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中脈養生術

2021-01-11 遵生養命

道家中脈養生術,源於《黃帝內經》的養生哲學思想,起於道家內丹養生流派,集儒、釋、道、醫各家養生之精華,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為出發點,是回春術、長壽術,是傳統中醫養生的組成部分,是中華養生文化的寶貴遺產。

世界著名生物遺傳學家牛滿江博士,因工作繁忙導致身心狀況日衰,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於1979年(67歲)在北京向華山派道長邊治中修學中國道家養生長壽術,短時間即恢復健康,享年95歲。他曾說:「我學練這種功法四年,受益匪淺,真誠地希望此術能在世界開花,使全人類受益。」

清代道家北宗龍門派十一代傳人閔小艮創立「中黃直透法」(即中脈養生術),簡化了修習程序,受到修學者好評。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中被譽為「仙家頓法」。書中說:「道家中黃直透法,……即是一竅通時竅竅通,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之意,仙家頓法是也。功夫到虛極靜篤時,精自然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至於通三關,運河車種種作用,乃是仙家漸法,一步一步地走去,由小而大,由淺入深,結果是一樣的。」該書對創始人評價很高:「閔小艮乃名宦子弟,博覽群書,研究性理,悟盡性致命之學,得太上真傳,貫徹性命雙修之奧。父歿後,棄官棲真於金蓋山,力闢旁門,啟三教同修方便法派,為北宗仙真。著作頗多,修士奉為金科玉律。」

我與道家養生術的情緣,可以追溯到1960年。1957年,我從中央機關調到漢陽縣委會,當時年輕氣盛,忘乎所以。由于堅持原則,使主要負責人受到湖北省委通報批評和武漢市委的大會批評。從此即無寧日,打擊報復接踵而來。被整得暈頭轉向,嚴重失眠。於是在1960年到武漢協和醫院住院治療,恰逢該院組織專班,中西醫結合氣功、太極拳,治療神經衰弱、失眠。我從中學會了道家「小周天」功法,治好了失眠症。從此與道家養生術結下不解之緣。

1985年我退到二線,成了「閒」人。為了祛病健身,自修「中黃直透法」。此法簡明快捷,適合自學,伴隨「未老先衰」的我,走向了全面康復的幸福之路,終生受益,形同再造。在自修過程中,我吸收了一些對通中脈有益的方法,並且只求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益智開慧,提高生命質量, 不追求超出自身能力以外的或傳說中的奇效,正如道家所云:「只可無心得,不可有心求」,功到自然成。

通過對道家養生術的研究和自修,我認為,古人所修的中脈養生術,對於現代人來說雖然有些玄虛和繁瑣,但其中所蘊含的深邃的養生道理卻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的,不妨取其簡明易行和安全基礎的方法,結合現代科學的保健技術,合而用之,必能起到祛病健身之良效。

中脈養生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中脈養生術在修習過程中,把呼吸養生、靜坐養生、運動養生和能量養生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祛病健身、益智開慧等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其修習程序簡單來說,是以呼吸練習、入靜練習為手段,以練氣為核心:採氣、鍊氣、養氣、行氣;行氣路線和養生重點是中脈和三個丹田及百會、會陰穴。其原理是:通過呼吸訓練使呼吸勻調輕舒,使心神安靜,心息合一,「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則真氣得以運化,精神得以充養,氣脈(尤其是中脈)得以暢通,則身體自然得以強健。

修習中脈養生術,在練習呼吸、入靜等諸法時,切勿起追求之心,處處不可勉強、用力、勞累,須自然、輕柔、舒適,對任何感受和境界都不要貪執、理會,要「勿忘勿助」、「來之不拒,去之不留」,一心修習,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終能有所收益。

應注意的是,現代人由於受時間、精力、環境等的限制,在修習中脈養生術時不可追求通氣脈(包括中脈),只能以祛病健身為目的,以自身的輕鬆、舒適、安逸為尺度,不可盲目追求所謂的高級境界。通過中脈養生術基礎功的習練,一樣可以使人體經脈暢通,取得良好的養生效果。另外,習練者應有專家指點,或徵求醫生的意見,重症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更應謹慎從事。

