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上的義大利⑨︱弗利與波吉亞教皇

2021-01-08 澎湃新聞

弗利是義大利東北部羅馬涅地區的一個城市。當佇立在這座城市的市政廣場邊緣時,我才驚愕地發現這不是義大利城市常見的中世紀廣場,而是被後世改造過。至於被誰改造,很有可能就是墨索裡尼。可能也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就是墨索裡尼的家鄉。關於墨索裡尼的記憶在這座城市中基本上都被抹去了,只是在大廣場周圍拱廊下的二手攤鋪上還出售印有墨索裡尼頭像的徽章,使人聯想起這座城市與二戰的關係。我要找的不是墨索裡尼。從小城中心往南走,不多久就走到了比較偏僻的近郊區域,在繁忙的公路旁邊,有一片快要被人遺忘的城牆和堡壘,破敗不堪。這裡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建造的稜堡,也是我此行要尋找的目標。

弗利城市中心的廣場

弗利城市中心廣場旁邊的市政廳

弗利城市中心廣場四周建築底層的涼廊,可以遮陽避雨,使這座廣場成為人氣很旺盛的一個地方

15世紀末,這座城市被兩個相繼的教皇家族爭奪。從西斯廷四世到亞歷山大六世,兩個教皇都將這個城市及其所在的艾米麗亞大道當作自己的勢力範圍,使其與周圍其他城市一道,成為教皇國的地盤。教皇將教皇國推到了與世俗領地國家一樣的地位,在這個與世俗國家競賽的過程中,教皇也變得無比世俗,甚至墮落到極點。而這個時期恰恰也是文藝復興的巔峰時期,許多個教皇及其家族共同參與締造了這個輝煌的時代。

爭奪弗利

在15世紀下半葉,弗利是艾米麗亞大道上的重要軍事據點,控制了這裡,就相當於控制了連通義大利南北的艾米麗亞大道。在教皇西斯廷四世統治時期(1471-1484),這裡由教皇的外甥吉羅拉莫控制,吉羅拉莫的妻子卡特琳娜在這座城市的防務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卡特琳娜(1463-1509)出身尚武的斯福爾扎家族。她的祖父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從維斯孔蒂家族手中接過了米蘭公國,開創了公國的斯福爾扎家族系統。她的父親加萊亞佐·瑪利亞·斯福爾扎(Galeazzo Maria Sforza)死後,公爵權力被叔父路德維科攫取。卡特琳娜嫁入西斯廷教皇家族之後,積極支持丈夫吉羅拉莫的政治活動,並在丈夫死後輔佐兒子防守弗利。1494年,在法國開啟了義大利戰爭之後,弗利更是成為義大利南北的關鍵通道,法軍南下都要經過這個隘口一般的城市。弗利的地位大大提升。

弗利城的女主人:卡特琳娜,出自米蘭斯福爾扎家族

弗利也引起了新任教皇亞歷山大六世(1492-1503年在位)的覬覦。

1492年,世界歷史意義上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期,也是美第奇家族的偉人洛倫佐和臭名昭著的教皇英諾森八世去世的那年。同年,來自西班牙的波吉亞家族登上了教皇的寶座。亞歷山大六世利用賄賂、威脅等手段達到了成為教皇的目的,從此,這個家族將在羅馬和義大利的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長達十年之久。

同西斯廷教皇的家族類似,波吉亞家族也是大肆利用裙帶關係。不過,西斯廷教皇利用的是其子侄,而亞歷山大六世教皇利用的是其私生子女。他依靠兩個私生子為其掌控軍隊和教會,一個私生女為其作為政治聯姻的工具,在位的十年間在羅馬和整個義大利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弗利由於其重要的地緣位置受到教皇的關注。他想為自己的私生子凱撒謀取羅馬涅地區的領地,因此,他看上了伊莫拉和弗利。這兩處地方是上上屆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為其侄子吉羅拉莫·利亞裡奧謀取的,侄媳就是卡特琳娜。吉羅拉莫在1488年遇刺身亡,只剩下寡母獨子,於是教皇想要將其領地併入到自己家族的名下。

