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的3月21日,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當地李姓獵戶家裡做客時,意外看到一張黑白分明的熊皮,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新物種。
不久後,當30多歲的傳教士和動物學家戴維發現後,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物種,並對其命名,一場以外國人為主的百年狩獵活動也由此開啟。
1914年,一支由德國人組成的隊伍來到了熊貓棲息之地,在一無所獲後,從當地居民手中購買了一隻還處在嬰兒期的熊貓,這是外國人見到的第一隻活著的熊貓。
1916年至1921年間,前往四川的外國人已經愈加之多,甚至連美國第26屆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也支持自己兩位兒子前往中國,最終成功射殺了一隻大熊貓。
1931年,費城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遠徵隊發現一隻熊貓幼崽躺臥在一棵樹上,一槍射殺。加上從當地獵戶那裡購買的好幾隻熊貓,一起剝皮運回了費城。
1934年,美國自然博物館贊助的隊伍成功獵殺了一隻成年大熊貓,並把它變成了盤中餐……
截止1935年之前,無論是西部的山民,還是全世界蜂擁而至的獵人,都還沒有一個人成功活捉到一隻熊貓並運出中國。
1936年,來自紐約的露絲·哈克尼斯女士率領的隊伍第一次活捉到了熊貓寶寶,為之取名蘇琳,回國之後成為明星,狂熱的民眾幾乎擠爆了動物園。
蘇琳在1938年死去。
此後,哈克尼斯後來再次來到中國,並又成功抓住了幾隻熊貓,最後有一隻熊貓在暴風雨中突然發狂,於是被射殺。
1936年,熊貓獵人史密斯等人在用捕網抓到了六隻熊貓,於同年10月運往英國,其中一隻熊貓在旅途中死亡。最老的那隻熊貓則在1938年死於倫敦,剩下三隻分別以唐、宋、明命名,在倫敦動物園度過餘生,約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從1940年開始,政府開始慢慢限制捕獵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對此則更加嚴厲。然而即使是到了現在,對於它們的獵殺也並未絕跡,只不過方式更為隱秘,而獵人也由外國人重新變回了中國人。
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此類案件達到十餘起:
1989年,曾有人因獵殺大熊貓被判死刑;2003年4月,重慶市破獲一起獵殺大熊貓案;2003年7月,汶川縣警方破獲一起獵殺大熊貓並販賣熊掌的惡性案件。
2007年6月初,四川寶興大熊貓保護區,民間獵人李某連開兩槍,致一隻大熊貓倒地身亡。2014年12月4日,雲南昭通市水富縣太平鎮王某兄弟用火藥槍獵殺了一隻大熊貓。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但如今卻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值得反思的。珍愛大熊貓就是珍愛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