1、養氣是核心

中醫注重氣、血、陰、陽的變化和調理,氣是核心。中醫學說,無氣不成書。歷代養生家和醫家都重視氣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藥王孫思邈說:「善養攝者,須知調氣焉。」明朝名醫張景嶽說:「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又說:「人生之氣當以補陽為主,難得而易失者唯陽,既失難復者亦唯陽。」

「氣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黃帝內經?靈樞》)。也就是說,氣要像流水一樣,在全身周流不息,不可有所阻滯。葛洪說:「長生之道在於行氣。」通過「行氣」使全身氣路(經脈)暢通,內氣在脈內循環往復,連綿不斷,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

中脈養生術亦以氣為核心,這個氣包括外氣和內氣(即呼吸之氣和先天元氣、真氣)。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維持著人的各種生理活動和生命力。而對氣的修煉則包括:採氣、鍊氣、養氣、行氣;並且隨著功力的加深逐漸做到「積氣生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使人身三寶精氣神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關於氣的學說,與正在興起的「能量醫學」原理不謀而合。「能量醫學」所說的能量,就是氣。現代科學認為:「氣」是能量、動力、生物電。是一切生命活動之源。有科學家稱之為「有感情,可以利用意識控制的能源」。通過中脈養生可以達到培養和諧調能量的目的。

2、中脈是樞紐

氣的運行則是以人體氣脈為通道的,而中脈則是人體諸脈的中樞,「中脈通則百脈通」。中脈有三個最關鍵的穴位: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在大腦中心部位,稱泥丸宮,在腦垂體、下丘腦和松果體之間,是人體調控中心——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之所在。中丹田在兩乳之間羶中穴以內,心上肺下,在胸腺和脊骨脊髓之間,是氣血循環和免疫調節中心。下丹田在肚臍以內,腹部中心。這個部位有胰腺、腎上腺和精囊腺等重要內分泌腺體;在肝、脾、腸、胃和雙腎之間。

中脈是人體能量的大本營。中脈和丹田相當於人體的變電站和蓄電池。科學實驗證實:「中脈是人體生物電磁運動的軌跡,是一條具有電荷運動的導體」。中脈起於會陰,經三個丹田到百會。中脈兩極的會陰穴是陰脈之會,百會穴是陽脈之會,輻射全身。所以中脈通百脈皆通。中脈兩極相當於人體的天線和地線,在一定條件下,人體與天地能量可以交融,攝取天地之正氣。黃帝曰:「人與天地相參也。」就包含這個意思。

無獨有偶,風行世界的印度瑜伽術亦強調中脈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把修煉重點放在中脈上。瑜伽所說的「眉間輪」就是上丹田,心輪即中丹田,臍輪即下丹田,再加上中脈兩極「海底輪」(會陰)和頂輪(百會),形成了中脈五個能量中樞。而瑜伽術也是把調整呼吸和入靜作為修習的基礎,以促進人體氣脈的暢通,從而達到強健身心之目的。可見,瑜伽士和道家修習者對於健身的認識是一致的,先進的健身方法沒有國界。

中醫養生思想認為,經絡氣脈暢通,精氣充足,人體就會健康,反之則會百病叢生,故其以用藥、針灸等為手段,濡養人體精氣,調達人體氣脈,從而起到祛病健身之目的。中脈養生亦是如此,只不過此法更強調中脈的暢達。

3 .呼吸養生法

呼吸是養生之本,一呼一吸關聯著生命質量。老子曰:「人命在呼吸之間。」呼吸的重要性無與倫比。

肺是唯一可以自主調節頻率、進行功能鍛鍊的內臟器官。呼吸養生就是要在大腦的調控下,進行有規律的深呼吸鍛鍊,改善肺功能,祛病健身。可是多數人都沒把呼吸當一回事,沒有利用好這種得天獨厚的功能。一般人均為自然呼吸,由自律神經調節,大部分肺泡不張開,使肺活量逐漸縮小。科學研究發現:許多人由於呼吸方式不良,肺的功能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的三分一,因而造成肺功能減退。由於氧氣和能量吸入不足,二氧化碳排除未盡,許多疾病也由此產生。

