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中國有一個現象,就是爺爺奶奶特別愛孫子,對孫子的好可是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子女。這不,今天故事裡的富翁爺爺生前最愛自己的孫子,早早給他留下了200億的遺產,生怕孫子吃苦,當然了,這位爺爺不是一味溺愛孫子,怕他亂花錢所以每個月只給他10萬元花,如今錢花完了麼?
這位爺爺叫許愛周,是我國鼎鼎大名的船運巨商,當年他合夥經營大安航業公司、太平航業公司、泰豐航業公司及廣利航業公司等,商船遠至東南亞等地,被世人稱為「航運界巨子」。
許愛周,出生於1881年,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他甚至只念完了小學就跟著父親出去賺錢了,誰也沒料到這個小學畢業的孩子今後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開始他們一家專營花生油等食品雜貨,後來也賣黃麻、蒜頭、外國貨物,創立了「福泰號」,頗有經商頭腦的一家人生意越做越好,後來又開了幾家店鋪,日子是蒸蒸日上,很快就成了當年的富商。
從小在商海裡飄蕩的許愛周耳濡目染,自己也搞起了房地產,1920年就在赤坎區填海獲得土地;1930年更是開起了酒店、工商住宅物業,簡直做啥都發財,這時候他又看到了航海業的潛力,於是馬上成立了「立順昌航業公司」,發展中國沿海和內河運輸,甚至能與外商一比高低。隨著甲午中日戰爭打響,許愛周以廣州灣為基地的航運業務更盛。
但許愛周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多年來,他一邊賺錢一邊給家鄉投資,許愛周雖然自己沒讀過多少書,但他很清楚讀書的重要性,他親手創辦了博立育才小學,希望孩子們都有書讀。受到父親(爺爺)的影響,許家後代延續了他的精神。
比如1994年,華南地區慘遭大水災,湛江市也遭受了很大損失。知道這個消息的許家人立馬給湛江市受災地區捐贈267萬港元;1966年湛江市遭受颱風襲擊,他們馬上送來350萬港元救災;2001年,許家為了資助湛江市的助殘事業,捐贈13萬港元,並且每年春節都會寄錢給村子裡的孤寡老人、貧困群眾。
有著「湛江市一級學校」稱呼的坡頭愛周中學也是許家出資新建的,他們累計捐資172萬港元為學校建樓、搞設備;上文中的博立育才小學他們也沒忘記,陸續捐資122萬元改善學校條件……許家後代的行為就是許老先生教育得當的表現。
許老先生81歲那年,孫子許晉亨出世了,他特別愛自己的孫子,所以許老先生在去世前,給許晉亨留下了200億的財產,但老爺子擔心孫子有了錢以後走歪路,所以還規定他每個月只能拿出10萬元使用。
當然了,對於普通人來說10萬元已經不是小數目了,而且200億的巨額本金又會產生更多利息,所以許晉亨每個月都去家族信託基金支取生活費。加上許晉亨自己是香港中建企業董事,要是不出意外,這錢絕對是幾輩子都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