他一開始發布詔令稱所有領主對領地的統治權無效,這是針對卡特琳娜的。但是卡特琳娜並不理會,教皇只好通過武力奪取。但是,教皇並不靠自己的軍隊,而是藉助法國軍隊。1499年,新任法王路易十二宣稱自己的母系可以上溯至米蘭維斯孔蒂家族,要求獲得米蘭公國的繼承權,而且作為安茹家族的後代也擁有那不勒斯王國的繼承權,因而發動義大利戰爭,南下義大利半島奪取攻城掠地。教皇是法國國王的盟友,他希望藉助法國軍隊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達成協議後,他的兒子凱撒領著法國軍隊去攻打羅馬涅地區。

在法國大軍壓境時,弗利找不到盟友。卡特琳娜在米蘭的家族早已逃亡,威尼斯是法國的盟友,佛羅倫斯受教皇的威脅也不敢相救。卡特琳娜只好獨自對抗法國大軍。她命人將炮彈、武器和糧食大量運到南邊的稜堡中,準備好背水一戰。凱撒順利地佔領了弗利,弗利的稜堡成了一座孤城,被法國軍隊團團包圍。凱撒多次派人勸降,都被駁回。凱撒甚至綁架了卡特琳娜的兒子——弗利伯爵作為要挾,但是卡特琳娜站在城牆上嘲諷對手,她掀起裙子,說你儘管殺,殺死了還可以生更多個兒子。就這樣,稜堡支撐了很多天。雙方的大炮相互攻擊,卡特琳娜的稜堡頂住了一次次的炮轟,她不畏強敵,堅持鬥爭,一邊維修城堡,一邊繼續戰爭。

最終,凱撒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命人集中炮火往城牆的某一處猛轟,才得以炸開了一條縫隙,士兵們得以攻入稜堡。這場戰爭差不多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卡特琳娜最終被俘,被凱撒帶到了羅馬,關進了聖天使堡。凱撒成為弗利的新伯爵,並連同新兼併的法恩扎、裡米尼、佩薩羅等城市,也成為羅馬涅地區的公爵,這些地方成為波吉亞家族的領地。

弗利的稜堡,如今破落寂寥,幾乎被遺忘在了城市邊緣的公路旁

弗利的稜堡,卡特琳娜就是在這裡拼死抵抗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入侵的

弗利的稜堡

亞歷山大六世的家族戰略

亞歷山大六世年輕的時候,他的叔叔正好擔任教皇,即加裡斯都三世(1455-1458)。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在位,但是成功地使年輕的外甥羅德裡戈·波吉亞成為紅衣主教。

羅德裡戈信奉金錢的作用,他認為金錢能夠幫助他實現一切想法。也正因如此,他被看成來自西班牙的猶太人。但是,利用金錢,他確實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英諾森八世去世後,羅德裡戈一擲千金,大肆賄賂參與投票的紅衣主教,使他們將票投給自己。在大筆金錢的誘惑下,許多主教都選擇了他。最終,羅德裡戈順利當選,成為亞歷山大六世。

亞歷山大當選教皇后,醉心於數代教皇以來的軍事和領地擴張政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子女都被他充分利用,當作擴張教皇權力的工具。他情婦為他生的長子喬凡尼和次子凱撒成為他的左臂右膀,分別擔任軍隊和教會的職務。他的女兒盧克萊齊婭更是成為他縱橫捭闔的工具。

盧克萊齊婭是當時歐洲公認的美人。她先後被嫁給過三個丈夫,每一次都是為了波吉亞家族的利益和服從教皇的戰略。當亞歷山大六世沒有成為教皇時,為盧克萊齊婭先後物色了幾個西班牙和義大利南部地方性的領主家族,但是當其成為教皇后,需要與更高層次的君主結盟。在當時的義大利,實力最強的諸侯是南方的那不勒斯國王和北方的米蘭公爵。

