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啦啦小魔仙,大概是千禧一代當年的最愛。劇中天真率直又粗心大意的人類世界小魔仙美琪,給當年的許多小粉絲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最近,一則有關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離世的消息,驟然引發全網熱議。
很多影迷不相信該消息的真實性,正值25歲青春年華的女孩,怎麼可能說走就走?不幸的是,這條令人心碎的消息很快得到了孫僑潞媽媽的證實。孫媽媽在微博發文中強調,女兒是心梗猝死。
孫僑潞出生於1995年,成名之作為《巴啦啦小魔仙》,扮演主角凌美琪。此劇之後,她處於隱退狀態,鮮有新作。近年來,她活躍於網絡,常透露自己特別不善於自我調節,無法掌控情緒,曾兩次嘗試自我傷害被送院搶救,患有狂躁抑鬱症。
花信之年,本應是女性從心理到生理最美好的時段,卻因心梗而猝死。這個慘痛的事件從一個側面警示我們,情緒與心臟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相關性。那麼,從醫學上,它們的相關性如何?又該怎樣預防呢?
什麼是狂躁抑鬱症?
狂躁抑鬱症簡稱躁鬱症,也稱做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情感性精神病,主要症狀表現為情感的過度高漲或低落,並伴有行為和思維上的障礙。簡而言之,它是一種表現強烈的情緒病。
狂躁抑鬱症患者,在情緒的表達上常常出現對立的兩極分化。狂躁期時,他們表現出情緒高漲、精力旺盛且充滿活力,有時異常開心,但也容易暴怒,常做出不計後果的決定,對睡眠的需求也減少;而抑鬱期時,情緒又異常低落,常傷心哭泣,無法與他人正常交流,充滿負面情緒,睡眠時間變短,甚至自殘或萌發自殺的傾向。
狂躁抑鬱症所帶來的情緒劇烈起伏、睡眠需求減少、連續勞累緊張,是許多疾病,包括心臟疾患的誘發因素。研究表明,狂躁抑鬱症患者心臟病的死亡風險是常人的2倍。
強烈的情緒變化與心梗
我們常說的心梗,即心肌梗死,是一種急性及嚴重的心臟疾病。它是由於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環突然中斷,持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肌損傷和壞死。
心梗多因冠狀動脈疾病所致,潛在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栓,引起冠狀動脈管腔陡然阻塞,血液循環中斷。但是,心肌耗氧量劇增和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能誘發心梗。
強烈的情緒變化、劇烈運動和連續緊張勞累、寒冷刺激、藥物濫用,還有老年人由於便秘而導致的用力緊張,均可能導致心肌耗氧量猛然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大大提高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管理我們情緒的器官並不是心臟,但心臟作為君主之官,記錄著我們所有的情緒變化。當我們驚喜、暴怒、傷心、害怕,或是緊張時,心臟會表現出強烈的跳動、心慌胸悶等,這些都是心臟的應激反應,因為它在努力適應我們的情緒變化。而持續劇烈的情緒起伏,會導致心臟一直處於非正常的應激性反應中,當無法緩解時,就可能誘發心臟健康危機,如心梗等。
順便提一下,劇烈運動和連續緊張勞累對於心臟的傷害同樣不可小覷。資料顯示,健康人在劇烈運動時和運動後的恢復時間裡,發生心梗的可能性要比放鬆時提升6倍;而身體較為虛弱者,心梗發生的可能性將提高35倍或更多。
心梗有哪些症狀表現?
心梗的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胸痛、虛弱、眩暈、嘔吐、大汗、心跳不穩,有會導致昏迷。其中,胸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表現為壓迫、緊束感,有時下頜、頸部、臂膀、背部和腹部也會隨之疼痛,特別是左臂或頸部。不過,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梗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女性較容易出現無症狀的心梗。
預防心梗,情緒要調好
對於心梗,除了從控制其危險因子著手,包括: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適度運動;避免抽菸和酗酒;管理好血壓和血脂;控制糖尿病,避免出現併發症等,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 調節情緒、放鬆精神:過度的情緒波動,不僅有害於心臟,也有損我們的整體健康。遇事心態平和一些,很多眼前的欣喜若狂和肝腸寸斷,放在人生的長河中,或許不值一提。為了健康,好好調整情緒是值得的。
& 避免劇烈運動和連續緊張勞累:雖然很多心靈雞湯會說:「力氣是攢不下來的」,但身體健康不同於力氣。健康是一種儲蓄,它是靠積攢下來的,所以,即使還年輕,工作和運動也應適度。記住,人生是一趟單向的旅程,永遠沒有後悔藥。
& 避免暴露在惡劣的氣候變化中:當氣候變化時,及時做好保暖和防護。
& 了解心梗的症狀表現(見上文),學會識別,以便及時處理。
心梗的急救處理
& 儘快求救;
& 服用阿司匹林阻止血栓繼續形成;
&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緩解胸痛;
& 當心跳、呼吸驟停時要立刻進行心肺復甦,包含早期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