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小鳥的葬禮》是本好教材

2021-01-15 敏西園長

我在二年級時養了蠶寶寶,記得當年放學,校門口幾個婆婆在叫賣蠶寶寶,我看到小小白白肉肉的蠶寶寶可愛極了,爬在綠油油的桑葉上更加顯得可愛,我忍不住用手指輕輕地摸了一下,熱熱地柔柔地,很溫暖的感覺。

我花了5分錢買了2隻蠶寶寶,婆婆用了一個很小的廢紙盒給我裝上,還給了我幾片新鮮的綠色桑葉,叮囑我要每天按時給蠶寶寶餵桑葉,還要清理它們拉的細小的黑色的大便小粒粒。

我回到家沒有給父母說,悄悄地放到臥室寫字檯裡,又給蠶寶寶找了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紙盒子,我記得好像是一個小號的鞋盒子。

躲在臥室偷偷觀看這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還不停地跟它們說:「快吃吧!多吃點」!

婆婆給我的桑葉只吃了2天,我要到哪裡去尋找新鮮的桑葉呢?我詢問媽媽,媽媽說後山坡邊的小溪溝邊上好像有一株。

媽媽問我為什麼突然要找桑葉?還問我幹什麼?我都支支吾吾說是為了上課用。

我在星期天的早上跟媽媽說出去跟小夥伴打豬草,然後伺機好尋找桑樹,「功夫不負有心人」,真的是在後山上一個小溪邊的坎坎上找到了一株很矮小的桑樹。如其說是桑樹,還不如說是桑枝條,很嫩小的小小樹苗,我摘了三片桑樹葉,我想它這麼小,我要慢慢來摘。

這個小桑樹,是我暑假每天都要光顧的,我會給它澆水,因為我的蠶寶寶需要它。

夏天很快就過去了,那一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一天晚上放學回家,我仍然像往常每日一樣,首先走進我的臥室,打開我的書櫃拿出我的蠶寶寶小盒子。

怎麼沒有看見蠶寶寶蠕動呢?「蠶寶寶,快吃呀!我回來了!」還是沒有看到蠶寶寶動,我小心翼翼地用右手的食指輕輕地觸了一下蠶寶寶,冰涼冰涼的,兩個都沒有動。是不是天太冷了,這個時候我實在忍不住了,隱瞞了幾個月的蠶寶寶,我終於拿出來找媽媽:「媽媽,你看我的蠶寶寶怎麼啦?」

媽媽認真看了,用手也摸了摸說:「孩子,蠶寶寶死了」!

「啊,它怎麼死了?」我不敢相信,眼淚忍不住從我臉上一下子滾了出來。媽媽見狀慌了,「娃,別哭,蠶寶寶死了正常,它跟蟲子一樣的,死了就算了,不要傷心。」

記得當年就是媽媽看到我為蠶寶寶的死很傷心,所以媽媽教給我親手去把蠶寶寶挖一個坑埋了。

我記得很清楚,媽媽找了一塊很乾淨的白布,把2個蠶寶寶包著,然後在我們家廁所邊的一塊地邊挖了一個小坑,上面鋪上幾根稻草,把用白布包好的蠶寶寶放進去後,又讓我捧上幾捧泥土蓋上,春天的時候媽媽還在上面撒了花種,每年那個地方的花開得特別豔。

因為媽媽那一次帶我很認真地處理蠶寶寶的「後事」,讓我深深地理解了生命,特別是當我看到《小鳥的葬禮》這個繪本後,讓我又回憶起童年那段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故事。

美國童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和插畫師克裡斯蒂安.魯濱遜聯合創作的圖畫書——《小鳥的葬禮》中,同樣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的美好故事。

我又如饑似渴地認真地看了這個繪本,四個孩子發現小鳥死了,他們也是在地上挖了一個洞,將小鳥埋葬。

他們將暖暖的甜蕨草墊在墳墓底下,再用葡萄葉把小鳥裹起來,放到墳墓裡。然後,他們又在上面鋪了一層蕨草,撒上小小的白色紫羅蘭和黃色的星星花……。

孩子們這麼有儀式感地對待一隻死去的鳥,讓我想起四十年前我對待我的蠶寶寶一樣。孩子們精心地裝飾著小鳥的墓穴,就像為它準備樹上的溫暖巢穴一樣。這就是發自內心地對生命的尊重。

孩子們敬畏生命的態度,讓我很欣賞,也讓我很感動。我真心認為這個繪本值得每一個孩子好好讀一讀。

記得2018年9月3日,新學期開學的第三天,我們當幼兒園園長的全部被教委緊急召集,召開安全會議,原因就是我們所在的城市(實際上就是我們臨近小區的)一名初中女孩,因為媽媽不讓玩手機,就從十幾層的高樓跳下,活生生的生命瞬間都沒了,留下哭天喊地悲痛欲絕的父母。