盧克萊齊婭的第一段婚姻,教皇為她選擇了米蘭的斯福爾扎家族,讓盧克萊齊婭嫁給米蘭公爵路德維科的堂弟佩薩羅領主。然而,教皇並沒有將所有籌碼都放在米蘭,他讓自己的小兒子與那不勒斯阿拉貢家族的公主聯姻。這樣就平衡了與米蘭的關係,不受制於米蘭。同時,由於法國開啟了義大利戰爭,並得到了米蘭的支持,為了平衡義大利各諸侯之間的力量,教皇不得不與那不勒斯結盟,更何況,那不勒斯背後是一個強大西班牙王國。因而,盧克萊齊婭被與斯福爾扎家族的聯姻很快以失敗告終。

盧克萊齊婭的第二段婚姻是與那不勒斯王室聯姻。她的丈夫是那不勒斯國王阿爾方索二世的兒子阿爾方索,由於阿爾方索二世的女兒此前已經嫁給了盧克萊齊婭的弟弟,這是一門親上加親的婚姻。然而,這場婚事只延續了兩年,很快就隨著教皇對外政策的變化再次結束。教皇開始與法國結盟,共同對抗法國的敵人那不勒斯。最終,阿爾方索在羅馬遇刺身亡。

盧克萊齊婭的第三任丈夫來自費拉拉的埃斯特家族。之所以選擇這個家族,無外乎教皇看中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凱撒的領地羅馬涅的北邊,是控制波河流域和通道的重鎮。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一世一開始是同法國國王路易十二聯姻的,但法王還需要藉助教皇完成義大利戰事,故讓步。1502年,盧克萊齊婭與費拉拉公爵的兒子阿爾方索成婚。結果第二年,教皇就去世了,凱撒·波吉亞也亡命天涯。這場政治聯姻變得毫無意義。但不管如何,盧克萊齊婭的餘生還是留在了這次婚姻框架內,雖然她還有著很多的風流韻事。在亞歷山大六世死後,費拉拉與教皇的盟友關係也結束了,阿爾方索與繼位的教皇儒略二世一直兵戎相向。但總的說來,不管是哪個教皇在位,他們對費拉拉的野心都昭然若揭,都是為了獲得這個兵家必爭之地。

波吉亞教皇的女兒盧克萊齊婭,被畫家平圖吉奧當作女聖人的原型畫在了教皇宮的波吉亞房間壁畫中。這位女性放蕩一生,最後竟也作為費拉拉女公爵而善終

波吉亞教皇的情人

在亞歷山大六世還是紅衣主教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來自曼圖瓦的年輕貴族女子瓦諾莎,使其成為自己的情婦。當時的教皇雖然生活腐化墮落,但還不至於明目張胆地娶妻生子,只得為這個女子安排了一門親事,嫁給了教廷裡的一個小官員,並許諾後者一定的地位。由此,教皇就可以為所欲為地與這個情婦廝混在一起,不再有所顧忌。這段關係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瓦諾莎為教皇生下四個子女,包括前面所講的凱撒、盧克萊齊婭。通過教皇的關係,瓦諾莎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是當時羅馬頗有名氣的女商人。

到亞歷山大六世成為教皇以後,對瓦諾薩越來越沒有興趣,於是換了一個年輕的情婦,這就是來自法爾內塞家族的茱莉亞。這個女子跟他的女兒盧克萊齊婭差不多年齡,也成為了密友。

