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申報企業淨利潤比平移企業低3971.28萬元 創業板每日新增4-5家有...

2021-01-08 騰訊網

截止7月20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創業板已經受理296家企業的IPO首發申請。其中175家為此前證監會在審企業平移而來,另外的121家則是新申報企業。

對於平移企業而言,按照「新老劃斷」規則,不必符合創業板定位要求,深交所將按照此前證監會審核順序及審核成果繼續推進工作,而新申報企業將是創業板此後審核工作的主要參考。

牛牛研究中心統計分析發現,121家新申報企業淨利潤水平較此前平移企業明顯更低,平均下滑3971.28萬元,但由於註冊制實施初期,券商及企業保守考慮,大部分仍保持在5000萬元以上水平。

所處行業方面,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專用設備製造業是新申報企業分布最多的行業,分別有14家,12家和11家,當前主要消化存量企業背景下,新申報企業在7月6日出現階段性高峰39家後,目前以每日4-5家的速度新增,較此前下滑明顯。

1

新申報企業淨利潤比平移企業低3971.28萬元

僅邁普醫學選擇標準二

以往創業板IPO審核,盈利能力的考核是重點。通常需滿足所謂「主八創五」的要求,即新申報企業,主板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超過8000萬,創業板不低於5000萬。

牛牛研究中心對175家平移企業統計後發現,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在5000萬以下的公司僅6家,佔比僅3.43%,淨利潤在1億元以上的則有56家,佔比為32.00%,申報企業普遍規模偏大,具體如下所示: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上市條件上採取了市值、營業收入、淨利潤多項標準結合的三條標準,如下:

牛牛研究中心上周五發布的文章《287家公司僅2家不得已選擇標準二,創業板申報企業穩字當頭》顯示,287家已受理企業中,僅有2家選擇上市標準二,其餘企業均選擇標準一。

與標準一相比,標準二在淨利潤等財務指標要求方面明顯放寬,僅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和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即可,只是多了對市值方面的要求。

平移企業選擇標準一,無可厚非,註冊制實施初期,券商及企業們在不了解審核尺度等情況下,仍參考此前成功IPO企業經驗,儘量在業績規模合適情況下申報,標準一與此前審核尺度類似,同時符合標準一和標準二情況下,企業僅選擇標準一,後續隨著申報數量逐漸增多,審核逐步深入,應該會有所改變。

但121家新申報企業也一窩蜂的選擇標準一,而不是對淨利潤等要求更為寬鬆的標準二,是對本身業績規模很有信心麼?

統計結果顯示,121家新申報企業中淨利潤在5000萬元以下共有14家,佔比為11.57%,較平移企業增加明顯,如下所示:

新申報企業與平移企業淨利潤平均水平對比如下(中位數及均值):

可以看到,新申報企業與平移企業相比,淨利潤水平規模整體雖有所下滑。從均值則平均下滑3971.28萬元,從中位數來看也下降1154.37萬元,但大部分仍保持在5000萬元以上水平。

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創業板申報企業大多選擇標準一較為類似,主要出於求穩心理,以往審核經驗來看,監管層對於大企業的包容度比小企業總是大一些,小企業為IPO上市在業績方面進行舞弊的動機也確實更大。

目前,121家新申報企業中淨利潤水平最低的是邁普醫學。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結合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利用先進位造技術開發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的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如下所示:

邁普醫學也是新申報企業中唯一選擇標準二的企業。

2

日均新增4-5家新申報企業

廣東、浙江、江蘇暫時領先

121家新申報企業中,來自廣東、浙江及江蘇的最多,分別有26家,24家和11家,河北、黑龍江、雲南、天津、重慶、西藏及新疆目前僅有1家申報,如下所示:

保薦機構方面,中信、國信及國金目前項目最多,分別有11家,10家和8家,如下所示:

《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為明確創業板定位,創造性的設置了行業負面清單,列出了12個原則上不支持申報的行業,原則上不支持以下企業申報創業板,但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除外:(一)農林牧漁業;(二)採礦業;(三)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四)紡織業;(五)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七)建築業;(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九)住宿和餐飲業;(十)金融業;(十一)房地產業;(十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雖然在審企業不適用行業負面清單的規定,但新申報企業卻需要符合創業板定位,那麼新申報企業的行業分布有什麼特點呢?

