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看國際新聞的小夥伴都知道,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川普要買丹麥的格陵蘭島,果然川普就是不一樣,出口就是大新聞,這樣的事情,相信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會賣的吧。這不僅是主權的問題,而且格林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要買下來也不是一件易事,價格也估計是天價。
而今天小編就借這個事件來跟大家解讀下,為何在美洲區域的第一大島卻被歐洲偏遠的小國丹麥獲得了,肯定有很多的小夥伴有疑問,巴掌大的丹麥掌控者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所以帶著問題一起來探尋那段歷史吧
格陵蘭島是位於北美洲的東北部,非常接近北極圈,由於維度非常的高,所以常年下來都是非常寒冷的,而且常年積雪,面積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有著216萬平方公裡,比中國的新疆省還要大。
學過地理的我們都知道,格陵蘭島最早住的是愛斯基摩人,他們是從加拿大移民過來的。而最早發現格陵蘭島的是屬於歐洲的挪威人,名叫埃裡克。為了吸引移民過來,所以埃裡克就給這個世界第一大島起了個叫綠地的稱呼,也就是「Greenland」的由來。
在此後的幾百年間,不斷有北歐的移民過來,最高峰達到3千多人。在公元1261年格陵蘭島正式向挪威臣服,這裡自此成為了挪威的屬地。
1376年,丹麥國王去世後,由於自己沒有子嗣,所以國王就由自己的外孫繼承,而這個外孫又同時是挪威的國王,此後這個外孫就成了兩國的國君,而兩個國家也正式結成了同盟。
後來瑞典也加入這個聯盟中,到1397年,丹麥、瑞典、挪威的代表大臣就在聚在一起,籤訂了一個叫《卡爾馬條約》因為在籤約的城市叫卡爾馬,所以就叫《卡爾馬條約》。
卡爾馬條約前前後後持續了一百多年,在聯盟中丹麥和瑞典的實力最強大,而挪威卻不行,本來就人口稀少,實力也不強,只能在他們中甘做小弟。
然後這樣的聯盟持續到了1521年,瑞典就單方面退出了這個聯盟,所以就只剩下了丹麥和挪威,之前說過挪威的實力不行,人口少,在二者的鬥爭中,在1534年挪威從一個國家降成了丹麥的一個省。
1815年,丹麥在拿破崙的戰爭中戰敗,被迫的於瑞典籤署了《基爾條約》,正式地將挪威讓給了瑞典。但這個條約也規定了,將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不割給瑞典,而是繼續留在丹麥的統治下。而挪威也正是因為這個條約,在不斷的掙扎中,終於在1905年獲得了獨立,此後挪威和丹麥就開始了對格陵蘭島的主權問題不停的爭奪。
最後,掙得不可開交的丹麥和挪威同意將島嶼提交國聯仲裁,根據最後的結果,是丹麥獲得了勝利,獲得了主權,挪威只好認慫,不去爭奪了。
時間一轉眼來到了1940年,二戰德國的納粹分子佔領了丹麥,為了防止納粹分子的勢力擴大,格陵蘭島就被美軍暫時接管了,防止落入德國手中,一直到二戰結束後丹麥才又開始接管格陵蘭島。
之後接手的丹麥政府對格陵蘭島進行了改革,宣布不再是殖民地,同時把格陵蘭島升級成為了一個自治州。在09年的全民公決中,格陵蘭島獲得了高度自治,丹麥僅僅保留了軍事和外交事務的決定權。
不過因為格陵蘭島維度太高了,天氣終年寒冷,大部分面積都被冰雪覆蓋,所以島內居民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只能依靠丹麥的補貼過日子。雖然生活不是很好,但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不過開採難度大,一直沒有開採,同時也為了環境的保護。
通過這樣的歷史也就不難理解我們頭大的川普為何要買格陵蘭島了,畢竟人家以前也曾佔領管理過,思想跳躍的川普真是敢想敢說啊。