茱莉亞出自當時聲望地位還不高的法爾內塞家族,正是她的身份和運作,成就了一個新興的家族。通過與教皇長達十年的交往,她成功地使自己的哥哥亞歷山德羅晉升為一名紅衣主教。在茱莉亞的祖父那一代,法爾內塞家族就開始了上升的道路,一開始作為傭兵,為不同的城市國家作戰。到茱莉亞的父親時,由於與羅馬貴族聯姻而提高了在羅馬的地位,但也僅僅是個貴族而已。茱莉亞成為教皇的情婦,對於這個家族的崛起至關重要。她的哥哥亞歷山德羅因為這層關係而得以進入樞機團,法爾內塞家族的財路也因茱莉亞而得以打開,在羅馬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為這個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亞歷山德羅成為紅衣主教後,仕途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即使在亞歷山大六世死後,他依然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家族的實力,在教廷中升到越來越高的位置。

1534年,在茱莉亞死後十年的時候,亞歷山德羅當選教皇,稱保羅三世。他在教皇的位置上坐了15年之久,同波吉亞教皇一樣,他也大力提拔自己的家族成員,提升法爾內塞家族的地位。他為其私生子皮埃爾謀取了帕爾馬這座艾米麗亞大道上的重要城市,使其成為帕爾馬公爵。其勢力範圍直到西邊的皮亞琴察。皮埃爾的兒子則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被祖父任命為樞機主教。保羅三世逐漸建立起法爾內塞家族在義大利的統治,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波吉亞教皇未能實現的夢想。

平圖吉奧壁畫中的波吉亞教皇跪在聖母面前。據稱該聖母的原型就是茱莉亞·法爾內塞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家族

波吉亞家族在羅馬留下來的是梵蒂岡教皇宮中的波吉亞房間,如今屬於梵蒂岡圖書館。他即位之初,委託翁布裡亞地區的畫家平圖吉奧(Pinturicchio)在此繪製一系列壁畫,利用了中世紀百科全書中的關於基督教的典故,凸顯出波吉亞家族的神聖起源。

其中關於基督復活的壁畫中,還描繪了一些戴著羽毛頭飾的正在跳舞的裸體男性。這幅壁畫作於1494年,恰恰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2年之後,可以猜測應該是受到了發現美洲的影響,描繪了美洲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這也體現出波吉亞教皇對新世界的關注。他本人也在1494年起草了一份條約——託爾德西拉斯條約,將當時新發現的世界劃成了兩個部分,分別屬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分界線位於維德角以西1100多海裡處,也被稱作「教皇子午線」。

教皇宮波吉亞房間中的壁畫,跪立者為亞歷山大六世,正在對著復活的耶穌祈禱

波吉亞房間壁畫的細節部分,描述了兩年前新發現的美洲的土著人

這些房間在亞歷山大六世去世之後便被封鎖起來,他的競爭對手儒略二世(1503-1513年在位)對波吉亞家族恨之入骨,他不僅關閉了這些房間,還命人用白色綢布將這些壁畫都遮蓋起來。為了同波吉亞教皇競爭,儒略二世請來拉斐爾,在自己居住的房間裡繪製壁畫,以圖超過樓下的波吉亞房間。儒略二世的四個房間被拉斐爾畫滿了精緻眩目的壁畫,被稱作拉斐爾房間,繪畫主題包括從古羅馬君士坦丁到中世紀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題材,其中有我們熟悉的《雅典學院》等名作,比波吉亞房間要大氣磅礴很多。

通過這種方式,羅維萊和波吉亞兩個教皇家族進行博弈。

儒略二世為了同波吉亞競爭,邀請拉斐爾為其居所繪製更加豪華大氣的壁畫,體現了權力之爭

教皇的大棋局

從15世紀初起,隨著教皇從法國南部的阿維農回到羅馬,教皇和教廷開始了領地化的進程,教皇國逐漸發展成為與世俗君主國和城市國家類似的政治體,教皇也變得與世俗君主一樣,積極爭奪現世利益。