呼吸的氣體交換是在肺泡中完成的。正常人約有肺泡五億個左右,如能充分發揮這些肺泡的作用,重建肺功能,就可大大提高健康水平。這就需要我們提高呼吸質量。

呼吸具有吸氧、攝能、排毒等多種功能。是生命能量的傳遞工具,是宇宙能量和人體能量交融的橋梁。深呼吸可提高攝能效果,加速排出毒素。

(1)深呼吸可以改善肺功能,擴大肺活量。重建已退化的吸呼功能。使人體各種組織細胞得到充足的氧氣和負離子,煥發生機。很多慢性病與供氧不足有關,通過深呼吸,提高血氧含量,可收到「氣到病除」之效。深而有規律的呼吸是長壽的關鍵。

(2)深呼吸是唯一可使內臟與心理連動的方法。在橫隔膜升降和胸腹一張一弛之間,五臟六腑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這是人體健康的源動力。

(3)全神貫注於呼吸之間,可以排除雜念,快速入靜,實現「後天」向「先天」轉化。

我採用了五種深呼吸養生方法:

(1)腹式呼吸,簡稱正呼吸。意守下丹田,吸氣時提肛鼓腹,呼氣時小腹癟下去,使內氣在肚臍和命門之間運行。可以改善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力。

(2)胸腹式呼吸,正呼吸與逆呼吸相結合。吸氣時腹部胸部鼓起,隨即提肛收腹,使氣聚中丹田;呼氣時鼓腹,氣沉下丹田。下丹田與中丹田同修。

(3)逆腹式呼吸,簡稱逆呼吸。意守上丹田。這是後天向先天過渡之法。吸氣時收腹提肛,胸部鼓起,內氣從會陰生發,經下丹田、中丹田至上丹田,抵百會。同時開放百會、印堂、會陰穴,採宇宙之氣;呼氣時,腹部鼓起,氣沉下丹田。內氣在中脈循環往復,連綿不斷。貫通中脈。三田同修,內氣外氣兼修。

(4)屏閉呼吸,又稱全呼吸。即三吸一呼。也可以四吸五吸,使肺泡全部張開,擴大肺活量,快速改善肺功能。每次吸氣後閉氣二秒鐘,吸到不能再吸時再呼出去。也可作行功修煉。前三步吸,第四步屏息,第五步呼。還可與前三種呼吸法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此法可增強體質,具有防癌作用。閉氣切忌用力,重症心、肺病患者不宜。

(5)體呼吸。全身處處通氣路,全身穴道和皮膚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這是先天具有的功能。「皮膚的吸氣量約佔總量的百分之一」,但它「吸入的負離子卻佔到負離子吸入總量的百分之八十」(《一切與呼吸有關》)。負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可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在進行呼吸修煉時,強化體呼吸,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各種呼吸方法各有所長,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法無定法」,可靈活運用,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深呼吸養生法在練習時須用意不用力,不可勉強、用力和造作,宜自然形成深呼吸,若有勞乏之感當停止練習,轉入平常呼吸。重症疾病、肺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練習深呼吸,可採用自然呼吸。

4.入靜養生法

靜修是儒釋道各家都注重的養生方法。黃帝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在清靜虛無狀態下,才能獲得充足的真氣,從而祛病健身。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致虛極,守靜篤」為修道根本。儒家主張:「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靜能生智。自古以來的養生家,都強調要在靜字上做功夫。

靜修是思想意識修煉。德國醫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有三個層次:常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常意識是後天知識形成的意識,潛意識是大腦的潛在功能,在靜態中常意識被抑制,潛意識顯現,可以激發靈感。無意識即清靜無為,可以開發先天智慧。在中脈養生中,要抑制常意識,啟動潛意識,開發無意識。「抑制」是為了「開發」。

中脈養生的關鍵是入靜。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要排除雜念,保持良好心態,逐步進入靜態。養生家稱為有為法(即帶意念)。張伯端曰:「始於有為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但見無為為要妙,豈知有為是根基」(《悟真篇》)。也就是說要從有為入手,才能逐漸進入清靜無為的境界。通中脈必須以「先天」之氣,而後天之氣向先天轉化的辦法就是在「虛寂」二字上做功夫,「先天一氣從虛無中來」。

靜修可以使呼吸功能得到升華,可多吸氧、多採能,培養體內能量,進入到先天境界,進而通暢全身氣路。

靜修的高級境界,是清靜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規律,進一步開發潛能,做到「無為即無不為」。從而建立良好的健康保障機制和功能開發機制。

