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與科學-陶醫生點評:目前,香港對於內地而言,在疫苗選擇方面仍有明顯的優勢。為了寶寶和家人的健康,去香港接種疫苗可以獲得相當全面的保護,但時間和經濟成本也不得不考慮。我非常希望內地能夠加快疫苗的引進效率,儘早讓內地公眾也能接種上與世界主流接軌的疫苗。
月底,即將帶著娃去接種A肝的第二針,接種完後,他的疫苗本,除了一直缺貨沒打成的手足口疫苗,將接近完美。強迫症的媽媽表示看著這齊刷刷的接種記錄,感覺很爽!
話不多說,先上個圖:
兩年前的4月,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在這個月,我增加了一個角色,媽媽。這個簡單而又偉大的名詞,讓我覺得我必須肩負起這個重任,拿出12萬分的學習熱情,來學習各種育兒知識,以應付日後必須面對的重重關卡,帶著娃一起闖關。
除了母乳,疫苗是我能給予孩子的第一道防護牆,因此,我希望盡我自己所能,將這道防護牆建立成最高級別。於是,我開始了疫苗學習之路。當時的我了解到,除了當時國內的1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尚未上市之外,還有多種疫苗的區別。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去香港接種疫苗成了我的首選。
下面來談談去香港接種疫苗的優勢
1、1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
香港診所推薦的肺炎13價結合疫苗最佳接種間距
該疫苗在大家的翹首企盼下,終於在2017年在我國內地上市了。目前,全球13價只有一個牌子,就是輝瑞公司的Prevenar(沛兒)。
不過,由於我國內地為了能儘快讓13價上市,在針對6月齡以上嬰兒注射第三期臨床試驗尚未結束的情況下,推出了13價,因此,根據說明書,如果在6月齡內尚未完成13價基礎接種的,內地絕大部分社區採取的做法是,不予接種。
雖然,最近看到一些報導,說北京某些私立醫院已經稍微放開了接種年齡,但針對的仍只有12月齡以下的孩子,也就是說,超過12月齡的孩子,仍舊沒法接種。目前,比較優選的能讓12月齡以上的孩子接種到13價的方法,應該也只有奔赴港澳臺了。
很多媽媽問我,那為什麼不能選擇內地的23價多糖疫苗呢?
因為雖然23價的預防的型別多,但是23價是多糖疫苗,多糖疫苗對嬰幼兒無效,對兒童和成人的免疫效果一般,而且防護的時間非常短,只能維持3-5年;而結合疫苗可以用於全人群,免疫效果良好,並且可以維持多年。以下附一張我娃爺爺奶奶接種13價及流感的記錄卡,二老的年齡均為60歲:
2、輪狀病毒疫苗
我國內地輪狀病毒疫苗目前只有一種,為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單價疫苗「羅特威」,接種對象為2月齡至3周歲,接種流程為每年1劑,屬於第一代輪狀病毒疫苗,只在我國內地使用,上市後研究的數量及樣本數量較少,未進行雙盲,隨機分組、對照試驗研究,效果及安全性評估仍待觀察。
而香港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兩種,分別為葛蘭素史克的Rotarix單價疫苗和默沙東的Rotateq 5價疫苗,屬於第二代輪狀病毒疫苗,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接種劑次分別為口服2劑和口服3劑。
理論上,疫苗的價數越高,預防的病毒型別越多,保護效果越好,可是這個規律在輪狀病毒疫苗這裡是例外,根據世衛組織的文件,這兩者在防護效果上,沒有實質性區別。因此,如果選擇去港澳臺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建議優先選擇不折騰的Rotarix。
不過,有一點是要特別強調的,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Rotarix和Rotateq的第一劑接種流程,最晚不可晚於15周齡,而最後一劑最晚接種年齡為8月齡。另外,若其中任何一劑曾接種過Rotateq或不清楚何種疫苗,默認按照三劑接種流程實行。
不折騰的Rotarix
Rotateq
3、流腦疫苗(香港稱為腦膜炎雙球菌結合疫苗)
我國內地的流腦疫苗與國際主流的流腦疫苗的差距,大到有點難堪。
目前我國內地正在使用的流腦疫苗,在國際上已經被淘汰了,全世界大概只剩我國內地還在使用A群多糖流腦疫苗。可是,國際主流的流腦疫苗,國內卻一個都沒有。
香港主要使用的流腦疫苗是ACWY結合疫苗,一個是巴斯德的Menatra,一個是葛蘭素史克的Nimenrix。Menatra的接種流程為9月齡起接種,共兩針;Nimenrix的最新接種流程為2月齡起接種,共3針(在2017年之前的接種流程為1歲起接種)。
基於接種疫苗的最基本原則是早接種早保護,推薦優先選擇Nimenrix的最新接種流程。
遺憾的是,B群流腦疫苗,香港和澳門都還沒有引進。
4、MMRV(香港稱為四痘,也就是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
我國內地尚未引進四痘,關於麻腮風水痘聯合減毒活疫苗的研發尚在進行中。四痘的接種流程為12月齡起接種,共兩劑,間隔大於等於三個月。針對麻腮風和水痘的疫苗接種,我為何選擇香港而非內地呢?
