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90後都以為人父母了,看著孩子哇哇墜地,仿佛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而美食君發現,挑食似乎是每個小朋友都有過的一段經歷,媽媽追著餵飯的場景也是歷歷在目。
更殘忍的是,媽媽永遠不會慣著我們,每天做我們愛吃的那幾道菜,可一旦煮了我們討厭的菜,她定會夾一筷子到我們碗裡,然後再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有時候為了躲避吃媽媽做的飯,偷偷地在自己的座位底下放上一個垃圾桶,或是跟自家的狗狗打好招呼,大人一邊夾,我們一邊扔,一邊投餵狗子。
可長大後,自稱無肉不歡的我們才發現,原來那些曾經被討厭的菜,吃起來真香啊!
1.豬大腸
都說肥腸幹了鍋,那味道絕對比它裝過的內容物香了一千倍。可是這道菜,對於好多小朋友來說是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不管它是乾鍋,紅燒,還是爆炒,只要一想起它作為豬重要的身體機能一部分,就連直視它的勇氣都沒有。
年輕總是不懂事,現在到哪兒吃飯,但凡有肥腸出現就忍不住要嘗嘗,而且越嚼越有勁,越吃越香,而且要多加點辣子才過癮!
2.腦花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大人們就給孩子吃各種補腦產品,除了長得像腦仁般的核桃,腦花也是必不可少呀!用牙籤仔細挑掉腦花上的血絲,將它分成兩半,小火煮熟後加入各種調味料,熱油一破,香味十足。雖然看起來很誘人,可年少無知的我們頭搖得像撥浪鼓,全身都在拒絕。
長大後,飲食觀念可不再那麼保守了。夜宵,大排檔,燒烤,少不了人手一份烤腦花,舀一勺,綿綿的,像豆腐一般細膩嫩滑,絕對是聞著香,吃著更香!
3.香菜
香菜,就像是一個美食魔咒,纏繞了美食君十幾年,原本只要一聞到這味兒就讓人無法呼吸,即便是剁進肉餡裡包成餃子也能感知到它,更別說是赤裸裸地碼在紅燒魚上了,還沒見到,撒腿就跑。
直到上了大學,第一次在酸菜魚裡吃到了久違的香菜,突然發現這玩意兒怪好吃的。後來,和同學一起去吃麻辣燙,火鍋,鐵板豆腐……只要有免費的香菜,就必須大把大把地加,缺少了香菜,這道菜就像是缺少了靈魂!
4.香酥蠶蛹
作為高蛋白的營養品,這道香酥蠶蛹卻是人人稱讚的美味下酒菜。雖然常吃蠶蛹有不少好處,尤其是對於女性,可當你看見那些橢圓形的,軟軟的,由嫩黃色逐漸轉變為黃色,黃褐色的,表皮一層層皺起的蟲子時,恐懼早已把胃和腦子裝滿了!
長大後為了保養,閉著眼睛嘗試吃了一個,鮮鹹酥脆,嚼起來特別香,一吃就停不下來,還被老媽臭罵一頓:「吃這麼多,小心補過頭啦!」
來一趟人間不吃這不吃那的,太不值得了。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小時候巨討厭,但現在怎麼吃都香的人間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