5.運動養生法

中脈養生術是靜修之法。但必須動靜相兼,動中求靜。有氧運動是最合適的運動。

人們在運動中,往往只注重形體,而忽略內臟。然而,只有內臟健康,才是真健康。中脈養生通過深呼吸帶動內臟運動,結合脊柱運動,可改善各種生理功能。

脊柱與中脈相聯,是人體健康的主宰,是人體信息傳遞通道。如果脊椎扭曲、變形移位,將壓迫神經,使信息傳遞受阻,從而使相關部位產生病變。脊髓還具有造血和產生免疫細胞的功能。所以,保持脊柱健康非常重要。脊柱運動是以脊柱為軸心帶動全身的橫向運動,使人體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等各系統都得到適當的鍛鍊。適當的脊柱運動和按摩,可以激發脊椎的自愈能力,使脊椎恢復自然平衡,有利於中脈的暢通。運動方法如下:

(1)俯仰法:上半身向前彎曲,前俯後仰。

(2)左右轉脊法:以脊柱為軸心,左右旋轉,腳板不動,面部轉180°。

(3)全身轉抖法:兩腳不動,全身邊抖邊轉,向左右各轉90°。

(4)頸腰旋轉法:此法有「坐轉乾坤」、「晃海」之稱。雙腿自然盤坐,上半身作360°旋轉。此法旋轉幅度大,是一種以脊椎為軸心的全身運動,對頭部、頸部和腰部病變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對內臟也有很好的按摩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以上各法要求配合呼吸緩慢均勻地進行,使脊椎運轉靈活。同時寓靜於動,使大腦得到休息和調理。

6.能量養生法

近年來,能量醫學正在悄然興起。能量醫學所說的能量,對人體而言就是中醫及養生家所說的「氣」。

人體猶如一臺高度精密的自動化生物儀器,具有自主調節和修復功能,如同計算機和各種物理儀器一樣,生命活動也需要能源,這個能源就是「氣」,即生物電。能量充足才能正常運轉,能量不足就會出現故障,能量衰竭就停止運轉,生命也就終止了。

人體大約由60兆個細胞組成。細胞是人體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缺氧或能量不足,就不能正常運作。細胞則是由更小的陰陽電子結合調和而成。人體是能量的綜合體。美國醫學家沙飛加博士在他的著作《突破創造力》一書中說,人類本身是各種能量的綜合體,包括物理能量、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這與中脈養生術中的精、氣、神學說不謀而合。精氣神分別控制著這三種能量。能量養生法如下:

(1)充分吸收宇宙能量。

宇宙中富含各種能量物質,為一切生物生長、發育和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其中包括人體必須的帶電子的空氣原子。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要充分利用呼吸功能,合理吸收氧氣和負離子等空氣能量(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離子和氧氣富集之地採氣),與宇宙交流,實現天人合一。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故在清靜無為的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體。

負離子是空氣中的重要能源,對人體健康特別重要。不僅可以補充能量,提高細胞活力,還能清除食物在氧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自由基。世界各地長壽村的共同特點就是空氣負離子含量高。

(2)理療和按摩。

對中脈相關穴位、部位進行理療和按摩,可起到補充人體能量、疏通經脈等保健作用。理療儀器作用於人體,可產生「共振效應」、「熱效應」、「磁效應」和「脈衝效應」,為人體充電、充磁、補充能量。中脈相關穴位、部位包括:

上丹田:從大椎到玉枕(頸部),從玉枕經百會到印堂(頭部)。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防治頭暈頭痛(應避開雙眼)。