教皇已經遠遠不滿足於羅馬周邊和東北邊羅馬涅地區,雖然這些地區歸屬教皇國可以一直上溯到查理大帝時期,教廷也通過編造《君士坦丁的敕令》將其追溯至古羅馬帝國,以強化對這些地區控制的合法性。此外,教皇對艾米麗亞大道非常渴望,這條通道既是物品運輸要道,也是義大利南北方之間的走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在從西斯廷教皇到波吉亞教皇再到後來的法爾內塞教皇,都積極追求對艾米麗亞大道的控制,這條大道上的城市和地區成為他們想方設法獲得的地方。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將這些城市和地區封給他們的家族成員,或者通過安排聯姻的方式,等待下一代成為這些地區的統治者。利用家族的力量是教皇常見的策略,這已經與當時新興的法國、英國等國君主毫無二致,教皇也幾乎成為了君主,以此下去,教皇統一義大利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義大利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處於義大利戰爭中,事實上,這就是一場法國和西班牙針對義大利的爭奪戰和一場大博弈。教皇在其中如同牆頭草,不停地依附於兩邊,以保證義大利各諸侯國之間的勢力平衡,這也是由於其無法單獨控制義大利所致。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皇產生了自我意識,這種意識由於家族的介入而變得更加強烈。每一任教皇都希望藉助家族的努力,將教皇國與特定的領土聯繫起來,實現對整個義大利的統治,艾米麗亞大道是這個大棋局當中的一個關鍵棋子。

