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4日,一隻名叫Koko的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在美國的舊金山動物園出生。1歲那年,Koko認識了24歲的史丹福大學研究生弗朗辛·帕特森。當時,弗朗辛·帕特森正在研究與猩猩手語有關的學術課題,Koko被她選為了研究和培養對象,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裡,弗朗辛·帕特森將以導師和飼養員的雙重身份與Koko共同生活。
1974年,弗朗辛·帕特森和Koko一起搬到了伍賽德聖克魯斯山的大猩猩基金會保育中心內。在那裡,Koko認識了雄性伴侶麥可,並與麥可一起繼續在弗朗辛·帕特森的帶領下學習人類的語言。1978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一張Koko拿著照相機拍照的照片。自此,「世界上最聰明的猩猩」Koko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鵲起。
1979年,弗朗辛·帕特森發表了一篇有關「大猩猩Koko已經能通過使用手語,掌握和使用人類語言」的論文。她認為,Koko的智力水平在70-90分之間,她不但理解2000字左右的英語口語,而且還掌握了至少1000種的手語。在很多特殊情況下,Koko已經能夠用一些手語表達自己的情感。譬如,高興、悲傷、哭泣。
此論文一出,質疑聲四起。人們對Koko是否真的掌握了人類的語言提出了以下幾個疑問:第一,Koko學習人類的語言,最終被研究人員認為理解了人類的英語口語,這種理解或者說這種學習行為,真的可以上升到意識或者是主觀能動性的高度嗎?還是說,她僅僅只是在被動地模仿或者回應她的導師弗朗辛·帕特森?第二,Koko懂2000字左右的英語口語也好,同時也理解1000個手語也罷,這兩個數據再漂亮,都繞不開一個關鍵問題:Koko到底懂不懂語法?第三,Koko在使用手語的時候,是一種自發行為,還是在對人類與其溝通時的一種反饋,這裡面也有很多的學問。
總而言之,學術界大部分人對弗朗辛·帕特森的研究成果都不太信服。他們只是覺得,Koko是一隻模仿能力很強的猩猩,她通過手語與人類進行語言溝通還談不上,但模仿人類或者通過觀察人類提供的一些暗示,繼而與人類進行一些情感互動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Koko另一個廣受媒體關注的話題,是她的愛好:養寵物貓。Koko一生中共擁有過5隻寵物貓,1984年12月,當Koko的第一隻寵物貓被汽車撞死後,Koko用手語表示「壞,傷心,壞」和「皺眉,哭,皺眉,傷心」。弗朗辛·帕特森說,她還聽到了Koko發出了類似於人類哭泣的聲音。
Koko在美國,除了帶來無數的商機以外,還一直是個超級明星一般的存在。很多好萊塢巨星,也時常造訪Koko的居住地。對各大新聞媒體來說,Koko+好萊塢明星,就是雙保險的頭版頭條。
Koko與弗朗辛·帕特森的師生情或者說母女情,也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很多人都抨擊弗朗辛·帕特森以Koko為誘餌沽名釣譽,通過撰寫一些誇誇其談的文章來博取世人的眼球。但事實上,弗朗辛·帕特森確實把整個人生都傾注在了Koko那裡。弗朗辛·帕特森從未結過婚,膝下也沒有孩子,Koko就是這位心理學博士此生的全部了。2018年6月19日,46歲的Koko去世。71歲的弗朗辛·帕特森傷心欲絕,猶如痛失愛女一般。美國的科學雜誌對弗朗辛·帕特森四十年多年堅持不懈地研究給與了肯定,雜誌寫道:「Koko是一隻擁有特殊才能的猩猩,她有沒有掌握人類的語言,到底能不能與人類溝通,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課題。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Koko與她的養母弗朗辛·帕特森女士,是可以進行語言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