統計數據顯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專用設備製造業是申報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分別有14家,12家和11家申報創業板,新申報企業行業分布如下:

此前文章中,牛牛研究中心表示,當前創業板上市委的主要工作仍為平移企業的存量消化,目前審核及問詢企業也均為平移企業,那麼新申報企業變動情況如何呢?

統計數據顯示,7月6日為新申報企業受理高峰,共有39家企業被受理,此後保持在每天受理4-5家左右的水平,如下:

END

相關焦點

  • 順德兩家科技企業IPO順利過會,上市企業新增數創歷年新高!
    就在同一天,據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廣東申菱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菱環境」)創業板IPO成功過會。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申菱環境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72億元、11.17億元、13.58億元、5.4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884.31萬元、10322.53萬元、10079.46萬元、3757.98萬元,營收呈持續上升的趨勢。本次申菱環境IPO擬募集資金6.5億元,其中5億元用於專業特種環境系統研發製造基地項目。
  • 迦南智能等4家企業創業板註冊申請獲批:目前共有22家企業註冊生效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8月12日,據證監會消息,迦南智能、大葉股份、盛德鑫泰以及萬勝智能等4家企業的創業板IPO註冊申請獲批。截止目前,共有22家企業創業板發行註冊生效。挖貝研究院資料顯示,迦南智能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電錶、用電信息採集終端及電能計量箱等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客戶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其下屬網省公司。目前,該公司有省級高新技術與企業研發中心、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是國際DLMS協會、STS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協會會員,擁有11項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
  • 創業板註冊制開閘 康泰、維康領跑 還有21家醫藥企業在排隊
    其中醫療器械企業N康泰(300869)領跑整個榜單,開盤漲幅高達441.34%(新股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而除N康泰外,醫藥製造企業還有N維康(300878)、N回盛(300871)兩家。截至收盤,三家企業漲幅分別為:1061.42%、96.03%、84.02%。
  • 我國空調相關企業今年新增22.1萬家 江蘇數量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0萬餘家空調相關企業,2019年新增註冊量達28.6萬家,同比增長168%,今年前八月新增企業22.1萬家,同比增長66.2%。從地區分布來看,江蘇省以37.3萬家高居第一,廣東、山東分列二三名。
  • ...圓通國際爆漲近260%;免費87天,多數高速企業淨利潤降超80%;廈門...
    目前,天貓國際「海外直購」已在北美、歐洲、日韓、中國香港及東南亞5大區域布局100多個海外倉,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建100多人的官方採購團隊。 天貓國際副總經理兼海外直購總經理董臻貞強調,今年天貓國際新增10條國際空運航線,物流持續提速;新增廣州、北京、上海、威海、寧波5個口岸,形成多口岸協同,提升貨品抵達國內後的清關和配送時效。
  • 創業板巨無霸來了!金龍魚今日打新 有望衝擊創業板市值一哥
    頂格申購需配市值75.5萬元 有望衝擊創業板市值第一據發行公告,金龍魚本次公開發行新股54215.92萬股,申購代碼為300999,本次發行價格為25.70元/股。與創業板公司比較,金龍魚的營收水平在創業板目前公司中排名第一,相當於2個溫氏股份(300498,股吧)(731.44億元)、近4個寧德時代(457.88億元)。與A股食品酒業公司比較,金龍魚的營收大約相當於2個茅臺(854.30億元)、3.5個五糧液(000858)(501.18億元)、8.5個海天味業(603288,股吧)(197.97億元)。不過,金龍魚的盈利情況卻不太如意。
  • 天風證券:科創類企業如何估值?科創板與當年創業板是否可比?
    微觀結構:相似的行業分布和估值水平  從微觀結構看,科創板公司的行業分布與估值水平與創業板公司有諸多相似之處。  (1)行業分布類似:首批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共28家,行業較多分布於醫藥(6家)、電氣設備(3家)、計算機(3家)、機械(3家)和通信(3家)等成長行業。
  • 新柴股份創業板首發過會 2020年扣非淨利潤預增73.44%至91.69%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吳文婧見習記者馮思婕1月14日晚間,創業板上市委2021年第4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柴股份」)首發過會。新柴股份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028.34萬股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國信證券;擬募集資金約4.84億元,依次投資於年產30萬套綠色智慧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建設項目二期、高效節能環保非道路國IV柴油機生產線技改項目和研發中心升級改造項目。
  • 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培養出一批研發人才,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究中心,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試驗手段,但是,隨著客戶需求的個性化特點逐漸突出,新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意向書28產品新要求逐漸增多,如公司不能主動適應市場的新變化,或者新產品的長期穩定性出現問題,則可能影響未來的市場。
