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成蟎:體長0.42~0.59毫米,橢圓形,體背有剛毛26根,排成6橫排。生長季節為白色、黃白色,體背兩側各具1塊黑色長斑,取食後呈濃綠、褐綠色;當密度大,或種群遷移前體色變為橙黃色。在生長季節絕無紅色個體出現。滯育型體呈淡紅色,體側無斑。
雄成蟎:體長0.26毫米,近卵圓形,前端近圓形,腹末較尖,多呈綠色。
卵:球形,長0.13毫米,光滑,初產為乳白色,漸變橙黃色,將孵化時現出紅色眼點。
幼蟎:初孵時近圓形,體長0.15毫米,白色,取食後變暗綠色,眼紅色,足3對。
若蟎:前若蟎體長0.21毫米,近卵圓形,足4對,色變深,體背出現色斑。後若蟎體長0.36毫米,與成蟎相似。
二斑葉蟎一年發生12代左右,以受精雌成蟎在樹皮、沙石和田邊雜草越冬為主,在翌年三月下旬,溫度達到5度以上開始出蟄,達到10度大量出蟄危害,前期主要危害菊科、十字花科和草莓等,進入5月則轉移到蔬菜和果樹上,6月進入大面積危害期,世代交替。6月後每代的發生周期在10天左右,溫度高於30度甚至達到8天,每頭雌蟎的終生產卵量多在100頭左右,多的可達200頭以上。
二斑葉蟎3月下旬出蟄,山楂葉蟎則於4月上旬出蟄,而此時的二斑葉蟎開始褪去桔紅色,變成黃綠色,取食後背部前區,兩橫山形斑明顯,並產卵。再者,由於二斑葉蟎體色和山楂葉蟎的幼若蟎體色相近,且二者皆有吐絲結網習性,故常被誤認為山楂葉蟎的後期若蟎,於是沿用山楂葉蟎的防治手段防治,使二斑葉蟎乘機不斷源源上樹,數量爆發式增長,以致泛濫成災。近幾年二斑葉蟎局部呈爆發趨勢,以致成為有些果區蟎類防治的重點。
1、人工防治。早春越冬蟎出蟄前,刮除樹幹上的翹皮、老皮、清除果園裡的枯枝落葉和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雌成蟎;春季及時中耕除草,特別要清除闊葉雜草,及時剪除樹根上的萌櫱,消滅其上的二斑葉蟎。
2、生物防治。主要是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或釋放捕食蟎。
3、藥劑防治。在越冬雌成蟎出蟄期,樹上噴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或波美1度石硫合劑,消滅在樹上活動的越冬成蟎。在夏季,要抓住害蟎從樹冠內膛向外圍擴散的初期防治。注意選用選擇性殺蟎劑。如絲破皮(25%丁醚脲)2000倍液。
絲破皮
成分:25%丁醚脲
劑型:乳油
規格:200ml*20
推薦使用倍數:2000-3000倍
特點:白蜘蛛特效
絲破皮是全球銷量第二大的殺蟎劑品種,對害蟎的卵、幼蟎、弱蟎、成蟎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藥效不受溫度影響,殺蟎速度快,一般24小時即可達到死蟎高峰,持效期在20天以上。區別於其它殺蟎劑以觸殺作用為主,絲破皮具有內吸、觸殺、胃毒和燻蒸作用,通過幹擾神經系統消滅害蟎,對二斑葉蟎(白蜘蛛)特效,同時對山楂葉蟎、全爪蟎等也效果優異。另外,絲破皮可以與波爾多液現混現用。
註:需在晴天有陽光直射時使用。
連結:紅白蜘蛛區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