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實事好事 方便居民生活

2021-01-11 新疆新聞網

  辦好實事好事,方便居民生活

  ——記米東區稅務局駐米東南路片區管委會同心社區工作隊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7日電(蔣傑)米東區稅務局駐米東南路片區管委會同心社區工作隊入駐社區以來,始終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把群眾放在心上,爭做百姓的貼心人、暖心人。堅持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愁的工作理念,了解困難訴求,切實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事,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將黨的恩情送到百姓心坎上。

  2018年5月15日,在一次入戶走訪過程中有居民向工作隊反映,社區廣場周邊缺少坐的椅子,他們出門到廣場上散步都是自己帶凳子,很不方便。有些老人甚至是坐在廣場邊上的臺階上,臺階比較涼,對身體不好。

  工作隊隨即根據居民意見,抽出工作經費2萬元購買30套便民休閒椅,於5月25日全部安裝到位,給居民提供落腳休息的地方。

  6月4日,工作隊在福景佳苑小廣場上組織同心社區周一升國旗儀式時發現瓷磚廣場有很多地方凹凸不平,低洼處積了很多雨水。參與升國旗的社區居民向工作隊反映,廣場上的積水在冬天很容易結冰,老人和孩子走在上面很不安全。

  為了給居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休閒娛樂場所,工作隊就廣場修繕問題多次召開討論會,聽取社區幹部、居民的意見,研究制定方案。最終決定由工作隊抽出工作經費10.5萬元,以小廣場現有場地為基礎,鋪設一塊520平米的塑膠場地。

  7月12日,鋪設好的塑膠廣場正式投入使用,很多居民便帶著孩子到廣場上散步。站在軟軟的塑膠場地上,社區居民馬駿笑著說:「以前的瓷磚廣場坑坑窪窪的,孩子在上面玩耍很不安全。現在好了,工作隊鋪設了塑膠場地,孩子們玩耍再也不怕摔了,我們大人只需要坐在便民椅子上看著他們就行。」

  8月21日,家住天化小區的黃桂英老人向工作隊反映,小區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文化娛樂的地方有些少,住在樓上的老人們吃過晚飯後除了出門散步、在家看電視外,沒有其他的去處。

  工作隊把老人的心願記在了隨身攜帶的群眾困難訴求臺帳上,答應老人回到社區後立即研究方案,爭取早日為老人們建個小小的健身廣場。

  9月15日,工作隊協調資金購買的10套健身器材剛剛安裝到位,居民劉竹芳就迫不及待的到上面「熱起了身」,笑著說:「有了健身小廣場,飯後又多了一個去處,工作隊幫助小區居民增添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真是太感謝他們了。」

