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2021-01-09 號外飛飛說歷史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

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

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民間對此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喜食腐肉,專挑一些死魚死狗死老鼠進食,更誇張的是,每逢月圓之夜它會出洞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傳說,另外還有一些實際意義,就是黃鱔是一種野生魚類,肉質鮮嫩美味,深得民間百姓的喜愛,所以愛吃黃鱔的人有很多,但是吃黃鱔頭的人卻寥寥無幾。廚師都認為黃鱔的頭部肉很少,不像魚頭的肉多,黃鱔的頭大部分都是骨頭,且味道不好,所以少有人吃。再有就是黃鱔的頭可能累積有毒素,所以少有人吃。

再說這後半句「田螺不吃尾」。吃田螺,最重要的講究有兩點。一是田螺髒,所以得用清水樣三五天,待田螺排除髒東西;二是用剪刀剪掉田螺的尾巴,市場上有專門去尾的機器,快捷方便,就是這個事情比較費勁。田螺的尾部是田螺的排洩物與和內臟聚集地,真的很髒,還含有很多的寄生蟲和細菌,除了對人體不利。

尤其是外來物種福壽螺,吃的時候不僅僅是尾部萬萬不能吃,頭部也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田螺的尾部不僅不衛生,還會有重金屬堆積,這個常識應該平時在夜市愛吃田螺的人都知道。像一些講究的飯館,通常都會用專門的鉗子把田螺尾去掉,還會用清水浸泡一天,煮的乾淨了才會讓人食用,這樣也比較負責任。

大家在吃田螺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或者說用鹽水浸泡也可以讓田螺吐沙和排洩物,還有殺菌的作用。這下喜歡吃田螺的小夥伴們就不用擔心會因為不乾淨的田螺而吃壞肚子了。以上就是關於「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的全部解釋和講究了。

