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爾木市放歸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20-12-10 央廣網

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放飛野生動物(央廣網發 馬彩萍 攝)

央廣網格爾木12月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彩萍 馬福軍)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12月7日將救護的兩隻鵟和一隻漁鷗在金魚湖草原內放歸大自然。

放歸當天,記者在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看到,被救助的兩隻鵟和一隻漁鷗精神狀態良好。救護中心飼養員進行了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這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身體狀況具備放歸自然的條件。

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員閆站告訴記者:「這兩年我們救助了不少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今天放歸的這三隻野生動物已經達到回歸自然的標準,體型各方面都達到了,所以我們還是想讓它們回歸大自然。」

野生動物回歸大自然(央廣網發 馬彩萍 攝)

在放歸現場,工作人員依次打開救護箱,將受傷康復的野生動物放出,它們在眾人祝福的中,飛向遠方。

據了解,這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該救護中心近一年內救助的。為了讓放歸的動物能夠較快地適應野外環境,格爾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在金魚湖草原進行放歸。

格爾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湯洪貴說:「救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野生動物健康成長,等達到放歸條件了,就讓它們回歸大自然。」

相關焦點

  • 青海警方救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紅隼和普通鵟
    圖為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正在檢查動物受傷情況。 馬福軍 攝  中新網西寧7月21日電 (孫睿 馬福軍)記者21日從青海省格爾木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日前成功救助了一隻紅隼和一隻普通鵟,這兩種動物均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民警張峰介紹,被救助的紅隼可能是在飛越馬路時被過往車輛撞擊後受傷,路政工作人員在路邊發現並報警救助。
  • 青海格爾木警方成功救助兩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圖為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正在檢查動物受傷情況。 馬福軍 攝圖為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正在檢查動物受傷情況。馬福軍 攝中新網西寧7月21日電 (孫睿 馬福軍)記者21日從青海省格爾木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日前成功救助了一隻紅隼和一隻普通鵟,這兩種動物均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民警張峰介紹,被救助的紅隼可能是在飛越馬路時被過往車輛撞擊後受傷,路政工作人員在路邊發現並報警救助。
  • 成都放歸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活動中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放歸。其中,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成功放歸。(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 ...動物救護中心放歸13隻野生動物,其中有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4月24日,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焦作市林業局舉行「2020年河南省野生動物放歸自然系列活動暨焦作市愛鳥周鳥類放飛活動」。此次放歸13隻野生動物是去年冬今春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和焦作市林業局救護的,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1隻、普通1隻、紅角鴞2隻紅腹錦雞2隻,三有保護動物蒼鷺2隻、普通刺蝟2隻、豆雁1隻、綠頭鴨1隻,4隻黑天鵝。
  •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外放歸紅隼
    當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對近期救護的5隻紅隼進行野外放歸。這5隻紅隼均為市民發現並主動聯繫救護中心進行救助,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精心照顧,目前它們已具備基本野外生存能力,工作人員在放歸後會在放歸點投放食物並定時觀察,確保雛鳥放歸期安全,直到它們完全融入自然環境。 在放歸活動中,有一隻紅隼飛行能力較弱,工作人員決定將其回收,繼續強化訓練。
  • 金華救護2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
    金華救護2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 發布日期: 2014-09-26
  • 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放歸自然
    &nbsp&nbsp&nbsp&nbsp百色新聞網西林9月5日訊(通訊員 王忠祥)近日,記者從西林縣森林公安局獲悉,西林警方在9月2日查獲的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活體已陸續放歸自然。
  •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政務 7月7日,雲臺山景區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近百隻野生動物被放歸自然
  • 成都: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今日放歸自然
    2018年,成都動物園(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野生動物67種,205隻,其中一級6種8隻,二級31種115隻;成都市各野生動物臨時救護機構共計救護野生動物57種121隻;其中一級1種1隻,二級23種59隻。