中丹田:羶中和夾脊穴及以上區域,是免疫中樞和氣血調控中心。可以增強免疫力、改善氣血循環(應避開心臟)。

下丹田:神闕和命門周圍。可以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洩功能,提升免疫力。

會陰前後:可以防治前列腺疾病,改善性功能(高熱影響精子生成,要生育者不宜)。

我每天清晨堅持理療、按摩一小時左右,效果良好。

相關焦點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在對易經思想的認同上,儒家更側重於「體」(宇宙起源)的一面,道家則更側重於「用」(陰陽八卦)的一面,因而道家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更大。在武術史上與外家拳「雙峰並峙」的內家拳,其拳理即主要來自《易經》與道家思想,而內家拳又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拳種。
  • 中脈科技:5大元素締造中脈生態家
    中脈科技的戰略——中脈「生態家」,以「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的環境為依託,以創建生態家庭為切入口,陸續研發、推出包括中脈唯食幫生態廚具、中脈生態能量睡眠系統、中脈頤芯能量水系列、中脈頤淨空氣淨化器系列、中脈有樂營養品等一系列涵蓋人類「吃、喝、穿、睡、用」的生態健康產品,從生活方方面面全方位的滿足了現代家庭的養生需求。
  • 中脈科技:冬季睡眠更重要,中脈為帶來健康睡眠用心了
    中脈科技健康專家表示,特別是在秋冬,想要充足睡眠,「床」它絕對是個好東西!那麼怎樣擁有一個健康好睡眠呢?一起來看看中脈科技推出的中脈生態能量睡眠系統,你就知道什麼才是「愛睡」一族的最愛了。   所以,中脈科技健康專家們早就研發推出了中脈生態能量睡系統,上市多年來可謂是消費者赤手可熱的產品!
  • 『南懷瑾』:嚴格說來,打通「中脈」也只是入道基礎的真正穩固而已!
    必須修此,始能引燃拙火而恢復了生命能,如道家所說返老還童。但卻不能犯淫,如雙修有欲,漏了精則犯大戒。嗨!太難了,較任何修法都難,在人生最嚴重的愛欲上施為而不準犯淫漏精,真如火中取蓮!然何以必要如此?因紅白菩提破損之破漏之身,靈能燃不起,但並未毀壞,只是更沉睡更墮落,必須借陽火點燃三昧真火才行。
  • 中脈科技:治頸椎疼痛省時又省心的方法!
    如果同時出現上述幾類症狀,中脈科技健康專家表示,則考慮為混合型頸椎病。  這一系列問題,都出於同一原因。中脈科技健康專家表示,現在,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後溪穴。後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 虛假廣告被罰40萬,中脈科技的造富泡沫
    近日有經銷商向媒體反映中脈科技涉嫌傳銷。爆料經銷商表示,中脈科技向他們推介產品有預防癌症等神奇功效,必須購買貨品成為會員,上市後還會有原始股分紅。據中脈科技經銷商反映,當他們花費幾十萬購買貨品成為中脈科技會員後,不但本金打了水漂,還發現想要賺錢必須「拉人頭」。
  • 中脈科技提醒大家注意預防頸椎病
    中脈科技健康專家表示,頸椎病年輕化趨勢明顯,主要是與長時間伏案工作、睡覺習慣高枕或無枕睡眠、喜歡臥位看書或電視等有關。為緩解患者頸椎疼痛,中脈科技研發推出中脈遠紅鎮痛護頸,它將「高純鍺」、「日本自發熱纖維」、「遠紅外」等高科技有效融合到產品中,通過發射遠紅外線,對頸椎等相關部位穴位加以刺激,加快頸部的血液流通,從而達到活血化瘀,鎮痛消腫的效果。
  • 緩解頸椎疼痛 中脈科技有一招
    為此,中脈科技研製出中脈遠紅鎮痛護頸,通過發射遠紅外線,滲入皮下組織\加快血流,達到活血化瘀、鎮痛消腫的效果,以緩解頸椎病疼痛。中脈遠紅鎮痛護頸採用四種進口材料,彈性好、透氣性強、穿戴舒服。與其配套的還有中脈遠紅鎮痛護腰、中脈遠紅鎮痛護肩和中脈遠紅鎮痛護膝。
  • 中脈建議:中老年人護膝要遵循7要素
    要保護好自己的膝蓋,減緩膝蓋的勞損,中脈建議中老年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對膝蓋的使用,特別是一些細節,並積極做檢查,減少其他疾病對膝蓋帶來的威脅。   第一,中老年人要關注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可到骨質疏鬆科進行骨密度的檢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延緩骨關節退行性老化的進展速度。
  • 中脈科技上海分公司走進敬老院 關愛老人送健康
    聯商網消息:近日,中脈科技上海分公司走進上海閔行區江川街道華坪敬老院,給老人們帶去中脈科技健康產品和降暑產品,以實際行動送健康、送清涼。一進華坪敬老院,中脈科技上海分公司員工就關切問起老人們的飲食起居情況。
  • 道家(上)——是道家成就了道教?
