎與棉布混合
做成工業擦機布
好一點的打包裝貨櫃,發往非洲
全國各地大部分的二手衣服都將殊途同歸
在非洲,從中國進口二手衣服
已經是早就公開的秘密
二手衣服在整個非洲都很常見
從加納、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坦尚尼亞
到貝寧、烏幹達和肯亞
在這些國家的二手服裝市場
每天都擠滿了前來淘貨的批發商
只有跟老闆關係好的人
才能在中國貨櫃到達的第一時間
得知消息
衣服成堆地捆成大方塊
在這裡買衣服就跟買巨型福袋一樣
誰也不知道自己抱回去的袋子裡
有什麼款式的衣服
不少攤販會將拿到手的二手服裝
進行清洗、熨燙、裁剪等再加工
再重新流入市場
在國內一斤6毛錢收購的二手衣服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轉運
在非洲露天市場完成了蛻變
一件可以賣上幾十塊錢人民幣不等
很多非洲人根本不會去想
購買二手衣物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關鍵是它們實在是太便宜了
即便是當地的中產階層
也會行跡於二手服裝市場
選購心儀的衣服
在紀錄片《舊衣的秘密》裡
一個當地人坦言:
「二手衣服買回家基本上可以直接穿
而購買傳統服飾
還需要找人專門量身定製
並且價格不菲。」
有數據顯示
中國平均每人每年
會購買10件左右新衣
其中會有3-5件衣服被丟棄
每年被丟棄的衣服約有5000萬噸
而回收率不到10%
2018年,中國是世界第四大
二手服裝出口國
總共有2.8億美元二手服裝出口
其中70%以上銷往了非洲市場
中國人的二手衣服
多數進入了肯亞、安哥拉、奈及利亞
和坦尚尼亞等國家
一件衣服全球跑
催生了一個龐大的產業
包括人力轉運、打包和銷售
這個話題在國內網際網路上
也引起過激烈的討論
很多人質疑:「我們免費捐的的衣服
最後成了一些人倒買倒賣獲利的商品了?」
他們乾脆發誓再也不捐贈衣服了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能理解
畢竟不獲利很難有人去推動做這個事情
廢物能繼續利用也是雙贏的局面
而在國外,很多媒體關注的焦點是
二手衣服對非洲本土紡織業、服裝製造業發展
帶來的打擊和阻礙
來自中國和發達國家的二手廉價衣服
如潮水般湧入市場
淹沒了本地的服裝攤位
使當地的服裝產業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為了保護當地的服裝產業
一些國家已經在嘗試
提高進口二手衣服的關稅
滿大街的中文二手衣服
就是非洲社會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過渡現象
要徹底消滅二手衣服
非洲得先消滅貧窮
不然世界上需要二手衣服的人
永遠會比需要新衣服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