首先,是麻腮風的問題,由於內地接種程序不夠完善,我國內地針對麻腮風的接種流程是8月齡接種一劑麻風,18月齡接種一劑麻腮風,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在於,18月齡才接種腮腺炎,等於讓寶寶冒著感染腮腺炎的風險裸奔了半年;
第二個問題在於,腮腺炎接種一劑是不夠的,如果要額外再接種一劑腮腺炎疫苗,就等於增加了一次疫苗反應的發生概率;
第三個問題是假設性的,假如社區沒有單獨的腮腺炎疫苗可選擇,那麼為了第二劑的腮腺炎,不得不接種麻腮風聯合疫苗,那麼,麻風等於接種了三劑,變相的讓寶寶接受了麻風的強免。
其次,是接種次數的問題,剛剛有提到,為了補足腮腺炎疫苗的劑次,將麻腮風拆分打的方案,咱們按該方案算個簡單的數學題,麻風+麻腮風+水痘+腮腺炎+水痘(水痘的劑次也必須為兩劑)=5劑,而如果接種四痘,僅需2劑。
在不折騰且能減少疫苗反應發生概率的情況下,當然選擇劑次少的。在此也要再次劃重點,水痘疫苗的接種劑次,一針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接種兩針。
5、流感疫苗
2017年年底,2018年年初的冬季流感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這場流感佔了絕大多數的病毒株是yamagata系,目前我國內地的流感疫苗是3價的,包括H1N1、H3N2、victoria系,但獨獨少了yamagata系,而香港的四價流感疫苗裡,則將這四種都包含了。不過,經歷過這次的冬季流感,希望今年我國內地上市的流感疫苗會是四價的。
即便如此,有條件去香港接種疫苗的並不多,僅僅只為一個流感疫苗跑一趟香港也是不現實的,那麼,內地的三價流感,也是必須打的。敲黑板劃重點,流感疫苗每年都必須接種哦!最好的選擇方式是,全家大小一塊接種。
6、六聯疫苗(香港稱為六合一疫苗)
六聯疫苗,是指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流感嗜血桿菌、B肝,相比我國內地的五聯疫苗多了B肝疫苗這一項,目前我國內地也尚未引進上市。
7、宮頸癌疫苗
2017年,2價和4價宮頸癌疫苗終於在我國國內上市了,這是一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遺憾的是在我國內地,2價疫苗批准的接種對象是9-25歲女性,4價疫苗批准的對象是20-45歲女性,男性暫時無法接種。而香港的9價宮頸癌疫苗,不僅預防的型別多,更重要的是,接種對象為9-45歲,男女均可。
家長們在孩子滿9周歲,即可帶孩子去接種宮頸癌疫苗。壞消息是,由於默沙東公司的內部系統問題,目前9價宮頸癌疫苗,全港缺貨(小助手:哈哈哈,醫來er趣公眾號可提前預約)。
8、接種的科學性
眾所周知,我國內地的接種安排非常的保守,比如生理性黃疸、流鼻涕、溼疹等等各種小問題,很多時候都被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列為接種的禁忌,還有,一次性接種的疫苗數量,一般最多不超過兩種,大多數一次僅能接種一種,以及兩種不同疫苗的間隔時間至少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這就導致了每個月都去打針,可是還是照樣排不過來,疫苗的接種遲遲都趕不上進度。
而且,將本可以安排在一起接種的疫苗分開幾次接種,等於變相增加了疫苗反應的發生次數,舉個例子,一次接種三針,就算有發燒等疫苗反應,也只有一次,三針分為三次,那就有三次發生疫苗反應的概率。