    道家在國內又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哲學的道家,第二種稱為活力的道家,第三種是宗教的道家—道教,通過道的力量的人體產生更大的作用。哲學的道家哲學的道家沒有什麼組織,這與第三種道家----道教不同。哲學的道家主要關注的是對生命的態度,在這三種道家裡面也是最基本的。日常我們在生活中所講的道家,大部分就是指哲學的道家,一般提到道家就把老子、莊子和《道德經》聯繫在一起。
  • 久坐傷膝蓋 中脈遠紅鎮痛護膝來幫忙
    據了解,中脈科技旗下的中脈遠紅鎮痛護膝將遠紅外線、負離子、生物磁場等生態能量融入到產品中,依靠這些生態能量元素的綜合作用,對疼痛相關部位加以刺激,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按摩保健的功效,適合膝蓋疼痛、關節炎、骨質增生等人群,隨時隨地做貼身理療師。
  • 頸椎病的症狀有哪些 中脈科技教你七個緩解小竅門
    中脈科技健康專家介紹,這些頸椎病的症狀表現,是由於頸背神經後根受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有了頸椎病不可怕,關鍵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麼比較好的竅門來幫助我們緩解呢?下面就跟著中脈科技健康專家了解下吧!1、無論是坐姿、站姿、臥姿都要正確。中脈科技健康專家建議,不要長時間的保持同一姿勢,尤其是辦公室工作者,可利用中途倒水時間活動一下關節及筋骨。
  • 中脈科技虛假宣傳被罰40萬 被央視點名涉傳銷
    牽涉2018年大案近日,魯網報導稱,有經銷商向媒體反映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脈科技」)涉嫌傳銷。該經銷商表示,中脈科技向他們宣稱產品有預防癌症等神奇功效,必須購買貨品成為會員,上市後還會有原始股分紅。中脈科技經銷商反映,當他們花費幾十萬購買貨品成為中脈科技會員後,不但本金打了水漂,還發現想要賺錢必須「拉人頭」。
  • 久坐不動才會傷膝蓋 中脈遠紅鎮痛護膝來幫忙
    據了解,中脈科技旗下的中脈遠紅鎮痛護膝將遠紅外線、負離子、生物磁場等生態能量融入到產品中,依靠這些生態能量元素的綜合作用,對疼痛相關部位加以刺激,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按摩保健的功效,適合膝蓋疼痛、關節炎、骨質增生等人群,隨時隨地做貼身理療師。
  • 收購方曾操盤中脈科技
    收購方曾是中脈科技操盤手時代財經了解到,全資收購九極生物的廣州淡水泉公司的最大股東是浸淫直銷界多年的邱偉傑。邱偉傑的另一個身份,是直銷企業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脈科技」)的第四任董事長,同時還長期擔任中脈科技美體事業部業務副總裁、總裁,並一手締造了美體內衣品牌「LACA」,為中脈科技的業績做出重要貢獻。
  • 【中脈案例】廣東鱷魚大王莫總痛風案例分享
    廣東省茂名市鱷魚大王(擁有15萬尾鱷魚,年產值20億)莫總分享:他為什麼選擇中脈!緣於他雙腳的痛風,已經折磨了他很多年都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緩解的情況下,因為睡了中脈的床幾天就有改善,睡了幾個月到現在已經不痛,完全好了!所以決定推廣生態養生,幫助更多人健康,讓更多人獲得財富!
  • 原標題:水果養生術 巧吃水果搞定13種常見小毛病
    原標題:  原標題:水果養生術 巧吃水果搞定13種常見小毛病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顏色相關,均衡攝取綠、紅、黃、白、黑五色食物可調理補益不同的臟腑器官。另外,也可以 根據失眠、脹氣、便秘等身體小症狀來食用不同的水果。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你說說「水果養生術」,讓你搞定13種小毛病。
  • 山神——屬於道家,還是佛家?
    山神屬於道家範疇,與佛教沒有絲毫關係。山神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佛教直到漢明帝時才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可見,山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仙。關於山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裡面記錄了許多有關山神的傳說。古代造神無非兩種方式。一是人造。
  • 一人之下:八奇技實為道家經典,其中5種與道家5術不謀而合
    大家好,今天筆者要為您介紹的是《一人之下》中八奇技的道家延續。其實看過動漫的朋友應該知道該作者叫做米二,至於是真名還是筆名在這不做商討。其實對於米二本人,他是一個十足的「道教迷」,對於道教諸多的奧秘他也是神往已久,所以在研究許久之後,才寫出了《一人之下》此等書作(本名叫《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