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對於喜愛養花的朋友來說,又迎來了一個養殖旺季。因為大多數植物都喜歡春秋兩季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好像這兩個季節養花,成活率總比冬夏高得多。特別是像杜鵑花這類開花持久的植物,盛開時美麗的花朵總能吸引花友們買了一盆又一盆,樂此不疲。花市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秋季也早早就有杜鵑花上市。養過杜鵑花的花友都說它難養,剛買回時鮮活水靈,哪哪都好看,到家不到一個月就各種黑斑落葉,除了「水土不服」外,跟養護不當也有很大關係。
剛買的杜鵑花,兩件事不要急於做
1.不要急於換盆
杜鵑花從養殖基地出棚,都是帶著黑色的營養缽,不僅不鎖水,還影響美觀。買回後有的花友會急於給它換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杜鵑花毛細根居多,這些毛細根對水分、土壤和周圍環境反應非常明顯,這也是它難養的主要原因。換盆勢必會損傷根系,對枝葉和花苞造成不小的影響。也許就是由於它根系較弱的原因,在養殖基地也大多使用疏鬆透氣的營養土、椰糠和珍珠巖摻配的組合。只要土壤透氣性好,根系就能正常生長。所以買回後可以先找個漂亮的花盆套在原盆外面,讓它慢慢適應周圍新的環境。
2.不要急於施肥
剛買回的杜鵑花大都帶著滿頭的花苞,這說明它在養殖基地是不缺肥料的。那裡有專業的技術手段和最適合杜鵑花生長的肥料,買回家後不要給它隨意施肥。否則過於濃重的肥料很容易使毛細根受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讓花朵開放一段時間,至少也要等到一個月後再逐漸增施肥水。
兩點養護立即做
1.檢查根系
剛買的杜鵑花,很輕鬆的就能脫掉營養缽。它的毛細根大都裸露在土坨外面,有的甚至像蜘蛛網一樣把土坨包圍。檢查根系是否發黑腐爛,如果是健康的白色根系,說明植株生長狀態良好,後期養護也更簡單。
2.及時補水
不管是在花市還是網購的杜鵑花,買回家檢查完根系後順便看一下土壤的乾濕情況,特別是經過長途物流運輸的植物,很容易出現脫水現象。如果發現盆土幹了要及時給水。第一次澆水建議採用浸盆法,讓根系喝足水,置於陰涼通風處緩苗。
後期養殖要點
1.換盆換土
養殖一段時間以後,花朵正常開放,說明植株已經服盆,並且生長旺盛。正常生長的杜鵑花,花朵是循序漸進開放的,也就是說,後期不斷會有花苞打開,大部分花期都能持續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期間要換土換盆,配置與原土相似的土壤和透氣性較好的陶盆。腐熟的松針土或腐葉土,富含微酸性,非常適合栽培杜鵑花。
換盆時不動根系,直接把土坨置入新的花盆,原土坨的表面不要再覆土,只在周圍填土,能使根系儘快服盆。如果在花後換盆,杜鵑花沒有了花苞負擔,可以把底部的根系稍微扒開一些,更利於與新的土壤結合。
2.逐步增加光照
九月份以後光照已不太強烈,緩苗後把杜鵑花逐步挪到窗臺邊通風明亮的散射光處,等到室外溫度降到25度以下,就可以給予全日照了。這一過程要逐步進行,不要把杜鵑花突然從陰涼處挪到太陽下,否則很容易使植株出現不適現象。
3.增加空氣溼度
杜鵑花受原始的生活環境,影響喜歡較高的空氣溼度。許多養殖基地都是把杜鵑花置於下面有水流的空格架上,或是有專業的加溼設備。家庭養花沒有這樣的條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大的水盆,裡面放入支架或碎磚塊,把杜鵑花放在支架上,通過水的蒸騰來增加植株所需要的空氣溼度。
如果家裡有庭院,或是有泥土地更好,直接把它放在高大樹木下面的泥土地上,或者把杜鵑花與其他較多的植物放置在一起,也能提高周圍的空氣溼度。
4.關於施肥
杜鵑花對肥料有較高的要求,還是源於它毛細根較弱的原因。花期施肥以磷鉀肥為主,磷酸二氫鉀或花多多二號,稀釋後每半個月左右給杜鵑花灌根一次,能促進花朵不斷的開放。杜鵑花是典型的酸性土指示物,也就是說在它原始生活的山野溝壑,只要是它生長過的地方土壤都是微酸性的。所以家庭養殖可以每個月用硫酸亞鐵灌根一次,保持微酸性的土壤,杜鵑花才能生長得好。
杜鵑花總是養不久,病害多?或許跟你養殖太「勤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