艾米麗亞大道上的帕爾馬,以其Parmigiano奶酪而有名,在16世紀成為法爾內塞家族的領地城市

帕爾馬的大教堂和別具一格的洗禮堂,粉紅色的大理石使其在整個義大利都顯得很特別

帕爾馬洗禮堂的內部,細如鉛筆的柱子支撐起穹頂,精緻絕倫,令人驚嘆不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從《波吉亞家族》&《翡冷翠名門》賞歷史劇之魅
    筆者對義大利歷史的格外鍾情,源於對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欲罷不能和對佛羅倫斯這座古城的痴迷。藝術史的興衰離不開社會環境的影響,忽視對歷史的了解也很難對藝術史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波吉亞家族》和《翡冷翠名門》這兩部演繹文藝復興時期全義大利最著名兩大家族的歷史劇,為所有熱愛文藝復興藝術,對數百年前義大利社會氛圍有所探求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視角。
  • 他們是歐洲的「唐門」,揭秘最善於用毒的波吉亞家族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然而諸侯、城邦林立,因此具有滋生間諜活動及陰謀的肥沃土壤,波吉亞家族便在這樣的環境下破土而出。該家族發跡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姓氏源於他們在阿拉貢王國的封地,通過不斷的聯姻與政治聯盟,15至16世紀間他們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先後有兩位成員登上教皇寶座,分別是加裡斯都三世(任期1455年-1458年)與亞歷山大六世(任期1492年-1503年)。與同時代奧爾西尼家族、科隆納家族這樣的名門相比,波吉亞家族被財富、陰謀、亂倫的陰影所籠罩,「波吉亞的毒藥」更是在義大利家喻戶曉。
  • 《波吉亞家族》—屬於他們的輝煌時代
    最近在閱讀《博爾賈宮廷日記—布爾夏德日記選》(波吉亞宮廷),這是布爾夏的在任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禮儀官時陸續記錄下的日記,記錄了當時的宗教禮儀,波吉亞教皇的家族事務等。這讓我把幾年前的美劇《波吉亞家族》一二三季又重新翻看了一遍。雖然美劇歷史劇會被導演和編劇意淫的不那麼符合真實的歷史,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確實是遭人詬病的一位,而誰說那些野史就不是真實的呢?
  • 史詩美劇《波吉亞家族》:帶你見識宗教流氓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義大利的大家族,被譽為「宗教流氓」的《波吉亞家族》。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有兩個著名的家族:美第奇和波吉亞。不過區別在於,前者是因為財富和藝術;而後者,則是因為殘忍和糜亂而家喻戶曉。這種著名,甚至於讓波吉亞這個「宗教流氓」家族,被看作是最早的黑手黨。回歸正題。《波吉亞家族》總共有三季,豆瓣評分都相當不錯。
  • 義大利「毒藥公爵」的「刺客信條」
    無論切薩雷·波吉亞是否為刺殺事件的罪魁禍首,但在喬瓦尼·波吉亞死後,切薩雷·波吉亞的確被父親任命為教皇國的新一任軍事統帥,並四處徵討,多有戰功,切薩雷算得上喬凡尼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法國國王路易十二1499年,法國再次入侵北義大利,沉重打擊了美第奇家族。
  • 古道上的義大利⑤︱阿西西的方濟各
    去往蘇巴修山頂的路上在蘇巴修山頂,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小如蟻蛭的阿西西城從蘇巴修山上下來,快到斯佩洛的路上,沿著古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水渠行走阿西西的塵世生活阿西西城坐落於古羅馬建造的弗拉米尼古道上,這是它在中世紀得以興盛起來的重要地理原因。
  • 世界史:波吉亞與法國公主結婚,便生下一個女兒,並取名為路易絲
    佛羅倫斯陷于波吉亞家族的野心和只知聚斂財富的法國人之詭計這樣一種尷尬處境之中。通過顧問和軍事參謀,路易已經十分清楚地知曉哪些城市的弱點,並且積極擴大義大利的政治分裂以實現其進一步的目標。對於佛羅倫斯來說,凱撒·波吉亞的陰謀在1501年夏天變得異常清晰。
  • 為你揭秘「教皇」是怎麼選出來的,以及歷史上的「外籍」教皇
    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首腦,對世界各國天主教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他生活在世界上最神秘的政教合一的小國梵蒂岡。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的西北角,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教皇之下是樞機主教,也稱紅衣主教。樞機是自7世紀開始,教皇對一些親信的稱呼,後因他們被賜予穿紅袍、戴紅帽的權利,故稱「紅衣主教」。紅衣主教來自世界各地,其中50%來自歐洲教區。他們都由教皇任命,是教皇的主要助手。目前,樞機團由130人組成。教皇任職終身。教皇去世後,由世界各國紅衣主教組成的教皇選舉會另選新教皇。