  • 一位綠會志願者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陸生野生動物部分...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陸生野生動物部分)修訂稿正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草部門以及國家林草局系統內部徵求意見。此稿傳向網絡後,眾多專家、愛好者與志願者們都紛紛表達了自己的修訂意見與想法。
  • 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放歸自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實習生 王鈺博擁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雲臺山景區,迎來一批「新客」——不同種類的斑鳩,三有重點保護動物麻雀,雙眼炯炯有神的縱紋腹小鴞,靜臥著的刺蝟,上竄下跳的松鼠……這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進行環志和疫源疫病監測工作後達到野外放歸條件,重新回到大自然。
  • 青海格爾木破獲盜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案 雪豹被獵殺
    李莎莎 攝中新網西寧4月12日電 (孫睿 李莎莎)青海省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12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經過縝密偵查,格爾木森林公安局日前破獲一起盜殺雪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案,繳獲包括雪豹在內的多具野生動物死體,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
  • 青海警方破獲特大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
    2019年9月,海東市樂都區森林公安局接省森林公安局移送公安部五局相關案件線索後,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案件線索進行核查,經過民警轉戰四川、江蘇、甘肅等多個省份,歷時九個多月,成功偵破王某某特大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 成都放歸救護野生動物 復壯野生動物野外種群試點
    放歸救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4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護區芍藥溝保護站,組織開展了救護野生動物放歸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展示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工作成果,復壯野生動物野外種群試點。同時,提高市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形成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社會氛圍。
  • 小猴撒嬌不願離去 成都今年救護野生動物1132隻放歸46隻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野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據統計,成都市今年共計救護了各類野生動物113種1132隻,其中一級20種170隻,二級57種762隻。  館子吃飯食客刀口救下盤羊  每年春季和秋冬季,成都會集中放歸多隻(頭)當年救護的野生動物。有的是受傷後被人類救下,有的是遷徙途中掉隊,有的則是打擊非法捕獵、販賣野生動物中被救下來的。
  • 41隻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
    本報訊(記者 鄭磊 通訊員 李四信)昨日下午,在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逐一打開救護籠,紅隼、紅角鴞、灰斑鳩、夜鷺……各種被救助的野生動物返回自然。據悉,這是救護站今年第四次放歸,41隻野生動物回到大自然,另外還有一隻信鴿恢復自由。
  • 司機林邊撿到三隻幼鳥,一問原是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7月30日,長春市九臺區的一位公交車司機,在林邊撿到三隻小鳥,對它們進行救助後交給了九臺區林業局。九臺區林業局將它們送到了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經鑑定,這三隻小鳥是燕隼幼鳥,出生約20天。三隻燕隼幼鳥嗷嗷待哺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三隻才出生20多天的小燕隼寶寶正嗷嗷待哺,呆萌可愛的樣子讓人心動。三個絨毛未褪的小傢伙一字排開,按照統一的節奏一同搖晃著腦袋,張著嘴,發出聲聲鳴叫,等待著工作人員餵食。
  • 國家公園示範省青海「雙十條」頂格管理保護野生動植物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青海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2018年《青海脊椎動物種類與分布》最新記錄,該省有野生動物605種,同時也是中國首個承擔雙國家公園(即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省份。 資料圖為紅外相機監測到的金錢豹。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東方草鴞俗稱「猴面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5月6號,在野保工作人員剛接收它的時候,它還只是只幼鳥,因為長期沒有進食,當時體質非常虛弱。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放歸前,野保工作人員給這隻東方草鴞佩戴上了追蹤器,而對於東方草鴞這類喜歡在夜間行動的猛禽,追蹤器的要求更高,要做到僅靠月光發電,並通過衛星跟蹤器的數據,反饋救護的方案以及效果。
  • 5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重回大自然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飛吧,這是屬於你們的天空......」7月31日下午,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對近期救護的5隻紅隼野外放歸。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紅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小的赤褐色隼。雄鳥頭頂及頸背灰色,尾藍灰無橫斑,上體赤褐略具黑色橫斑,下體皮黃而具黑色縱紋。雌鳥體型略大,上體全褐,比雄鳥少赤褐色而多粗橫斑。分布在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國;越冬於東南亞包括菲律賓。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及西北;北方鳥冬季南遷至中國南方包括海南及臺灣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