相關焦點

  • 【辦好民生實事】渝北:一年改造農村廁所2萬戶
    【辦好民生實事】渝北:一年改造農村廁所2萬戶 【辦好民生實事】渝北:一年改造農村廁所2萬戶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辦好民生實事】渝北:一年改造農村廁所2萬戶
  • 人民網首屏推送,點讚棲霞辦好民生實事!
    棲霞全力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網江蘇頻道首屏推送 《民生百事好好辦|南京仙林街道貼心送崗保就業》 點讚棲霞辦好民生實事
  •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讓群眾享受高質量生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題中應有之義。
  • ...陳勇調研民生實事進展情況!今年的50件「民生大事」進展咋樣了?
    陳勇走進日間照料中心,與老人們親切握手,詢問老人們在照料中心的日常生活、感受,並饒有興趣地觀賞了老人自娛自樂的歌唱表演。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太,緊緊握住陳勇的手,連連感謝黨委政府為他們辦了一件大好事。陳勇說,日間照料中心深受老百姓歡迎,政府要加大投入,動員全社會參與,建設更多的日間照料中心,為社區老人提供服務。
  • 聚焦民生實事,智慧警務提效賦能 一站辦好!福田公安分局行政服務...
    聚焦民生實事,智慧警務提效賦能 一站辦好!使用人工智慧受理系統後,群眾辦理業務可通過網上預約,系統直接對接申請信息,自助生成電子申請表格、自動採集電子籤名,融合了群眾評價等系統,群眾只需取號後到窗口核對信息即可完成業務辦理,無需再提供複雜的各類材料複印件,真正實現「一站受理、一窗通辦、一次辦好」。
  • 聽取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及2021年工作建議的匯報
    據重慶日報消息 近日,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26次常務會議,聽取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及2021年工作建議的匯報,安排部署當前經濟運行調度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重點民生實事是我市開展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
  • 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黨建引領,破解了城市道路、老舊小區、城鄉接合部綜合改造工程和改進城市管理中的難題,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品質、形象。」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說。  黨組織建在項目上,破解改造「協調難」  下午臨近下班,隴海馬路街道黨工委會議室內仍一片忙碌。
  • 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都是我們愛做的事
    連日來且末縣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積極活躍在各村(社區)他們竭盡全力 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下面就請跟著小編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01辦好事「使用淨水器能有效減少水中的雜質,有效預防腎結石「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講究健康了,以前我們都喝井水,後來通了自來水,現在工作隊又給我們裝了淨水機,這樣既能保證我們家人的飲水安全,也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此賞美景吃美食,工作隊考慮得真是太周到了。」村民芒力科·阿卜杜熱依木說道。發放儀式結束後,工作隊帶領專業技術人員上門幫村民安裝,並現場示範操作規程,講解注意事項,確保村民安全規範使用。
  • 我們的全村福丨保定市淶源縣橫山嶺村: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早日...
    如今,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通過實施冷水魚養殖項目,修建街道、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村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收入增加了,他們正滿懷欣喜地走向小康生活。橫山嶺村村民合影俯瞰橫山嶺村。俯瞰橫山嶺村冷水魚養殖廠。
  • 2020年民生實事辦得咋樣?江蘇首次開展省政府民生實事評議工作
    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在會上回應,2020年江蘇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到每人每月160元,惠及全省近1100萬城鄉居民。 下一步主要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逐年正常調整,在保基礎上發力。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從2012年起調的,到2020年是連續九年調高。
  • 這些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在「住行」中提升「幸福指數」
    為進一步緩解交通局部擁堵,方便居民出行,持續不斷實施交通緩擁堵項目,楊浦每年都會定期實施一批交通微更新項目,「國和路(長海路-清源環路)增加機動車道」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該實事項目還對工程範圍內車道標線重新劃示,車行道銑刨加罩,增設反光標誌標牌等附屬設施。同步調換自調式防沉降窨井蓋框,更換雨水進水口蓋座,疏通養護雨水管。整個施工過程都做到了避讓交通尖峰時段,做好圍擋、揚塵等文明施工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帶給群眾生活的不適感。
  • 寶雞高新區和諧路社區:社區關愛暖人心 居民感激送錦旗
    6月19日寶雞高新區和諧路社區的居民柏春蘭將一面寫著「和諧社區服務暖心 排憂解難感謝黨恩」的錦旗送到社區,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柏春蘭家在和諧路社區水韻江南小區,兒子在上大學時不幸患上了尿毒症。為了給兒子看病,柏春蘭四處奔波,積勞成疾,兩年前患上了腦梗。從此,柏春蘭家的生活來源只有她微薄的退休工資,母子倆的生活十分艱難。
  • 廣漢市光華學校424名學生生活補助金打卡到帳
    11月30日,廣漢市光華雙語學校2020年秋季困難寄宿生和非寄宿四類學生生活補助金已全部足額上卡並順利打入困難學生銀行帳戶。此次受助學生生活補助金共計231687.50元,惠及初中生280人、小學生144人(其中非寄宿四類學生59人)。
  • 「線上+線下」為居民辦實事
    今天上午,居民劉奶奶給大都會社區工作人員發送微信,預定了中午的飯菜。子女不在身邊,劉奶奶以這樣「在線訂餐」的方式解決了午飯難題。大都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於2016年成立,轄內5個小區常住居民共計3309戶。這是個新型社區、「潮」人社區,居民大部分熟悉網絡,可以熟練地操作微信、支付寶、抖音APP等智能軟體。7月初,該社區工作人員開通「線上+線下」抖音APP連線直播,邀請居民在評論處發布想法、提出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黨的幹部 要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丨大方縣六龍鎮...
    期間,我有一個感觸,那就是作為黨的幹部,只有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才能贏得百姓的認可。還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夏天,一大早我就接到鎮殘聯的電話,說我申請的兩個重殘戶的輪椅和禮品到了。接到電話我開心極了,這兩個輪椅我已經等了太久。哼著歌,開著我那輛小破車到了鎮殘聯,將輪椅及物品裝上,我直奔箐口組陽利海家與李寨組金順榮家而去!這是兩個特殊的重殘戶家庭,因為貧困,生病後沒得到及時醫治,導致終身殘疾。
  • 持續推進老街舊改,為民眾帶來生活新「面貌」~
    塘口老街居民們忍不住誇讚的就是閔行區已經啟動的第三輪舊住房改造項目,目前閔行現有老街26個片區、建築面積27.7萬平米、涉及3118戶居民,很多老街居民在老房子裡住了一輩子,面對房屋年久失修、拎了一輩子馬桶的生活,很多時候也只能無奈地繼續過下去……現在,實事工程讓老百姓真正獲得了實惠,讓生活有了新的奔頭。
  • 昌平社區為天裕小區安裝晾衣架 增加居民生活設施
    為了美綠化小區環境給居民一個舒適整潔的生活,一到晴天就會成為居民晾曬衣物被褥的「天然場地」。這樣的晾曬方式不僅有礙觀瞻,還會給樹木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20年12月11日,昌平社區通過排摸、實地考察,在天裕小區9棟樓前安裝公用晾衣架,給居民帶去了晾衣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