而香港,大部分的診所(例如逸苗)都有著先進的接種理念(小助手:香港逸苗診所哦),允許同時接種兩種以上疫苗,這樣可以非常便於疫苗的接種安排。以下如圖,是我家寶寶12月齡時,一次接種四針的圖片,按美國的建議,在一處接種部位間隔2.5釐米接種了兩針。接種完後,有正常的疫苗反應,當天晚上低燒,第二天即恢復正常。
說完去香港接種的優勢之後,咱們來談談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第一、疫苗銜接問題
五聯:在我國內地的五聯疫苗斷貨後,有條件的父母都選擇了帶寶寶到香港接種五聯疫苗。我國內地的五聯疫苗,只有巴斯德公司的,而香港的五合一疫苗,則有兩種,一個是巴斯德公司的,跟內地一樣,另一個是內地沒有引進的,葛蘭素史克公司的。
流腦:由於我國內地的流腦疫苗與國際的流腦疫苗差距太大的原因,一些已經給孩子接種過A群多糖流腦或者A+C流腦結合疫苗的家長,也希望帶孩子去香港接種ACWY結合疫苗。
於是,如何銜接,便成了主要問題。實際上,五聯疫苗這兩個牌子之間是可以無縫銜接的,但是有些診所會拒絕接種不同牌子的五聯;而流腦疫苗,即使之前接種過A群或者A+C,也可以接種一劑ACWY結合疫苗作為加強補充的,同樣的,有些相對保守的診所,會拒絕給有過流腦疫苗接種史的孩子接種ACWY結合疫苗。
因此,在預約時,這些問題一定要問清楚接診護士,以免白跑一趟。以下是我家寶寶接種巴斯德及葛蘭素史克的兩個不同品牌的接種記錄:
第二、選擇診所問題
香港的註冊診所都是靠譜的。香港的私家醫院、大部分的兒科診所,都可以接種疫苗,只要有電話號碼,打過去預約接種時間即可。香港的疫苗接種,分為需要支付醫生診金和無需支付醫生診金。需要支付醫生診金的,疫苗價格相對便宜些,無需支付醫生診金的,疫苗價格就會相應的高些。
如果只打單支疫苗且不需要問診醫生的情況下,可選擇無需支付診金模式;如果需要同時接種多種疫苗及同時順便做兒保的,選擇需要支付診金模式的性價比則會更高一些。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在選擇診所時,診所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疫苗的價格,在人流多租金貴的黃金地段開的診所,價格一定比非中心地段的診所價格要貴上許多。
第三、孩子未來上學的問題
不止一次的有家長問,如果去香港打疫苗,會不會影響到孩子以後上小學?答案是,不會!在香港接種完所有疫苗後,抽空去附近的社區,把疫苗本交給護士,讓護士將本子上的接種記錄登記進系統裡即可。
好了,絮絮叨叨這麼多,總的一句,不管選擇香港還是選擇內地,都要給孩子合理的規劃好疫苗計劃,給孩子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防火牆。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需要答疑解惑,歡迎關注公眾號:醫來er趣。。
(完)
作者:小婷小婷小小婷 寶媽群疫苗達人 醫來er趣育兒達人
聲明:原創作品,首發醫來er趣公眾號,歡迎來公眾號與醫生交流女性健康、備孕和科學育兒,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我們,禁止私自轉載,轉載請聯繫我們。
醫來er趣,長期邀請三甲醫院婦產科、兒科、疫苗、皮膚科、營養科和心理方面的醫生為您做專業的科普課堂和在線答疑。旨在讓女人更健康,懷孕更容易,育兒更加科學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