安全會議的核心就是要多關愛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對孩子進行生命課程的教育,孩子要從小就知道生命的意義,懂得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給孩子的死亡教育首先應當是敬畏生命,尊重死亡,美國備受喜愛的童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寫作、屢獲殊榮的插畫家克裡斯蒂安繪製的《小鳥的葬禮》就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繪本。

如果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生命話題,幼兒園老師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進行生命教育課題,繪本《小鳥的葬禮》是最好的教材。

父母如果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死亡的話題,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上一本《小鳥的葬禮》,一起和孩子共讀,從一隻小鳥開始一段親子對話,這是你帶給孩子最好的第一堂生命教育課。

相關焦點

  • 幫孩子更好地熱愛生命敬畏自然
    近日,一位四川女大學生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失蹤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個花季生命的消逝,讓人痛心,同時也令人反思,正是因為生命教育的缺失,導致青少年心理防線和安全意識日趨薄弱,缺乏對大自然基本的敬畏之心,也讓類似悲劇不斷上演。前不久,中國出版協會在北京書市上發布了「兒童閱讀好書榜——生命教育主題」,同時舉辦了頒獎典禮。
  • 《小鳥的葬禮》:學會面對生命不幸的正確態度,才能更從容地活著
    發現小鳥這件事,讓孩子們充滿了興奮,一種對生命的喜悅。但是,小鳥死亡這件事,又讓孩子們無比的難過,生命消逝的悲傷。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孩子們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給小鳥舉辦一場葬禮。孩子們舉辦葬禮的行為因何而起?源自孩子們對於大人行為的一種模仿。
  • 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感恩生命」教育
    「無語良師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們奉獻的偉大,也教會了我們敬畏生命。」臨床醫學專業2018級4班的胡澤鍇同學在觀看捐獻者故事展後,深受感動。一場儀式就是一場教育。寧波大學醫學院結合醫學專業教育特色,將儀式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活動由「感恩生命系列活動展」「無語良師故事展」參觀活動及「無語良師」紀念活動三個環節組成,從思想、道德、行為上幫助同學們樹立敬畏生命、勇於擔當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紀念活動現場莊嚴肅穆。學生們身穿白大褂,手持黃菊花,肅立默哀,緬懷「無語良師」 不僅是寄託哀思,更是接受心靈上的洗禮。
  • 養寵物是給孩子生命教育的最佳方式
    事實證明:「養寵物」是培養孩子生命意識的最佳方式。   養寵物除了又髒又麻煩,還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那麼,該不該讓孩子養寵物呢?假如寵物死了,要不要告訴孩子?讀了下面的故事以及專家的意見,相信你會有自己的決定。   兔子走了,我們給它舉行個葬禮吧   林女士之前也是堅決反對養寵物的,但經不住女兒的要求,在春節的時候買了只兔子。
  • 大學生頻頻虐狗殺貓背後是生命教育的長期缺失
    感謝您順手點擊文章最下方小廣告這樣您不花錢就可以讓小弟賺幾分錢,感恩!10月11日深夜,大連財經學院一名男生在微信群裡宣稱,自己將所養寵物狗從7樓宿舍扔下摔死,原因是「狗往我床上拉屎」。今年9月,湖北經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一名新生用弓箭射殺流浪貓,校方最終對該生予以退學處理。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違反校規在宿舍裡飼養寵物狗,這本身就是犯錯。因為飼養的寵物狗在床上拉屎,不聽從其他同學、校友的勸說,直接將寵物狗從七樓扔下摔死,完全無視狗的生命尊嚴,缺乏起碼的公德心,這顯然是錯上加錯。
  • 臺灣生命教育的內容
    臺灣生命教育的內容臺灣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鈕則誠  上個世紀末,生命教育在臺灣成為一項教育政策。1997年臺灣教育廳設立「生命教育推廣中心」,出版教師手冊和編印中學六年十二冊教材。2000年8月1日當局宣布成立「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並定次年為「生命教育年」。
  • 江蘇一幼兒園設「死亡課程」,引發生命教育熱議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不要冷漠圍觀,請尊重生命,保持對生命的敬畏
    平常生活中,人們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當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很容易鑽進死胡同,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在這樣的時刻緊急關頭,如果有人能拉一把,如果讓那個深陷死胡同的人感到溫暖,哪怕只是感受到一點點溫暖,激起他對世界上美好的期待,說不定就能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活著,不是才有希望,才有無限可能嗎?
  • 思想周刊·前沿:養出「四代蝸牛」算不算生命教育成功
    科學課鄭老師表示:「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愛就是付出、有責任感、使命感。」甲方在飼養中能培養 對生命的敬畏國內諸多媒體都刊登了小學生養蝸牛的新聞,一天不到,該文章在《中國新聞網》就有高達37萬的閱讀量。愛好動物是小朋友的天性,我們生活周邊養小動物的孩子也大有人在,為啥偏偏養蝸牛的孫同學養出了名堂?很多孩子飼養都是一陣風。
