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晚婚排行榜的話,那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一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榜首。
作為民國剩女,張茂淵的傳奇人生僅用兩件大事概括足矣:
其一,作為張愛玲的姑姑,頻頻躍動在張愛玲的筆下。在清平智慧的姑姑面前,張愛玲常常感覺到自己生活上的愚鈍。
其二,獨居52年,終於在78歲那年嫁給了自己的初戀:李開弟。
張茂淵出身名門,父親是晚清名臣張佩綸,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
自小就見慣了家族紛爭、又被母親當作男孩子教育的張茂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或許是見過了太多的假,她反而活得特別真;經歷了太多身不由己,她反而不願意再去將就,比如愛情。
1925年,張茂淵和嫂子黃梵逸相約出國留學。
在從上海至英國的輪船上,張茂淵遇到了風度翩翩的李開弟,兩人一見鍾情。
到達英國之後,兩人還一起參加過一個留英中國學生夏令營活動,聰慧幽默的張茂淵給李開弟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1927年,李開弟拒絕了張茂淵。
具體原因,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李開弟在得知張茂淵是李鴻章外孫女後,就漸漸疏遠了她。畢竟,李鴻章在近代史上被稱為「賣國賊」。
第二種說法:李開弟已有婚約在身,守諾娶了閔行富家女夏毓智。
此後,兩人一直保持著朋友之間的的交往。
張茂淵在心裡早已認準了李開弟,默默守候著他,非他不嫁。
在她看來,什麼都可以將就,唯獨愛情不能將就。如果找不到對的那個人,那麼她心甘情願地一直剩下去,等下去。
只是,這一等,就是52年。
1978年,李開弟妻子病逝。在獲得李開弟一雙兒女的支持下,兩位年近80歲的老人,終於衝破世俗觀念,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法國作家大仲馬曾說:人類的所有智慧,其實都包含在四個字裡面,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張茂淵用52年的等待,換來12年的相依,用自己的堅貞與不朽的信念,書寫了一段愛情傳奇。這是她一生的希望。
說實話,我挺佩服她的,堅守一份「無望」的感情52年,默默等待,靜靜守護,把愛情視作終身信仰,這得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呀。
這種在愛情裡的等待、守護、甜蜜與磋磨,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開心過,也傷心過。
中國首席文藝範造型師朱小川歷時3年,將這份偉大而渺小的隱秘愛情寫在新書《世界那麼大,只有我和你》中,創作了首部治癒情感故事集。
愛情有很多意義,書中的12個暖心溫情故事,亦是12種璀璨人生。
比如在《在雙橋的夜色裡默默看過你》中,姚小玲與莫恩泰5年來的分分合合,訴說了激情青春與瑣碎生活的較量,最終在夢想與現實中達到完美平衡。
在《坐在藤椅上的女人》中,老田大英子20歲,一個剛剛走出髮妻去世10年的陰影,另一個擺脫初戀癌症去世的痛苦,兩個脆弱的人相偎一生,實現雙向救贖。
《三生有幸》中,狗子與杜鵑兜兜轉轉,還是走到了一起,你不離,我便不棄。
書中的故事還在低聲訴說,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
在間歇性相信愛情,持續性懷疑人生的當下,如果你也厭倦了愛情,相信這本書會讓你有些許不同的看法。
世界那麼大,只有我和你;世界那麼大,也只想遇見你。
陪你度過漫長歲月,別讓愛你的人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