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又名鯇魚、白鯇等等,是淡水大型魚類,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分布在我國除西北高原外的各大水系。成魚最大個體可達50公斤以上,養殖成魚最大個體可達30公斤。草魚在我國南方4-5齡成熟,在北方的時間略長,一般3到15公斤的較為常見,是釣魚愛好者最喜愛垂釣的魚種之一。要釣獲草魚就必須先了解他的生理習性和特點,以便有針對性的採取行之有效的釣法。
一、草魚的習性特點
1.草魚的習性。草魚屬雜食性魚類,但草魚對葷餌的喜愛更甚於素餌,我們這垂釣草魚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蟋蟀、螞蚱、蜂蛹、青蟲、飛蛾等做釣餌,其效果遠比用青草、菜葉、穀物類的釣餌好得多。草魚的食量很大,高級食物根本滿足不了它的需要,所以要靠大量的粗飼料來填飽轆轆飢腸。特別是在水庫和湖泊中的野生草魚為了填飽肚子,甚至連草根和硬邦邦的草梗都吃。所以人們送給它拓荒者的美稱。
2.草魚的泳層。草魚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層,有時也在中上層和中下層,這要看季節、天氣、溫度、水深和人為的因素,特別是在攝食的時候,草魚甚至會到水面或者水底。除了上述因素對草魚的泳層有影響之外,影響最大的就是食物。草魚的食量大,除了天擦黑和剛放亮的兩個變光期外,其餘的時間幾乎都處於覓食狀態,哪裡有食物就到哪裡,傍晚和夜間會到近岸的水錶,探出頭來拽拉岸邊伸向水面的草葉,這一點恰好能為垂釣者判斷水中有無草魚提供了依據。
3.草魚的其他習性特點。草魚喜集群遊動,其泳層淺且不固定,所以更容易受驚,因此草魚有喜靜怕驚、喜曖怕風的特點。草魚遊動迅速,其攝食一般為掠食性。
二、選擇草魚釣位
根據草魚喜靜怕驚的特點,應考慮選擇僻靜的釣位。如果釣位僻靜且釣點水混,水深在一米左右就行。如果釣點水清就要選擇2-5米的水深。在地形方面,最好選擇水中孤島或草叢的旁邊,麥收之前要選擇向陽一側,麥收之後就要選擇背陰一側,如果是風天,就要選擇背風的一側。如果採取底釣,遇到水底深淺不平的情況下要把鉤餌下在水底的高處,也就是陡坎的上沿,因為草魚大部分時間遊在水的中層,很少在水底覓食。如果有和大水面相連的小水面,只要這個小水面夠僻靜,且有一定的水深,哪怕水面不是很大,也是釣草魚的好位置,甚至比在兩水面相連的狹窄部位更好。因為這樣的小水面,草魚的食物一般來說要遠比大水面中豐富。要是在近水的岸邊有樹,那麼在近岸的樹下也是好釣點,特別是風是從樹後向水面吹的天氣,如果連續兩三天都是這個方向,這裡就是好的釣點。在進水口水流的側邊,或稍遠一點的位置也是釣草魚的好釣點,但出水口效果不好,這是因為草魚和鯉魚不同。鯉魚喜歡緩流,進出水口都是釣獲它的好位置,而草魚主要目的是尋找食物,出水口效果顯然不好。當然,在水庫或者湖泊與之相連的河岔則另當別論,因為這些地方是釣獲各種魚的釣位。
釣草魚和鯉魚在依據岸邊地形選位是有區別的,鯉魚要選擇岸邊向水中突出的部位,而釣草魚一般選擇河灣的底部,這裡一般多有水草,而且背風。釣草魚是選擇下風口還是選擇背風處這一點,資料上眾說紛紜,但我在垂釣草魚時更傾於後者,原因有兩點:一是我認為草魚有喜暖怕風這一說法是正確的。二是我在無數次的垂釣實踐中明顯感覺到釣背風處比釣下風口效果要好得多。但是如果在水比較肥的池塘則應該選擇下風口的釣位。
下面介紹一種草魚的窩餌:30%顆粒飼料,20%麥麩10%,炒黃豆粉20%,玉米粒20%,低度麯酒10%,以上材料混合好後,用塑膠袋裝好密封。放置一兩天,在聞到有發酵味後。就可以用來打窩或者添加粘粉後做為釣餌。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溫差很大,各處的水情、魚情都有不同,各地的釣友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靈活運用,絕對不能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