  • 敬畏生命,關愛動物
    此次活動以「敬畏生命,關愛動物」為主題,號召廣大群眾更加珍愛、關心流浪動物。早上9:30分,砼砼志願者們到達青山區的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後立即開始了志願服務活動,大家給狗狗抹藥、為小動物修剪毛髮、幫忙清潔狗舍、陪它們玩耍以及給它們餵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它們的關愛、安撫小動物的情緒。這次活動,志願者們不僅傳播了愛心和溫暖,還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 理解生命,直面死亡,讓「死亡教育」真正走到陽光下
    每當這時,家長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釋,只能閉口不談或含糊其辭。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諱言死亡話題,往往以「不吉利」予以迴避。而近日,江蘇常州一家幼兒園卻反其道而行之,帶著小朋友們為皮球蟲「辦葬禮」,對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場關於死亡的教育,園長稱:「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
  • 「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當孩子虐待動物,是時候進行「生命教育」了
    3、父母沒有進行生命教育其實孩子虐待動物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對其進行生命教育,父母沒有讓孩子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沒有讓孩子認識到動物,其實跟我們人一樣都是一個生命,都是不能夠隨意對待的,要懂得去尊重動物,尊重生命。
  • 感恩節分享:為所擁有的生命而感恩
    生命是人在這個世上存在的根本。一個有生命的人,就是一個在世上活著的人。而若失去了生命,這個人也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們所擁有的生命,是我們需要為之感恩的事。一、為肉身的生命而感恩1、感謝父母生養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人為著自己的生命而感恩的時候,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生養自己的父母。
  • 寧波孩子養蠶忙 養蠶不光是玩 更是體驗一種生命的過程
    原來,小學三年級的教材中有一課是《動物的一生》,很多老師會選擇讓孩子觀察蝸牛、蚯蚓、蠶等小動物。俗語說「立夏三朝開蠶黨」,老師便布置養蠶的「家庭作業」。可是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蠶卵和有足夠的桑葉,這可怎麼辦呢?網店為孩子推出「學生養蠶套餐」觀察動植物是科學課的必修內容,這幾年,很多學校都考慮到學生找材料有難度,在科學材料包裡都備好了。
  • 大學生虐狗殺貓背後是生命教育缺失
    我們仍然要對小動物的生命有起碼的敬畏和尊重,這是人性的底線。10月11日深夜,大連財經學院一名男生在微信群裡宣稱,自己將所養寵物狗從7樓宿舍扔下摔死,原因是「狗往我床上拉屎」。因為飼養的寵物狗在床上便溺,直接將寵物狗從七樓扔下摔死,完全無視狗的生命尊嚴,缺乏起碼的公德心,這顯然是錯上加錯。大中學生虐狗殺貓,直接原因當然是虐狗殺貓的大中學生個人素質不太高,人格不夠健全,甚至心理健康處於病態,才做出了虐狗殺貓的舉動。但從根本上來說,這背後實質上是生命教育、人性教育缺失的一種結果。
  • 臺灣26歲美女作家自殺,是否足夠珍惜生命?——聊聊關於生命教育的...
    近期,朋友圈被26歲的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殺的消息刷屏了,雖然很能理解她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但是我在想她是否只看到了那些經歷過的痛苦,而無法看到生命其他的意義呢?讓我們的孩子看到生命的意義,不妨和孩子一起讀讀以下,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1.《小傷疤》。
  • 感恩生命中相遇的每個人!
    感謝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我們長大,教育我們做人;感謝兄弟姐妹感謝知心愛人伴你左右,不離不棄、矢志不渝;感謝朋友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感恩我們生命中相遇的每個人感謝磨難,造就生命的不屈;感謝經歷,築就精神的堡壘;感謝悲傷,成就心靈的堅強;感謝陽光,明媚靈魂的殿堂;感謝緣分,讓天南地北的你我相遇;感謝有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 世界穿山甲日——拒絕野味,敬畏生命!
    眼前慘痛的教訓還不足以警示我們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嗎?因為所謂的神奇功效,殺害穿山甲時血淋淋的畫面實在令人髮指,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過一張圖:已經被殺害的穿山甲仍縮成一團,只為保護被藏在小腹出剛出生的孩子……類似的畫面還有太多太多,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網上搜索進一步了解。總之,只有一句話,「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不要等到大自然的報復來臨時,再抱頭痛哭!
  • 攜手戰疫 共育三好在行動(13)|珍惜生命 敬畏大自然
    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我們未知的秘密,會有一種生命的秩序,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能力。 有時,大自然風輕雲淡,萬裡長天、舒捲的白雲、歡快流動的小溪、船動水中攬星月、荷風十裡蛙聲傳……美麗的大自然如詩如畫,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