  •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13張表單修訂了!
    、復產政策 一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號),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 創業板IPO|華藍集團、宏昌科技、中集車輛創業板IPO過會,溫氏股份...
    12月28日,資本邦獲悉,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60次審議會議已於2020年12月25日召開,其中華藍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華藍集團」)、浙江宏昌電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昌科技」)、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車輛」)3家公司創業板IPO申請獲審核通過,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498.SZ)(以下簡稱「溫氏股份
  • 科創板企業三季報「面面觀」:4家營收破百億 研發投入佔比領先
    其中既有市值千億元以上的金山辦公、中芯國際等企業,也包括多數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企業。數據顯示,191家企業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產生營收2011.73億元,同比增長15.62%;實現歸母淨利潤240.95億元,同比增長62.97%。營收規模上,4家企業突破百億元,其中傳音控股以249.71億元居首;利潤方面,中芯國際排名第一,而君實生物由於研發支出較多虧損額度居首。
  • 項目申報丨2020年江蘇省省級軟體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技術中心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健全,發展規劃和目標明確,有良好的運行機制和產學研合作機制,具有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技術創新績效顯著。在所申報的領域內,近三年新增軟體著作權、專利總數不少於10項。  4 . 企業領導層重視技術創新和技術中心工作,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能為技術中心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 創業板IPO審核4過4!汙水資源化再利用服務商倍傑特順利闖關
    上述4家公司均順利過會,創業板2021年首次審核會議實現開門紅。安聯銳視安聯銳視自成立以來專注於安防視頻監控產品軟硬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經營以ODM模式為主,以北美、歐洲、亞洲市場為主。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安聯銳視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33億元、9.57億元、8.38億元、3.70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7469.13萬元、6638.32萬元、9186.42萬元、3431.17萬元。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存在一定波動性。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業績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 多項經營指標差於同行 億田股份每2元淨利潤需要1元廣告費
    ,欲衝擊創業板。  中怡康時代數據則顯示,國內集成灶企業僅浙江嵊州涉及企業已200餘家,重點企業就有70-80家;浙江海寧涉及企業10-20家,重點企業10家;江蘇和安徽涉及企業10餘家,廣東涉及企業10-20家。各地傳統家電企業中,涉及集成灶產品的企業有20餘家。
  • 復盤創業板28隻星宿股:從一飛沖天到泯然眾人
    創業板28隻星宿股,是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在創業板至今已上市的700多家公司中,28星宿股上市時間最長,是創業板個股中很值得我們跟蹤關注與研究的方陣之一。創業板28隻星宿股,是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
  • 新企業直接申報市政監理資質乙級行嗎?
    新企業直接申報市政監理資質乙級行嗎?市政監理資質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最近有不少企業諮詢小編,如果申辦企業各項條件乙級達到乙級標準,是否可以直接申報市政監理資質乙級,而不從丙級開始申請?新企業間接申報市政監理資質乙級行嗎?可以的!
  • 三年新增企業67762家!嘉興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圓滿收官
    今年是嘉興市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收官之年,自2018年以來,嘉興市以提高小微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服務保障等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小微企業賦能。三年來,全市新增小微企業達67762家。
  • 螞蟻集團、博納影業IPO亮相 下周暫定這22家上會
    本周,除了科創板有一家公司審議結果為「暫緩」之外,其餘20家成功過會,而下周,暫定的上會公司已有22家,較本周只多不少。本周新增受理公司中,馬雲實控的螞蟻集團這家超級獨角獸亮相,一下子吸引了市場的注目,光是2020年上半年725.28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12.34億元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就令人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