相關焦點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農村老人常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為什麼?
    農村的美食不少,而關於吃美食的講究也不少,其中農村老人常說,吃黃鱔時是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都要剪掉螺尾,這是為什麼呢?黃鱔不吃頭為什麼黃鱔頭不能吃而普通的蝦、魚的頭卻可以吃呢?當然,最重要的是黃鱔頭不乾淨,黃鱔生活的水質非常的差,難免就會有一些汙染,尤其是重金屬汙染,如果時間久了很容易就會沉澱在黃鱔的體內,尤其是黃鱔的頭部,所以頭部就會存在大量的病毒病菌寄生蟲,頭部也含重金屬多,吃了對身體不好,所以就會剔除掉頭部不吃了。所以看市場上殺黃鱔時,都把頭部固定在釘子上,然後用小刀剖開,刮乾淨之後把頭丟掉,只賣鱔段。
  • 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黃鱔也叫鱔魚,長相和蛇相似,也有很多人把它當做蛇。不過,黃鱔的外表雖然可怕,肉質卻十分的鮮美沒有魚刺,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從小大人們就教導我們不要吃黃鱔頭,雖然這個已經成為習慣了,但是還是想知道很多動物的頭都能吃,怎麼黃鱔頭就不能吃了。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
  • 鱔魚不吃頭,螺不吃尾,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有一句俗語叫做鱔魚不吃頭,吃螺不吃尾,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魚頭是一整條魚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很多人也都很喜歡吃魚頭,魚頭也一直是可以單獨用來出售的,例如海鮮中的碟魚頭就是鰈魚的魚頭,雖然我國很少會進口鰈魚的身體,因為鰈魚的身體更適合用來做成刺身,所以碟魚頭更多的都運到了我國,海螺的尾巴為什麼沒人吃的原因你知道嗎?海螺的尾巴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 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啥意思?老話背後有何講究?
    文/青山綠水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啥意思?老話背後有何講究?出身在農村的小編雖久居城市,但還是會時常回想起那農村芬芳的土地,想起小時候那些愉快的生活。小時候在村子裡,總會聽到村裡的老者們講一些稀奇古怪的俗語。而且他們總會說這是他們年輕時候自己親身經歷的。也有的是村裡的祖先們傳給我們的,不聽會吃大虧。因為當時太小也不認識幾個字,有很多話也沒太理解,但是大一點的孩子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話也不是很難理解。
  • 俗語「驢肉香,馬肉臭」,有什麼講究,為啥不能吃馬肉?
    俗語「驢肉香,馬肉臭」,有什麼講究,為啥不能吃馬肉?在農村是有很多的俗語的,大多都是老一輩們的經驗之談,有關於天氣的、關於風水的、關與身體健康的、還有很多的土方法,所以流傳至今的也是很多的,作為老一輩的智慧結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小編要說的一個俗語聽起來是非常有意思的,驢肉香,馬肉臭,為什麼驢肉是香的馬肉是臭的呢?到底有什麼講究?
  • 田螺在什麼季節吃最佳?田螺雖然美味,但要注意區分福壽螺
    田螺在什麼季節吃最佳?田螺雖然美味,但要注意區分福壽螺!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五一勞動節了,天氣也漸漸熱起來了。而在這個時候,農村水田裡有一種野味又可以吃了,那就是田螺。田螺在農村非常常見,魚塘裡、水庫裡、水田邊的小溝裡等有水的地方,一般都能看到田螺。
  • 農村清理池塘,挖出一條3斤重的黃鱔,老人說不能吃有劇毒,放了
    這不,挖機師傅幾挖下去,沒想到挖到一條大大的黃鱔,像蛇一樣,太大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黃鱔,村裡有人一稱,足有三斤多重。村裡幾個年輕人準備拿回去殺來吃了,恰巧旁邊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那裡放牛,被他看到了,這位老人家連忙阻止,說這黃鱔千萬不能吃,有毒,把它放了吧。 黃鱔有毒,這可是頭一回聽說,村裡幾個年輕人說,活了幾十歲,吃了那麼多的黃鱔,沒聽說過黃鱔有毒的。
  • 農村人經常說:蛇吃黃鱔大家死,黃鱔真的有這麼厲害嘛?
    這句話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作為一個農村人,可以說是從小就聽過這句話,這黃鱔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呢?都說蛇的天敵是老鷹,但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即使是在農村,老鷹也並不常見,所以這蛇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小到青蛙雞蛋,大到老鼠,只要是蛇能吞下的,幾乎沒有不吃的,這樣一個小霸王怎麼就不能吃黃鱔了呢?
  • 搞笑:吃雞不要吃頭,吃什麼動物也不能吃頭?腦筋急轉彎
    吃雞不要吃頭,吃什麼動物也不能吃頭?---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雞在取食時會吃一些重金屬食物,這些有害物質積在雞頭等部位。還有,雞頭可能含有抗生素和激素,這些東西不好,這樣,人不要吃雞頭是有道理的。嗯,雞脖子和雞屁股也不要吃。那麼,還有什麼動物的頭不要吃呢?
  • 田螺怎麼吃 田螺的吃法有哪些
    說起田螺,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多數人的記憶中,小時候經常會看到河邊石頭上會有很多的田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田螺怎麼吃、怎麼洗田螺乾淨以及田螺搭配什麼好。一起了解一下吧。田螺怎麼吃炒田螺材料主料:田螺500克,調料:豆豉35克,白皮大蒜15克,鹽4克,紫蘇葉3克,植物油25克。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而這些文化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的有韻味。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 田螺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田螺的常見做法
    原標題:田螺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田螺的常見做法   田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生產品,營養豐富,肉質味道很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田螺也有不少食用禁忌,和許多食物不能一起吃。那麼,田螺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田螺有哪些功效?都有哪些美味的做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什麼講究?老廚師:我只說一遍
    在中國,人們對「吃」是非常講究的,從古至今,我國人民在美食的製作上沒有放鬆過。一道好菜,不僅講究個色香味俱全,還得講究營養均衡才行,這就要求廚師們具有極深的功底才行。關於吃,我國有很多的俗語,比如「民以食為天」啊之類的,但其實,在廚師界還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那就是「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後都會非常不解,這句俗語究竟有什麼講究呢?大家都知道,炒菜是一個技術活,不同的人炒出來的菜,味道都各不相同。就比如說炒雞蛋吧,有人喜歡多加油,有人喜歡多加水,做出來的口感自然就不同。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不過在這裡要給大家提個醒,未來幾個月在農村出門的時候,有三種動物是碰不得的,每年都有不少人因它們受傷。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說的就是不能碰的三種動物,那麼,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很多在小時候都有被蜜蜂蜇傷的經歷,當時被蜇過的部分立馬就會產生紅腫,還伴隨著又疼又癢的感覺。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可網上一直流傳人工養殖的黃鱔是吃避孕藥長大的,且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這一系列的謠言讓不少市民不敢吃黃鱔。因謠傳不少市民不敢吃記者就此事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多數市民表示不太能接受吃黃鱔,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聽到網上謠傳黃鱔吃避孕藥長大;二是因為聽說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
  • 俗語:「冬不吃生魚,夏不食狗肉」,為啥?冬天不能吃魚肉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區域有不同飲食文化,要尊重不同地區民族習俗。俗語:「冬不吃生魚,夏不食狗肉」是我國一些地區的飲食習慣,符合當地風俗。生魚和狗肉是網上爭議很大的兩類食物,喜歡吃的人愛不釋口,不喜歡的人堅決不會食用。
  • 蛇吃黃鱔真的會死嗎?為什麼?
    「蛇吃黃鱔」是一句歇後語,這個歇後語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比長短」,一個是「找死」。比長短很好理解,就是黃鱔與蛇的外觀相似,但是長短不一,而「找死」也比較的簡單,就是說黃鱔死後,身體僵直,整個骨頭無法彎曲造成蛇無法正常的行動,最後只能活活的被「撐死」。那麼,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當然是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你知道田螺不能和什麼一同吃嗎?收藏一下
    田螺是很多人下酒席中必點的一道小吃,特殊是爆炒田螺,滋味實在是鮮味,十分引誘,但是再好吃也要留意了。吃田螺的時候不能和這些食品一同吃,會惹起食品中毒,很多人還不曉得。田螺不能和什麼一同吃 1、田螺和冰成品 田螺本身是寒性的食品,因而吃了田螺之後普通是不建議再吃冰成品的,冰成品進入人體後會降低腸胃的溫度,減弱消化功用,吃多了容易惹起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狀況。
  • 生活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背後有何深層寓意
    文/遐慕生活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背後有何深層寓意隨著溫度的不斷降低,相信大多數北方的小夥伴們都感受到了這來自冬季得森森「惡意」。為什麼筆者會對於下雪這麼「鍾愛」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比起這花花綠綠熱鬧非凡的世界,小編更偏愛這萬籟俱寂的一片雪白。萬物似乎都在這片雪下沉寂起來了,雪花飄飄揚揚的從天空落下,落在了路上行人的臉上,身上,你看,那是天空給我們的「吻」誒。當然了,除了這方面的原因,還有其它的很重要的原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