  • 在還不發達的年代,教皇成人們愛戴的偶像,其權利甚至可引發戰爭
    導讀:在還不發達的年代,教皇成人們愛戴的偶像,其權利甚至可引發戰爭眾所周知,教皇在西方文化史裡面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方人對宗教的瘋狂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力,在歷史上很多因為教皇而引發的戰爭,而在中世紀的歐洲,教皇的權利曾不亞於同時期亞洲帝王的權利,因為宗教的不同,所導致的地區衝突也不斷
  • 教皇保羅二世遇刺之謎
    19年前,教皇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上遭槍擊後不久,即公開原諒了阿格卡,後來還數次呼籲義大利政府予以特赦。教皇為什麼如此寬宏大量,原來其中有一個過去一直不為人知的秘密。案發之後,身為受害人的教皇即不斷要求義大利政府釋放這名兇手,如今義大利終於作出這項決定,梵蒂岡表示,教皇對此非常高興。1981年5月13日,教皇在梵蒂岡聖伯多羅廣場上遭槍擊後,即公開原諒了阿格卡,後來多次呼籲義大利政府予以特赦,並曾一度前往獄中探視阿格卡。案發後2個月,阿格卡被判無期徒刑。
  • 新任羅馬教皇如何誕生?觀察十位潛在的教皇繼任者
    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12日宣布將退位,成為即1294年之後600年來首位自動辭職的教皇。那600年前,又是哪位教皇自己主動辭職?在教皇退位之後,新教皇又是通過怎麼樣的合法程序來執掌教廷?面對這種教會史上罕見的情形,樞機主教團舉行了緊急磋商,並在隨後舉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同意了塞萊斯廷五世的請求。12月13日,在擔任教皇一百多天後,塞萊斯廷五世悄然離開了羅馬。後來他再度過上了隱士的生活,直到1296年5月19日默默去世。那究竟由誰來繼任新教皇的寶座呢?答案是紅衣主教團(又稱樞機主教團)。推舉新教皇的秘密選舉會議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開始。120名樞機主教有資格投票。
  • 法國第4電視臺打造《波吉亞》 法國版史詩開播
    在2011年,事實上有兩部關于波吉亞家族的劇集被製作
  • 梵蒂岡歷史上首位主動辭職的教皇本篤十六世現狀,虛弱難發聲
    據英國媒體8月3日報導,教皇本篤十六世在前往德國探望自己身體境況不佳的哥哥返回梵蒂岡之後就呈現了嚴重的疾病狀態,令人擔憂。根據教皇的德國傳記作家彼得·澤瓦爾德表示,93歲退休了的教皇正在忍受帶狀皰疹疾病的侵害,已經虛弱到不能夠升高音量說話。
  • 因感冒3天沒露面的梵蒂岡教皇現身,講話時仍強忍咳嗽
    2月26日,梵蒂岡教皇方濟各在一場彌撒上出現咳嗽、擤鼻涕等症狀,之後3天,梵蒂岡方面以教皇身體「輕微不適」和「感冒」為由,取消了多次的官方活動。 當地時間周日上午,83歲的方濟各出現在梵蒂岡使徒宮的窗口,向聖彼得廣場上的人群發表了每周星期天中午的例行祝詞和祝福。
  • 教皇弗朗西斯宣布任命首位非裔美國人為樞機主教
    現年73歲的威爾頓將成為首位戴上這頂令人垂涎的紅帽子的非洲裔美國高級教士。 教皇從他工作室望向聖彼得廣場的窗口宣布,這13人將在11月28日的儀式上正式提升到他們的新地位。 格雷戈裡的當選贏得了美國LGBTQ支持者的讚揚,就在幾天前,教皇曾表示支持同性戀伴侶的民事結合。
  • 名偵探柯南1004:被詛咒的寶石波吉亞之淚,四十年舊案理論薄弱
    而且這具白骨的人身份特殊,與40年前,發生的被詛咒的寶石波吉亞之淚案件相關,當時拍攝的一部電視劇中,重要的道具,一枚名為波吉亞之淚寶石神秘失蹤,被女演員的助理帶走,隨後該名助理神秘也跟著這個寶石神秘失蹤。然後,現在40年後,當時被認定偷了戒指的助理,佐伯由利女士現在已經找到,就是水壩底下,車裡發現的白骨,肚子上還有一把水果刀。但是被她帶走的波吉亞之淚寶石還是下落不明。
  • 維基|移動的梵蒂岡——教皇座駕盤點
    眾多嗅覺敏銳的汽車製造商向教廷獻「殷勤」,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成為Papamobile教皇專車,藉此提升品牌形象。教皇御座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演化到車內,歷史上多數教皇專車都是這樣一個單獨的座位。近一個世紀中,梵蒂岡教廷接收了上百部來自各個汽車廠商饋贈的教皇專車,這些車分成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佔了極少數,它們能真正得到教皇專車的殊榮,掛上「SCV1」車牌,頻頻在梵蒂岡的宗教活動出現;第二部分則更像是一些汽車製造商的阿諛奉承,它們只在某一次出訪中被教皇使用,隨後便被拍賣或收藏,但兩者都擔任過承載教皇的重任,這一期按照教皇任期順序為大家介紹歷史上的教皇專車。
  • 為什麼只有瑞士軍團能擔任梵蒂岡的教皇衛隊?
    文|陳三不梵蒂岡教皇衛隊作為教皇的「保鏢」,負責保護教皇的人身安全,他們身穿文藝復興時期的波狀服裝,顏色鮮豔,手持古代長戟,腰間配劍,拱衛梵蒂岡教廷。教皇衛隊最與眾不同的一點,便是其成員全部由瑞士人組成,梵蒂岡教皇衛隊為何獨寵瑞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